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些有关00后心理问题的文章,有很多父母认为这一代年轻人太脆弱了,一点坎儿就迈不过去,自己当年多么苦多么穷也没想不开,而很多00后认为父母只提供了物质上的支持缺缺少精神上的关爱和理解。

我很好奇,在物质普遍匮乏的年代,父母那一代人是如何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的?我个人有几点猜想:

1 物质需求无法被充分满足时精神需求会被忽视或是隐藏或是"消失"。

2 物质匮乏时人的精神需求会在一定程度上与物质需求"重合",即当一个人满足了自己或被满足了物质需求时精神需求也得以满足。

3 父母生活的那个年代大环境满足了精神需求。

我对于很多书中的知识理解的不透彻,对父母了解也不多,所以希望大佬帮忙解惑、纠正错误观点,如果可以的话希望能深入了解那个时代。


你的那三点「猜想」都很精准,都说到了点子上,还想多了解些什么呢?

现在的家长基本上都可以满足孩子的基本生活需求,但是普遍对孩子「照顾」过头了。

家长大包大揽事无巨细,不给孩子锻炼独立思考和独立生活的空间,孩子没有照顾自己的能力,碰到自己的事不会处理,遇到挫折就显得很「脆弱」。

原来物质匮乏的年代家长基本上对孩子都是「放养」的,孩子反而个个精神饱满,皮实耐艹。现在孩子都被家长「培养」成了温室里的花朵,观赏性大过实用性,能不脆弱嘛。


吃过太多的苦


物质缺乏 从小被粗暴对待


最近在看一本书,叫《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他里面提到,我们对孩子做出的反映,也是我们童年时期经历的一个反映。


其实都一样,只不过经历的太多,觉得哭没什么用,还会让其他人觉得心烦吧。


因为经历不同


父母那个时代的物质需求大多会大于精神需求,很多时候都处于一个勉强填饱肚子的状况,所以精神方面的需求很容易得到满足。而现在的青少年衣食无忧,又生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接受的很多精神思想都属于新时代的产物。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中,最底层的只能是物质需求。因为只有衣食无忧才会有时间去想自己想要什么,这是很简单的道理。父母所在的那个时代可能只需要一场电影,甚至是一档电视节目就可以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现在的小孩子,手机电脑、iPad普及,想要的电视电影只需要通过电子产品都能轻松的获得。相对于父母在精神世界的追求,现在的小孩子更加容易。

回到问题,孩子的脆弱不是因为他们的精神世界不够丰富,而是他们的精神世界接受的很多东西让他们在对面这个世界的时候没有正确的判断。之前流行的丧文化,现在的鸡汤文,毒鸡汤,在小孩子还没有完整的三观之前很容易被诱导。从而在很多时候的决策乃至于选择时都会听从所谓的鸡汤。

其次,每个时代需要承受的压力不同。在现在这个时代,父母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孩子不能输在分数线上成为大多数人的观念,孩子只要分数达不到父母的期待,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所以并不是孩子没有压力,只是他们的压力不同。

最后,还是希望每一个父母都能和自己的孩子多交流,知道孩子的需求和目标,缓解孩子压力,还孩子一个健康的童年。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