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得首先解决一个问题——什么政权算是「中国」的政权?如果你眼里的中国政权是唐辽宋元一类的,那中国最西边界在唐朝时出现,唐朝曾深入河中和吐火罗地区,直到中亚咸海和阿富汗一带;如果按照谭其骧那套官方中国政权标准,那中国的最西边界曾经深入中欧,直到喀尔巴阡山以东的摩尔达维亚和多瑙河下游北岸的瓦拉几亚。

1、

李世民死后,左骁卫大将军阿史那贺鲁于651年举起了叛旗,至657年最终被镇压了下去。平乱后的唐朝在西域广设羁縻州,不但在天山南北设置都督府州,而且还遣使在原西突厥控制的葱岭以西地区广设都督府州。

吐火罗地区:

1.月氏都督府:以吐火罗叶护阿缓城置,地在今昆杜兹附近,即玄奘所记载的活国。领州25,《旧唐书》作24。

2.大汗都督府:以嚈哒部落活路城置,府治似在今巴尔赫,领州15。《旧唐书》作「太汗都督府」。3.条支都督府:以诃达罗支国伏宝瑟颠城置,在今喀布尔南,加兹尼附近。4.天马都督府:以解苏国数瞒城置,大食地理学家称为Sudman,地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首都附近,「解苏」即玄奘所记载的奚素突厥。领州2。《旧唐书》作「大马都督府」,领州3。5.高附都督府:以骨咄施国沃沙(《旧唐书》作「妖沙」)城置,地约当今库尔干秋别。领州2。《旧唐书》作领州3。6.修鲜都督府:以罽宾国遏纥城置,地在今阿富汗的贝格拉姆地方。领州10。《旧唐书》作领州11。7.写凤都督府:以帆延国罗烂城(《旧唐书》作「失苑延国所治伏戾城")置,地在今巴米扬。领州4。8.悦般州都督府:以石汗那国艳城置,大约在今阿富汗科克恰河的上游一带。领州1。《旧唐书》作「悦般都督府」,无「州」字。9.奇沙州都督府:以护时犍国遏密城(《旧唐书》作『护特健国")置,位于今马里与巴尔赫之间的地区。领州2。《旧唐书》作「奇沙州」。

10.姑墨州都督府:以怛没国怛没城置,即今铁尔梅兹,位于苏尔汉河注入阿姆河河口不远处。领州1。《旧唐书》作「和墨州」。

11.旅獒州都督府:以乌拉喝国摩竭城置,今地诸说不一,沙畹认为应即《隋书西域传》记载的乌那曷国。据《隋书》,乌那曷国都在阿姆河西,「东北去安国(今布哈拉)四百里,西北去穆国(今马里)二百余里,东去瓜州七千五百里」。12.昆墟州都督府:以多勒建国抵宝那城(《旧唐书》作「护密多国所治抵宝那城」)置,大致在今昆都兹以东的塔里干。《旧唐书》作「昆墟州」。13.至拔州都督府:以俱蜜国褚瑟城(《旧唐书》作『措瑟城")置,地在今喀剌特勒。14.鸟飞州都督府:以护蜜多国摸逵城(《旧唐书》作「摸廷城」)置,即今阿富汗东北境的瓦罕。领州1。《旧唐书》作「鸟飞州」,无领州。15.王庭州都督府:以久越得犍国步师城置,在今卡菲尔纳甘河下游的卡巴迪安地方,《旧唐书》作「王庭州」。16.波斯都督府:以波斯国疾陵城(《旧唐书》作「陵城」)置,沙畹提出「此处似为Sedjestan之首府Zereng,按今之Hamoun湖。昔名Zare湖,城名盖出于此」。

河中地区:

