看了好几篇介绍南传佛教"阿毗达磨」的文章,都宣称说阿毗达磨是佛说,然后都要介绍一个佛上天为母说法的传说,同时还要介绍佛作阿毗达磨时身放异彩云云。

但是,我的疑问是:如果铜牒部流传的阿毗达磨真是佛说,那么为什么其他部流传的阿毗达磨与铜牒部不一样?为什么发趣论中的很多重要概念,在阿含经中根本就见不到影子?

还有就是,读了一些现代南传佛教僧人写的东西,感觉他们都喜欢频繁使用阿毗达磨的理论来分析问题,并且频繁引用《清净道论》。虽然阿含经有很神圣的地位,但落实具体问题时,引用阿含的并不多。

可不可以说,南传佛教是依托铜牒部阿毗达磨和《清净道论》建立起来的相似像法?


应邀

这种现象,源自部派佛教的发展,论师们孜孜不倦的钻研理论,于是随著发展,不可避免的重论轻经。

题主在后文问

如果铜牒部流传的阿毗达磨真是佛说,那么为什么其他部流传的阿毗达磨与铜牒部不一样?

为什么发趣论中的很多重要概念,在阿含经中根本就见不到影子?

这个问题,其实不单针对南传佛教,对每个部派的论藏来说,都算是个普遍问题。

南传「官方」的解释我暂时没查到,不过没关系,我们可以来看看说一切有部《顺正理论》对这类问题的解答,进行一个参考

对于论藏究竟是不是佛说/学习佛法是否应当依论的问题

《顺正理论》里做了如下解答(出自顺正理论第一卷,原文太长就不贴了,感兴趣的自行查看)

1、佛肯定说过阿毗达磨,不然舍利弗等人就不会深入浅出的叙述诸法法相(大约指的是长阿含十上经、众集经,舍利弗代佛说法,这两部小经都是以法数为主轴,层层铺开,一般都认为它们是阿毗达磨的雏形)。

2、佛在世时,诸位大声闻都有造论,并得到了佛陀的认证,这也可以算是佛说(大概是指有部传说的三部古论由佛在世时的三位大阿罗汉所造)如果只有佛亲口说的才算佛说,那阿含经里有太多经文内容是佛弟子之间的问答了,那些经文也该舍去,能舍吗?

3、如果佛没有明确教导诸位比丘要依止某某经典,就不该去依止的话,那律藏也可以扔了→如果想要以「佛临涅槃时劝依波罗提木叉」为理由证明佛有教导过要依律,那么这句话又有个漏洞,劝依的是戒经,广律可以扔了→如果想说广律是戒经的详细解释,也属于佛说;那么同理,阿毗达磨也是对契经的广说,凭什么不是佛说?

4、佛说过学习佛法要依经,不要以为这样说就是说可以不要论了,这样想就错了,阿毗达磨正是对修多罗的详细解说,依论解经就是依经的正确姿势

5、如果想说,各部论藏不一,所以这里一定有问题,论藏不是佛说的。但是呢,各部有出入的经文也不少,经是佛说的毫无疑问,无非是各部记载流变的问题,论藏也同理。

6、举出明确提及「三藏」「阿毗达磨」字眼的契经,证明佛在世时就有三藏、阿毗达磨之说。etc(这里面提及的经文现在有些不好对应了……)

(题外话,另一位答主 @镇华 引用的俱舍论内容,也大意相类,只不过这里有个小问题,俱舍论的论主世亲,在论中提到「佛世尊处处散说阿毘达磨」那段之后,在后文迅速补了一句「毗婆沙师传说如此」……也就是说,世亲的态度是单纯把它看作了一个传说,所以在顺正理论里,众贤对世亲这句话大为不满,点评道「你说【传说如此】,那么看来你是不信阿毗达磨是佛说了?」于是洋洋洒洒写了一大段来论证「阿毗达磨定是佛说」也就是我上面提到那段)

