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说,佛教认为世间万物都是如何产生的?华严经中说:心是工画师,能画诸世间,这个「心」是否就是阿赖耶识?


问题在于你怎么定义「产生」,是不是把阿赖耶识当做第一因、发生因。在唯识学里,不是把阿赖耶识当成第一因的,唯识也不立第一因,阿赖耶识是以持种、贯穿三世、和器世界的变现之相对意义等而称之为因,且其本身还是有为法,万物的亲因是种子,在瑜伽师地论里搜「六因」「十因」的内容看看吧。唯识说的是「一切不离识」,阿赖耶识不具有独存意义,不要理解成第一因。


阿赖耶识是八识中的第八识,是含藏识,含藏一切业力种子,这些业力种子来自于末那识对前六识作用的执取而来。

当业力种子成熟后,就由阿赖耶识中变现出来,随缘显现种种相。

所以说,世间万物由八识共同作用产生,不是单单只有阿赖耶识产生。

故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于是文殊师利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大悲世尊。愿为此会 诸来法众。说于如来 本起清净因地法行。及说菩萨 于大乘中 发清净心。远离诸病。能使未来末世众生 求大乘者 不堕邪见。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尔时世尊。告文殊师利菩萨言。

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 为诸菩萨。咨询如来 因地法行。及为末世一切众生 求大乘者。得正住持 不堕邪见。

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时文殊师利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善男子。无上法王 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流出一切清净真如 菩提涅槃 及波罗密。教授菩萨。

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云何无明。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 为自身相。六尘缘影 为自心相。譬彼病目 见空中花 及第二月

善男子。空实无花。病者妄执

由妄执故。非唯惑此虚空自性。亦复迷彼实花生处

由此妄有 轮转生死。故名无明

善男子。此无明者。非实有体。

如梦中人。梦时非无。及至于醒 了无所得。

如众空花。灭于虚空。不可说言。有定灭处。

何以故。无生处故。

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是故说名 轮转生死

善男子。如来因地。修圆觉者。知是空花。即无轮转。亦无身心 受彼生死。

非作故无。本性无故。

彼知觉者。犹如虚空。

知虚空者 即空花相。亦不可说。无知觉性。

有无俱遣。是则名为 净觉随顺。

何以故。虚空性故。常不动故。

如来藏中。无起灭故。无知见故

如法界性。究竟圆满。遍十方故。

是则名为 因地法行。菩萨因此 于大乘中。发清净心。

末世众生。依此修行。不堕邪见。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文殊汝当知 一切诸如来

从于本因地 皆以智慧觉

了达于无明 知彼如空花

即能免流转 又如梦中人

醒时不可得 觉者如虚空

平等不动转 觉遍十方界

即得成佛道 众幻灭无处

成道亦无得 本性圆满故

菩萨于此中 能发菩提心

末世诸众生 修此免邪见


「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还有「三界唯心」的「心」到底是哪个心呢?恭引善知识的解说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在上一集由正伟老师解说了禅宗的开悟,以亲证如来藏及眼见佛性为宗旨。这一集要为大家解说的是:玄奘菩萨所弘传的,是唯识学八识论正法,不是六识论识蕴之法。我们要从「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来探讨。这「三界唯心」的心是哪个心?「万法唯识」的识是哪个识?是以意识心为主的六识心吗?还是以第八识为主的八识心呢?您想不想被误导呢?

我们从经教从正理来探讨:这个三界唯心的心,万法唯识的识,是否应该有不自在丶有断灭的过失呢?《华严经》中有说:「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 (《华严经》卷一)。

这是说有一个心,好像工笔精巧的师傅,祂能够画出一切五蕴世间丶一切器世间。也就是这个心能够出生一切有情的五蕴世间丶一切器世间。而「五蕴悉从生」,这个五蕴呢,都是由这个心所出生的,没有一法不是由祂所兴造变化的。一切世间的五蕴,我们举例来说,就好像是我们南瞻部洲的人间,有欧洲丶美洲丶非洲丶亚洲等等男男女女的五蕴身;以及畜生道没有脚的丶两只脚的丶四只脚的丶多只脚的,以及水中游的丶陆上走的丶空中飞的,这些种种的畜生五蕴身;饿鬼道丶地狱道种种五蕴身;欲界六天的种种天人五蕴身;而色界中没有男女相的天人五蕴身;还有无色界中仅有受想行识,没有色法的精神状态的四蕴身;这些都是由这个能够出生五蕴的这个心所出生的。