1.大宛都督府:以石国瞰羯城置,地在今塔什干。

2.康居都督府:以康国置,地在今乌兹别克撒马尔罕城以北Afrasiyab故城遗址。3.南谧州:以米国置,地在撒马尔罕以南,沙畹认为南谧州很可能隶属于康居都督府。

4.佉沙州:以史国置,在今撒马尔罕以南的沙赫里夏勃兹地方。《唐会要》卷九九作「阹沙州」。

5.贵霜州:以何国置,或认为在撒马尔罕西北60英里的Peishambe地方。6.休循州:以拔汗那国渴塞城置,地在今费尔干纳盆地。7.安息州:以安国阿滥城置,地在今布哈拉附近。8.木鹿州:以东安国之斤城置,在今撒马尔罕与布哈拉之间,泽拉夫善河之北。又,《资治通鉴》卷二OO记载:「显庆四年(659年)九月,诏以石、米、史、大安、小安、曹、拔汗那、挹怛、疏勒、朱驹半等国置州县府百二十七。」天宝四载(745年)曹国王向唐玄宗上表「自臣曾祖以来,奉向天可汗忠赤,常受征发」。则高宗时必定在曹国也设置了羁縻府州。

不过这里头有一个问题:我没看过提到唐朝在火寻国(阿姆河下游的花剌子模绿洲)有过任何建置的资料。考虑到花剌子模其实算是河中一个比较独立的板块,我以为并不应笼统的将昭武九姓全做为唐朝范围。

2、

按照谭其骧的观点,区分古代政权哪些可以算做中国政权的唯一标准,就是其统治中心是否位于1820年的清朝版图之内。按照这么一条在知乎上非常受追捧的标准,南宋末年中国的西部版图一度延伸至欧洲中部....

1259年七月,蒙哥大汗仍然在世,长子西征早已结束,吐蕃、大理也均被征服。尽管大蒙古国的结构只有用「兀鲁思」「斡耳朵」「忽必」之类的词才能解释,跟任何现代主权国家架构都有很大差异,但一般来说,人们还是认为此时蒙哥治下的仍然是一个以位于今蒙古国的哈拉和林(位于1820清朝版图内)为中心的统一国家。因此按照此前的标准我们就可以发现此时的「中国」包含有两个国家:一个比较小(南宋),大致北到秦岭淮河,南到海南岛;另一个非常大,西接喀尔巴阡,东至鞑靼海峡,北到贝加尔湖,南抵印度洋畔。

实际上如果按照这种逻辑还能找出一些案例来。比如说西突厥汗国的王庭原本在龟兹北面一带,统叶护可汗又在素叶城(Tokmak)与怛逻斯( 今江布尔地区)附近的「千泉」(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之西,位于1820清朝版图内)建立夏都,更直接镇抚葱岭以西的西域地区。统治中心位于1820清朝版图内,因此可知西突厥也是中国政权,统叶护可汗也是中国的君主....

统叶护对西域诸国国君都授予颉利发的称衔,并派遣吐屯一人进行监视,监督征收赋税。统叶护征服了向西、南扩张的劲敌,不仅重申了对吐火罗地区和巴克特里亚的统治,巩固了对塔里木盆地部分地区的霸权,而且挺进阿姆河以南地区,将南疆扩展到罽宾。

统叶护时期,为西突厥鼎盛之时。它的疆域,东以金山与东突厥为界,西南抵末禄河(今阿富汗木耳加布河)上游与波斯为界,南至印度河上游喀布尔河流域,北面沿巴尔喀什湖北岸一线一直延伸向咸海以北,西北面沿里海北岸达伏尔加河流域,西面以里海东岸为界,成为丝绸之路的真正霸主。

统叶护可汗勇而有谋,善攻战。遂北并铁勒,西拒波斯,南接罽宾悉归之,控弦数十万,霸有西域,据旧乌孙之地。又移庭于石国北之千泉。其西域诸国王悉授颉利发,并遣吐屯一人监统之,督其征赋。西戎之盛,未之有也。

出铁至覩货逻国故地,南北千余里,东西三千余里,东厄葱岭,西接波剌斯,南依大雪山,北据铁门,缚刍大河中境西流,自数百年王族绝嗣,酋豪竞力,各擅君长,依川据险,分为二十七国。虽画野区分,总役属突厥。

由此可知隋唐时期中国最西边界达到里海一带,足见统叶护可汗实为中华民族之不朽英雄,虽唐太宗、唐高宗不能望其项背,若夫辽德宗、清高宗皆庸碌不足道也!