怎么阿毗达磨很多重要概念都是经藏没有提到的

这段同样取自《顺正理论》,分别来自第15卷、46卷,众贤的解释思路大致如下

1、佛陀的教诲遗失了那么多,你咋就知道没有了?这些概念论师们深入研究后认为,佛肯定已经说过了。

比如有部所立六因,这个「六」,法数,嗯,我们一看,就知道它是增一阿含经的六法里的。

再比如九十八随眠,啊,九十八这个数有点大了……增一阿含没有那么多啊……没关系,传说增一阿含有一法至百法,你看,98还是在100的范围之内的……

理论上,南传的发趣论,所立二十四缘,也能这么凹……不过我觉得,南传僧人未必会采用这个思路,因为他们大概并不认同增支部会遗失这么多,也更倾向于「巴利三藏完整记述佛陀教诲」……

不过另一方面,这也不是不能有,觉音在一切善见律注里提到,相应部有7762小经,增支部有9557小经;然这与南传现存的经文数目是完全对不上的,根据日本学者的统计,南传相应部现存2875经,还不到觉音记载数目的一半,对于这个矛盾,印顺提出的一种解释方式是,①可能是古代版本存在同样的主题同样的内容,对A说一次,对B又说一次,对C又说一次等,就成了N篇,而现在把它们都合并了,②一篇经文里一个大主题包含若干个小主题,古代版本可能是分开算的,比如色无常说一遍,受无常再来一遍,想无常再来一遍等……现在的版本直接合并了……

2、进一步证明自己「佛陀教诲遗失甚多」,举出各种经文、传说,乃至外道的记载来说明,存在很多记载「释迦牟尼曾在某处说法」的文献,但是佛在那些地方说法的具体内容都不可考了。

从南传角度来说,一个典型例子是,南传盛传,释迦牟尼曾三次来斯里兰卡岛上说法……但南传自己也找不出能够对应这一事迹的佛经……比较符合地点的还是大乘那头的楞伽经……

当然啦,现实一点来说……吕澄认为舍利弗阿毗昙是南传七论除论事外其余六论的古型,解脱道论与清净道论来源于同一个本母,甚至解脱道论更加古老一些,这一观点似乎广泛地被佛教学者界采用了……吕澄来著,还提到,南传七论的组织型态,似乎有受到说一切有部「一身六足」型态的影响。

至于是否相似法,就看题主怎么看待了。

希望上面的回答能称为题主的参考吧。

接下来,我们顺带说说题外话,来看看南传还有哪些传统上的共识?

滴水不漏的《论事》来源

以前我也有个类似的疑问,南传僧人说阿毗达磨都是佛说,但南传七论中的《论事》作何解释呢?这部论公认是后来的目犍连子帝须所造,这个问题让我疑惑了很久,直到我发现了这个……

元亨寺译南传大藏经《论事》译者序

好嘛,滴水不漏的填上了这个坑……虽然《论事》是后来的目犍连子帝须所造,但是它的本母已由佛在天界说过了。

源远流长的三藏注释书

众所周知,除了论藏的七部论与觉音所著的《清净道论》,南传的僧人另一个经常提到的引用来源——就是三藏的注释书了。虽然现在中国多说是注释书为觉音所写,但我们不妨看看,觉音尊者自己是如何解释来源的。

巴利注释书的古层——温宗堃

这也是南传的传统解释,南传传统上认为,他们的三藏注释书,源于第一次结集的五百位阿罗汉长老所诵出。

地位奇妙的弥兰王问经

单从经文内容来说,这部经称得上是妙趣横生,一个又一个两难之问,以及精妙的回应,受到了不少南传僧人的推崇。

且不单流行于南传佛教界,北传佛教亦保留著它的汉译异译本《那先比丘经》。觉音所著的《清净道论》更是引用了不少这部经的内容。

那么,这部经——入不入(南传的)三藏呢?

