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康有为,我的评价是这样的:才华撑不起理想,口号敌不过私欲,眼高手低,欺世盗名,不能说他坏,但他确实配不上「伟大」二字!

历史上有这样一类读书人,满嘴仁义道德,暗地里却蝇营狗苟;写文章下笔千言,但治国之策却荒谬不已;谈爱国声泪俱下,但转脸便卖国求荣。显然康有为就是其中之一!

康有为作为一个知名度很高的改革者,不怎么了解他的人一定认为他是一个「完人」,不过真实的康有为却有很多缺点,甚至有人说他是一个妄人,那么这种说法有什么依据呢?

他沽名钓誉,学术方面有造假嫌疑

其实这个人本身还是有能力的,要不然他的思想也不会有那么大的吸引力。

根据当时的记载,在康有为提出了变法以后,他就在自己的学历上写上了二甲第四十六名,虽然这个成绩并不是特别出众,但大小也是一个进士了。

可是根据后期的考察,人们了解到康有为先前连续考了三年,结果却连秀才都没有拿到手,所以大师的称号用到他身上好像也不怎么合适。

他的这种造假行为有双重目的,其一是为了扩大个人影响,其二是为了提高自己身份,对于当时已经被捧成「圣人」的他来说,拿一个初中学历确实掉价。

他欺世盗名,以皇家之名敛财。

作为变法的领导者,不得不说康有为的做法是有点急迫的。无论是哪个时期,改革肯定会受到阻力,康有为在跟君主的上书中明确表示,变法的成功少不了大臣的陪葬,对于那些反对的大臣应该采用强硬的手段。

所以袁世凯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被调回京城,准备来一波清洗活动。慈禧本来是不准备干涉变法的,毕竟权利在自己手中,国家富强也对自己有好处。可是她看到军阀维护著光绪进入京城以后,就不再允许变法的事宜了,随后也就发生了变法者的流血事件,整个改革也宣告破产。

康有为为了躲避风头,来到日本继续跟华侨们维护帝制,当时他声称奉有光绪帝的"衣带诏",在日本成立了保皇会,这个组织在他的带领下筹集了巨额的钱财。

而且在当年变法的时候,他也拥有著很多钱财,变法失败了以后他把这些钱全部兑换成银票,逃跑的路上也一直带在身上。

这些钱拿来干嘛了呢?

康有为在出国以后就开始了长时间的游历活动,他曾经数次跨越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游玩了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好地方。如果说他这种行为是出于外交考虑,那也是可以理解的。

不过他在这个过程中却带著家人,摆明了就是度假活动,他作为一个读书人,根本没能力支付旅游费用,这些钱财都是当初的公款。

双重标准,虚伪至极!

康有为是一个典型的「花心」男,一生有六位妻子,其中还有一个外国人,可谓是左拥右抱妻妾满怀,但你绝对想不到他是提倡一夫一妻制的。

他的风流史简直可以出书了,在变法之初,他大力的宣传男女平等的思想观念。可是自从出逃以后,他就开始了走到哪爱到哪的行为。

到了美国以后,他娶了当地华侨的女儿,这个女子怀孕以后,康有为给她请了一个十七岁的日本女保姆,时间长了以后他就跟这个保姆暗生情愫,最后华侨女儿病死,他也可以顺利的娶到保姆。

等到回国以后,六十二岁的他又遇到了「爱情」,在游览西湖的时候,他看中了一个船家女,这个女孩才刚刚十七岁,年龄相差将近四倍,让女孩当他的孙女都差不多了。

女孩的父母也是出于年龄考虑,并不认同这门亲事,可是架不住人家老康有钱啊,当年的公款可大部分都被他吞了,面对巨额额的彩礼,船家还是同意了。

我并不否认是康有为自身的魅力吸引了这些女子,可是作为一个思想家和改革政治家,如此没有自控力也著实太低端了一些。

人家周总理有才华人又帅,也没见他一天天的娶小姑娘,所以他的这种做法还是不合适的。

还有康有为是倡导人人平等的,可自家却是管家奴仆一大堆。康有为是提倡心善戒杀戮的,可他自己却要日日吃肉。

这典型的双标嘛!

