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赟@土豆窝瓜@Yi Yang印度教的出现比佛教早得多,而且对东南亚的影响巨大,为什么对古代中国却几乎没有影响?而佛教却传入中国并影响了中国两千年。 是因为地理上的阻隔还是因为印度教本身的一些特性呢?


个人看法主要原因是世界观。

印度教是梵天思想,而中国主要是儒家为主,道家为辅。在信仰上更注重祖先,传承以及自我修行。

同是印度教的种性制度和中国的帝王制冲突,印度教里僧侣婆罗门是高于国王大臣的,这点在当时的汉民族根本就不可能。印度教作为本土宗教和道教类似。有根据当地非常强烈的民族文化及风俗。所以很难向外部传播。

佛教主要讲的是价值观,在世界观上甚至可以借鉴主流思想来解说。或者说,佛教根本就不注重和解脱无关自然科学。他独特的思想体系更注重自我完善。另外劝人行善,与世无争的特点以及因果观往往更受到统治阶级的青睐。你懂的!
因为我们先出了老子孔子商鞅等一批思想改革家

再出来

陈胜吴广刘邦等一批造反家佛教婆罗门教一起过来,佛教势大,很多国人认为两者同出一处,是一样的。相比婆罗门教,佛教的众生平等更符合我国的大同思想。

题外,共产主义也是大同思想(国人理解中)


印度教的核心就是利用宗教实行种族隔离。种族隔离通常是一个国家少数族裔统治一个庞大的多数族裔。为了保证少数族裔占有国家的主导权不被同化就要隔离禁止通婚。而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他的出身推测就有可能是少数族裔的高种姓。他创立佛教也是为了击垮印度教这种隔离制度。比如众生平等它的原意推测应该指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人人平等自然不存在隔离。佛教还有很多理念都是针对印度教也确实比印度教先进。印度教不被其他国家接受正如种族隔离也不会被其他国家接受。而佛教很多理念是很有价值的。


首先,在看了诸位的回答之后,鄙人同意佛教传入中国对中国产生重大影响与西汉打通丝绸之路与南北朝到隋唐时期两次佛教典籍大量传入中国时期正好是佛教的两次鼎盛时期有关。但我不认为,印度教在如此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没有一个任何机会能够向中国人展示自己的面貌。所以,印度教应该像佛教一样传入了中国,但却并没有像佛教思想那样对中国产生了巨大影响。

怎么样算是对中国产生重大影响?我认为,至少对于一个宗教而言,要不在被传教地区成为主流宗教,要不就在该地区结合地区特色产生重大宗教理论革新,对于佛教而言,就是佛教的中国化。

佛教的中国化经历了大约一千年时间,西汉时,南方丝绸之路就将原始佛教传入我国西南地区,在张骞通西域之后,更多的承担佛教东传的就是大家都熟悉的北方丝绸之路。

佛教传到中国后,为了适应中国的传统宗法文化,做了很大的改良。我觉得可以从这样的改良中,看到哪些是印度教所不能够容忍的。下面举一些例子:

1、佛像。东南亚或者印度的释迦牟尼佛像,原本是一丝不挂的,这其实反映了一种真实的修行状态,但是在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里,一个赤身裸体的形象是不会被允许的。而原本印度的佛像的坐姿,双腿大腿外张、小腿向内而腿细,作「马王相」,是健美的象征。但在传统中国思想中,这种坐姿就是「箕坐」,是不雅观的。所以,从佛像的中国化可以看出来,中国向来需要的,是庄严、端正的偶像,我是想像不到印度教主神之一的湿婆神那个单脚站立,以优雅的舞姿跳毁灭之舞的姿态到底应该用怎样的方法使之庄严、端正。

2、用传统伦理审视宗教经典。《盂兰盆经》中有目连救母情节,在印度典籍中完全没有地位,但是因为符合中国传统孝道,成为中国佛教代表性的经典。而《莲花色尼出家姻缘》中,在巴利文的原版中,莲花色尼出家共有七个缘故,但在汉译版本中却只有六个缘故,前面的六次悲剧都原原本本的翻译留了下来,但是最后一个缘故却没有汉译版本的翻译。因为最后一次悲剧是莲花色尼母女共嫁其子,突破了中国传统伦理的底线,所以翻译的人索性将其从汉译版本中删除。我虽对印度教典籍少有了解,但当看到梵天将自己创造的女儿娑罗室伐底娶为妻子的段落,就觉得其对中国传统伦理有一定挑战性,其它的就更不用说了。

因此,相比于佛教而言,印度教对中国传统伦理的冲突可能更激烈,但是就算它真的能顺利实现中国化,由于事先已有中国化比较成功的佛教在先,作为都是崇尚轮回观念的有一定相似性的宗教,印度教也难以取代佛教获得佛教在中国地位。


佛教起源于印度,普通人的印象里,中国的佛教就是从印度传进来的,但是中国自古输入的佛教大部分是二手佛教。主要从中亚那边传过来的,新疆什么的,印度教都没在中亚那边站得住脚,所以中国就更接触不到了。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晚期佛教已经和印度教融合的很厉害了。互相都吸纳了对方很多东西,印度教吸纳了佛教的思想,而佛教几乎把印度教的神谱整个收进来了。好多人老嘲笑道教把佛教很多东西收进来变成自己的,其实佛教也一样。从这个角度看其实印度教也算进来了。中国汉传佛教的寺院雕塑系统里,所有的神像几乎全是印度教的。印度教最崇高的三相大神及其妻儿们变成了佛教的护法神。比如汉传寺院里天王殿后面的韦陀护法,就是湿婆的儿子战神世犍陀。中国人也没少给印度教的神磕头

另外我自己理解的原因, 印度教的前身婆罗门是一种祈祷祭祀类的宗教,和自己本民族的传统捆绑得太深了而且又是多神信仰背后有复杂的神话体系,不容易移植到别的民族。佛教结构简单,理论性强,本身又是以印度传统宗教的颠覆者的姿态出现的,不需要和特定的民族传统捆绑得太深。古代中国人要想接受印度教,要把自己的宇宙观,伦理观,神话体系整个推倒重建一遍,太费劲,学习和传教成本太高。


印度教追寻的梵我合一=道教的天人合一,然而后来再到魏夫人的与道合一,对这种涂灰外道的教派修到底也是个真人也就笑笑不说话
难以想像一群官家小姐向林伽进贡。。。
葛家道灵宝派就受到了印度教的影响。  &<元始洞玄灵宝本章&> 上品妙首。十回度人。百魔隐韵。离合自然。混洞赤文。无无上真。 元始祖劫。化生诸天。开朗三景。是为天根。上气复祖。唯道为身。 五丈开廓。普殖神灵。无文不光。无文不明。无文不立。无文不成。 无文不度。无文不生。是为大梵。天中之天。郁罗萧台。玉山上京。 上极无上。大罗玉清。渺渺劫仞。若存若亡。三华离便。大有妙庭。 金阙玉房。森罗净沾。大行梵气。周回十方。
印度教兴盛的时候印度还没能跟当时的中国建立有效的沟通联系,佛教兴起的时候正好碰上西汉打通西域通道,东汉的时候佛教就正式传入了,佛教在印度最后一个高峰期差不多就是玄奘到印度取经时,之后佛教在印度偃旗息鼓了可汉传佛教已经能自立门户独立发展了
因为佛教先进来了,然后把后来的印度教或吸收或打成外道,封闭了通道。
他们倒是来传教啊…以中原人的迷信体质,想必印度教也是可以信的!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