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问题并没有引战的意思,只是站在上座部角度,如何观瑜伽师地论的。


我有个朋友比较相信南传上座部佛教,他说瑜伽师地论号称出自弥勒,这拿到南传上座部会被笑话,原因是所有的菩萨在上座部佛教中都是凡夫,没有任何果位,不像大乘佛教还分登地的圣位菩萨,也就是说弥勒在上座部佛教根本就没有资格和能力造论,因为他只是一位凡夫,所以瑜伽师地论的作者是弥勒,这就注定这部论根本不能称为论,因为论通常都是圣者所造,凡夫或者菩萨是没资格造论的。


上座部是如何看待瑜伽师地论的?

这个题目,本身就是凡夫的一种偏见与无知。估计题主根本没读过【瑜伽师地论】,不知唯识学为何。

建议题主,好好学习佛学的基础知识,从基本的概念学起。

南怀瑾老师:学佛先要研究了解《瑜伽师地论》要想学佛,如果不了解《瑜伽师地论》的话,就好像是瞎子摸象 南怀瑾老师:学佛先要研究了解《瑜伽师地论》要想学佛,如果不了解《瑜伽师地论》的话,就好像是瞎子摸象

讲有关教理方面的问题,首先要研究的就是《瑜伽师地论》。站在佛学的立场来讲,一个真正学佛的人,有四本重要的佛学论著要读。其中有两部是印度的,就是《大智度论》和《瑜伽师地论》;两部是中国的,就是智者大师的《摩诃止观》和永明寿禅师的《宗镜录》。近几十年来所写的许多佛学概论,都是概论的概论的概论了。可惜你们诸位现代青年,学佛学都从现代化的概论的概论入手,那是有问题的。所以,我们今天研究的佛学概论,就是玄奘法师翻译的《瑜伽师地论》,共有一百卷之多。

我们如果以一般学术性的立场来讲,佛学的学术思想可分成四个范围。所有的经典,分为大乘经典、小乘经典两种。大乘的佛学思想,包括它的学术与修证;又分为两个范围,一个是龙树菩萨的般若佛学系统,属于释迦牟尼佛涅槃以后的前期佛学;另一个是无著、世亲两兄弟菩萨的唯识法相的佛学系统,属于后期的佛学。我们现在手里拿到的《瑜伽师地论》,在学术的范围属于后期的佛学。如果以佛学严正的立场来讲,也许可以说后胜于前,越是后面的越是精细周到,包罗的也越多。

像西藏密宗黄教宗喀巴大师的系统,就是《瑜伽师地论》的系统。宗喀巴大师有名的《菩提道次第广论》,是依据印度阿底峡尊者的《菩提道炬论》加以扩充的著作;而《菩提道炬论》,就是从《瑜伽师地论》体系中来的。

无著、世亲两兄弟是出家人,世亲菩萨年轻时专供小乘佛教的经典及修持,非常反对大乘佛教,后来受了哥哥无著的影响而学大乘。学了大乘以后悟道了,却想自裁,因为惭愧忏悔自己小乘的著作太多,毁谤了大乘,这个罪业无法消灭,只有一死了之。无著菩萨对他说:你太没出息,一个人走路「因地而倒,因地而起」,你既然以笔毁谤大乘,你不会反过来以这支笔来弘扬大乘吗?后来世亲菩萨就再重新开始,造了唯识法相系统的论著。

他们两兄弟约好,都发愿往生欲界的兜率天,去亲近弥勒菩萨。无著菩萨要涅槃了,弟弟世亲就对他说:你往生那里后,要给我一个消息。无著说:好,好,一定给你消息。无著涅槃后,世亲不但打坐入定看不到哥哥,连梦也没梦到过,一连三年都没消息。心中有些怀疑了。又经过好几年,无著菩萨现身了。「哥哥你究竟到哪里了?」「我就在兜率内院啊!」「那你怎么到现在才来呢?」「我刚刚到弥勒内院,弥勒菩萨正在说法,我在那里听了一下,心里牵挂你,等弥勒菩萨讲完,我就赶紧来告诉你了!」「人世间已经过了好几年了啊!」「几年吗?我觉得只是一下而已。」