而这个经文说,五蕴都是从这个心所出生,这个心是意识心吗?可是意识心是属于识蕴,识蕴又是五蕴所含摄,但是经文说五蕴是由这个心所出生的,所以很清楚的可以知道,意识心祂是不能出生五蕴的;意识心祂是不能出生识蕴的,意识心更不能出生意识自己,所以这个心很明显的不是意识心。

我们再从法出生的因缘来说,眼根触色尘出生了眼识,也就是眼识要借由眼根触色尘才能出生,所以眼识是不能出生眼根的,眼识也不能出生色尘。眼识这个道理是这样子,那么耳识丶鼻识丶舌识丶身识丶意识也是同样的道理啊!因为意识要借由意根触法尘才能出生,所以意识不能出生意根,意识不能出生法尘,意识更不能出生自己。所以识蕴不能出生色蕴丶受蕴丶想蕴丶行蕴以及自己。所以意识心是不能出生五蕴的。

在三界中有一个天叫作无想天,这无想天是由证得四禅的外道所入,因外道他不知道色界天身是不能常住的,所以他就依止于以为色界天身能够不灭的身见来灭了觉知,觉知灭了意识心就灭了;所以意识心灭了丶觉知灭了就入了无想定;而舍报以后就会入无想天,无想天的果报就是没有意识。因为当初修无想定的时候就是把意识灭了,所以生于无想天中的天人是没有意识的。既然没有意识,那么意识怎么能出生(无想天人的)五蕴呢?怎么能出生无想天的天人呢?因为三界唯心的心,除了能够出生三界中一切的五蕴外,还要能够与所出生的五蕴同在的。所以,以这个例子,就知道意识心是不能出生三界中的五蕴的。

从以上的举例可以知道,意识识蕴是含摄于五蕴中的。若是含摄于五蕴的话,他就是要被出生的。那么意识心既然是被出生,就不是能够出生世间的心。所以能够出生五蕴世间的心,绝对不是五蕴中的法,而是众生都有的如来藏。祂不生不灭丶本来自在丶本来解脱,因为祂具足了种种功德法;祂本身是人无我,法无我的真如法性。所以 佛陀在经中就说「这个心好像工画师一样,能够画出世间」,也就是能够如实的按照业种,来出生三界六道有情的五蕴世间。而三界六道有情的五蕴世间,能够被如来藏所出生;一切山河大地就是由有情的如来藏,所含藏的业种里面的共业所感生的。所以说,能够出生一切世间的是如来藏而不是意识心,因为意识心是由五蕴所含摄,他是被出生的。所以这一句经文,我们一定要记得:「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由这个能出生五蕴的心,辗辗转转出生了这个十八界法,再出生一切法,这是这经文的道理。

接著经文中又说:「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华严经》卷一)。三世一切佛 指的是:过去佛丶现在佛丶未来佛。因为一切有情皆本来具足了与过去佛丶现在佛平等的能够具足种种功德法:能出生一切法,本性清净无漏无为,本来解脱的心。这个心就是三世一切佛的佛心。

如果想要了知真实有这个佛心的存在,要怎么样呢?经文告诉我们:要能够观法界性。所谓法界指的就是十法界。十法界就是六凡四圣,就是六道有情以及声闻丶缘觉丶菩萨以及佛,这十法界。还有欲界有情法界,色界有情法界,无色界有情法界。归纳言之,都没有离开十八法界。十八法界指的就是六根界,也就是眼根丶耳根丶鼻根丶舌根丶身根丶意根;六尘界指的就是色尘丶声尘丶香尘丶味尘丶触尘丶法尘;六识界指的就是眼识丶耳识丶鼻识丶舌识丶身识丶意识。

