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未与官僚士绅地主阶层及时妥协

2. 战略眼光

3. 一点运气

大顺没有及时建立赋税制度,而是依靠对官僚士绅地主阶层的追赃助饷来维持政府机构和军队的运转开支。

追赃制度不仅在北京推行,而且在大顺辖区内都推行开来,这在经济上给予了士绅地主阶层以巨大的打击。

而由追赃所引发的对士绅地主阶层的人身伤害,则是进一步激发了士绅阶层对大顺的仇视。

其后李自成虽然停止了追赃,但是大量的官绅地主不断在大顺政权辖区进行叛乱,动摇了李自成在华北的统治。

朱元璋在创业期间,面对士绅阶层,还是比较温和的,其多所诛戮的行为,主要在皇帝位置已经坐稳之后。

战略眼光方面,李自成转战天下十多年,在这期间,满清多次入关劫掠,而且在辽东击溃大量明军,且在李自成东征之时,写信相约共取天下,论理,李自成不应该认识不到满清这个强力的政治实体的存在。

当明朝灭亡之后,有能力和李自成夺取天下的,也只有满清。南方的左良玉畏李如虎,兵力虽多却不值一提。

然而历史的吊诡之处也就在于此,李自成不仅没有警惕满清在关外的活动,反而在进京途中分散兵力,南下去接受占领原明朝的统治区域。面对吴三桂这个举足轻重的人物,李自成又是处置失当,最终导致了一片石血战的失败。

相比而言,朱元璋的战略眼光可谓是毒辣。面对张士诚和陈友谅,他敏锐地意识到,「士诚,自守之虏尔。」面对大元,能认识到察罕是关键的人物。

在进取天下的这个任务面前,朱元璋能在每一个时间段分清什么是主要矛盾,什么是次要矛盾,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而李自成并不能这么清晰地去对任务作出规划,也不能及时地对行为作出调整。

朱元璋是胸有成竹而徐徐依规划而行之,事前深谋;李自成更像是胸中有一个大概的草稿而非是有次序的规划,这就导致他做事更多的是面对情况进行的临时反应。

而这个问题,我认为和第一点有关系。在封建时代,具有优秀战略眼光的往往是知识分子,而知识分子又大多出身于官绅地主阶级,朱元璋能招抚他们,也是其人才济济的原因。而李自成对官绅地主阶级中能力优秀的人反而不加重用和招抚,主要还是依靠农民军的将领和一些未曾做官的读书人。我认为,这是李自成团队始终战略眼光不足的一个原因。与之相比,满清为了招抚汉臣,可是下了一番苦功夫和血本的,祖大寿对皇太极降而复叛,皇太极依旧招降厚待,洪承畴的投降就更有意思了,据说皇帝的女人都贡献了出来。

最后就是李自成差了点运气。

第一是满清作为一个新兴的政治势力,正处于一个上升期,而且拥有完整的国家机器,以及比农民军更丰富的统治经验。

而朱元璋面对的蒙元则是四分五裂,军阀割据。而早期的直接竞争对手张士诚、陈友谅和朱元璋一样都是创一代,不存在谁统治经验更丰富的问题。

第二就是九宫山的锄头。若是没有落下李自成的头上,说不定他会有机会建立比朱元璋还要辉煌的功业。

当朱元璋39岁时,他在南京称吴王,发布《谕中原檄》,文中有「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归我者永安于中华,背我者自窜于塞外」。命征虏大将军徐达、副将常遇春领兵二十五万,进取中原。次年正月,朱元璋登基称帝,改国号:大明。