对于这个人的评价,只能说好坏各占一半吧。我们不否认他在封建环境下的觉醒思想和改革魄力,但要说他是一个「圣人」,那还真是有些牵强。

关于康有为,民国大家章太炎先生的评价最有意思。他曾经送给康有为这样一副对联:

国之将亡必有,

老而不死是为。

很显然,这副对联没写完,每一句差了一个字!至于到底差了什么?我想大家一目了然!


一:贪图享乐,表里不一

康有为一共有六位太太。一、张云珠,二、梁随觉,三、何旃理(美),四、市冈鹤子(日),五、廖定_,六、张光。坐拥中日美三国美女。

康有为提倡男女平等,一夫一妻制,又南辕北辙,妻妾成群。尤在晚年,他与几位中外妙龄女郎,谱写了一曲曲晚年恋歌。既倡导一夫一妻制,自己确表里不一,妻妾成群,著实是在打自己的脸。

二:家庭背景,仕途不顺

康有为生于广东南海西樵一个官僚地主家庭。祖父康赞修,官至连州训导;其父康达初,官任江西补用知县;从叔祖康国器,护理广西巡抚,曾经参加过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不难看出,康有为是名副其实的富二代了。但在科考方面,康有为五考五败,最终也只是个秀才

三:投机取巧,意志不坚定

光绪二十四年,开始进行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逃往日本,自称持有皇帝的衣带诏,组织保皇会,鼓吹开明专制,反对革命。保皇会,顾名思义是为了保全皇帝,确实,康有为从始至终都是主张帝制,这体现出其变法的不彻底性。他虽倡导变法,但确没有为变法流血牺牲,反倒很会享受,妻妾成群。


康有为应该算是一个政治家,文人中的枭雄。我们不去评价他的个人道德情操,单从他在那个时代对中国所做的贡献,也应该把他当做一个正面人物来看。至于在变法失败后,他逃亡海外的所言所行,是不是野心家在投机失败后的极端行为或者是竞争对手的刻意抹黑,这些都不应该是我们深究的问题。人是没有完美的,如果因一个人有缺点而去对他进行批判的话,我相信耶稣也承受不了。

留念与情感从来都是难已舍弃的,它就如同一个爱人,虽然我们发现她的温柔在随著时间的转变慢慢变得泼辣,但我们依然会习惯于回想她过去的美丽,而感情越久,我们的回忆也会越深。我们甚至会习惯于她的缺点,甚至这种缺点往往是致命的,但我们也会选择性地过滤掉,特别对于一个中国人,感性永远大于理性。

中华文明有必要存在下去吗?这是一个很沉重的课题,在西方文化不断冲击的背景下,中国是否能够延续已经不是过去简单的改朝换代那么简单,他涉及到的是整个文明的存在,敌人已不再是简单的催毁你的肉体了。在那个最危机的时刻,这个文明却显得异常麻木。不能否认,一个能延续了几千年文明,的确有值得骄傲的魅力所在,但是当这种文明变成僵硬且顽固不化时,它是否还能为整个民族的延续生存发挥效用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惑著那个时代的人,而引起争论的或是反思的恰恰是康有为的变法运动。

如果仅从康有为的变法结局来看的话,康有为无疑是失败的,但如果从康有为变法所延伸的过程、因变法而引起国人对中国文明的几十年改造来看的话,他又无疑是成功的。

先简要说说他所处的那个背景,鸦片战争之后,大清国虽然先后败给了列国,但在其近半个世纪中,西方的文化殖民战略还是非常缓慢的。数千年的文明自信并未因战争失败而产生自卑。主流阶层对西方的研究还是停留在其工贸技术上(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曾国藩、张之洞等当时的代表人物的学说上寻找到),而作为西方文化的传播工具,耶稣会在向中国渗透过程中,收效甚少;甚至因这种渗透所引起了文化冲突,还扩大了中国整个社会阶层与西方之间的隔阂。但是随著日本崛起,特别是甲午战争后,清国因战败而遭受到的接连的羞辱(在甲午战争后不久,同年初夏法国带头声称华南和西南为其「势力范围」,紧接著德国占了胶州湾,俄国占了旅顺口),这种文化自信被彻底打击得荡然无存,这是中国几千年未有之变局。国民处于极大的惶惶与不安之中,亡国阴影密布在北京城的上方。