《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释印顺

这就有些微妙了,在斯里兰卡,它是藏外文献;在缅甸,它却是小部经典中的一部(图上可以看出缅甸版的小部经典,比斯里兰卡多了四部)。

但是,照理来说,作为入三藏的一部经,它理应是佛说的,但一般佛经常见的「如是我闻」开头,此经却独没有。

《南传弥兰王问经》导论 巴宙

资料参考(ajahn brahm)

阿姜布朗:阿毗达摩非佛所说?

mp.weixin.qq.com图标罗候罗法师:上座部与大乘佛教的分别?

mp.weixin.qq.com图标

当中也有提到第一次经典集结时的情况,文中也附有链接厘清三次经典集结的情况

无著比丘:尊重不同的佛教传统?

mp.weixin.qq.com图标

里面也有提到不同禅修体系对于abhidhamma内容当中的一些解释。


(只能说abhidhamma是有参考和实修意义的,但不是非得「迷信」「认为」它一定是佛陀本人说的。。

本人空闲时间也有研读一点的abhidhamma,内容确实是可以厘清一些问题和疑点。

但是依旧主推经藏为主,而亲身禅修更加是重点)

如果佛陀本人真的亲口说过abhidhamma的话,那么abhidhamma上的内容不需要外界灌输洗脑,只要静静地如实观察还是一样可以「见」「体验」到的。


1??在法随念dhammanusati中,提到了正法的特质:

世尊善巧宣说的法是当下可见的、

不受时间限制的、

邀大家来见的(亲自来见ehi passiko)、

导向(涅槃)的、

智者们应当亲自了知的(任何有理智的人都可以亲身体验,见到法)


2??在kalama sutta《葛拉玛经》中佛陀曾经开示:


就个人亲身体验而言,

去过一些缅甸式的道场禅修数月,禅师和禅修者(包括出家人)都非常的注重abhidhamma 认定是佛陀亲口说的,

(但是当时对我来说绝对是存疑的,因为我这人生来就比较反骨,疑心也重,你叫我一定要相信的事八成没自己看到是不信的)......

反正,如果真的是「佛」亲口说的,持续的内观禅修中,方法运用和理解正确的话(内观禅修秉持的大前提是yhata bhuta如实知见),所见到的应该是一致的。

因为相信别人洗脑,灌输而相信而「亲眼见到的」

天知道是不是真的?

(当然,这也是我对某近年来火红的禅修体系最存疑的地方)

顺带一提,在泰国abhidhamma相对的没有在缅甸那么被重视,但是泰国森林传承是出了名(当然死后烧出来也有舍利子)的圣者多的。

而在泰国,abhidhamma chanting通常是在丧礼上诵的。

泰国也是南传佛教国家之一哦。...

(对于「南传佛教」是不是依附在abhidhamma,清净道论等建立起来的「相似佛法」,

我想正确且精确的用词是「某些近年来在华人圈子当中非常火红禅修体系是否是依附打著「南传佛教」「正法」的旗子在传播「你一定要相信abhidhamma,清净道论」是真的?)

(智者如佛陀应该不会说出和自己给的kalama sutta经中十不信的原则相反的话自打嘴巴吧?)


不论南传北传,都认为阿毗达磨是甚深法,无比法,是佛所说。是三藏之一(三藏都是第一次结集),都是十二分(或九分教)之一。比如俱舍论解释阿毗达磨提到大德法救整理出阿毗达磨(就是指法句经,你说法句经是不是佛说?)

俱舍论卷一「」然佛世尊处处散说阿毗达磨。大德迦多衍尼子等诸大声闻结集安置。犹如大德法救所集无常品等邬拖南颂「」

传统上阿毗达磨就是佛说,就像四部阿含是不是佛说。

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阿毗达磨藏。

有部认为佛自己就说了对法,比如佛经说蕴处界等这就是对法。毗婆沙论有讨论对法和契经的区别。大体说,那些接引初基的是经藏。讲智慧的,令已经成熟善根者解脱的是论藏。(好几个类似的观点回头电脑上补上引文) 补充引文如下:

