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答友,关于发展旅游经济的问题,为啥没有开发教堂旅游经济的呢?这两者究竟有何本质上的差异?


教堂是要人得救,拜偶像是要人救佛
教堂多为新建,而且多在市区,建筑结构单一,不宜旅游场地,政府介入收益弊大于利。

如杭州灵隐寺闻名天下,西湖景区免费以后,灵隐景区成为主要的吸金区域。

如宁波天童寺、阿育王寺取消门票以后,旅游机构就不再运大车游客前往,寺院才恢复了应有的宁静。免收门票的部分寺院

……真正收门票的寺院极少,尤其在山中乡间,几是没有门票一说的。于是特标出名列「汉族地区全国佛教重点寺院」(1983年国务院所批142所)中的知名道场,其中有如南普陀寺、昭觉寺、文殊院、天童寺、阿育王寺等先后实施免票,其取消门票前后的种种情况,可以相参照。


有种东西,叫做十一税
国外不就有教堂旅游经济吗?问题不成立。主要国内没有基督教的文化基础,没办法借教堂搞旅游啊。杭州万科跑到良渚特意修了个漂亮的教堂方便卖房子算旅游经济吗?


呵呵,基督徒来黑佛教的?这种问题,一看就是基督徒跑来问的,然后给佛教招一些黑子来。寺院是什么时候开始收费的?名山古刹在建立的时候乃至最兴盛的时候收门票吗?问完自己这个问题再来看寺院收费的问题。寺院想不想收门票?被景区包围的寺院肯定不希望收门票,如少林寺,五台山台怀镇的寺院等。为什么?山门票就相当于挡住了信众入寺院的门。寺院存活靠什么?靠居士供养,哦,对,你们基督教叫奉献。其实是一个意思。当然,本身吸引力就特别大的地方,比如灵隐寺这种交通便利,名声在外的,门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接待压力,不然过去和尚为什么都喜欢跑到山里面呢?
所谓「天下名山僧占尽」,并不是寺院想收门票,而是寺院往往建在风水宝地,那么自然就有部门来发展旅游经济。

原因:1在国内教堂是推广期,所以采用种种优惠推广。繁华的寺庙已过了推广期。

2,教堂外面有强国为后盾,寺庙没有。然后还有一个问题:寺庙,教堂运营都要经费,它们都从哪来?


跟什么信仰没关系,已经被设置成收费景点,是政策原因。

请问是先有的寺院,还是先有的门票制度?

你要的答案自己想想就能明白,这种问题真心没有什么意义。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