1888 年秋末,康有为到北京应试时,他向朝廷呈递了一份条陈(即上清帝第一书)引起了当时整个社会的轰动,其胆大的行为不紧违反了当时的法制(非官员的士子不得直接向朝廷上书)其内容也足够震憾。虽然条陈还没有具体的改革方法,但其中透出的一种国家完整受到西方侵略威胁的强烈危机却是情见乎词的。

「近者洋人智学之兴,器艺之奇,地利之辟,日新月异。今海外略地已竟,合而伺我,真非常之变局也。日本虽小,然其君臣自改纪后,日夜谋我,内治兵饷,外购铁舰,大小已三十艘,将翦朝鲜而窥我边、。俄筑铁路,前岁十月已到浩罕,今三路分筑,二、三年内可至珲春,从其彼德罗堡都城运兵炮来,九日可至,则我盛京国本,祸不旋踵。英之得缅甸,一日而举之,与我滇为界矣,滇五金之矿,垂涎久矣。其窥藏卫也,在道光十九年,已阴图其地,至今乃作衅焉。法既得越南,开铁路以通商,设教堂以诱众,渐得越南之人心,又多使神父煽诱我民,今遍滇、粤间,皆从天主教者,其地百里,无一蒙学,识字者寡,决事以巫,有司既不教民,法人因而诱之。又滇、越、暹罗间,有寮国、万象诸小国,及猓苗诸种,法人日煽之,比闻诸夷合尊法神父为总统焉。法与英仇,畏英属地之多也,近亦遍觅外府,攻马达加斯加而不得,取埃及而不能,乃专力越南以窥中国,数年之后,经营稍定,以诸夷数十万与我从教之民,内外并起,分两路以寇滇、粤,别以舟师扰我海疆,入我长江,江楚教民从焉,不审何以御之?……」摘自康有为《上清帝第一书》。

康有为看到西方扩张的威胁不仅仅只是表现在国家的存亡上而且在文化和宗教方面也同样面临侵蚀、对中国因受西方基督教吞没的精神危机他做了重要的阐述。表明这种危机已经危及到中华文明的传承「儒家」身上。这个结论犹如一盆冷水,浇醒了那些麻木不仁的仕大夫,让那些一直处于超然状态的仕大夫们不再以为亡国无关紧要。这也正是变法能够得已施行的最重要因素。

不得不说这次的投机是成功的,他让我们看到了康有为巨大的野心和不同于一般人的手段。但如果仅从其内容去看的话,他的那种浓浓的爱国心却也是可以体会得到的。

康有为第二次向光绪递交条陈是在甲午战争之后,这一次他联名1300多名士子坚决反对合约、著手改革。虽然这些主张和请愿没有被采纳,却引起了光绪帝的重视以及民间的变革思潮,变法得到全国阶层的响应。中日合约签订不久后,他又接连续两次向朝廷递交陈书。把变法内容由宽泛变得详实,朝廷终于正式接纳他的变革思想。

1895 年 8 月(强学会)在北京建立,这个学会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再以故有的帝王号做纪年而是选择以孔子降生之年为纪年。尽管学会的负责人是朝廷的官员陈炽,但谁都知道康有为是该会背后的动力,这个学会起先是办得很成功的,不但将首都许多有志改革的学者官僚集合在一起,而且有一些西方人士参加,如英国公使欧格纳,传教士李提摩太和李佳白等。更重要的是,它的会员名册中包括一些清朝政府中的高级官员,其中有张之洞、王文韶和刘坤一等几位总督,也有翁同龢、孙家鼐和李鸿章等朝廷大佬。绅士的踊跃捐资使学会的财政也很充裕,会员们十天定期集会一次,听取有关时事的公开讲演。

1896 年 8 月《时务报》在上海发行,梁启超被邀请任主笔。第二年春天,在澳门创办了一份附属报纸。该报开始时称为《广时务报》,后来改名《知新报》。这两份报纸使变法运动在长江下游流域和东南沿海地区保持著生气……。

我们知道「开言路」历来都是清朝的禁忌。因此,可以肯定康有为的变法是得到朝廷认可的(不只是年轻的光绪还有太后)。无论是(强学会)的建立还是《时务报》的发行都必须征得朝廷的许可。