《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卷1:「

复次诸佛出世皆说三藏。谓素怛缆。毘[4]?耶。阿毘达磨。如是三藏有何差别。或有说者。无有差别。所以者何。一切佛教从一智海之所生故。随一觉[5]池之所出故。等力无畏所摄受故。同一大悲所等起故。复有说者。亦有差别。且名即差别。谓此名素怛缆。此名毘?耶。此名阿毘达磨。复次依处亦有差别。谓若依增上心论道是素怛缆。若依增上戒论道是毘?耶。若依增上慧论道是阿毘达磨。问于一切中一切可得。谓素怛缆中亦有依增上戒增上慧论道。毘?耶中亦有依增上心增上慧论道。阿毘达磨中亦有依增上心增上戒论道。如是三藏应无差别。答依增胜说。谓素怛缆中依增上心论道增胜。毘?耶中依增上戒论道增胜。阿毘达磨中依增上慧论道增胜。有作是说。素怛缆中依增上心论道是素怛缆。依增上戒论道即毘?耶。依增上慧论道即阿毘达磨。毘?耶中依增上戒论道是毘?耶。依增上心论道即素怛缆。依增上慧论道即阿毘达磨。阿毘达磨中依增上慧论道是阿毘达磨。依增上心论道即素怛缆。依增上戒论道即毘?耶。故由依处亦有差别。复次所显亦有差别。谓素怛缆次第所显。谓素怛缆中应求次第。何故世尊此品无间宣说彼品若毘?耶缘起所显谓毘?耶中。应求缘起。世尊依何缘起制立彼彼学处。阿毘达磨性相所显。谓阿毘达磨中应求诸法真实性相。不应求彼次第缘起。或前或后或无缘起俱无过失。复次等流亦有差别。谓素怛缆是力等流。毘?耶是大悲等流。阿毘达磨是无畏等流。复次所说亦有差别。谓种种杂说是素怛缆。说诸学处是毘?耶。分别诸法自相共相是阿毘达磨

复次所为亦有差别。谓未种善根者令种善根故说素怛缆。已种善根者令相续成熟故说毘?耶。相续已成熟者令得正解脱故说阿毘达磨。

复次分位亦有差别。谓依始业位说素怛缆。依已串习位说毘?耶。依超作意位说阿毘达磨

复次进趣亦有差别。谓未入正法令入正法故说素怛缆。已入正法令受持学处故说毘?耶。已受持学处令通达诸法真实相故说阿毘达磨。是故三藏亦有差别。」(CBETA, T27, no. 1545, pp. 1b25-2a11)

[4]?【大】下同,柰【宋】【元】【明】【宫】下同。[5]池【大】,海【元】【明】。

学者们认为(就好像认为金刚经是后来的,这些观点不是传统的说法),阿毗达磨藏的前身是论母。最早阿毗达磨这个词是对法的称赞,比如经中说佛对弟子讲阿毗达磨就是说佛对弟子讲甚深法。第一次集结没有论藏。后来对精通经藏的人叫持经藏者(经师 法师),对持律藏者叫律师。两者皆精通者叫持摩呾里迦师(论母师 持母论者)。这个论母,佛教里后来指标目做释(读下百法明门论就知道了)。就是把佛经的思想(而不是故事)做一个提纲。后来就有了解释,逐渐形成阿毗达磨,但是这东西太高级,比原来的经更系统,就不得不说是佛亲说的了。上座部还保留这个过度的论母,而北传则说论母就是阿毗达磨,过度的过程不太明显了。


巴利三藏长部33合诵经。当初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争论从一到九合诵了佛法。谨贴上一到三的一部分经文,请贤友先挑出来不是佛说的部分,我们再讨论论藏。。

。。。。。。。。。。

舍利弗尊者对比丘说: 「贤友们,尼乾陀.若提子刚在波婆命终。在尼乾陀.若提子命终后,尼干子分裂成两派,他们互相争论 、争吵、争执,常以口舌作为兵器互相攻击。贤友们,那是解说得不好、宣讲得不好的法和律,不能带来出离,不能带来平息,不是由等正觉所 宣讲出来的法义。

「贤友们,我们这些法义是世尊解说得好、宣讲得好的法义;我们这些法义能带来出离,带来平息;我们这些法义是由等正觉所宣讲出来的法义。贤友们 ,我们所有人应一起合诵这些法义,不要争执,这样的话梵行便会长久延续下去,能为许多众生带来利益,能为许多众生带来快乐,能悲悯世间,为天和人带来 福祉、利益和快乐。

  「贤友们,世尊解说的法义是什么呢?。。。。。。。。。。

什么是跟一法有关的法义呢?

  「所有众生都依 『食』 而得到持续。

  「所有众生都依 『行』 而得到持续。

什么是跟二法有关的法义呢?

