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第一部梦幻美车?
001n.jpg

每个男人心中总有一部属于自己的梦幻车,可能是Porsche 911? Lamborghini gallardo? Ferrari? McLaren?...等,姑且不论车辆的价格高低,但在每个男人心中绝对是无价的,因为你就是钟爱它的某一个特点,深深著迷...沉醉。

喂!! 一开始就醉啰? 别只顾自己喜欢的车,想想我们的下一代,您我的小孩们心中是否也有如此的梦想?
你曾有想过身为成熟男人的前身~小孩,这第一部启迪、滋养Baby们幼童时期的梦幻美车是甚么车? 脚踏车吗? ...不...不...落伍了!
现在幼童的第一部车,是相当流行又具有时代感的滑步车!!

文字内容均为笔者自行撰写,非经同意授权,切勿转载、节录!

小孩都应该拥有的第一部车,幼童滑步车!!
滑步车/Push Bike,也称为平衡车/Balance bike,滑步车顾名思义是用双脚由前至后蹬踏地面划行前进,这必须是幼童在骨骼发育较完整,能起而行之后适用,也就是约在近2岁后。

bike-jpg-819x550.jpg   drais.jpg.860x0_q70_crop-smart.jpg
上图左 1817年第一部成人滑步车Laufmaschine                 上图右 Kari Drais

相信很多父母都给予小孩从脚踏车开始,滑步车在欧洲历史悠久,从1817年德国Kari Drais设计出了第一部成人平衡车的雏型,叫做Laufmaschine;2003年德国Wülfrath一家机构与Frankfurt University经过2年的研究针对小孩设计出了第一部现代儿童滑步车Laufrad(德文意思是会跑的轮子),由Frankfurt University研究结果滑步车不仅可训练幼童的行进平衡感、手部支撑、腿部肌耐力、手眼协调...;2~5岁学龄前正是幼童"小脑"迅速成长的发展阶段(小脑的运动/身体控制/平衡感与身体的记忆...);还有"大脑"思考以及统合协调性,这统合协调现代称为感觉统合/Sensory Ingetration,包含了前庭觉、本体觉、视觉、听觉、嗅觉以及味觉...等,这些都是幼童在2~5岁学龄前的重要学习内容,各位父母看到这里是不是心理紧张起来? 原来幼童2~5岁学龄前有这么重要事物要学习,我家小孩不会骑脚踏车、走路常跌倒...是不是父母~我的疏忽造成的...;我只能说是Maybe,笔者会建议父母多了解在学龄前此阶段小朋友们的小脑学习甚么? 大脑控制甚么? 大、小脑在何时需要强化,进而发现父母在教育幼童时的问题,提早做好幼童学习根基的稳固,在幼童(2~5岁)成为儿童(5~8/9岁),又该给予甚么辅助学习...,这种种都需要身为父母的我们,主动发掘、引导孩子们,成长茁壮(只喝克宁是不够der...),以上是笔者自己的经验...。

台湾开始流行起滑步车约在2008年前后,不论是进口品牌、台制品牌众多,如雨后春笋般地涌出,父母当要帮小孩挑选滑步车时一定会问,怎样的滑步车才是父母该选择的呢?
笔者提供自身的经验给有心的父母参考...

一部滑步车要具备甚么条件才适合我的小孩呢?
我们从车种尺寸开始思考,你我应该都是亚洲身形,小孩自然也是属于此范畴,滑步车都会标示适用身高,如85~120cm身高的2~5岁幼童,但是这是属于国际标准,相信亚洲尺寸会略小一点;
1. 尺寸 : 
这里有个简易的孩童身形尺寸量表...
1~2岁 身高80~95cm,腿长约30cm...此时通常还在手推车上;
2~4岁 身高85~105cm,腿长约35~38cm...为学龄前小脑平衡感发展期,肌耐力训练期,适用12" 车种;
2.5~4.5岁 身高90~110cm,腿长47~52cm,感觉统合发展期;
3~5岁 身高100~120cm...此阶段后骨骼、体型与肌肉发展都将快速成长,就该升级换骑16"/18"...等等车种!!
4、5岁以后,幼童骨骼发展快速,通常2~5岁年龄适合骑乘12"或14"的滑步车,超过应该要升级为16"以上儿童脚踏车才是,只要小孩身形尺寸足以驾驭!!
但我们要看的不仅仅是适合亚洲孩童的车身尺寸而已这么简单,还正确的车架尺寸中的各部位零件协调性看起,要从座椅中心看起,这是整车的重心,切记座椅高度必须要能调整,不一定要选快拆,因不建议小孩自行调整,此年纪的幼童还是由父母代为调整坐垫高度,坐垫高度当然要能膝盖微弯、脚著地,当幼童坐好时,手肘微弯能抓到、抓稳把手为准。
Hand-Brake-Short-Reach (1).png   Hand-Brake-Short-Reach.png
上图左为一般刹车把手距离,幼童不易握住                  上图右为幼童专用把手,间距小,适合幼童使用!

