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邀

最早的时候,是说一切有部传说,迦叶得了佛的袈裟,在鸡足山入灭尽定,直到弥勒成佛之后出定,把袈裟托付给弥勒再入灭。

后来又有了玄奘玄奘翻译的法住记里提到的十六罗汉

佛薄伽梵般涅槃时。以无上法付嘱十六大阿罗汉并眷属等。令其护持使不灭没。

提到佛嘱咐十六位阿罗汉不入涅槃,在世间护持佛法

(还有舍利弗问经里折中这两种的版本,只提了4个,其中一个是迦叶,玄奘版本的那16个里是没有迦叶的……毕竟那16位在叙述中是住寿世间充当福田的,跟鸡足山入定传说中不问世事不一样

10.7补充……这个事迹在增一阿含经也提过,与舍利弗问经同出大众部一系)

这个传说,在玄奘之前别人翻译的典籍里也有提到过,不过更加夸张人数扩大到了近百亿,比如入大乘论的记载

又尊者宾头卢、尊者罗睺罗如是等十六人诸大声闻,散在诸渚,于余经中亦说有九十九亿大阿罗汉,皆于佛前取筹护法住寿于世界。


如来明证下四法故。何谓为四。

一曰 一切万物皆归无常

二曰 一切诸有悉为苦毒

三曰 一切诸法皆无有我

四曰 一切有形悉至于空无。为泥洹寂。


《法苑珠林》记载宾头卢尊者因妄显神通被佛勅令不入涅槃,为末法众生作福田

如昔有树提伽长者。造旃檀钵著络囊中。悬高象牙杙上。作是言。若沙门婆罗门。不以梯杖能得者即与之。诸外道知欲现神通。智挑头而去。宾头卢闻是事。问目连言。实尔不。答言。实尔。汝师子吼中第一。便往取之。其目连惧佛教不肯取。宾头卢即往其舍入禅定。便于座上申手取钵。依四分律。当时坐于方石纵广极大。逐身飞空。得钵已还去。佛闻呵责。云何比丘为外道钵而于未受戒人前现神通力。从今尽形摈汝。不得住阎浮提。于是宾头卢如佛教勅往西瞿耶尼。教化四众广宣佛法。阎浮提四部弟子思见宾头卢白佛。佛听还坐。现神足故不听涅槃。勅令为末世四部众作福田。其亦自誓。三天下有请悉赴。——《法苑珠林》

在《请宾头卢经》中也有同样的描述,并且告知了请宾头卢尊者应供的方法

 天竺国有优婆塞国王长者。若设一切会。常请宾头卢颇罗堕誓阿罗汉。宾头卢者,字也。颇罗堕誓者,姓也。其人为树提长者现神足故。佛摈之不听涅槃。敕令为末法四部众作福田。

请时于静处烧香礼拜。向天竺摩梨山。至心称名言。大德宾头卢颇罗堕誓。受佛教敕。为末法人作福田。愿受我请。于此处食。——《请宾头卢经》

据《弥勒菩萨下生经》中记载,除了宾头卢尊者,还有三位尊者同样住世不入涅槃,游化世间,直到法灭,而大迦叶尊者更是要等到弥勒佛降世才能入涅槃

尔时世尊告迦叶曰。吾今年已衰耗向八十余。然今如来有四大声闻。堪任游化。智慧无尽众德具足。云何为四。所谓大迦叶比丘。屠钵叹比丘。宾头卢比丘。罗云比丘。汝等四大声闻。要不般涅槃。须吾法没尽。然后乃当般涅槃。大迦叶。亦不应般涅槃。要须弥勒出现世间。——《弥勒菩萨下生经》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佛即告言:「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总持任持,凡夫成佛第一义谛,今方付属摩诃迦叶」。

不过多问一句,什么叫作留形住世?住世是可以没有形象的吗?没有形象又如何住世?住在无色界天吗?那里又没有佛法。

所谓住世,就是菩萨一世一世乘愿再来,弘扬佛法,护持佛法。


玄藏口述《大唐西域记》「我今将欲入大涅槃,以诸法藏嘱累于汝,住持宣布,勿有失坠。姨母所献金镂袈裟,慈氏成佛,留以传付......」


(关于四大声闻弟子驻世,

他们是摩诃迦叶、罗睺罗、宾头卢、屠波汉。

《增壹阿含经。卷第四十四 。十不善品第四十八》。

《佛说观弥勒菩萨下生经》。

关于宾头卢尊者住世的记载见 《杂阿含经》第二十三 卷604 、

以及《十诵律》三十七、

《四分律》五十一 。)


弥勒菩萨下生经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