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先来掰扯清楚吃肉和不吃肉的来源。。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经常会带领僧团去乞食。我想问问你,如果有户人家给了释迦牟尼佛一碗带肉的粥,难道释迦牟尼佛会拒绝这样的施舍,把粥倒掉吗?肯定不会啦,释迦牟尼佛会吃的,僧团也都会吃,不会挑这挑那的。

关于僧团不吃肉有两个来源,一个是释迦牟尼佛时代的一个人,叫提婆达多。这个人我就不解释了,你们可以百度一下。当初释迦牟尼佛一直提醒大家要远离提婆达多,而不吃肉的规定,提婆达多是提倡者之一。另外还有一位就是梁武帝。梁武帝其实也是比较推崇佛法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说的就是那时的盛况。梁武帝本意也是好的,觉得大家既然修行大乘佛法菩提心,就应该戒杀不吃肉,来尽量维持菩提心的增长。但是梁武帝毕竟是个凡人,他没有释迦牟尼佛的一切种智,很多事情以自己的凡夫思想来定论,总是难免出错。

我记得大乘经典有一句记载:「菩萨以大悲心故,不忍食众生肉。但是要搞清楚,不食众生肉那是人家菩萨的境界,位证圣果后才这样做的。凡夫为什么要吃肉?原因很多,比如保持身体营养均衡,修禅定时能保证身体的内能能发起来等等。这个暇满人身很难得,是修法的载体,要靠这个身体才能完成自己脱离生死的道业,怎么能不要用心呵护?但是我说的这个用心呵护身体,不是让你执念这个身体,本身这个身体就是假的,四大结合幻化出来的,身体只有现象层面的存在,但没有一成不变的本质,就好像是刹那缘起的道理。但是如果失去人身,就连最基本的皈依体你都不会有。六道之中只有人道可以有皈依体,不信你去正规寺院看看,皈依时出家师父问你的几句话中会有这么一句:「你是否是非人等幻化而来?为什么要问这一句自己想。

最后再啰嗦一句,让你吃肉,或者说戒律没有规定你不可以吃肉,并不意味著你可以随意杀戮动物去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这个出发心非常重要。平常吃三净肉就可以,但是你要搞明白你之所以吃肉,并不是贪恋肉的味道,而是因为要保护这个暇满人身,因为要好好修行才吃肉,绝对不是因为喜欢杀戮喜欢吃肉而吃肉,这个要搞明白。

整个正法的佛教圈,也就咱们汉地的佛教规定不能吃肉,但这个规定并不是释迦牟尼佛规定的,所以不能算是戒律。不信大家还是可以百度或者其他地方求证,肯定是这样。

现在正法已经很难遇到了,如果大家想学真正的佛法,我愿意把我师父介绍给你认识,绝对让你们大开眼界,重新认知什么才是真正的佛法。


"素食"如果有利于健康、有利于修行的话是很好的。基于对于杀生不应予以鼓励,出家人和在家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是应减少对于肉食的贪著。在已知的禅林里,是不允许烹制肉食的,但是如果要外出托钵乞食,则无法完全避免。众多尊者和Sayadaw们都是秉持素食,这是他们自主的选择。

但是,须知道"素食"不是佛制戒律,而是因为梁武帝萧衍的介入、修改律法而被推广于汉地。在梁武帝发表《断酒肉文》前汉传佛教「律中无有断肉法」:「制旨问法超等三律师曰。古人云。止沸莫若去薪。息过莫若无言。弟子无言乃复甚易。但欲成人之美使佛种相续与诸僧尼共弘法教。兼即事中亦不得默已。故今集会于大众前。求律中意。闻诸僧道。律中无有断肉法。又无忏悔食肉法。」这即是梁武帝反对《四分律·药揵度》和《五分律·食法》的意见。

从梁武帝发表《断酒肉文》后汉传佛教僧团才开始遵守《梵网经菩萨戒》禁止吃肉。此后汉传佛教主张完全素食,即使是三净肉,出家僧侣也不得食用。南传佛教与藏传佛教则无此完全素食习惯。此外,在汉传大乘佛教经典中还有五净肉之说。汉传佛教的《摩诃僧祇律》也记载佛灭之后佛教僧团并没有禁止吃肉的戒律。