2. 车架结构(几何结构) :
甚么是滑步车最佳几何结构呢? 以脚踏车、机车来说,当然是众所周知钻石型结构车架! (钻石型车架又有许多变化型,其他非标准型钻石车架不再讨论范围内)。

钻石型车架~这是一个公认最佳强度的几何结构形式设计,在滑步车市场上并不多见,一般都以简单的单一车架结构来设计幼童滑步车,认为幼童不需要坚固的结构设计,但笔者觉得还是要挑选符合安全结构强度的车架设计为要,安全性上还是该以成人脚踏车之安全结构为标准才是,若以成人的脚踏车结构来作范例的话就是专业的登山车中的下坡车(Downhill Bike);毕竟我们父母是要带小孩骑到户外蹦蹦跳跳的...,耐用度、安全强度不可忽略der,当然要耐操、好冻、拚第一。
Frame重心.jpg
一部好的滑步车,重心要低才稳,也就是座垫离后轮间距要近立管与前叉的角度设计也是一个重点;置脚区中心点要在坐垫(俯视)的中心点位置上还有把手与坐垫间的空间要充足!
笔者觉得楼下的妹妹会hen生气,hen像控八控控...!! 呵!!

0501.jpg   hqdefault.jpg
一部适合孩童的滑步车,须让幼童的头、肩、颈、上下臂与手肘、背脊、大腿、膝盖...都是以舒适的姿态骑乘!!

结构也牵涉到整车尺寸,上述说到以坐垫为中心点拉一线至把手、还有置脚区处(有些滑步车并无此设计),这些都必须要符合我们小孩的身形、尺寸。
一部幼童滑步车或是儿童脚踏车若符合标准型钻石车架,就应该要包含了这些结构 :
 钻石车架new.jpg

车架部份:
1. 前管(head tube)、2. 上管(up tube or top tube)、3. 下管(down tube)、4. 立管(seat tube)、5.座杆(seat post)、6.后上叉(seat stay)、7. 后下叉(chain stay) & 8.置脚区(rest pedal)...;
备注 : 尽量挑选有置脚区设计的,可让幼童将脚掌置放于此,将身体重量平均分布于座垫与置脚区上,学习整车平衡与位移与快速滑行!

车头部份(俗称龙头) : 
1. 把手(handlebar)、2. 竖管(stem)、3. 握把(handle grip or tape)、4. 前叉(front fork)、5. 上/下车头碗组(head parts)...等。

轮组部份 :
1. 发泡胎或是充气胎(tire)、2. 充气嘴(valve/充气胎)、3. 塑胶合成轮圈(rim)或是钢丝圈(spoke)...等。
备注1 : 市场上有EVA胎(发泡实心胎/Ethlene Vinyl Acetate),不耐热,可回收,属于较低价品与高阶的就属充气胎,充气胎较适合户外运动;其他数种劣于上述材质就不多做叙述。
备注2 : 钢丝圈弹性较佳、动态平衡佳。
备注3 : 铝合金轮圈表面处理在市场上以阳极烤漆为主流。

1~1. 在市场上滑步车用胎尺寸以12吋为主流,款式以"J数"较大的为主流,在幼童车界叫做"胖胖胎"...
优点 : 弹性较佳、对于幼童骑乘滑步车时,手腕、手肘较不容易受伤,
缺点 : 需要较多的掌控力(这点牵涉到打气的压力磅数),但相对的胖胖胎并不适用于竞速。

3. 材质 :
滑步车之车身材质市场上大约分为木质、金属、复合材质...这三大类,其中以金属材质最为主流(因笔者不喜欢砍木头,要环保,且木质最容易变形/也不爱塑胶复合式制品,呼应环保局减塑政策...颗颗);所以笔者也选择金属材质;其金属车架主要材料为钢、铁、铝...,又分为铝合金、高碳钢...等等。
以主车架来说,强度、耐用度是必要的,那就是铝合金材质为首选,铝合金也有分等级der唷! 一般消费者常听到铝合金材质就认为质轻、坚固,但孰不知铝合金有许多等级,如6061、7073...等,或是T..等,这是甚么意思呢? 外星语吗?!
001.jpg
不是不是,看过来,铝合金没有经过热处理是强度不足的,所以铝合金材质要经过数道的热处理才算标准,第一次热处理叫做T4,第二次第三次完成才叫做T6(包含了T4/T5热处理),T6061正确名称是A6061P-T6表示经过热处理完成的铝合金,坊间常俗称T6061其抗拉强度达到42,000psi(290MPa)...
许多飞机结构、船只也都采用,这样的滑步车、脚踏车车身材质有没有hen强?.....舞喔(欢呼声,洒花) !!