  「名和色。

  「无明和有爱。

  「有见和无有见。

  「没有惭和没有愧。

  「惭和愧。

  「不守法的人和恶知识。

  「守法的人和善知识。

  「善知犯戒和出罪。

  「善知正受和出正受。

  「善知十八界和如理思维。

  「善知十二处和十二缘起。

  「善知什么是有可能的事和没有可能的事。

  「正直和谦虚。

  「安忍和柔和。

  「和顺和善意。

  「不恼害和恻隐心。

  「失念和没有觉知。

  「念和觉知。

  「不守护根门和饮食不知量。

  「守护根门和饮食知量。

  「思考力和修力。

  「念力和定力。

  「止和观。

  「止相和精勤相。

  「精勤和不散乱。

  「戒成就和见成就。

  「戒错失和见错失。

  「戒清净和见清净。

  「见清净和跟著这种见而精勤。

  「对生死怖畏的地方生厌离和作出如理的精勤。

  「在善法之中不自满和精勤不退。

  「明和解脱。

  「漏尽智和无生智。

什么是跟三法有关的法义呢?

  「三不善根:贪欲、瞋恚、愚痴。

  「三善根:不贪欲、不瞋恚、不愚痴。

  「三不善行:身不善行、口不善行、意不善行。

  「三善行:身善行、口善行、意善行。

  「三不善觉:贪欲觉、瞋恚觉、恼害觉。

  「三善觉:出离觉、不瞋恚觉、不恼害觉。

  「三不善思维:贪欲的思维、瞋恚的思维、恼害的思维。

  「三善思维:出离的思维、不瞋恚的思维、不恼害的思维。

  「三不善想:贪欲想、瞋恚想、恼害想。

  「三善想:出离想、不瞋恚想、不恼害想。

  「三不善界:贪欲界、瞋恚界、恼害界。

  「三善界:出离界、不瞋恚界、不恼害界。

  「另有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

  「另有三界:色界、无色界、灭界。

  「另有三界:低劣界、中等界、优胜界。

  「三爱:欲爱、有爱、无有爱。

  「另有三爱:欲爱、色爱、无色爱。

  「另有三爱:色爱、无色爱、灭爱。

  「三结:身见、疑惑、戒取。

  「三漏:欲漏、有漏、无明漏。

  「三有:欲有、色有、无色有。

  「三寻求:欲寻求、有寻求、梵行寻求。

  「三分别心:我比别人高、我和别人同等、我比别人低。

  「三时:过去时、未来时、现在时。

  「三边见:自身边见、自身边见集起、自身边见息灭。

  「三受: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

  「三苦:苦苦、行苦、坏苦。

  「三积集:邪的积集、正的积集、不决定的积集。三障:贪欲障、瞋恚障、愚痴障。

  「三火:贪欲火、瞋恚火、愚痴火。

  「另有三火:供养父母之火、善待家人之火、尊敬沙门婆罗门之火。

  「三类色:可见、会受阻碍的色,不可见、会受阻碍的色,不可见、不受阻碍的色。

  「三行:福行、非福行、不动行。

  「三人:学人、无学人、非学非无学人。

  「三种长老:年老的长老、具有法的长老、世俗的长老。

  「三福行:施所成的福行、戒所成的福行、修所成的福行。

  「三检举:看见犯戒而作检举、听见犯戒而作检举、怀疑犯戒而作检举。三慧:有学的智慧、无学的智慧、非有学非无学的智慧。

  「另有三慧:思所成慧、闻所成慧、修所成慧。

  「三种工具:闻法的工具、出离的工具、智慧的工具。

  「三根:未知当知根、知根、具知根。

  「三眼:肉眼、天眼、慧眼。

  「三无上:无上的见、无上的正道、无上的解脱。

  「三定:有觉有观的定、无觉少观的定、无觉无观的定。

  「另有三定:空定、无相定、无愿定。

  「三清净:身清净、口清净、意清净。

  「三静默:身静默、口静默、意静默。

  「三善巧:行善善巧、离恶善巧、提升善巧。