要让一个如此保守的朝代允许民间报刊发行本身的难度可想而知,康有为又是怎么做到的?这之间当然有其外在因素,但是因康有为变法思想而激起的全民思潮也起著无可替代的推动作用;而贯穿整个变法核心的基础恰恰是其保教、保国的理念,这个理念安住了上层统治的心,也是他最令我最欣赏的地方。这一点他与后来的革命志士不同,他想守住中国的信仰传承,而后继者并没有这种信仰。与至于最后变法党因理念上的冲突分裂成保皇党与激进党时,康有为显得特别的里外不是,甚至直到最后与梁启超分道扬镳。

其实变法最后失败也是因为后来太过激进所致,这些激进言论不但引起朝延的不安也另士大夫阶层从开始的支持变成反对,它本身已脱离了康有为的掌控,当然这不是本文的重点,不作描述……。最后我们摘取康有为第六次上书的《应诏统筹全局折》里的变法内容来做为本文的结束……

…考日本维新之始,凡有三事:一曰大誓群臣以革旧维新,而采天下之舆论,取万国之良法;二曰开制度局于宫中,征天下通才二十人为参与,将一切政事、制度重新商定;三曰设待诏所,许天下人上书,日主以时见之,称旨则隶入制度局。此诚变法之纲领,下手之条理,莫之能易也。 伏愿皇上采而用之,因日食之警,震动修德,除旧布新,择吉日大誓百司庶僚于太庙,或御干清门,下诏申警,宣布天下以维新更始,上下一心,尽革旧弊,采天下之舆论,取万国之良法。俾趋向既定,四海向风,然后用南书房、会典馆之例,特置制度局于内廷,妙选天下通才十数人为修撰,派王大臣为总裁,体制平等,俾易商榷,每日值内,同共讨论,皇上亲临,折衷一是,将旧制新政斟酌其宜,某政宜改,某事宜增,草定章程,考核至当,然后施行。其午门设待诏所,派御史为监收,许天下人上书,皆与传达,发下制度局议之,以通天下之情,尽天下之才;或与召见,称旨者擢用,或擢入制度局参议。其将来经济特科录用之才,仿用唐制,开集贤、延英之馆以待之,拔其尤者,选入制度局。其他条陈,关涉新政者,皆发制度局议行。盖六部为行政之官,掌守例而不任出议,然举行新政无例可援,军机出纳喉舌,亦非论道经邦,跪对顷刻,岂能讨论?总署困于外交,且多兼差,簿书期会,刻无暇晷。变法事体大,安有无论思专官而可行乎?周公思兼三王,仰思待旦。《中庸》称博学、审问、慎思、明辨,而后笃行。今有办事之官,而无议论之宫,譬有手足,而无心思,又以鼻口而兼耳目。不学问思辨,而徒为笃行,夜行无烛,瞎马临池,宜其丛脞也。若开局讨论,专设一官,然后百度维新,可得精详。 其新政推行,内外皆立 专局以任其事: 一、法律局,考万国法 律公法,以为交涉平等之计,或酌一新律,施行于通商口岸,以入万国公法之会。 二、税计局,掌参用万 国之税则,定全地之税、户口之籍、关税之法、米禄之制、统计之法、兴业之事、公债之例、讼纸之制。 三、学校局,掌于京师。各直省即书院、佛寺为学堂,分格致、教术、政治、医律、农矿、制造、掌故、各国语言文字诸科,别以大小,公私并立,师范女学而广励之,其有新书、新艺、新器者,奖劝焉。 四、农商局,掌凡种植 之法、土地之宜、垦殖之事、赛珍之会、比较之厂,考土产、计物价、定币权、立商律、劝商学。 五、工务局,掌凡制造之厂、机器之业、土木之事。 六、矿政局,掌凡天下 一切矿产,开矿学,定矿则,凡开矿者隶焉。 七、铁路局,掌天下开 铁路事。, 八、邮政局,掌修天下 道路及递信、电报之事。 九、造币局,掌铸金、 银、铜三品,立银行,造纸币,时其轻重。 十、游历局,掌派人游 学外国,一法一艺,宜得其详,其有愿游学者报焉。 十一、社会局,泰西政艺,精新不在于官,而在于会,以官人寡而会人多,官事多而会事暇也。故皆有学校会、农桑会、商学会、防病会、天文会、地舆会、大道会、大工会、医学会、各国文字会、律法会、剖解会、植物会、动物会、要术会、书画会、雕刻会、博览会、亲睦会、布施会,宜劝令人民立会讲求,将会例、人名报局考察。 十二、武备局,掌编民兵,购铁舰,讲洋操,学驾驶,讲海战。 十二局立,而新制举。凡制度局所议定之新政,皆交十二局施行。其直省藩臬道府,皆为冗员,州县守令,选举既轻,习气极坏,仅收税、断狱,与民无关,故上有恩意而不宣,民有疾苦而莫告……


