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女朋友争论,宰相的定义不是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吗?那明清是否存在可以被称为宰相的官职呢?


我非相,乃摄也。

明清并没有宰相。

严格的讲是有的

丞相是正式官名,宰相是对一类职务的形容词,就像说总统、主席、首相等等是国家元首一样,元首本不是官名(某人设过这个官名算个特例),宰相也一样,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官名叫宰相,宰相其实更好的叫法应该是「枢臣」,即中枢大臣。

明代内阁大臣,清代军机大臣都应该叫宰相,当然内阁首辅,军机领班可以叫首席宰相~~~


明清无真正意义上的宰相,但有部分形势上和宰相近似并且权势很大的官职。但整体来说都不如前代的宰相来的名正言顺,不是规定制度,君主随意性大。比如明代内阁和清代南书房,军机处。
并没有,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废除宰相胡惟庸,并决定后世不设宰相,后设立内阁,内阁实际上并没有权利,只是充当皇帝的私人顾问。清朝雍正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也无宰相

皇权与相权自封建社会诞生以来就一直是一对矛盾体,封建主义的发展重要一点也是皇权不断地加强,相权不断地削弱,而明清时期,封建专制主义达到顶端。相权彻底消失。


我一直以为最高行政长官是皇上呢……建议「在官僚体系中的最高行政长官」。那应该是有同等地位的。因为官僚体系是金字塔型的。当然会有站在顶点的人。然而,不会在有宰相,因为直接撤下去的是职能,不是名称。具体名称,嗯,我忘了,看别人答案吧。实名支持楼上这位@锦熙同学。提的是机构名称。后期存在一个分权的作用所以多少共同行使最高权力。而且宰相也不仅仅是一个人,也有左右啊。

好久没看了,可能有不对的地方。希望大家指正。


在中国历史上,宰相一词从来就不是一个正式的官职,只是作为最高行政长官的一种统称。

在中国历史上,从商周的太宰,到汉魏的丞相,再到隋唐的三省长官,到宋代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领昭文馆大学士及监修国史,集贤殿大学士以及明清的殿阁大学士,都可以统称为宰相。明初的胡惟庸就是最后一任中书省左丞相。

后面的殿阁大学士

中极殿大学士,(旧名华盖殿)建极殿大学士,(旧名谨身殿)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并正五品)掌献替可否,奉陈规诲,点检题奏,票拟批答,以平允庶政。

以其授餐大内,常侍天子殿阁之下,避宰相之名,又名内阁。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