  「三种骄逸:健康的骄逸、青春的骄逸、生存的骄逸。

  「三种增上力:调伏自身的增上力、管治世间的增上力、掌握法义的增上力。

  「三种谈论:关于过去的谈论、关于未来的谈论、关于现在的谈论。

  「三种明:宿命智的明、众生生死智的明、漏尽智的明。

  「三住处:天界住处、梵天住处、圣者住处。

  「三种示现:神足示现、读他心示现、教诫示现。三学:增上


十四、论藏的来源

上座部佛教传承认为阿毗达摩是佛陀所

说的,因为阿毗达摩并不属于弟子智慧

的范畴,而是佛陀的领域。《法集》的

义注《殊胜义》(Atthasàlin?)里提到,佛

陀在证悟正 自觉后的第四个七天,坐在菩提树北边

的宝屋(Ratanaghara)省察阿毗达摩。这

里的宝屋并非由宝石所建造的房子,而

是当年佛陀省察阿毗达摩的地方。佛陀

从《法集》开始省察、思惟,当他在省

思前面六部论的时候,身体并没有发出

光芒,但省思到第七部《巴他那》的

佛陀身上发出六色光芒时候,身体发

出强烈的六色光芒,分别为蓝色、黄色

、红色、白色、橙色,以及这五种颜色

的混合色。这证明佛陀正在省思非常深

奥的法,所以最能够体现佛陀所拥有的

一切知智是在《巴他那》。现在看到有

些佛像背后所发出的颜色光,呈现出蓝

色、黄色、红色、白色、橙色和这五种

颜色的混合色,以及现在佛教所采用的

六色教旗,就是根据这个典故设计的。 上座部佛教的正统传承认为阿毗达摩是

佛陀所教导,同时也认为佛陀并不是在

人间直接向弟子们开示,而是在三十三

天界(TàvatiüsaDevaloka)开示的。

佛陀在证悟正觉后的第七个雨安居到了

三十三天界,坐在珊瑚树(Pàricchattaka)

下的黄色石座(Pa?óukambalasilàsana)上

,用[相当于人间]3个月的时间,向来

自一万个轮围世界的诸天人及梵天人开

示阿毗达摩,当时主要的听众是佛陀已

经去世并投生到喜足天(Tusita)的母亲马

哈马雅(Mahàmàyà)。他那时已经不是女

人了,而是一位男性天子。

这幅画中,佛陀坐在三十三天界珊瑚树

下的黄色石座上开示阿毗达摩,当时来

自一万个轮围世界的诸天都前来聆听。 当佛陀在三十三天开示阿毗达摩的时候

,为了维持色身,也会到北古卢洲 当佛陀在三十三天开示阿毗达摩的时候

,为了维持色身,也会到北古卢洲

(Uttarakuru)去托钵,然后坐在无热恼池

(Anotattadaha)边用餐,用餐后再到旃檀

林(Candanavana)作日间的住处。那时

,法将沙利子长老去那里履行弟子的义

务,之后佛陀简要地向他开示在天界所

说之法,并说:「沙利子,我讲了这么 多的法。」就像站在岸边用手指著海洋

一样,如此,佛陀将阿毗达摩的法要教

导给证得四无碍解智的上首弟子沙利子

长老,长老则能对跋葛瓦所开示的法要

以百种、千种,乃至十万种方式来阐释

。沙利子长老把每次从导师之处学到的

法要,传授给他的五百位比库弟子,如

是建立了阿毗达摩的传承。(Dhs.A.p.

16-17)

有三种不同教法的阿毗达摩:佛陀在三

十三天开示的为详尽法,也即是最详细

的教法。佛陀对沙利子长老讲授的是简

略法,因为长老拥有无碍解智能够了解

。沙利子长老传授给他弟子们的是中等

的方法,也即是不详不略的教法。

因为能够如此精微、细致地分析诸色法

、心法、心所法,以及它们之间的互相

关系(诸缘),并且能用精准的语言表 达,这并不属于弟子的范畴,而是佛陀

之智的领域。所以,南传上座部佛教认

为阿毗达摩源自佛陀。佛陀对沙利子长

老开示了阿毗达摩法要,而现存的《阿

毗达摩藏》则是沙利子长老对此法要的

进一步阐释。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