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中有这么一句话 觉得也挺对的 请大家举例分析一些皇帝 谢谢


谢邀。这个问题实际上在政治学上有一些研究和结论。而且中西方之间也有共性。

我先假设题主的这个观点确实是成立的,因为我大致认同这个观点。包括其他答主也有「慈不掌兵」的说法。

马克斯·韦伯提出过一个重要的问题,在伦理世界中,政治的家园在哪里?——简而言之就是政治跟道德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日常生活中的道德与政治中的道德有什么不同?

韦伯对此有两段经典的论述:

在现实中,自鸣正义的道德比比皆是,它总是在为自我的某种选择或无能虚构「正当的理由」。这对于政治而言毫无益处。

坚持道德的人所关心的,不是政治家所真正关怀的问题——未来以及政治家对未来的责任;相反,这种人所关心的,是「过去的罪责」这种在政治上不会有结果的问题。

说到这里,必须说明一下,韦伯将政治的伦理分为信念伦理责任伦理

  1. 信念伦理:绝对的政治伦理,信念伦理的信徒在政治范畴之内,保持心志的纯真,认为政治就是道德行为的延伸。他「所能意识到的『责任』,仅仅是去盯住信念之火」。
    1. 信念伦理无法看到,特别是在政治领里面,善的动机可能产生恶的结果,而恶可能产生善。因为以政治为生的政治家依靠的是信念和激情,他们往往是理想主义者。
    2. 履行「责任伦理」的人,认为宇宙是非理性的,他知道以善良的意图从事政治,并不一定能够获得客观的、非理性的宇宙的配合。好的意图并不一定能够得到好的结果。要落实好的意图,有效的手段扮演关键的角色。目的与手段之间处于「紧张」的境况之中。
  2. 责任伦理:政治家在权位之上,熟虑政治决定与政治行为可以预见的后果,并「真切而全心地感到对于可以预见的后果的责任」。
    1. 「责任伦理」的精义在于,在事情(政策及其执行)尚未发生之前,衡量不同政策与不同途径可能产生的不同后果,然后选择最能产生良好后果的政策与途径,并尽量使这样的选择落实。
    2. 根据「信念伦理」从事政治的人,认为宇宙是理性的,所以建基于道德理性的「信念伦理」,能够得到宇宙的配合而得以实现。如果目的并未实现或结果适得其反,则不是坚持这样伦理的人的责任。对他而言,是时候未到,或责任在他人。

根据上面的论述,和对信念伦理责任伦理的分析,一个大致可以得到的结论是:责任伦理对于政治才是有益的。

一个比较极端的区分日常生活的道德和政治语境中的道德的例子是:暴力。这也是政治家会面临的两难抉择的集中发生地。不是只有对内镇压才算是暴力,解放军解放西藏、公安干警抓捕犯罪嫌疑人、人民法院剥夺罪犯自由,这些都属于暴力的范畴。

在韦伯那个年代, 政治暴力的形式则是资产阶级民族国家。在韦伯看来,国家是暴力的源头,「国家理性」的产物不是别的,正是暴力。当代的话,所有的民族国家几乎都符合韦伯的描述。

那么这个两难是什么呢?—— 以政治为业,就意味著必然要运用暴力,甚至必须运用暴力(手段)去实现政治目标(目的)。应该如何去面对自身的信念与「事业」之间的这种冲突?

政治家本身采用暴力的手段,遵守责任伦理的政治行动,「他所追求的一切事情」,都会危及「灵魂得救」。信念伦理与责任伦理无法调和。

这就是为什么好人当不了好皇帝。

参考资料:马克斯韦伯, 学术与政治[M], 三联书店, 2016.


何为好人,何为好皇帝,这个东西很抽象吧秦皇汉武,布武天下,雄主也。然此时民力耗尽,秦二世而亡,汉武终以罪己诏平怨。好人是什么?难道是隐忍不发的老实人,难道就是不藏心机的实在人嘛?

我觉得不是啊

我眼中的好人,可以有心机,有私心,可以不是道德圣人,但是有底线,有公正,这个底线是民,可以有手段,但是不害无妄之人。从这一点,我觉得今天的我,去看以前那些封建帝王,我会说雄主,仁主,但是一定不会说好皇帝,因为在封建制度下,即使爱民,也不能真正的做到平等,做到天下平民享利

好皇帝一定是一个百姓心中的好人,只不过这个皇帝的还要有雷霆般的手段。没有雷霆手段,怎能守护菩萨心肠?


泻药

帝皇之术 权利政治斗争

皇帝不一定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坏人

但一定是一个坏人


好人连女朋友都没有,还想当皇帝??_?`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