关于素食的争论,从佛陀在世时候已经有了。提婆达多曾经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他主张苦行戒条,提出天授五法,反对食用任何肉类,是佛教史上最早提倡严格素食主义者。因为戒律见解与僧团领导权问题,提婆达多另立僧团,称提婆达多派,这个历史事件被称为破僧。《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记载佛和佛弟子吃肉,提婆达多批判佛和佛弟子吃肉是杀生并因此禁止弟子吃肉。《十诵律》记载提婆达多破和合僧时在佛教僧团推行不吃肉,佛陀言:「痴人。我听啖三种净肉。」佛陀拒绝提婆达多禁止吃肉的戒律,之后提婆达多召开破和合僧布萨有504比丘追随提婆达多捉筹成立不吃肉的新僧团。

那么为什么应该遵守佛制戒律?我们回顾下第一次结集中关于戒律的故事:

在佛灭三个月后的一次结集将要结束时,阿难尊者说:「尊者们,世尊在临般涅槃前曾对我说: 『阿难,假如僧团愿意的话,在我去世之后可以舍弃微细又微细的学处(khuddanukhuddakani sikkhapadani,小小戒)。』」 于是长老们问阿难尊者说:「贤友,当时你有没有问世尊说:『尊者,哪些是微细又微细的学处呢?』」 阿难尊者回答说:「尊者们,我没有问世尊说:『尊者,哪些是微细又微细的学处呢?』」

于是与会者各抒己见,说出自己的想法。 有的长老说:「除了四巴拉基咖(parajika)之外,其它的都是微细又微细的学处。」 有些长老说:「除了四巴拉基咖,还有十三僧始终之外,其它的都是微细又微细的学处。」 有些长老说:「除了四巴拉基咖、十三僧始终、二不定之外,其它的都是微细又微细的学处。」 有人说也应包括舍堕,有人说也应包括巴吉帝亚(pacittiya)。大家的意见不一。

这个时候,马哈咖沙巴(大迦叶)尊者在僧团中说:「贤友们,请僧众们听我说:我们的学处跟在家人有关,在家人也知道『这个对你们沙门释迦子是允许的,这个对你们是不允许的。』假如我们废除了微细又微细的学处,他们将会说『沙门苟答玛(Gotama)为弟子们制定的学处好像烟一样,当他们的导师在世时就学习这些学处,他们的导师一去世,就不再学习这些学处了。』」

当时马哈咖沙巴尊者就在僧团中作甘马(kamma),强调说:

appannattam nappannapeyya, pannattam na samucchindeyya, yatha pannattesu sikkhapadesu samadaya vatteyya.

「尚未制定者,不应再制;已经制定者,不应废除;只应继续受持所制定的学处!」

这是对佛陀所制定的戒律与教法的基本原则。其实这项基本原则是佛陀在世时曾经反复强调过的,只不过在第一次结集时再由马哈咖沙巴尊者重新提出来,并且得到所有与会的500位大阿拉汉们的一致通过。因为所有参加第一次结集的比库都是大长老,都是上座,所以他们的这一项决定就称为Theravāda。thera意思是长老、上座。vāda是观点、思想、学说;Theravāda就称为上座部、上座们的观点、主张。上座长老们坚持以下三项原则:

  1. 佛陀没有制定的戒律,没有说过的法,我们不应当添加。
  2. 佛陀已经制定的戒律,已经说过的法,我们不应当废除,不应当随意窜改、删改。
  3. 只应当遵行佛陀所制定的戒律、所教导的法。

上座部佛教认为:只有佛陀才有资格制定戒律。因为佛陀具有一切知智,还有大悲智。唯有同时具足一切知智与大悲智者,才有资格制定戒律。但是除了佛陀之外,没有任何一个人拥有这样的资格,能同时具足这两种智慧,因此我们就只应遵守。

此记载于《巴利律藏》.篇章(犍度).小品.第十一.五百〔结集〕篇章。 佛陀不只一次地强调不要更改戒律,这句话也出现在经律的其他地方,如《大般涅槃经》、《增支部》第七集、《律藏·巴拉基咖》等。


我当年遇到跟你一样的问题。当时我采取办法是只吃菜,肉不吃。一直那样。

现在呢,不好意思,我啥都吃。但是我肯定不会残忍杀害动物。


肉不毒,毒的是人性中的贪嗔痴


尽量少吃肉,很多素食的营养不比肉差,比如蘑菇的蛋白质甚至超过了肉类,可以多吃下列食品:大豆,蘑菇,花生,栗子,核桃,大枣,薏米,木耳,海带,芦笋,小米,它们都是营养非常丰富的。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