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来看史学是否可以鉴今,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现在很多人都讲「以史为鉴」,可是你想过没有,所谓史学,它在某种程度上是带有主观色彩的,可以说,历史其实就是一次电影回放,而只有处在当时的人看到的才是直播。那么这样的话,你就会发现,我们只能无限接近历史真相,而不能完全还原历史。既然我们知道的并不是完完全全的真相,那么何谈「鉴今」?我们今天所讲的「鉴今」,实际上是人们对历史的解读(后面不说了,懂就好)。

其次,再来看,「鉴今」和「王朝更替」不存在直接的关系。不能说统治者「鉴今」,他的王朝就不会灭亡,他不「鉴今」,他的王朝就一定会灭亡。一个王朝在刚刚建立起来的时候,他的第一任、第二任甚至第三任统治者大多数时候会励精图治,守好江山,这个时候他会「鉴今」,然后国家富强,但是不否认即使他「鉴了今」,有时候王朝依旧会灭亡,比如说五代十国时期。再比如司马光为皇帝写了《资治通鉴》,皇帝「鉴」不「鉴」还不一定呢

再有,王朝的更替因素很多,不仅仅是统治者的问题。还有土地制度、经济措施、社会外部条件、天灾等等因素,不是一个简单的统治者就能影响的了的。比如周灭商时,周其实是趁商朝军队不在的时候发动的一场偷袭……而根据现在学者对商纣的分析,商纣很有可能不是一个昏君。

有些事情不是那么简单,从现在的社会中也能窥探一二,古代社会也是这样,人心嘛,自古都是不变的。为什么忽然提到人心呢?因为人影响社会,社会、国家、战争等一系列的表象,归根结底都是人的源头


学史可以鉴今,这是毫无疑问的。学史,不仅了解的是史实,更了解的是人性。

人做事情,尤其是普通人,又有谁是从道理出发?基本都是利害关系吧?即使你想讲道理,也要看你要讲道理的对象是不是?帝王将相,其实也是普通人,只不过机缘巧合,到了那个位置而已。其实,他们决策的过程,又何尝不带有名利色彩?

用一句比较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历史兴亡,基本上都是开国「皇帝」纠结一帮兄弟打下一片江山。打下江山后,就要用制度来管理天下。制度涉及到的东西很多,不可能一一例举,下面仅仅举一些比较重要的方面:

比如皇位,官位是世袭还是禅让?很多人都忘记了我们的尧舜禹,而只记得了后来的那些一家一国的朝代。当然,这里的世袭,也包括王公士卿爵位的世袭等等。别以为历史不会开倒车,大家可以看看魏晋时期的士族,又是如何抑制社会的朝气。

再比如,内政上是依靠一个能干的丞相(制度),还是自己亲历亲为?其实这里就可以看到中国的丞相制度的变迁,从周朝开始设置丞相,到后来废除丞相,设置宰相,以及宋朝分割相权,明朝废除宰相等。都可以从制度修改人入手进行理解。

再比如,军事上是依靠武将还是要非常提防武将?这个方面最具代表性的其实就是宋朝的一个问题,当你把这个问题理解清楚了后,就不会对宋朝太多的令人扼腕的事情不理解。类似地,唐朝的安史之乱前和安史之乱后皇帝对将领和太监的态度的转变以及对各藩镇的影响,甚至影响到战争的胜负等等,也都可以观察理解。

还有,财政上是需要多敛些财来让国家统一处理还是尽量藏富于民?为啥汉武帝立下了如此大功,还被后人骂得狗血淋头?为啥历史上的变法,基本上都失败?都与这个问题多多少少有些关系。

类似的问题和选择有很多很多,这也是制度的方方面面,每个问题和选择也没有一个永恒的正确的答案,都是要根据当时的情况来做的决定。皇帝做了这个最大的决定,下面的官员就会跟著做出自己的决定,然后老百姓做出自己的选择。然后整个国家机器就会运转出一个结果,比如是百姓更加拥戴还是更加离心离德。某个皇帝在位时间越长,而管理方式不变,或者某个/些官员在位时间越长,管理方式不变,国家机器就越有惯性,而这个惯性会一直持续到下一个皇帝登基/下一个官员接管。

尽管下一任皇帝/官员有自己的选择权。

但是别忘了,人都有一定的惰性/适应性,即位的皇帝会适应上一个皇帝留给自己的这个政治,经济,军事环境。因为各种的原因,即使想振作奋发,也被这个大环境和自己的能力限制住。他想改变现状,就要改变制度,就要变法,至少需要换人。至于这个变法是让天下老百姓都知道,还是就在朝廷内部修改,那是需要靠他自己把握。

开国皇帝,基本都是能人,后来的皇帝,就未必了。中兴之主,也难能可贵。大多数朝代中间的皇帝,都只能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小修小补,以至于到了后来,惯性拖著这个朝代,把一系列的弊端长期积累的后果演变成为朝代灭亡的结果,只需要几个小小的导火索。比如某个区域的天灾人祸,造成整个朝代垮塌。末代皇帝再心有不甘,也没有办法,这是长期积累的后果,变则通,通则久。当然,乱变也不通,不如不变。皇帝的位置有这么好坐吗?庸人只想到歌舞升平,开怀畅饮,夜夜笙歌,而读读史书,哪一个有抱负的皇帝不发牢骚说好皇帝难当?

