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喜欢的人,会想和他在一起,却不怕他死;对父母,想待在一起的欲望并不强烈,但很怕父母去世;而对子女,既想和他们在一起,又很怕他们死。都说情的本质是贪执,那这三种是贪欲的不同表现形式吗?还是层层递进的关系?本人大乘佛教徒和佛学爱好者一枚,但学无所成,实在惭愧。 @普照 @竹子


既是「大乘佛教徒」,当知诸法皆空!

喜欢的人,因为「不空欲空」,所以「会想和他在一起,却不怕他死」。

于父母,心有所依住,所以「怕父母去世」。又不忍见「老病死苦」,所以「想待在一起的欲望并不强烈」。

于子女,生我我所想,所以「既想和他们在一起,又很怕他们死」。

本质上同是一性,空无增减。因无我见「我」,无住妄「住」,所以当遇到「喜欢的人」时,空性表现为「会想和他在一起,却不怕他死」(交际空);当堕在「父母蕴」时,空性表现为「想待在一起的欲望并不强烈,但很怕父母去世」(受暖空);当拥有「子女」时,空性表现为「既想和他们在一起,又很怕他们死」(作为空)。法相虽异,当知皆为空相,无常无我,自性远离,无住不可得。


「爱情」偏重于贪,眼睛喜欢看符合审美习气的东西;耳朵喜欢听顺耳悦耳的言语和声音『鼻子闻体香或香水(当然,人的肉身是腥臊臭秽的,所以一般都用香水伪装一下),舌头喜欢接吻,身体喜欢接触和性行为,意识喜欢有共同的爱好和思想、妄想的相同,这些都是对六尘的黏著起贪,不愿出离。

「亲情」偏重于计我我所,把身体看成是「我」,知道或看到自己/子女从彼此的身体中出生,然后用意识的遍计所执于其中间建立互相关联的名言,认为「这是我的XX(子女/父母),我们之间有亲情的关系」。

一切世间伦理的根源都在于「身见结」,都在于把色身当作「我」、「他」,然后在身体与身体之间用遍计所执强行建立关联性,于是就有了君臣父子夫妇等等各种人伦关系。


亲情也是五欲六尘中之事,五欲六尘其本质就是苦空无常。

就说亲情,夫妻恋人之间,父母儿孙之间,兄弟姐妹之间等等,互相依恋,互相挂念,互相关怀,这都是人之常情。可一旦无常降临,爱别离苦,怨憎会苦就都出现了,让人肝肠寸断。

但随著时间过去,人们就会断了当初的念相,一切都成为空幻的回忆。这就是苦空无常的道理。。


因缘啊。其实爱情、亲情、友情,能相识都是因缘。只是这个因缘分好坏。

差的因缘在一起就是家暴、弑父弑母、生了孩子卖掉、朋友带你吸毒这种。

好的因缘就是夫妻恩爱、父慈子孝、困难的时候拉你一把。

因缘才是本质,爱恨只是因缘的分支。


佛教里爱情的本质是贪欲,那亲情的本质是什么?

这个问题,问得好。提问者,已经看清楚了俗世界的『爱情』的本质。

那么,俗世界『亲情』的本质,应该如何理解?

这个问题,十分复杂。

首先,要纠正一个,十分流行又十分错误的观点,就是『佛教是一种彻底反对俗世界的任何的欲望与感情的宗教』。可以这么说,这一观点,首先源自早期的某些儒家学者对佛学的无知与污蔑。其次,源自,佛教界本身那些对佛法没有正知正见的魔障之说。再次,这一观点,经过文学作品的广泛传播,在俗世界中得以广泛的流传。

======================

对于,俗世界『亲情』的本质,佛学是如何理解的?