辛丑,太宗命诸王拔都等讨兀鲁思部主也烈班,为其所败,围秃里思哥城,不克。拔都奏遣速不台督战,速不台选哈必赤军怯怜口等五十人赴之,一战获也烈班。进攻秃里思哥城,三日克之,尽取兀鲁思所部而还。经哈咂里山,攻马札儿部主怯怜。速不台为先锋,与诸王拔都、吁里兀、昔班、哈丹五道分进。众曰:「怯怜军势盛,未可轻进。」速不台出奇计,诱其军至漷宁河。诸王军于上流,水浅,马可涉,中复有桥。下流水深,速不台欲结筏潜渡,绕出敌后。未渡,诸王先涉河与战。拔都军争桥,反为所乘,没甲士三十人,并亡其麾下将八哈秃。既渡,诸王以敌尚众,欲要速不台还,徐图之。速不台曰:「王欲归自归,我不至秃纳河马茶城,不还也。」及驰至马茶城,诸王亦至,遂攻拔之而还。诸王来会,拔都曰:「漷宁河战时,速不台救迟,杀我八哈秃。」速不台曰:「诸王惟知上流水浅,且有桥,遂渡而与战,不知我于下流结筏未成,今但言我迟,当思其故。」于是拔都亦悟。后大会,饮以马乳及蒲萄酒。言征怯怜时事,曰:「当时所获,皆速不台功也。」壬寅,太宗崩。癸卯,诸王大会,拔都欲不往。速不台曰:「大王于族属为兄,安得不往?」甲辰,遂会于也只里河。丙午,定宗即位,既朝会,还家于秃剌河上。

——《元史·卷一百二十一·列传第八 速不台传》:

秃纳河、秃剌河即多瑙河,马茶城即布达佩斯,所以历史上中国最西边界到达多瑙河或布达佩斯


如果不考虑实控的话,唐朝曾经设立过波斯都护府……

至于远征至欧洲的蒙古,我的看法是忽必烈建立的元朝是中国政权,但元朝之前的蒙古帝国不是。


蒙古人的铁骑一度在欧洲一度远达多瑙河流域,前锋探马赤军甚至一度深入到了捷克乃至义大利北部。然而,这些骄傲的战绩都是世界性蒙古帝国所取得,他们与后来的元朝并不能完全划上等号。点击收听本文

更好的体验请点击阅读微信版

远征中亚

古代中国的疆域鼎盛时能有多大?这一问题始终为历史爱好者所热议。作为雄踞欧亚大陆东端的农业文明,华夏大地的疆域变迁一直受到所处地理环境的巨大限制

我们的东方是浩渺无垠的太平洋,南方则是湿热难耐的热带森林,北方更是朔风寒彻的蒙古与西伯利亚高原,我们的祖先在这三个方向的扩张总是受制于海陆阻隔与纬度气候差异,无法取得实际意义上的领土拓展。如此情形之下,一路向西,向欧亚大陆的最深处探索,似乎成为了他们最为实在的选择。

这条西征之路,他们最远走到了哪里?

西域开拓者—汉

最先在传统中原之外的取得实质性拓展的无疑是汉武帝刘彻。张骞开通西域之后,天山南北的绿洲国家与中原产生了持续性的商业与文化互动。汉王朝的军队在与匈奴争夺塔里木盆地的过程中逐渐在当地修筑堡垒并屯田驻守,并于公元前60年左右设立了「西域都护府」这一军政机构,对玉门关以西的西域地区进行行政与军事管辖。这个意义上说,西域都护府的管辖范围也就决定了当时中国的西部疆域界限。

玉门关,始置于汉武帝开通西域道路,设置河西四郡之时,因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

汉王朝对于西域诸国的管辖主要是以羁縻形式为主。西域都护府设置在乌垒城(今新疆轮台县境内),《汉书·郑吉传》中所称「汉之号令班西域矣!」不过,汉王朝对于西域各国的羁縻程度仍然有所差异,汉朝疆域的界限应当是处在汉王朝具有一定政治影响力的地区。

点击了解脸壳

西域都护府建立前后,生活在巴尔喀什湖南岸乌孙人就成为了当时汉朝统治的西北部屏障。汉武帝时期开始,汉王朝就先后下嫁细君公主与解忧公主于乌孙君王。宣帝元康二年(前64年),乌孙昆莫翁归靡上书,「愿以汉外孙元贵靡(解忧公主之子)为嗣,得令复尚汉公主,结婚重亲,叛绝匈奴」,达成了十分坚固的反匈奴政治同盟。因此,乌孙所处的伊犁河流域直至巴尔喀什湖一带当时汉王朝的西北疆域极限。

