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如下: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

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

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

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

佛说般若波罗蜜。则非般若波罗蜜。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

你是如何理解这其中提到的,如来无所说的呢?


又舍利子!

如我所说若有是处,无有少法而可见闻亦无可说,如是一切诸法非可得见、非可执取。何以故?

一切诸法皆是一相,所谓无相。


请看《金刚经误读梳理》https://zhuanlan.zhihu.com/p/55606789

之前答的被删了,只好放链接。请谅解。


「如来无所说」,意即,《金刚经》非如来所说,乃伪经耳。


佛教中期出现的般若思想,开始探讨轮回和涅槃,迷和悟之间的关系。人到底迷什么?又悟什么?世间法和出世间法是彼此独立的吗?

对此,般若思想给出了一个「反常规」的答案。

打个比方,一个人手握烫手的山芋去看医生,说疼,请医生赶紧帮他治治。医生说,你放下山芋就可以了。

那个人放下山芋,但发现依然很疼,于是觉得跟山芋没关系,又再次握在手中,苦苦哀求医生救救他。

医生想了个办法,拿出一个冰凉的山芋出来,告诉他这就是解药,并描述这个解药的种种好处。让他放下烫山芋,握这个凉山芋。

虽然这个人的痛苦是烫山芋造成的,但本质上他的迷是对「烫山芋」的执著,不肯放手;而他的悟也只是放下而已,而不是另一个「凉山芋」。

医生对凉山芋的种种功效描述,就叫「无所说」。

这就是般若思想,称为「如来密意」。但学佛如果不能深入到般若中,就很容易误解「凉山芋」才是真正的解药。


金刚经的缘起,是因为须菩提向佛祖提了一个超纲问题

须菩提当时是罗汉乘,但是他问的却是:如何成为菩萨、如何行菩萨道的问题。

相当于大学生,问了一个研究生的问题。

不管是须菩提不懂装懂心向佛,还是明知故问为众生

总之他是问了一个超纲问题。

佛祖更是借著这个问题,直接把须菩提现炒现卖,用半节课的时间,超纲讲课,令须菩提现场毕业,进入菩萨状态。然后再重新用菩萨乘的立场回答问题。

所以,金刚经在结构上,是一个问题、两套回答

加上鸠摩罗什为了提高传播性,对于金刚经的翻译,故意降低了门槛:用「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代替「菩萨乘」,从而让人低估金刚经的难度,敢于闻法。

很多人学金刚经,隐隐觉得金刚经是在说菩萨的事儿,好像佛的回答有些答非所问,就是这个原因造成的。

当然这个结构本身,也不可避免的搞晕不少人。

两次提问: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品二、品十七)

回答一: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品十)

回答二:应生无所住心。(品十四)

而在第十三品的时候,如来官方宣布说,今天讲的这个经就叫做《金刚经》。

(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

接著,佛就问须菩提:如来有所说法不

须菩提回答说:如来无所说

这个回答,引发了更多的争议。

如何理解如来说了等于没说,须菩提听了等于没听呢?

这就要从第六品的一个比喻说起:

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如来说,我讲的佛法,犹如这渡河之舟,是要在渡河之后,就起身舍舟而去的。

?这佛法之舟,我们应该如何乘舟而渡呢?

拢共分三步

【1、本义】:木头为舟,过洪水之河,度凡夫之

【2、俗谛】:佛法为舟,过欲望之河,度我执之

【3、圣谛】:非法为舟,过法界之河,度菩萨之菩提心

这样我们就清楚了,如来说法,是为了让我们像过河一样觉悟。

我们过河,是利用木筏把肉身转移到河对岸。

我们听法,是利用佛法把凡心转移到欲河对岸。

(这也是西游记中,唐僧过凌云渡的暗喻。大家对西游记真的太低估了。)

当我们利用佛法过到了欲望之河的对岸,那就说明我们的凡心已逝,升起了正等正觉的菩提心,进入了菩萨乘。

这个时候,在菩萨面前还有一条河,法界的万法之河。

心中有法的人,一旦进入法界之河,便会沉没。

这就需要「非法之法」这个舟筏。

非法之法,已不是一种法,所以说非法非非法

非法之法已不可说,不可描述,所以须菩提说如来无所说法

这个无所说法,就是【非法之筏】,就是菩萨要乘的筏。

那么菩萨到底如何才能乘这个非法之筏,在法界之河中,来回布施度人呢?

问题的答案就是金刚经十七品之后的内容。

所以,阅读金刚经前十六品的时候,应该以一颗求觉悟的心去共鸣;而阅读金刚经后十六品的时候,则是要带著一颗利益众生的心,无住而无不住!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