那么这十八界法,在三界中都要藉因藉缘才能出生,是不能自在的,是会断灭的。可是这法界诸法,却能够在三界中生生不息,从不断灭。所以依照这个道理以及诸佛菩萨的教导,必然知道要有一个法─要有一个心─能出生这十八界法,而使得这十八界法能生灭不已。那么这个心就是一切众生本来具足而不生不灭的如来藏。所以说,由如来藏来出生这种种十八界法。

我们从欲界来说,举例来说:如来藏藉父母之缘,藉四大养分出生了五根,然后再藉五根触五尘来出生了这个六识。那么在藉五根触五尘出生六识的过程,这个五根呢,五尘呢,五尘本身是由如来藏藉五根触五尘所现起的内相分五尘以及法尘,而六识却是要由如来藏藉根尘相触的时候,于这个眼根触色尘的时候生起眼识来分别色尘,于耳根触声尘的时候生起耳识分别声尘,于鼻根触香尘的时候生起鼻识来分别香尘,于舌根触味尘的时候生起舌识来分别味尘,而于身根触触尘的时候生起身识来分别触尘,于意根触法尘的时候生起意识来分别法尘。十八界法就这样一一次第出生。

可是十八界法出生了,却是不自在的,却是无常的,不能自在丶不能常住。而十八界法中六识被藉因藉缘出生以后,六识心却在六尘中作种种分别丶领纳丶思惟以及造作,所以就有了科学的发明丶艺术的创造,以及饮食文化种种万法出生。可是这些万法出生,不是仅仅依恃于意识就能出生,因为意识心要能出生,一定要十八界具足,这是以欲界来举例。也就是说,意识要能出生,得要有因缘才能出生;「万法不是依止于意识就能出生,而是要依止于意根法尘,以及能出生万法的第八识。」才能够把十八界法现前,才能够辗转再出生世间万法。所以万法的唯一归纳所在,就是能出生十八界法的第八识。

经文告诉我们:你要了知三世一切佛心,要来观察法界这种因缘生灭的体性。法界本身这种因缘生灭的体性,就是告诉我们:一一法都不能自在,一一法都不能常住,一定要有一个能够出生十八法界的法,这个心就是三世的佛心。而这个心能出生十八法界,能出生三界一切法。这样子来告诉我们:三界唯心的心,祂指的是第八识心。万法唯识的识,指的就是以第八识为主的八(个)识。

那么已经知道意识祂是识蕴所含摄的,祂是不自在的,祂是会断灭的。所以意识绝不能出生五蕴,祂也不可能出生自己。所以说祂不是三界唯心的心,也不是万法唯识的识。那么第八识呢,祂能够出生三界六道五蕴诸法,祂能够出生识蕴六识,祂是三界唯心的心,祂是万法唯识的识;祂出生了十八界,藉众缘现起了六识心,六识心再作种种思惟丶种种造作,在造作的过程里面才有万法出生。所以依照这样的理论,我们知道玄奘菩萨所弘传的唯识,绝对不是以意识心为主的识蕴六识,而是以第八识为主的八识论。

我们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证明:玄奘菩萨所弘传的唯识是以第八识为主的八识论正法。因为玄奘菩萨造作一首颂,叫作《八识规矩颂》。这《八识规矩颂》已经告诉我们有八个识:有八个种类的识。各个识有祂自己的行相,有祂自己的功能范围,而不是由意识的细心来假称第七识,由意识的极细心来假称第八识。

假如说是由意识的细心或者极细心来假称(如来藏),那应该只有六个种类的识啊!应为都归属于意识嘛!可是玄奘菩萨却说是八识,(说)八识各有规矩。所以从名称来说就已经知道:是八个识,各有各的种类,而不是哪一识来假名所称哪一识的。而在颂中对第八识有说到:「受熏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作主公。」(《八识规矩颂》)。说第八识能够持一切种受熏,而且能够按照所持的一切种来出生有情的五蕴身,同时能执持所生的五蕴身。五蕴出生了以后,一直到最后舍报毁坏了,要以第八识舍离五蕴,来说五蕴毁坏。那么在七丶八二识入胎的时候,因为有第八识所以就有了命根,有了命根五蕴才能出生,所以说这个五蕴的主人就是第八识;因为五蕴是由第八识所出生的,只有主人才可以弃舍五蕴,才可以出生五蕴。所以说这个第八识,祂是受熏持种根身器,祂是去后来先作主公的。所以这个识不可能是意识心,因为意识心要被出生的,五蕴毁坏时祂就毁坏了,祂是不能(没有能力)弃舍五蕴的。祂不能入胎,因为在入胎的时候中阴身坏了,意识心就灭了,所以意识心绝对不是五蕴的主人。