解忧公主塑像
巴尔喀什湖,位于今天哈萨克境内

后来的汉朝西域都护校尉陈汤,便是从乌垒城出发,经过乌孙赤谷城(吉尔吉斯斯坦伊什捷克),征召乌孙军队随行,远征都赖水(哈萨克的塔拉斯河)附近的郅支城(今哈萨克江布尔),斩杀居于康居城东界的北匈奴单于。以此来看,哈萨克中部的碎叶河流域(楚河)已经是汉王朝行政管辖之外的陌生之地

西南方向,疏勒城(新疆喀什)以东的塔里木盆地明确属于西域都护管辖无疑。需要考察的就是汉王朝在帕米尔高原及其西部的影响力。首先,位于喀什与中亚交通孔道上的捐毒国(新疆乌恰县以西)与休循国(中亚吉尔吉斯之萨雷一塔什)皆与乌孙同种,属于西域都护府羁縻管辖控制下的国家。

喀什古城的前身,疏勒城

在帕米尔高原之外,西汉王朝的控制力也同样存在。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贰师将军李广利率领三万汉军围攻中亚大宛国都贵山城(今乌兹别克塔东南城市卡散赛)40余日,最终迫使该国献名马而归降,乃至册立大宛贵人中过去对汉亲善的昧蔡为大宛王,从而使得大宛国臣服于汉朝在西域的军事权威。

李广利率领汉军围攻大宛国都贵山城

汉代大宛国位于中亚费尔干纳盆地上(乌兹别克东部、吉尔吉斯斯坦南部一带),也就表明汉代西域的西南部可控边界,基本为费尔干纳盆地外缘向南连接帕米尔高原一带。

西极到达者—唐

相较于汉朝对西部边疆的开拓,唐朝可以说实现了一个跨越式的发展。从太宗至高宗,自武后以至于玄宗,唐王朝都在西域保持著较为旺盛的存在力,存在一个动态伸缩的西部疆域。

公元648年(唐太宗驾崩前一年),安西四镇(龟兹、焉耆、于阗、疏勒)设立,安西都护府由西州的交河转移到了龟兹国所在地,这时唐朝才算是基本控制了今天天山山脉以南的南疆地区,也就是当年汉朝西域都护府的基本盘面(但三年之后就因为突厥贵族阿史那贺鲁的反叛而仅保留吐鲁番、哈密一带)。

突厥贵族阿史那贺鲁的反叛使西域短暂沦陷

使唐帝国西部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事件发生在唐高宗年间。公元658年,以苏定方(隋唐演义中害死罗成的奸贼)、程知节(程咬金)为统领的唐朝军队全力出击。唐朝军队重新收复南疆,并且奠定了在庭州(北疆地区)的管辖体系。

同时,唐朝军队还充分发挥了投诚唐朝的旧突厥贵族号召力,利用阿史那步真与阿史那弥射两位突厥将军统领西突厥部落,使得西突厥「十厢部落」先后归顺(这些部落主要集中在今天伊犁河与楚河流域,分为五咄陆部与五弩失毕部)。

唐朝也部分借鉴了旧突厥的重骑兵经验,使得大唐骑兵作战能力突飞猛进

此外,唐朝在此战曾经一直追进西突厥败兵进入石国(今乌兹别克塔什干城),但是在获得阿史那贺鲁后即撤兵。这时唐朝在西部的疆域西北方向上伸向了中亚内陆地区,理想状态下应当已经翻越碎叶河(楚河)进入了药杀水(今中亚锡尔河)中游一带(我们熟悉的谭其骧般地图则将之这一西北疆域绘制到了雷翥海一带,也就是咸海)。

正是在同年,西方的阿拉伯帝国将领爱弥儿统兵渡乌浒水(今阿姆河)北上,严重威胁著河中、乌浒水域诸国的安全(锡尔河以南、阿姆河沿岸的中亚各国)。另外,当时的波斯王子俾路斯以波斯极东省份锡斯坦 (sejinstan)的首府疾陵(zareng)为根据地(今伊朗国土东北角的托博勒城),谋求复国

