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未與官僚士紳地主階層及時妥協

2. 戰略眼光

3. 一點運氣

大順沒有及時建立賦稅制度,而是依靠對官僚士紳地主階層的追贓助餉來維持政府機構和軍隊的運轉開支。

追贓制度不僅在北京推行,而且在大順轄區內都推行開來,這在經濟上給予了士紳地主階層以巨大的打擊。

而由追贓所引發的對士紳地主階層的人身傷害,則是進一步激發了士紳階層對大順的仇視。

其後李自成雖然停止了追贓,但是大量的官紳地主不斷在大順政權轄區進行叛亂,動搖了李自成在華北的統治。

朱元璋在創業期間,面對士紳階層,還是比較溫和的,其多所誅戮的行為,主要在皇帝位置已經坐穩之後。

戰略眼光方面,李自成轉戰天下十多年,在這期間,滿清多次入關劫掠,而且在遼東擊潰大量明軍,且在李自成東徵之時,寫信相約共取天下,論理,李自成不應該認識不到滿清這個強力的政治實體的存在。

當明朝滅亡之後,有能力和李自成奪取天下的,也只有滿清。南方的左良玉畏李如虎,兵力雖多卻不值一提。

然而歷史的弔詭之處也就在於此,李自成不僅沒有警惕滿清在關外的活動,反而在進京途中分散兵力,南下去接受佔領原明朝的統治區域。面對吳三桂這個舉足輕重的人物,李自成又是處置失當,最終導致了一片石血戰的失敗。

相比而言,朱元璋的戰略眼光可謂是毒辣。面對張士誠和陳友諒,他敏銳地意識到,「士誠,自守之虜爾。」面對大元,能認識到察罕是關鍵的人物。

在進取天下的這個任務面前,朱元璋能在每一個時間段分清什麼是主要矛盾,什麼是次要矛盾,並採取相應的措施。而李自成並不能這麼清晰地去對任務作出規劃,也不能及時地對行為作出調整。

朱元璋是胸有成竹而徐徐依規劃而行之,事前深謀;李自成更像是胸中有一個大概的草稿而非是有次序的規劃,這就導致他做事更多的是面對情況進行的臨時反應。

而這個問題,我認為和第一點有關係。在封建時代,具有優秀戰略眼光的往往是知識分子,而知識分子又大多出身於官紳地主階級,朱元璋能招撫他們,也是其人才濟濟的原因。而李自成對官紳地主階級中能力優秀的人反而不加重用和招撫,主要還是依靠農民軍的將領和一些未曾做官的讀書人。我認為,這是李自成團隊始終戰略眼光不足的一個原因。與之相比,滿清為了招撫漢臣,可是下了一番苦功夫和血本的,祖大壽對皇太極降而復叛,皇太極依舊招降厚待,洪承疇的投降就更有意思了,據說皇帝的女人都貢獻了出來。

最後就是李自成差了點運氣。

第一是滿清作為一個新興的政治勢力,正處於一個上升期,而且擁有完整的國家機器,以及比農民軍更豐富的統治經驗。

而朱元璋面對的蒙元則是四分五裂,軍閥割據。而早期的直接競爭對手張士誠、陳友諒和朱元璋一樣都是創一代,不存在誰統治經驗更豐富的問題。

第二就是九宮山的鋤頭。若是沒有落下李自成的頭上,說不定他會有機會建立比朱元璋還要輝煌的功業。

當朱元璋39歲時,他在南京稱吳王,發布《諭中原檄》,文中有「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歸我者永安於中華,揹我者自竄於塞外」。命徵虜大將軍徐達、副將常遇春領兵二十五萬,進取中原。次年正月,朱元璋登基稱帝,改國號:大明。