4. 车架焊接方式 :
具备了完善的车架结构与T6061铝合金材质,采用密度高的的氩弧銲点銲技术呈现与鱼鳞点焊/TIG类似的銲道,强度优异。
502866445_m.jpg   2-1_c22a2ff2-a3bd-46bd-ae6e-89148499e555_1500x.jpg
上图左  车架(Frame)、上、下管与头管采用氩弧銲结合,非接头(Lug)~示意图;
上图右  巧妙设计的一个置脚区域,可让脚掌置放于此;在脚踏车架结构学理上,也替代了后下叉桥(Bridge)或称为后叉桥补强,使车架强度优异。

5-1_10ed6274-36ca-4046-a468-138fa455dfec_1500x.jpg   美国知名品牌.jpg
上图左  前、后轮轴固定座部份采用CNC削切铝材强化制作勾爪,在后勾爪左侧也为碟煞组做了一个预留升级空间!
上图右  市面上常见到的多采用压管制作,但我不是说它不好,只是我要求得更好。

上述中的Lug是甚么? 
1200px-Stainless_lug.jpg   Bespoked 2013 sneak peeak - Sven road bike seat tube lug.jpg
脚踏车车架,各管的结合有不同的方式,有的銲接后将焊接点裸露于外,显现出其现代与粗旷感,VoomVoom Bikes如是,这是越野、登山车/Mountain bike车架焊接的特色;
另外街车车款,通常结合处外部会套上lugs(接管)或是shells(五通: 脚踏车之车架前大齿盘的中央孔位,连结5个部位的车架),很多古典车种都会采用lugs,使其展现优雅、复古、传统与精致感...;这是两种完全不同风格的路线。

以上基本的选好后,你就应该能找到一部优异的幼童滑步车、儿童脚踏车了。
i010002_1510299385.jpg   i010005_1510299385.jpg
看了许多国内外品牌,最后因产品各部位细节与性价比关系,没有选择进口品牌,而是挑选了一部有著可爱童趣的名称的台湾设计的滑步车~VoomVoom Bikes!!
其特色已经包含了以上所述的每一项优点。

VoomVoom一词是来自于汽车排气声浪,发音/vuːmˈvuːm/,Voom原字义上有著赞美之意...;
中文的意思类似"轰";几乎每个小孩都会骑在爸爸背上玩耍时,嘴里发出VoomVoom的声音,像似排气声浪般的驾驭~人生起跑!

这点笔者还觉得蛮有意思的。

实际端详滑步车后,还发现到几项特色~
1. 把手双色握套~
左右不一样的颜色,这是工厂出货装错了吗? 啊,不是der,这是为了让2~5岁的幼童大脑正在学习感觉统合里的"色彩辨识",以颜色区别左右,不错的小巧思1
1522203756-1632985449_n.jpg
以颜色让幼童分辨左右,结合了感统训练;在把手侧面也强化双层厚度衬垫,给你随便靠~在水泥外墙上,也不怕破。
21766582_1632592996813640_7195960032048068459_n.jpg
(我让你倚靠,让你靠,没甚么大不了..... "任咸骑"又来了!!)

1522205650-2755012423_n.jpg
类登山下坡车之弯角结构设计、粗大的"龙头"~狮子王强大...颗颗!!

2. 130度转向限制的龙头~
在市场上有著此特色的品牌滑步车也不少,虽然有著两种不同支持的论点(有的认同、有的并不认同),但笔者觉得至少"仆街"或"犁田"时,不会压伤手脚或身体!
欧盟法规理明确规范,童车须有此设计,巧思2
08.jpg
与重机的防甩头(Steering Damper)装置设计有著异曲同工之妙
ducati_Lenkungsdaempfer_Monster_1200.JPG   tumblr_p58lh8tDQ61vk26fvo1_250.gif
上图左 DUCATI Monster 1200 S 与来自瑞典的避震器大厂OHLINS Steering Damper
上图右 由狗界新明星,狗狗Row 来示范130度!!