每个朝代的问难都是从开国的制度开始,一步步积累的,虽然各有各的问题,但是如果不解决,时间久了,就会导致大问题。每个皇帝解决问题的方法都陷于自己眼界和能力以及可用人才的局限中,怎么可能一劳永逸?萧规曹随只是时间不够长罢了,只是萧规曹随能把匈奴赶走?

罗罗嗦嗦扯了一些,也不可能非常详尽,有兴趣的人自然会去查证,权当我抛砖引玉吧。


和香烟上面写著有害健康,并且人人都知道,但总是有人抽,道理是一样的


在古代传统的王朝中,因为帝国以农业为主,发展一定阶段后,就会面临人口增长,王朝腐败,土地兼并等问题,然后就是农民起义,朝代更替。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知古,也没用。换句话说,就是将汉武帝、唐太宗,放到朝代末期,也没有办法。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四位帝王的文治武功相信大家没有不熟悉的,以上这段话正是唐太宗在魏征死后说的。唐太宗认为熟读历史可以推知朝代兴衰更替,同时他也认为人才在历史更替中也发挥著巨大作用。所以说朝代更迭说到底还是人的更迭!

古人不管是说话还是写文章都喜欢引经据典,现在很多人也同样如此。正所谓「前人之事后人之师」,前人的成功经验也好,失败教训也好都是后人的宝贵财富,所以古代帝王大多熟读典籍。

亡国之君都是怎么想的?

俗话说:幸福的家庭千篇一律,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作为王朝的更迭同样如此。

帝王们从历史中得到激励、懂得荣辱、习得水与舟的辩证关系,但懂得这些就足够了吗?非也!秦二世也读史,但他认为古代圣贤的美好修养就是自我作践。请看下段《史记?李斯列传》选文:

然则夫所贵于有天下者,岂欲苦形劳神,手持臣虏之作哉?此不肖人之所勉也,非贤者之所务也。彼贤人之有天下也,专用天下适己而已矣,此所以贵于有天下也。

今身且不能利,将恶能治天下哉!

「我自己都不能得到好处,又用什么来治理天下呢?」,这就是秦二世的逻辑,估计也是大多昏君的逻辑。当然历史上也有力不从心的君主,如崇祯皇帝、道光皇帝;也有大善人亡国皇帝,如南朝梁武帝(中国唯一一个即是开国君又是亡国君的皇帝);也有何不食肉糜的傻子皇帝,如晋惠帝;也有沉迷特殊技能的皇帝,如千古词帝李煜,更有木匠皇帝、书画皇帝等等。

儒家大师荀子认为人之初性本恶,人如果想要有所成就就需要不断的教化引导,不断克服自己的惰性。他认为民众需要规劝管束,要法、儒结合并治,所以荀子的两个弟子韩非和李斯都是法家的著名人物,韩非和李斯也都在千年历史长河中散发著熠熠光芒。这一点我非常认同荀子。

奸宦同样认同以史为鉴的重要性

同样是在唐朝,唐后期著名的大宦官仇士良把持朝政多年,他一生杀过二王、一妃、四宰相,被杀的小人物更是不计其数。当时唐文宗伙同丞相李训以天降甘露为名密谋除杀仇士良,但密谋失败了,皇帝被劫持,大臣也被杀了一大批,这就是著名的「甘露之变」。文宗最后也以「周赦王、汉献帝」自比不及,郁郁而死!

其后,仇士良扶持唐武宗继位,但慢慢失去武宗信任的仇士良选择隐退,临退前身边的小太监纷纷向他求教如何才能飞黄腾达。仇士良因此留下了一段千古名言:

慎勿使天子读书、亲近儒生,彼见前代兴亡,必知忧惧,则吾辈疏斥矣。

意思是尽量让皇帝变得骄奢淫逸,不可读书明史,否则太监将日渐落寞!

仇士良有如此见解,恐怕是读了不少历史典籍而总结出来的吧!

五千年不间断的历史记录说明了从古至今人们对历史的异常重视。在此过程中上至天子、下至黎民的功过是非都被秉笔直言的史官记录了下来,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后人如何从中汲取营养就因人而异了。


鉴也可鉴,却总是矫枉过正,虽能收到一时之效,但新制度的缺陷也会逐渐明显,最终结果还是一样。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