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历史课,老师说土地兼并影响著朝代兼并,在朝代开始时政府一般会抑制土地兼并,然后社会得到发展富裕,同时地主阶级开始富裕然后开始土地兼并,导致阶级矛盾激化最终带来农民起义,建立新的皇朝,又开始了新的循环,现在问题来了,为什么没有人认识到这个问题并且尝试跳出这个怪圈呢


不请自来。

说到这个问题,我想就要先考虑什么样的社会超稳定,日本在大化改新的时候全盘唐化,但是两个制度没学中国,一个是宦官制,一个是科举制。

宦官制度没学的好处是没了宦官干政,也更讲人权了。科举制度没学的影响可就大了,因为中国的科举制度不仅仅是个人才选拔制度,更重要的是他是社会阶层上下流动的渠道,是社会的稳定剂,虽然考中的概率很低,但是给了全社会看到上升机会的希望,「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一代代知识分子为了考试读书,读的还是统治者含有潜意识形态的书,自然也就降低了他们另起炉灶,冒著杀头风险去造反的积极性了,唐代有一句诗很有名:「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讲的就是英雄们为了考试做官,都等得白了头了,皇上如果肯赏个官位,那更是谢天谢天、再生父母、感恩戴德,那还有心情去开发新的制度?在没到晚清那种列强主动找上门的外力作用下,当然就延续这种超稳定社会结构了。

说回日本,明治维新的主力是什么人,就是知识分子和底层人民,因为日本没有科举,没有上下渠道,阶层都是世袭的,上流地位永远是武士以上阶层,所以当遇到外力变革时,社会会变得极不稳定,平民知识分子、底层人民想改变命运,改变身份,那就只有造反,打造新制度,创造新世界。

不光日本,欧洲也是这样,法国大革命不也是这样吗,国家三级会议,最高是教士一级,然后是贵族二级,剩下所有人三级,三级一想我交这么多税,还要承担这么多责任,结果我说话还最没分量,那怎么办,只能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兄弟们起来起来。

总结一下,社会结构稳定,就会循环,社会结构不稳定,就会翻船。


事实上大部分朝代都不是农民起义建立的,而是贵族建立的,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起义建立的大朝代是明朝(因此明朝的开国制度是所有朝代里面唯一一个全面倒退的)

我觉得这个不应该成为问题啊,一个国家不可能永远存在的啊,就像无止境的神庙逃亡,不可能不死的啊

至于西方为什么不是这样。。。你对比一下中世纪西方和东方的政府组织形式,就知道了

古代西方不存在我们认为的政府,古代西方的政府大都是封建等级制度的结果,而不是独立存在的。而中国的政府恰恰相反,不论古代还是现代,中国政府都对社会拥有无限权利,并且对社会负无限连带责任(人民遇到的所有不满意。。。第一个撒气抱怨的就是政府)

因此中国的社会矛盾激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全部由政府承担,自然矛盾到一定程度政府就boom了。西方政府更多是一个组织(包括目前),西方只有在公共服务做的不满意的时候才会去抱怨政府,因此西方社会矛盾的负面影响承担对象繁多,政府不是主要的对象,自然受到的影响就少很多


关键词:"马尔萨斯均衡" "内卷化"

不是没人意识到 是解决不了 历史上很多政治家都曾尝试能决这个问题 如王莽 王安石 但最终都失败了。中国历史上一直是个农业大国 土地是最主要的生产资料 也是最主要的个人资产储备和投资渠道 制止土地兼并不仅会引发各方反弹而无法实行而且可能动摇老百姓生产积极性 如TG作过尝试:人民公社 禁止土地买卖 但结果变成了大锅饭 后来改革不得不变象承认土地私有和买卖 当然现代中国农业地位已下降不少 土地兼并问题已不象历史上那么突出

其实兼并问题不仅仅存在于农业和土地 在工业社会里 这个问题叫垄断 至于商业社会 你看看淘宝就知道了
为什么要跳出去呢?没有任何用处啊?能跳出来的话,就不会有你我存在的时空了。发生的已经发生,想只是浪费时间
宋明未必,土地兼并没那么严重,自然灾害更可怕


因为农民处在底层 一个王朝的好坏不是提现上层社会过得怎样 而是底下的农民们有没有饭吃

所以为了避免这个恶性循环 国家大力发展扶贫政策

当然 只是比喻


中国的农民大起义不是自古就有的,而是在秦汉奠定中国大一统强大帝国之后出现的,夏商周(包括春秋战国)都没有席卷全国的农民起义。

自秦汉以后,中国成为亚洲第一强大帝国,在两千年的大部分时间里,打遍天下无敌手。所以,要乱就只能是从内部乱起。

如果中国四分五裂(像欧洲那样),就应该不会有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啦。


中国古典时代的「朝代更替-农民起义」就是现代西方社会的「总统选举-选战」千年后也会有人问:为什么美利坚/西方没有人认识到这个问题并且尝试跳出这个怪圈呢?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