先说结论。

中国的汉传佛教,已经是中国的国学的一部分,忠君爱国,忠孝仁义,也是汉传佛教要坚持的主要的教化大众的原则,首先地藏经的传播,就是忠孝仁义的大慈大悲思想的传播。因此,孝道与亲情本就是一体的,只不过如何才是真正的『忠君爱国,忠孝仁义』的原则,21世纪已经随著因缘的变化而改变,这就不提了。

作为子女,希望父母长命百岁,这本身中华民族的最伟大的地方,也就是亲情与孝道的最具体的表现。但是,父母长命百岁,就不单单是肉体的长命百岁,引导父母烧香拜佛,引导父母进入佛学的领域,多多念佛念经,最终百年之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才是最大的孝道与亲情。

------------------

借用憨山大师的文字,表述的更加全面。

憨山老人梦游集---示容玉居士(甲辰)

予居雷阳之三一庵。化州王居士容玉。请曰。弟子归心于道久矣。第志未专一。念生为名教。以忠孝为先。愧未能挂功名以忠人主。博儋石以孝慈亲。心有未安。故难定志。

余曰然哉。夫忠孝之实。大道之本。人心之良也。安有舍忠孝而言道。背心性而言行哉。世儒槩以吾佛氏之教。去人伦舍忠孝以为背驰。殊不知所背者迹。所向者心也。

传曰。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人者仁也。性之德也。由是观之。论事亲而不知人。不名为孝。论知人而不知天。不名知人。言知天而不见性。则天亦茫然无据矣。

是则心性在我。则为本然之天真也。

能知天性之真。则为真人。

以天真之孝。则为真孝子。

能以见性之功自修。则为真修。

以性真之乐娱亲则为妙行。以是为孝。孝之至矣。

猥云以敬为重。而口体为轻者。抑又末矣。

玉曰。弟子服膺明诲。见性之功诚大矣。以此娱亲。固所愿也。第望洋若海。渺无指归。捷径之功。乞师指示。

余曰。古德有言。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梵语阿弥陀。此云无量寿。佛者觉也。乃吾人本然天真之觉性。尤见性之第一妙门也。

原夫此性先天地不为老。后天地不为终。生死之所不变。代谢之所不迁。直超万物。无所终穷。故称无量寿。此寿非属于形骸修短岁月延促也。

吾人能见此性。即名为佛。且佛非西方圣人之称。即吾入自性之真。

而尧舜禹汤。盖天民之先觉者。

斯则天民有待而能觉。圣人生之而先觉。此觉岂非佛性之觉耶。

孟子所谓尧舜与人同耳。所同者此也。能觉此性。则人皆可以为尧舜。人既皆可以为尧舜。则人人皆可以作佛明矣。

嗟嗟。世人拘拘一曲之见。未遇真人之教。而束于俗学。以耳食为至当。无怪乎茫然而不知归宿矣。

玉曰。弟子蒙开示。信知自心是佛。自心作佛。不假外求。但不知作佛之旨。下手工夫。愿求示诲。

余曰。吾人苟知自心是佛。当审因何而作众生。盖众生与佛。如水与冰。心迷则佛作众生。心悟则众生是佛。

如水成冰。冰融成水。换名不换体也。

迷则不觉。不觉即众生。不迷则觉。觉即众生是佛。

子欲求佛。但求自心。心若有迷。但须念佛。佛起即觉。觉则自性光明挺然独露。从前妄想。贪瞋痴等。当下冰消。

业垢既消。则自心清净脱然无累。无则苦去乐存。祸去而福存矣。真乐既存。则无性而不乐。天福斯现。则所遇无不安。惟此真安至乐。岂口体之能致。富贵之可及哉。此所谓心净则佛土净。