同时我们再从玄奘菩萨所造的《成唯识论》来申论,《成唯识论》这个名称在申论什么呢?申论:成,唯识。成什么而唯识呢?是说成就一切世间法丶一切出世间法,唯有以这个第八识为主的八个识(才能成就)。这个世间法指的就是一切凡夫有情的五蕴十八界,一切凡夫有情的五蕴十八界,都是由这第八识借由所含藏的业种的内涵,如实的去变现六道有情的种种五蕴身:是人的五蕴身,是饿鬼道五蕴身,是所谓地狱道五蕴身,畜生道五蕴身,或是天界五蕴身。所成就的五蕴身都与他的业种相称的相应的,所以能成就因果。第八识祂能够藉这些缘丶藉业缘丶依照业缘,藉种种缘来现起这些五蕴十八界,现起这些五蕴身,这是如来藏的一种功能。

所以能够成就这些世间,唯有以第八识为首的八识。因为如来藏出生了五根身,出生了六尘丶六识丶意根,在这种情况之下就能够以六识心来受用种种六尘,然后就能够思惟造作种种法。那么六识心在思惟造作种种法(时)也没有离开如来藏,因为如来藏能够持种丶受熏;持种丶受熏以后,再按照业种的内涵去成就他未来世的果报的五蕴身,就跟前面《八识规矩颂》所说的道理是相同的。所以这世间法都是由第八识来成就的,唯有第八识以及第八识现行以后所出生的七识。

那么出世间法呢?修证三乘菩提的圣者,他们所修的内涵都一定要依止第八识无漏无为真实不虚的人无我丶法无我来修证。因为第八识的人无我丶法无我是真实的,不是经由修道转变而成的,是本来如是的。所以声闻丶阿罗汉丶缘觉丶辟支佛,能够依止于 佛所说的如丶清凉丶真实,来断除他对三界五蕴身的我见丶我执种种贪爱;所以从真实理地来讲,他所依止的也是第八识的真如法性。第八识本然的人无我丶法无我,所以当他们断除了对五蕴身的我见我执以后,才能够得解脱。

从菩萨修证的佛菩提道来说,菩萨是实证了第八识的存在,实证了与他自己五蕴身同在的第八识,所以能够现观丶也能够依止这个第八识真实如如的法性。这样一世一世的修证菩萨道,能够断除含藏在如来藏中我见我执的染污种子,以及断除所知障随眠。在这种情况之下所依止的这些,都是第八识真实如如的法性。

第八识的真如法性是真实不虚的,唯有第八识才有。所以我们从《成唯识论》中这道理,也知道玄奘菩萨所弘传的,是以第八识(如来藏)为主的八识论正法。因为意识丶识蕴都没有办法来成就世间法,因为(意识)祂不能出生五蕴,祂本身在二乘人证得涅盘时是坏灭的。所以意识本身断灭,不可能成就出世间法的。所以从这个道理,我们知道玄奘菩萨所弘传的一定是八识论正法。

下一集将由正伟法师为大家解说完整的佛法,也就是以第八识如来藏阿赖耶识为主体,成就了一切世间法与出世间法,而不是互不相干丶各自为政而支离破碎。因为佛法是完整的,佛法是以如来藏为理体的;不管是解脱道也好,佛菩提道也好,它是一个完整的佛法(而不该加以肢解为支离破碎)。能够了解这个道理以后,修学佛法才不会偏差,才不会坠入断灭见,这样修证才能实证。 今天我们就为大家解说到这里,阿弥陀佛!