爱弥儿统兵渡乌浒水北上,大食的初步试探

就这样,来自东西方的两大帝国在中亚出现交锋之势,中亚诸国为保生存,必须选择依附一方。相较于兼容并包的大唐,大食国的军事侵略与一神教宗教扩张令西域诸国十分恐惧,因而皆纷纷投庇于唐,要求将自身国土并入唐朝版图。

在唐军击败阿史那贺鲁的当年,从锡尔河以南直至阿姆河流域的大部分中亚国家(包括今天土库曼、乌兹别克的大部分地区)纷纷遣使者求封,唐朝军队并未越过帕米尔高原,便不费一兵一卒就获得了中亚大部分国家的效忠。

帕米尔高原,波斯语,意为平顶屋。中国古代称葱岭,历代这里因为生存环境险恶,人口稀少,向来都是封建王朝影响力扩长的极限

二年之后(661),位于今天阿姆河以南的阿富汗地区吐火罗诸国同样请求唐朝册封,唐朝派出使者王明远为吐火罗道置州使,深入阿姆河以南。于是,这位唐朝使者靠一人之力册封了16个都督府(月氏都护府、天马都护府、悦般都护府等),一口气就将整个阿富汗地区纳入了唐朝领土。

正是在这时,当年波斯王子俾路支也接受唐朝册封,因此他在伊朗东部的根据地锡斯坦也就成为了唐朝的领地,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唐朝疆域西南部可以达到伊朗的原因。

不过,唐朝对波斯与阿富汗以及中亚地区的名义占领巅峰状态,在维持了不到一年后就因为吐蕃入侵西域而宣告消失。此后唐朝历代在西域的活动范围基本在这一框架之内,帕米尔高原东部的塔里木盆地是唐王朝统治的基本盘,而曾经短暂领有的中亚、阿富汗等地区则陷入了唐朝与阿拉伯帝国的拉锯战之中,唐朝在中亚地区的唯一固定据地为碎叶城(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此后直到安史之乱爆发,唐王朝的疆域便再也没有恢复到彼时的巅峰状态。

今天的碎叶城

汉唐之后,想必众多历史爱好者都会将蒙古人建立的大元推上中国历代王朝西部疆域巅峰。确实,在公元13世纪中叶的两次西征的过程中,蒙古人的铁骑一度在欧洲一度远达多瑙河流域,在横扫波兰与匈牙利王国之后,蒙古人的前锋探马赤军一度深入到了捷克乃至义大利北部,在非洲,旭烈兀麾下的精锐骑兵甚至攻陷大马士革与耶路撒冷,乃至饮马地中海。然而,这些骄傲的战绩都是世界性蒙古帝国所取得,他们与后来的元朝并不能完全划上等号

成吉思汗西征

首先,我们熟悉的大元是忽必烈所创立的中原化蒙古国家,忽必烈建立的政权在一开始就遭遇了以阿里不哥为首的蒙古本土贵族的反对。在忽必烈经过王位继承战争(1260-1264)打败竞争对手之后,蒙古帝国的中央政权实际上已经不复存在,原本经过忽里台大会进行可汗选举的正统性彻底瓦解,包括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钦察汗国与伊利汗国在内的其他四大藩王属地实际上成为了独立的国家。

另外,这些政权不仅独立,甚至与元朝建立的中央政权相敌对,绵延半个世纪之久的窝阔台汗国海都叛乱,不仅一度得到了察合台汗国与钦察汗国的支持,更在欧亚大陆上形成了包括蒙古高原、中亚与高加索在内等多个蒙古权贵相互厮杀的战场。由此可知,元朝时期的真正领土实际上仅仅是忽必烈所辖的大元实际控制领土,并不包括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所统辖的新疆与中亚地区。大元的西部疆域界限,实际上也就是在今天的阿尔泰山到玉门关一线。

如今西陲奠定者—清

如果说汉唐时期古代中国的西部疆域仅仅能让我们作为遥远过往之谈资的话,清王朝的西部疆域则直接奠定了我们祖国今日西部边境的轮廓。

清王朝真正进入西部边疆的时间较晚,主要是由于包括塔里木盆地与北疆草原在内的大片地区,从明朝末年开始就归属于蒙古准噶尔汗国管辖。这个以北疆伊犁草原为基地的蒙古政权,曾经一度向南占据塔里木盆地乃至于青藏高原,向西则摧毁了统一的哈萨克汗国,在17世纪中期到18世纪中期的百年时间里始终是清王朝的西北第一边患