康有为不为人知的的一面:他到底有多虚伪? 看过他做的这些事事你就知道了

提起康有为,我们首先想到戊戌变法。他和梁启超一起发动了公车上书,推动了戊戌变法的开展,促进了民主共和思想,为后来的辛亥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我们承认他对历史作出贡献,但是康有为还有他不为人知的一面。

康有为曾经用16年里走了全世界42个国家。在他的豪华世界之旅中,他上过纽约摩天大楼,做过热气球,参观过埃菲尔铁塔,还到英国泰晤士河泛舟。康有为四渡太平洋,九涉大西洋,八次穿越大西洋,算得上是当时中国人里面去过地方最多的人。而且康有为不是一个人,他还拖家带口,带著妻妾孩子。

去这么多地方是要用钱的,有人说康有为一个穷书生哪来这么多钱?听专家讲解道,戊戌变法时,康有为搞了一个保国会。所谓保国会,就是保护大清皇帝的公司,以这个名义康有为筹集变法用的款项,筹集了一大笔钱。康有为是这个保国会的会长,这些钱全部掌握在他的手上。那么这笔钱真的保护了公司呢?实际上康有为的豪华环游世界之旅所用的钱,正是这笔钱。说白了放到现在来说,就是公款私用。用筹集到的善款来供自己游山玩水,这也是康有为不为人知的虚伪的一面。

当然康有为早期对戊戌变法的贡献抹杀不了。但是当他步入政治生涯的晚年的时候,依然坚持保留帝制,跟民主共和的思想格格不入,变成了冥顽不化的老古董。后来康有为拥护袁世凯上台,跟张勋一起搞复辟,要把宣统帝请回来,成为了革命发展绊脚石。当时有人赠与他对联,写著:「国之将亡必有,老而不死视为」。什么意思呢?其实这是一副藏尾联,意思说国之将亡必有妖孽,老而不死为贼。是说康有为是国之妖孽,国之贼,阻碍共和发展。

对待历史人物我们要用全面的眼光,既要看到他们的有点,也要看到他们的不足。以史为鉴方能知得失


康有为(1858年-1927年),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广东省南海县丹灶苏村人,人称康南海,中国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康有为出生于封建官僚家庭,光绪五年(1879年)开始接触西方文化。光绪十四年(1888年),康有为再一次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借机第一次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受阻未上达。光绪十七年(1891年)后在广州设立万木草堂,收徒讲学。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得知《马关条约》签订,联合1300多名举人上万言书,即"公车上书"。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开始进行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逃往日本,自称持有皇帝的衣带诏,组织保皇会,鼓吹开明专制,反对革命。辛亥革命后,作为保皇党领袖,他反对共和制,一直谋划溥仪复位。民国六年(1917年),康有为和张勋发动复辟,拥立溥仪登基,不久即在当时北洋政府总理段祺瑞的讨伐下宣告失败。康有为晚年始终宣称忠于清朝,溥仪被冯玉祥逐出紫禁城后,他曾亲往天津,到溥仪居住的静园觐见探望。民国十六年(1927年)病死于青岛。康有为作为晚清社会的活跃分子,在倡导维新运动时,体现了历史前进的方向。但后来,他与袁世凯成为复辟运动的精神领袖。

在早前,史学界对于康有为这个人的评价,都是持肯定态度的。认为他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能够看到用维新的方法,改革旧制,增强国家实力,是一件极为不易的事情。他是资本主义改革的先导者,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到了后来,随著越来越多的史籍资料的出现,对康有为这个人,史学界开始出现了一些反对的意见。认为他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他所做的一切改革,都是基于在保证自身利益,甚至可以说增强自身利益的情况下进行的。