万法唯识,完整说则是「万法依识行」。此岸的「幻有」万法在显现时均依「识」而行,即依根本识阿赖耶识(即沉淀积蓄之业力、势能),并在前六识和第七识的配合下,而变现而演绎,故曰万法依识行。这是从微观上或具体的角度说的。说的是「起」后所依,即依此岸幻身之幻识,显现演绎「幻有」之万法。

换言之,彼岸的"真如本觉「或曰「灵觉」(《四十二章经》语)投射到此岸,幻化出我们的色身及其灵识。这色身则以「灵隐识行」的状态,即「灵觉」深深隐去,只依「八识」而有规则地生成、演绎:依识而显,依识而行,依识而变,依识而长,依识而灭,总之,依识而演化出虚幻的万有万法。

(觉悟之旅,就是逐渐停止八识的幻化演绎,直至有一天,幻相尽隐,「灵觉」显露!)

两千多年前,佛陀洞悉了这一惊人实相,并将它尽可能透彻地宣示弘显。由于彼岸的真如本体难以言说,非亲证亲见不能彻解,所以尽管佛在六百卷的般若经里对此已经反复揭示宣说,但能真正了悟、准确领会的只有少量已亲证此「离言自性」的登地菩萨,众多凡夫仍然无法真正理解三界唯心之「妙明真心」的真实含义、真实性状(这也是广泛发生的误解如来真实义的唯一原因)。但此岸的「万法唯识」,则因为揭示的是心识在此岸的变现演绎行状,故相对来说容易言说也容易理解一些。

《椤伽经》云:「如来之藏,是善不善因,能遍兴造一切趣生。譬如伎儿,变现诸趣,离我、我所。不觉彼故,三缘和合方便而生。外道不觉,计著作者。为无始虚伪恶习所薰,名为识藏。生无明住地,与七识俱。如海浪身,常生不断。」「谓观三界,唯是自心……无始执著过习所熏;三界种种色行名言系缚;身资所住,分别随入之所显现」。

《解深密经》云:「我说识所缘,唯识所现故……此中无有少法能见少法,然即此心的如是生时,即有如是影像显现……而诸愚夫由颠倒觉,于诸影像,不能如实知唯是知,作颠倒解。」

「慈氏当知,诸识所缘唯识所现,依他起性如幻事等。」

正如《华严经》里觉林菩萨偈所云:「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丛生.无法而不造」,世界上一切「万有」,貌似客观存在,其实都是众生的阿赖耶识,即沉淀积蓄的「业力」、「势能」在前六识和第七识配合下的显像表达。阿赖耶识是每个有情无始以来身口意三业落谢后形成的业力(唯识学称之为「种子」)的总称。阿赖耶识在灵觉的统摄下,不管投生哪一道,都同时生起正报根身和依报器世间,包括山河大地和昆虫蚂蚁等等,也就是说,是阿赖耶识,即众生沉淀积蓄之「业力」、势能的显像表达,在刹那刹那相续地生起整个幻有的三界,而不是外在的造物主创造了三界,或者是三界自己天然客观地屹立在那里。此即常说的」心识幻化世界」,离开心识的幻化显现,我们面前实无一物。

那么,这个幻现是如何发生的?它有什么基本规律?

唯识学告诉我们,众生「识田」里的第八识阿赖耶识是「种子库」,里面储藏著无始以来所造之善恶业落谢后形成的种子。这些种子在因缘俱足时即生起现行,刹那刹那地生起外境万像,而前七识再根据这第八识所现行表达之外境影像,缘虑执取,以为实在(妄上加妄)。新的妄想形成,再根据这妄想幻识行动造业,业行落谢又形成新的种子存进「仓库」,这样不断地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循环往复,以致无穷。

在经由阿赖耶识生起三界时,每个有情感知到的都是自己种子生起的现行,就如一室千灯,灯灯都是光照满室,互不妨碍。每个有情虽然不能感知其他有情,但当自己的种子生起现行时,却会受到其它有情也在生起的现行的影响,所以每一刹那我们自己的种子生起现行的状况,都反映了其它有情同时生起的现行的状况,此即所谓「共业显现」。所以同在人道的众生所现大外境即「自然界」大抵相同,而畜生道的众生所现则大不同于人道:人所见的滔滔江河,在天人看来,却是晶莹的琉璃,鬼趣众生见之,是秽浊的浓血,傍生界的鱼虾见之,是其安身立命的水晶宫。由这「一境应四心」的现象,可知所谓客观外界,都是六道众生各自心识的变现(或曰各自沉淀蓄积之业力的显像表达),并非真的客观存在。而每个有情依自己的独特业力所显则是「别业显现」,每个别业显现时,亦能同时接受或收集其他有情显现的状况,所以有情之间能够互相产生影响。

