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情况下咽喉肿痛,其实与清热解毒无关

咽喉肿痛的患者很多,临床上经常遇到,而听到最多的分析就是“上火了,需要清热解毒”。

患者购买一些清热解毒的下火药,有的人服药后好转,而另一部分人服用清热解毒的药物后,病情并没有及时得到控制,反而越来越重。遇到这种情况很多人不是思考是否要吃反了药?是否用药不对?而思考最多的是药力太轻,身体抗药,需要加大剂量。

咽喉肿痛,真的就得清热解毒?

首先我们来看看咽喉肿痛的患者,他们的得病诱因:

一部分患者,起病于感冒之后,出现咽喉部红肿疼痛、吞咽不适。

一部分患者,起病于过食辛辣之物,出现咽喉肿痛,牙龈肿痛。

一部分患者,起病于长期熬夜,或睡觉不佳,或加班加点。

这些情况下咽喉肿痛,其实与清热解毒无关

情况虽然很多,但咽喉肿痛的病机概括起来,不外乎两点:外感与内伤。

外感:感受外邪,气机郁滞,郁而化热。常见的有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前者服用银翘散、桑菊饮等;后者服用荆防败毒散等;实在不方便喝中药,不知道如何处方,前者可以服用银翘片,后者可以服用感康。

内伤:五脏失调,火热上攻。这里的火又分为虚火、实火。过食辛辣之物,热毒内盛,导致肺胃热盛,咽喉肿痛,这样的火属于实火,需要清热解毒,清泻肺胃,可以服用牛黄解毒片、牛黄上清片、六神丸等。

长期熬夜,生活不规律,吸饮酗酒,虚火上冲,出现咽喉肿痛,这样的患者多属于上热下寒体质,上面热邪较重,下面寒邪较重,舌根发白。治疗起来需要引火下行,如果只是盲目的服用清热解毒药物,只会导致下面越来越寒,虚火上冲不断加重,咽喉肿痛越来越重。

这些情况下咽喉肿痛,其实与清热解毒无关

“虚火”怎么引火下行?引火下行的办法很多,内服药重用川牛膝,同时清上温下;外用药可以采用吴茱萸研粉,醋调外敷涌泉穴。曾经有一中年男子,咽喉肿痛,声音嘶哑,在他处服用清热解毒类药物,治疗三月,未能治愈。反而因服用寒凉药物过多,出现双下肢异常沉重,双膝关节冰冷等症状。采用温肾潜阳,引火下行的方法,重用大温大热的附子50克,配上龙骨、磁石、川牛膝等,治疗十余天,咽喉肿痛,下肢沉重,均得以治愈。

咽喉肿痛,不一定都得清热解毒啊!大家在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辨证对待。

这些情况下咽喉肿痛,其实与清热解毒无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