康有为是一个极为矛盾,甚至可以说极为无赖的一个人。矛盾之处,想来很好理解,便是新思想与旧思想之间的矛盾。康有为出生在一个封建官僚家庭,从小受到传统的儒家思想教育长大,这么一个思想基础,就决定了康有为此人并不能进行彻底的维新。读了二十多年的儒家经典,在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传授的就是儒家观念,所以在20多年后才接受西方文化,怎么可能将自己的东西全盘否定呢?他进行维新,其基础的制度为君主立宪制度,拥护的仍然是君主,所以可以说康有为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保皇派。果不其然,到了后来辛亥革命成功,建立民主共和国。康有为对于这个体制极为反感,一直谋划的是复辟之事。在溥仪被冯玉祥逐出紫禁城后,他曾亲往天津,到溥仪居住的静园觐见探望。后来更是与张勋一起,谋划了复辟事件。

其矛盾之处第二在于,自身行为与提倡思想的不对等。康有为一直提倡平等,但实际上他自己却搞封建特殊待遇。一生娶了很多个老婆,嫖娼无数,红颜知己遍地都是。

康大在海外谎称自己有皇帝的衣带诏,到了国外,四处跟海外华侨募款讲他要回去救君。然而事实上吗,这笔钱很大一部分都挪作己用。海外华侨回国投资必须要康本人同意,必须给他分红和股票。宣统元年刘士骥成功地完成了招股计划后回到广州,但不幸在四月初九日被康有为派遣的8名凶手杀害。

康有为的思想主张,主要体现在维新变法时期。

经济思想,主张变法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赋税政策要蠲厘金之害以慰民心,减出口之税以扩商务。他猛烈抨击了厘金税,认为它既不利商,又不利农,也不利于国,必须予以裁撤。他说内地害商之政,莫甚于厘金一事,天下商人久困苦之。经济兴国,统治者必须轻税保商中国向者误于抑末之说,乃惟重租税以困辱之。至于吾商出口之税,重于外商人口之税,此与各国保商之道相反,商务安得不困?

宪政思想,梁启超的宪政思想,是基于君主立宪制上提出的。他指出不仅要限制公民,同时也要限制君主。他第一次提出了包含限制君权意义的法律概念,人君与千百万国民和为一体。宪法就是维新之路,宪法限制君权、对抗封建专制。主张立一议院以行政,并民主亦不立。,君臣一伦,亦全从人立之法而出,有人立之法,然后有君臣。今此立法权归于众,所谓以平等之意用人立之法者也,最有益于人道矣。

倡导权力制衡,肯定三权分立的作用。他认为以互相逆制立法,凡地球古今之人,无一人不在互相逆制之内。以一顺一逆立法,凡使地球古今之人,有彼能逆制人,而人不能逆制彼者。则必有擅权势而作威福者,居于其下,为其所逆制之人必苦矣。同时具体的阐述了三权分立:泰西论政,有三权鼎立之义。三权者,有议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也。夫国之政体,犹人之身体也。议政者譬若心思,行政者譬为手足,司法者譬如耳目,各守其官,而后体立事成。同时,他反对机构设置重叠,认为中国之弊在治地太大,小官太疏也。

教育上,他认为教育是培养维新人才的重要途径。以激励气节,发扬精神,广求智慧为教育宗旨。请求光绪帝令今乡会重试,请改试策论。并且进一步提出废科举,兴学校。宏开校舍,教以科学,俟学校尽开,徐废科举。


个人认为康有为先生是激进的政治家,先进的教育家,合格的文学家。以下是个人观点:

康有为先生天资聪慧,最开始接受的教育是「朱明理学」但是由于禁言孔子修己之道,不明孔子救市之道,便放弃对「朱明理学」的学习。在年幼时候,对各种典籍的吸收量是很大的,后来接受著封建正统教育。但是在国家危机中,现实的刺激,使他对传统文学学术也产生了怀疑,1879年,开始接触西方文化,又游了一次香港,使康有为大开眼界。这一年是康有为从中学转为西学的重要开端,从此他的政治道路开始找到努力的出口。