事心之功无外乎此。净土之资。亦不外于是。

玉曰。弟子闻教心目开朗。如见归家道路。了无疑滞。第以念佛为孝。何以致此孝耶。是所未安。愿师指示。

余曰。昔有孝子远出。其母有客至。望子不归。口啮其指子即心痛。知母忆念。遂即旋归。

且母啮指而子心痛。以体同而心一也。

子能了见自心。恍然觉悟自心即母心也。

以己之觉。以觉其母。以己之念。愿母念之。

母既爱子之形。岂不爱子之心耶。母若爱子之形。则形累而心苦。母若爱子之心。则形忘而心乐矣。

且母子之心体一也。昔母念子。啮指而子心痛。

今子念母忘形。而母心岂不安且乐耶。第恐子事心之功不笃。忘形之学不至。不能如母念子之切。感悦其母之心耳。

故古之孝子。不以五鼎三牲之养。而易斑衣戏彩之乐。

孝之大者在乐亲之心。非养亲之形也。世孝乃尔。

傥能令母之余年。从此归心于净土。致享一日之乐。犹胜百年富贵。使母时怀戚戚之忧也。是则彼虽富贵而亲不乐。即乐而有所以不乐者存。

今子以念佛而能令母心安且乐。乐且久。岂非无量寿耶。母寿无量。子寿亦无量。是净土在我而不在人。

佛在心而不在迹矣。子其志之。

-----------------------------


我们今生遇见的所有人,

跟他们产生的所有故事,

本质都是为了了缘,

了过去生所结过的缘,

爱情、亲情是属于比较深的缘,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各样不同程度的缘,

善缘、恶缘、不善不恶缘,

一切现象、故事都是缘起,

当然,这里面包含了贪欲。

为什么会有贪欲?

是因为这个世界的二元性决定的。

所谓的爱情,

就是异性相互吸引,

异性相互吸引就是二元性的一种体现,

所谓二元性就是依赖对方而存在,

所以爱情体现的就是相互依赖。

亲情其实就是爱情的产物,

异性之间产生爱情,

爱情结晶成子女,

这是亲情的由来。

修行的目的是破除二元性,

最开始的二元性是能觉与所觉,

当证到能觉与所觉都空,

就可以入道了。

如何去修证?

佛陀说了八万四千法门,

任君挑选,

简直不要太慈悲。


佛教不否认人的欲望,欲望是人类正常的心理活动。当我们去做某些事之前,心里会有去做事的欲望如「我应该去…」「我想…」。

然而,我们的欲望大多数时候都不是纯粹的欲望,是被污染的欲望。佛教所提倡的是净化欲望,去掉污染欲望的东西。

是什么东西在污染欲望呢?是渴爱(也叫做无明),这是欲望跟底的欲望,欲望的不满足性。佛教形容渴爱,就像极度口渴的人想要喝水的欲望。满足了渴爱的人就会暂时缓解口渴;渴爱没有得到满足,人依然会像口渴那样难受。

由渴爱便会产生执著,产生贪嗔痴三毒。由此,一切欲望就被渴爱所污染,欲望成为了一切烦恼的根源。

渴爱也被称为无明,意为「没有光明」,也就是认为「一切都是恒常的」,在这样的观念下,我执和对外物的一切执著就产生了。烦恼也就以此为根源而产生。

通过修行来观察到世间万物的无常本性并内化于心,然后建立正知,正见,正思维等正确的生活方式使万物无常、不可执著的见解外化于行,从而断除渴爱。那么人的欲望,爱情,努力等就不会被渴爱所污染,欲望就会被净化,心灵从就会渴爱的束缚中脱离,人的快乐就不再依靠外物,而是来自于清静的内心。


佛说父母应该如梵天

对孩子具足慈悲喜舍

为孩子带来快乐

为孩子解除痛苦

当孩子有成就了他们跟著欢喜

当孩子长大要独立离开他们的时候要具足舍心不贪著

由此可见好的亲情是修行。

所谓爱情也一样。但是传统上佛教地区都不赞成所谓的爱,爱并不是一种最好的情感。

慈悲,怜惜,看到一个人,怜悯他不忍 他难受才是东方式的爱情。显而易见这也是慈悲的修行。


依然是贪欲,佛教终极的价值观就是抛家弃子跑到深山苦修止观,所以佛法不是世间之道,而是出世之道,是让你脱离七情六欲的,亲友师长死的时候,成就者是不落泪的,这就是佛法修到最后的状态,如同活死人,无欲无求


食,色,身体的本性,人有大智慧,衍生出来的贪嗔痴。而动物有食色本能,却没有如人类一样强烈的贪嗔痴,因为动物没有大智慧。


一样的,不过这点很难承认。因为和现实生活跟冲突


俗话说:王什么犊子最能扯来著?


菩提增上缘,灵魂同桌。


不同的表现形式。


是纠缠


夫妻本是前缘,善缘恶缘,无缘不合

儿女原是宿债,欠债还债,有债方来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