1755—1757年,乾隆皇帝趁准噶尔汗国内乱之际派遣军队彻底剿灭了准噶尔部残余势力,并顺利平定天山南部的「回部」,将天山南北重新纳入中央王朝的管辖之下。此时,中亚的哈萨克汗国因为准噶尔的灭亡得以免除东面的威胁,从而萌生归附清朝之心。

《平定准部回部得胜图》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9月,哈萨克中玉兹汗阿布赉派遣使者七人前往承德避暑山庄朝见,在朝见的表文中,阿布赉做出了这样的表示:「臣阿布赉愿率哈萨克全部归化鸿化,永为中国臣仆,伏唯大皇帝睿鉴。随后不久,哈萨克大玉兹汗同样前来朝贡,表示「臣愿竭衰驽,奋勉自效,永无二心」。

哈萨克中玉兹汗阿布赉向乾隆皇帝上书的归诚表

哈萨克中帐与大帐汗位于今天哈萨克的中东部地区。在乾隆皇帝的默许下,哈萨克牧民迁移到楚河、塔拉斯河、巴尔喀什湖南、阿勒泰、塔城与伊犁等原准噶尔牧地放牧,成为了清王朝的边民,归属于伊犁将军的管辖。

自此之后直至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清王朝在西北方面的实际控制区域便大致控制在斋桑泊(哈萨克境内)—巴尔喀什湖—塔拉斯河沿线,即原准噶尔汗国后期与哈萨克汗国的界限一带。政治影响则可以延伸到哈萨克草原中部一带。

清朝皇帝批阅来自伊犁将军的公务文书也侧面说明了这一点

在帕米尔高原一线,清王朝同样实现了较为有效的统治,伊犁将军属下的喀什噶尔地区囊括了今天喀什地区以西的绝大部分帕米尔高原地区(相当于今天塔吉克的东半部地区),将国界线推到了帕米尔高原西侧的中亚一侧。

从汉至唐、再到清,中原王朝在西部边疆上都进行了经年累月的政治与军事开拓过程,祖先们的努力最终为我们今日的国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由于自然地理环境与地缘政治的综合影响,中国古代中央王朝的军队能够进入塔里木盆地,对天山南北实行有效控制已经艰辛异常,再进入更加遥远的中亚则更多是远征类的军事威慑。这种军事威慑下形成的羁縻统治不仅缺乏政治上的影响力,也没有经济上的延续力,更没有文化上的向心力。

因此,汉唐与大清这样强盛的王朝大多也只是能勉强保住塔里木盆地及天山北麓,短暂且尝试性的进入中亚深处。其实并不是他们无心扩张,而实在是力有不逮。尽管很多我们曾经熟悉的地名今天已经成为了他人的国土,但我们在怅惘之后,要做的便是更加珍惜今日的每一寸国土。因为,在那些黄沙与冰雪覆盖的土地下,有先辈的血气,也有我们民族的骨气。

富饶的伊犁河谷
边界巡逻战士

欢迎大家加入地缘谷作者群(200-400元/篇)选题群(20元/个)漫画作者群(50-100元/幅)

点击成为作者

欢迎大家加入我的知乎圈子地理圈

点击进入地理圈 - 知乎

我的更多文章

北方 南方 西北 西南 边疆

亚洲 欧洲 俄欧亚 非洲拉美 北美大洋

我的专栏

点击进入人文地理

本期参考资料

安西与北庭——唐代西陲边政研究 . 薛宗正

汉书

旧唐书

* 本文由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缘谷立场


感谢网友指正,除了印度外,不丹的边界现在也未定。我对自己的疏忽表示歉意!

中国陆地邻国有14个,目前签订边界条约的有12个。不丹在1910年跟英国签订协议,规定不丹对外关系受英国「指导」;1949年又跟印度签订协议,规定对外关系受印度「指导」;2007年修订了协议,删除了「接受印度指导」,但规定不丹外交「不能损害印度的国家利益」。主权国家的必要因素包括领土、人口、政权、外交,显然,不丹的外交权不完全,主权是不完整的。中国跟不丹边界条约是一种外交行为,虽然中国把不丹当主权国家对待,边界谈判也是中不两国官员实际执行,但印度却是当中无法忽视的「第三者」,甚至是决定因素。所以,中不边界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其实本质是中印问题。

希望不丹可以尽早独立自主!