3. 低跨点上管~可让幼童轻易跨上滑步车,也能站稳,"底迪"不累、不累! 此举保留了钻石型车架强度(拥有上管、下管)~巧思3

706873529.jpg   706873532.jpg

29511119_1865955786810692_4881796901936622176_n.jpg   706863503.jpg
低跨点设计,好上、好下;市场上有许多品牌滑步车为了要低跨点却省略了"上管"的设计,只留"下管",可能忽略了结构强度。

4. 轮轴螺帽套~笔者认为不论是童车或是成人车均该设计如此才是,这在现代商品设计理念里,都该属于标配。
07.jpg   18768165_1561489213862577_4656699604776116050_o.jpg
5. 便利性弯角气嘴(上图)~这点确实让父母轻松不少,当你要打气时才发现,这样的设计真的轻松多了。

6. 脚部置放板~只是一块小区域,黏上砂纸止滑,却能让幼童在起步后,将脚掌置放于此,更能将身体的重量平均配置在车身重心上(包含了坐垫与置脚踏板),巧思4
01.jpg   04.jpg
7. 便利携带套~
E6_9C_AA_E5_91_BD_E5_90_8D-1_1a814719-846b-414f-847f-d143f0bc851c.jpg   FullSizeRender_3660321c-34d9-474c-8c60-d52f18fe67b4.jpg
VoomVoom真的有一套,滑步车专属车套,著实让父母轻松不少啊! 提升父母带小孩出去玩滑步车的意愿,小孩玩得愉快,妈妈也背得hen愉快!!
(右上图 妈妈都能一手抱小孩,一肩背滑步车...真的是父母的福音),巧思5!

另外亦可升级选配或直接挑选搭载后轮碟式刹车车种~
29541895_1863204493752488_9001868822828385553_n.jpg   02.jpg
许多品牌滑步车,配备的刹车系统都还只是V型夹式刹车,VoomVoom Bikes后轮却采用了较高成本的单径卡钳"碟式刹车",且碟盘还是打孔通风碟(轻量/散热佳),外缘赋予流行时尚的波浪造型(轻量),堪称"浪花劲碟"~巧思6

可能还有些特殊的部位设计,如符合人体工学的一体式坐垫...等,但笔者不是设计者,也不是在打广告,也相信VoomVoom滑步车还有许多可以进步的空间;笔者只是站在父母角度,在为小孩挑选滑步车时注意到的细节而已。

VoomVoom Bikes专利设计(中华民国专利证号D189025)
立体图.jpg   左侧视图.jpg

前俯视图.jpg   前视图.jpg   prove2.png

S-Work Demo8.jpg
登山下坡车之王-Works Demo 8

client_img1.jpg
上图 征战泥泞赛场的VoomVoom Bikes,冲! 冲! 冲! 

买了滑步车,总得找个好地点让小孩好好地"奔驰"一下;Mercedes Benz ? Metrostar??
呵呵,2001年有趣的FORD Metrostar广告,开门声似宾士车? 好像跟滑步车无关齁,但我就是刚好想到这个广告啊,可以呗!


那VoomVoom Bikes也可说是滑步车界的Hummer(悍马)吧?

不多说,赶紧带小孩出门玩滑步车!!

要去哪里滑? 
大家一定想知道有那些地方适合玩滑步车? 这些资讯,除了从各大滑步车品牌举办的活动外,还有可以玩的地方? 你知道哪些私房景点?
1. 台北内湖 大湖公园
2. 台北大直 大佳河滨公园
3. 台北信义 象山(中强)公园
4. 台北中山 花博
5. 台北大安 森林公园
6. 台北万华 青年公园...等等,除此之外北市、新北各河滨公园....相当多地点。

一台VoomVoom滑步车唬你凸归台湾!! 其他外县市,就待父母去发掘啰! 

春假连续假期快到啰! 赶紧准备好,带小孩出去滑滑、走走;遇到我们要打声招呼啰!!
Let' go, 走出室内、滑到户外去!
安全为上唷!!

21687599_1632593800146893_2822308063834661691_n.jpg
轮到我了啦,不给我?? 森七七 普拉斯 哭哭!! 一部hen不够,孤掌难鸣,家长难当啊!!(好像跟孤掌难鸣无关齁)

E6_A9_98_E8_89_B2_E6_B2_99_E7_81_98.jpg
VoomVoom Bikes沙滩趣!

笔者小孩老二已经4岁多,身高已经近110cm,在学习的路上已经算晚了,发现其手眼协调、平衡感不优,似乎需要再加强以及尚不会骑脚踏车,所以决定此篇的这一部12" 滑步车给予训练;关于老大呢? 已经7岁,想挑选一部车体大小适合的儿童脚踏车,市场上脚踏车品牌繁多,但针对适龄儿童的脚踏车似乎还没发现到很独特的设计,等到我找到后再分享给有心的父母们...。

文字内容均为笔者自行撰写,非经同意授权,切勿转载、节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