然而李自成的生命停留在了九宮山,停留在了他39歲的這一年,而此時,他尚率領著數十萬的農民起義軍,準備轉戰江南,繼續抗擊滿清,他是大順的皇帝。


細節過於複雜不論,就整體而言,朱元璋和李自成差的不止是個人的軍事政治能力,更重要的是社會背景造就的組織能力。

朱元璋所在是元末起義軍,元末起義軍最大特點就是從誕生到站穩時間相對很短,形成擁有嚴密組織體系的軍閥並迅速擺脫」流寇「狀態的束縛走上政權建設的正軌。與其說叫元末農民大起義,不如說是單純的元末混戰,北方主要是以擴廓帖木兒、李思齊、張良弼、孔興等政府背景的軍閥混戰,南方主要是以朱元璋、陳友諒、張士誠等等義軍背景的軍閥混戰,當然也夾雜著義軍對政府軍的摧毀(脫脫),以及政府軍對義軍的重創(察罕帖木兒)。最終南方軍閥代表朱元璋脫穎而出,取得中原,將北方政府趕出長城。

這一切得前提就是元朝持續數十年的「寬鬆」政策,此「寬鬆」是指中央對地方孱弱的管理,蒙古王公多派人象徵性巡視一番,地方行政則完全由當地大地主,豪紳長期把持,但這些人又並未掌握軍權。當「莫道石人一隻眼,此物一出天下反」時,地方管理瞬間崩潰,中央政府也無法及時調動足夠的力量進行圍剿,義軍可以迅速攻佔一處,並做長期打算。類似朱元璋的「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戰略,前提是元朝政府給了他足夠的時間種田砌牆。

李自成則正好相反,朱元璋建國後直言「元以寬失天下,朕救之以猛」,隨即配合著一系列事件展開了超高強度的中央集權化,再偏遠地方的行政也牢牢的把握在帝國心臟的皇宮牆內,以至於到了什麼程度呢?靖難之役,南北打了三年,硬是沒有演變成全國性的內戰,到結束皇宮一把火淪為焦土時也未影響皇家權力穩固,而是罕見的皇權經過「先暴力再和平」的奇葩方式過渡;嘉靖萬曆幾十年不上朝,內外大小事甩內閣司禮監,但絲毫不影響此二人牢牢掌握著羣臣宦官的一舉一動;哪怕是明末如魏忠賢之流權傾朝野,崇禎只需硃筆一揮,他連掙扎的表情都不敢有便慘死荒郊。

上述高度中央集權化的表象,同樣帶來了極高效率的政府組織。李自成之流無任何可能學習朱元璋的「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因為其不管出現在哪裡,總是會迅速出現明政府軍的圍剿,在松錦大戰滿清全殲明軍九邊主力前,李自成始終是處在政府軍的追殺之中,基本上是逢戰皆潰,詐降保命,降而復叛,再戰再潰.....朝不保夕。

換句話說,李自成長時間處於起義軍最原始的「流寇」狀態,並在明軍主力戰兵戰將悉數死於遼東和河北前完全沒有機會形成高效的軍政組織。當其終於形成初級組織並搗破北京後,其面對的又是已經歷了數代領導人進化的,整合了相當數量塞北蒙古力量的,並和明政府大部分軍政遺產合流的,組織程度更高的滿清集團時,依舊脆弱不堪,轟然倒塌。


求求你,別黑朱元璋了。李自成要比也先比過洪秀全再說。朱元璋是用來和秦皇漢武光武唐太宗這些人比的。不是一個明朝下崗職工就能拿來侮辱的。


謝邀,最關鍵的是差了運氣。

所謂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李自成就是少了天時。

李自成進京時,滿清已經是一個統一東北蒙古還有朝鮮的強大政權,內部穩定統一。而李自成這時只是倉促統一了中原,部下很多剛剛依附,可靠性很成問題,也沒有建立起穩固的政權,面對滿清一潰千里自然是正常現象。

而元末相反,元末可以分為南北兩個分戰區。北方是元順帝還有幾個蒙古軍閥的廝殺,南方是幾個漢人軍閥的內鬥。中間還有一個劉福通隔絕北方向南的侵擾,所以朱元璋可以不受幹擾的統一南方。

而朱元璋北伐時,北方還是四分五裂,王保保和李思齊還在內鬥,自然組織不了像樣的反抗。以一個統一的南方面對一個四分五裂的北方,朱元璋獲勝的原因在此。

而李自成就是以一個內患重重的中原面對一個統一的塞外,輸那也就自然的。


沒有遠見,或者說沒有靠譜的謀士軍師

李自成集團滅明後,連下一個對手是滿清都看不出來


這是朱元璋被黑的最慘的一次。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