和农作物的种子一样,阿赖耶识的种子也具有"异熟性",恰如我们耕种播下种子后,须假以时日,等待它发芽生长开花结果,才能成熟,收获。有的种子成熟期短,有的种子成熟期长,其异时而熟的时间有所不同,故众生的阿赖耶识种子,在依善恶业力现行获报时有一世因果和三世因果之差别。有的现世报即当世现行,有的来世报即来世现行,有的则三世甚至多世、多多世才现行获报。种子变现亦有重业先报、轻业后报的规律,即无论善恶,重大的业力因其力量大,会先成熟现行,获报在前。

种子的成熟与聚合亦有相应规则。当下这一刹那现行的生起,是无量因缘成熟的种子聚合齐备的结果,也是所有种子依据规则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成熟种子的聚合内容是从不重复的,因为每一刹那都有无量成熟的种子因转为现行而灭掉,每一刹那也都有现行熏成的无量新种子加入进去,所以阿赖耶识是一个永远处于吐故纳新过程中的种子流变体。当一个现行生起的前一刹那,生起现行所需要的种子已经有99%点多互相取得了「联系」,只差个别种子在下一刹那就可以「联系」上,当下一刹那到来时,这达到100%齐备的成熟了的种子并不在种子状态里聚合,而是直接生起为现行。当这个现行生起的同时,又熏习成了相应的种子,此即所谓的「三法同时」:旧种子齐备、生起现行、熏成新的种子三法都在同一刹那发生。

种子的成熟与聚合遵循因果律与和合律,即依据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规律——无论善报还是恶报,都不是简单的重复,都有其相应的放大与变异,而且是,善因感召乐果,恶因感召苦果(重点是受报时或苦或乐的强烈感受,而不仅仅是所报之或贫或富、或贱或贵的表面相状),并等待因缘和合、时空成熟才于刹那间现行显现。所以,「因」虽不能更,「缘」却可增损,因为,种子虽在,「缘缺不生「。虽然无始劫来我们可能造过各种恶业,但只要今生我们觉醒修行不再起惑造业,或者虽未觉醒但从此断恶修善,自净其意,那么前世、前前世乃至无始以来造下的恶业种子就会因为助缘的缺席而继续沉睡,无法被激活生起现行,产生恶报。这就是为什么善念善业可改运,恶念恶业会折福了。再高明的算命先生一般也不给出家人测算,原因正在于此,因为出家人前世造的因虽不能变,但此生出家修行就彻底改了现世的缘,所以算命先生无法根据出家人前世的因来测算他此生的果报。而世间人的「行善种福田」「不舍不得」等思想,基础也正是此唯识学所显明之因果和合律。

起心动念,言说戏论,行动造业均可在落谢后熏进识田里,形成新的种子,种子在因缘成熟、时空俱具时便会现行显像,如约而至。了解种子这一熏习、成长、现行的规律后,我们一方面应「畏因「,不造恶不种恶因,「诸恶莫作百善奉行」,一方面也可运用此规律,大量闻思佛学正法,习诵了义经典,止观双运,定慧等持,把菩提心的种子不断种进识田里,时常观想,数数薰习,这样假以时日,照见诸法实相、抵达智慧彼岸的那一天必然会如期而至。这也是为什么慈悲的佛陀在戒定慧三学之外也教导众生抄经诵经,一心念佛,而近代西方人大倡「潜能学」、「念力学」、「吸引力法则」等等,亦是有此唯识学所显明之「心法」的根据的。

总之,万法唯识,离识无境。所谓「物不自物,因心故物」,我们现前身心世界,全是自心阿頼耶识,即无始以来沉淀积蓄之业力、势能在前六识和第七识配合下的显像表达,恰如镜中像,水中月,全是浮光幻影,前尘影像。我们若能体认此实相,不再颠倒不再执著,则离觉悟解脱不远矣。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