1 什么是「边界」

如果如果按当今世界的标准,「边界」是主权国家领土的边缘,需要相邻两国以协议的方式固定下来。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签订边界条约是1689年的《尼布楚条约》,规定了东北方向与俄罗斯的边界,但之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让中国边界不断内缩,同时留下了不少争议地带。新中国成立后,陆续与周边国家签订边界条约,目前已经确定了除印度之外所有邻国的边界。

那么,1689年之前,中国在地域上是否有一个范围呢?答案是肯定的。不同政权之间有自己的势力范围,有时还存在明确的界限,人造的界线如长城,自然的界线如高山、大河等。甚至还有类似于「边界条约」的东西,比如唐朝曾与吐蕃会盟定界,刻碑立证,并在界线两侧设栅驻军,中间空出一片「缓冲地带」。

图1 拉萨大昭寺内的《长庆会盟碑》(图片源自网路,侵删。)

但历史上有明确边疆界线的时间非常少,存在的范围也很小。对边疆多记为「边」、「边徼(jiào)」、「边境」等[1]。对政权内部的行政地域边缘多用「界」来表述,如「州界」。但用「边界」一词的时候则零星寥落,尤其是西面的疆界,基本上没有关于界线的记载。因此在1689年之前,中国只有一个大致的疆域,属于「有疆无界」[2]

综上,如果问「历史上中国最西边界」的位置,需要考察的是1869年以后,中国与邻国签订的各个边界条约中最西的位置。但如果问「历史上中国疆域达到的最西处」,就是另一个更复杂的问题了,需要对「历史上的中国」概念,以及哪些政权属于历史上的中国进行辨析。

2 历史上中国最西边界

2.1 首定

中国跟邻国第一次签订西面边界协议,是1860年时的《中俄北京条约》,其中第二条规定:「西疆尚在未定之交界,此后应顺山岭、大河之流及中国常驻卡伦(注:「卡伦」是清时的边哨,有的固定,有的随边境游牧民活动范围变动,所以这里说「常驻卡伦」。)等处,及一千七百二十八年,即雍正六年所立沙宾达巴哈之界牌末处起(注:1728年中俄《恰克图条约》所定边界的西端。),往西直至斋桑淖尔湖,自此往西南顺天山之特穆尔图淖尔(注:现伊塞克湖),南至浩罕边界为界。」

1864年签订的《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第三条规定,「由特穆尔图淖尔南边之罕腾格尔、萨瓦巴齐、贡古鲁克、喀克善等山,统曰天山之顶,行至葱岭,靠浩罕界为界」。此为第一次以协议方式确定最西处之边界,位置约在现塔吉克和阿富汗交界处的喷赤河(见图2)。但这条边界只维持了十几年,由于清朝国力衰落,列强环伺,各处边界不断内缩,最西边界也不能幸免。

2.2 丧失

1871年,俄国趁阿古柏入侵新疆之际,借口伊犁收留了哈萨克一部落首领,出兵攻占伊犁。1878年,左宗棠收复新疆后,清政府派钦差崇厚(注:一个大傻逼,擅自签约,擅自回国,被判斩监候,用30万两银子赎命后释放,仅官降两级。)赴俄谈判收回伊犁。崇厚擅自签订了《里瓦几亚条约》,几乎损失伊犁西、南、北大片土地,使伊犁城变为一座孤城。此外,条约中还存在模糊条款,留下2万多平方公里的帕米尔争议区,此争议区的西端正好是当时最西边界。

清政府拒绝批准《里瓦几亚条约》,重新派曾国藩长子曾纪泽赴俄谈判。为增加谈判筹码,左宗棠「抬棺出征」,作势收复伊犁,迫使俄国降低了部分要求。1881年签订了《中俄伊犁条约》,俄国归还了部分伊犁地方,但同时规定中俄两国在帕米尔的边界线「照两国现管之界勘定」。后双方勘分立界,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俄喀什噶尔界约》(1882年)和《中俄续喀什噶尔界约》(1884年),规定「自乌孜别里山口起,『俄国界线转向西南,中国界线一直往南』」,形成了一片夹角45°的争议区。