然而李自成的生命停留在了九宫山,停留在了他39岁的这一年,而此时,他尚率领著数十万的农民起义军,准备转战江南,继续抗击满清,他是大顺的皇帝。


细节过于复杂不论,就整体而言,朱元璋和李自成差的不止是个人的军事政治能力,更重要的是社会背景造就的组织能力。

朱元璋所在是元末起义军,元末起义军最大特点就是从诞生到站稳时间相对很短,形成拥有严密组织体系的军阀并迅速摆脱」流寇「状态的束缚走上政权建设的正轨。与其说叫元末农民大起义,不如说是单纯的元末混战,北方主要是以扩廓帖木儿、李思齐、张良弼、孔兴等政府背景的军阀混战,南方主要是以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等等义军背景的军阀混战,当然也夹杂著义军对政府军的摧毁(脱脱),以及政府军对义军的重创(察罕帖木儿)。最终南方军阀代表朱元璋脱颖而出,取得中原,将北方政府赶出长城。

这一切得前提就是元朝持续数十年的「宽松」政策,此「宽松」是指中央对地方孱弱的管理,蒙古王公多派人象征性巡视一番,地方行政则完全由当地大地主,豪绅长期把持,但这些人又并未掌握军权。当「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时,地方管理瞬间崩溃,中央政府也无法及时调动足够的力量进行围剿,义军可以迅速攻占一处,并做长期打算。类似朱元璋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战略,前提是元朝政府给了他足够的时间种田砌墙。

李自成则正好相反,朱元璋建国后直言「元以宽失天下,朕救之以猛」,随即配合著一系列事件展开了超高强度的中央集权化,再偏远地方的行政也牢牢的把握在帝国心脏的皇宫墙内,以至于到了什么程度呢?靖难之役,南北打了三年,硬是没有演变成全国性的内战,到结束皇宫一把火沦为焦土时也未影响皇家权力稳固,而是罕见的皇权经过「先暴力再和平」的奇葩方式过渡;嘉靖万历几十年不上朝,内外大小事甩内阁司礼监,但丝毫不影响此二人牢牢掌握著群臣宦官的一举一动;哪怕是明末如魏忠贤之流权倾朝野,崇祯只需朱笔一挥,他连挣扎的表情都不敢有便惨死荒郊。

上述高度中央集权化的表象,同样带来了极高效率的政府组织。李自成之流无任何可能学习朱元璋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因为其不管出现在哪里,总是会迅速出现明政府军的围剿,在松锦大战满清全歼明军九边主力前,李自成始终是处在政府军的追杀之中,基本上是逢战皆溃,诈降保命,降而复叛,再战再溃.....朝不保夕。

换句话说,李自成长时间处于起义军最原始的「流寇」状态,并在明军主力战兵战将悉数死于辽东和河北前完全没有机会形成高效的军政组织。当其终于形成初级组织并捣破北京后,其面对的又是已经历了数代领导人进化的,整合了相当数量塞北蒙古力量的,并和明政府大部分军政遗产合流的,组织程度更高的满清集团时,依旧脆弱不堪,轰然倒塌。


求求你,别黑朱元璋了。李自成要比也先比过洪秀全再说。朱元璋是用来和秦皇汉武光武唐太宗这些人比的。不是一个明朝下岗职工就能拿来侮辱的。


谢邀,最关键的是差了运气。

所谓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李自成就是少了天时。

李自成进京时,满清已经是一个统一东北蒙古还有朝鲜的强大政权,内部稳定统一。而李自成这时只是仓促统一了中原,部下很多刚刚依附,可靠性很成问题,也没有建立起稳固的政权,面对满清一溃千里自然是正常现象。

而元末相反,元末可以分为南北两个分战区。北方是元顺帝还有几个蒙古军阀的厮杀,南方是几个汉人军阀的内斗。中间还有一个刘福通隔绝北方向南的侵扰,所以朱元璋可以不受干扰的统一南方。

而朱元璋北伐时,北方还是四分五裂,王保保和李思齐还在内斗,自然组织不了像样的反抗。以一个统一的南方面对一个四分五裂的北方,朱元璋获胜的原因在此。

而李自成就是以一个内患重重的中原面对一个统一的塞外,输那也就自然的。


没有远见,或者说没有靠谱的谋士军师

李自成集团灭明后,连下一个对手是满清都看不出来


这是朱元璋被黑的最惨的一次。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