据说《瑜伽师地论》是弥勒菩萨讲的,无著菩萨记录的,属于法相唯识部分。相传无著菩萨夜里入定,上到弥勒内院听弥勒菩萨讲法,白天出定把它记录下来。后世一般学者不相信,说这是无著菩萨自己撰写的,怕后人不相信,故意说是弥勒菩萨讲的。我们后世的人,因为根本没有得过定,也没有出过定,连入定出定的影子都没有,更不了解什么是入定,所以不会相信。

印度现在还有瑜珈学派,瑜珈有三种,身瑜珈、心瑜珈、音声瑜珈。但印度只剩下身瑜珈,也就是身体方面的修炼,菁华部分已经变成密宗的金刚亥母拳,一套有四十多式,是打坐起来打的拳。音声瑜珈就是咒语,心瑜珈是心地法门,这两种印度没有了,只留传在中国这一部《瑜伽师地论》中,所以《瑜伽师地论》是印度真正宗教的心瑜珈。现在这里翻译为「瑜伽」,不是「瑜珈」;瑜伽是修心瑜珈有所成就的人,所以称为瑜伽师。就如中国人讲的,修行人叫修道,修道成功的人叫做有道之士;修练瑜珈的人叫瑜伽士,修成就了的人叫瑜伽师。

什么叫「地论」?地就是范围,《瑜伽师地论》共分十七地,就是分成十七个范围来说明。由人的生命讲到物理、物质世界,整个宇宙;再讲一个人如何修持身心,而证得这个无上的道。其中又分小乘、大乘的修持方法,一直到成佛,总共有一百卷。

玄奘法师以最大的功力翻译这部书,所以研究唯识的叫这部书为「大论」,要想学佛,如果不了解《瑜伽师地论》的话,就好像是瞎子摸象,这样乱搞是不行的。《瑜伽师地论》包括了一切修证,先从做人的人道修起,上去是天道,再上去声闻道、缘觉道、菩萨道,这五乘道的修证,都包括在内。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也是讲五乘道,五乘道才是真正的学佛之路。

要想学佛先学做人,人道没有修好连天道的资格都不够,哪里能谈修佛道?所以人天乘修好,才有资格修小乘道,有了小乘道的资格,才够得上修菩萨道,才是大乘道。

中国唐宋以后的佛教、佛法,都说自己是大乘佛法。大个什么?大的影子都没有,只有牛吹得大。大是从小而来的,一点小善都做不到能够做大善吗?一个人小事情不肯牺牲,大事情会牺牲吗?那只是吹牛罢了。说小钱舍不得花,要花一定花大钱,那也是吹牛给人家听的。同样道理,人乘道都没有修好,就不要说学佛成就了,绝不可能。所以《瑜伽师地论》严肃告诉我们这个修持的道理。


没什么好看待的,甚至不想也没必要去理会研究,因为上座部不会承认南传巴利三藏以外的任何经,更何况是论呢。


谢邀。

瑜伽师地论是大乘唯识的经论,上座部肯定不会承认。

上座部和大众部分裂是因为对戒,主要是捉金钱戒理解有歧义,因为上座部对戒律要求之严格,到了分毫必究的地步。对比瑜伽师地论中菩萨戒品这一段,菩萨不但能捉金钱,更要多蓄金银以摄受众生,上座部一定不能接受。


哈哈哈哈,有很多教理不一样。估计真开战辩论会很有趣。

不过我觉得古代的佛学水平要比当代好多了,除非是玄奘或那烂陀寺的人,来和古代大寺派的人来辩论,(然后再加上现代佛教学者的即时解说),否则感觉会看不过瘾。

涉嫌引战了。

楼上仁者说的挺好,「上座部肯定不会承认」。

不要毁谤阿拉汉,也不要说无著菩萨的是非。

看就完事儿了,不懂的拿出来探讨,我都能给你胡乱解答。


谢邀。

不懂小乘佛教。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