到了1892年,俄国又出兵越过《中俄续喀什噶尔界约》中帕米尔部分的中国边界,强占领土,并要求清政府接受。但清政府不予承认,双方于1894年开始谈判,一直未果,清政府坚持1884年所划之界。1895年,趁甲午战争中国战败,英、俄私自协议瓜分了争议区域,清政府仍不予承认。此后百余年,中国最西之边界一直悬而未定。

图2 沙俄侵占中国领土示意图( 注:图中左上所标「1860年以前的中国边界」不是此处所说的经协议规定的「边界」。图片来源于网路,侵删。)

2.3 现在

苏联解体后,该地区为塔吉克实际控制。通过谈判,中国与塔吉克于1999年和2002年分别签署了《中塔国界协定》和《中塔国界补充协定》,中国接受了前苏联所主张的边界(即1892年俄国侵占中国领土后之主张),同时,塔吉克归还了实际控制的约1158平方公里土地。2008年,双方进行勘界,2010年双方签订《中塔国界勘界议定书》,次年塔吉克移交了1158平方公里土地。

图3 中塔帕米尔划界图(图片源自网路,侵删)

从谷歌地球上看,中国现边界的最西边应是中塔边界第二界点,「该界点在无名山脉山脊一无名高地上,位于中国境内4902米高地以西约2.9公里,塔吉克境内4682米高地南偏西南约1.3公里,塔吉克境内4848米高地西偏西南约3.5公里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塔吉克共和国政府关于中塔国界线的勘界议定书》第一条)。

图4 谷歌地球上历史最西边界和现在最西边界

参考

  1. ^李大龙.「中国边疆」的内涵及其特征[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8,28(3):12-21.
  2. ^李大龙,铁颜颜.「有疆无界」到「有疆有界」——中国疆域话语体系建构[J].思想战线,2020,46(3):42-53.


我真的不想骂人!北欧的斯瓦尔巴群岛真的是中国历史上最西边了!

蒙古帝国的铁骑从来没有越过多瑙河,而斯瓦尔巴群岛是跟莱茵河一条经度线的。虽然说台湾搞台独,人家也没否认中华民国是中国的一个历史时期!


这个问题不错,我试著回答一下,权当抛砖引玉,期待更多大V的精彩回答。

谭其骧老师的地图,

西汉

大唐

不是远征大宛的汉朝,不是离我们最近的清朝,而是千年前的唐朝。李白的出生地碎叶城(今天的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其实远未到大唐统治的最西边,让人唏嘘。

意外的是元朝面积虽大,不过更多的是北方地区,与本题无关,所以没有列出。


奥斯曼祖先是突厥,军队正统在匈奴。突厥正统在唐,匈奴正统在汉。

可见,中国最西边境在维也纳【欧陆】和摩洛哥【非洲】。


唐朝鼎盛时期西部势力范围边界西北到现在里海东岸到咸海西岸,西南到现在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交界地区向南到阿拉伯海沿岸。这一边界范围持续了几年到十几年时间。在1300多年前的古代已属不易。


咸海


巴尔喀什湖,千载已过,覆水难收


那要看我们能自古以来到哪里


虞世南写的那块碑,西去安西九千九百里。


在匈牙利和波兰一带,者别和速不台大胜的那次,那里应该就是中国古代领土最西端了。


东经70°左右,但从来没有推进到过河中(撒马尔罕-布哈拉-玉龙杰赤这个上古-中古时代最重要的中心三角区),唯一能在欧亚大陆真正的中央之地有大片据点的位置,占据这片区域的前提下华夏文明才可能早早的外扩,另外还得考虑伊斯兰教诞生的时间、诞生初期、及扩散开后。。。提示:伊斯兰教与唐朝的建立时间几乎是同时的。。。说个不是常识的常识,宇文泰死了近百年穆罕默德才出生,宇文邕死了八年后穆罕默德才在麦地那、麦加开始传播,蒙古就是占据了这个据点才能在窝阔台-贵由做大汗时期八面出击~可惜在蒙古人崛起时这片中央区域早已经伊斯兰化了,而且他们把以玉龙杰赤为典型的能更方便连接小亚细亚、高加索、北里海-钦察草原的多座城池毁掉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