一,正是因为他受过的教育,环境,使得他意识到,经世致用。所以提出了很多对当时来讲根本无法实现的「大同」境界。而后他所提出的,以及写过的书都充分说明他是朝著民族兴旺的目标所努力的。有人说他是被人利用反向侵略,我觉得不是,因为他提出的,以及思路都是正确的,只是太急于求成。民族的发展需要时间的沉淀,在当时封建环境,谁都不知道开端应该是什么样子,至少他有勇气和气魄去上书。但是后来思想的偏激更加扭曲了发展的道路,但是他的心里始终都是带著爱国主义情怀的,他也为之努力过!所以我说他是激进的政治家。

二,康有为先生是首先提倡学前教育的人。前后衔接的学校教育制度,强调早期教育、学前教育,主张男女教育平等,主张实行德、智、体、美诸方面发展教育。打破封建的思想,走在教育的前言,确实是为教育做出了贡献。

三,康有为先生的一生文学方面也有惊人建树,仅著述就有700多万字,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特色,辑成《南海先生诗集》。代表诗篇即《出都留别诸公》5首,其中对国家危亡命运十分关切,意气豪迈。无论别人对康有为先生的评价是怎样的,谁也无法磨灭他对文学的贡献,在这里就不一一介绍先生的著作了。


康有为,自己水平一般,但是刚好学了点国外的东西,然后给人感觉很牛叉,于是忽悠了类似梁启超这样的人。然后,名气暴涨,类似现在说,「我徒弟是少年班天才这样的」。

光绪其实有没有实权不重要,因为改革这种东西,比革命还难,如果不能把整个蛋糕做大,大家一起分,谁会放纵你搞。

加上大清的执政合法性是部族政治,是满清八旗,光绪年少无知,维新变法是革自己的命,退一万步就算改革成功,光绪回过头来,还得干康有为。


康有为的一生,当时与后世皆褒贬不一,颂之者称他是改革家,「广厦长素究为谁?南海先生康有为。治学公羊张三世,上书清帝凡七回。论性劝学长兴记,万木草堂立学规。人类公理大同书,不忍为仁孟子微。」康有为作为晚清社会的活跃分子,在倡导维新运动和领导戊戌变法时,体现了历史前进的方向。贬之者称其为保皇党,章炳麟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中对他的保守思想就有很多批判。这其中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没有和谭嗣同一样选择杀身成仁,而选择了逃亡。当他在民国初年为尊孔复古思潮推波助澜,与袁世凯同流合污,充当帝制复辟运动的精神领袖时,就站到了历史的对立面,从政治巨人蜕变为现实的侏儒。[53]

进一步来看,康有为试图结合儒家思想传统和西方立宪主义的努力虽然成为一幕「悲剧性的历史」,但是作为一种方法,移植和借鉴国外的法学经验,并兼顾该国国情的思路,却被后来的学者所继承。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学术界对他在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评价较低。这是因为有两种说法一直为多数研究者所接受,一曰:康氏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跌入了帝国主义的圈套」,成为其「推行侵略政策的工具」,与洋务派主张的「以夷制夷」并无二致。一曰:戊戌变法失败以后,康氏的政治思想倒退到反对民权、膜拜君权的立场,最终堕落为保皇党,成了社会前进的绊脚石。[54]康有为保守主义立宪思想的第二个来源是其「同治情结」,这是中国的王党主义。此后,当梁启超企图与革命党合作时,康有为强烈反对,指责梁启超辜负圣恩。康有为所主张的变法,仍然是一种统治阶级内部的纠纷解决机制,是一种自我「革政」,并未上升到革命。[55]

康有为

康有为的立宪思想曾经启迪和影响了后来的宪法理论,但是,其中却存在许多保守主义的成分,主要表现在对君权的妥协以及对传统的、占统治地位的以礼治国、儒法合流思想的吸收。以康有为为代表的改良派缺乏成熟的阶级力量的支持。康有为对西方的立宪政治缺乏价值上的深刻认识。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康有为对西学的认识仍然停留在「器物」论的基础上,他还不能把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与封建的开明政治严格区分开来。因此,康有为对宪法的理解是有内在矛盾的。

遗诏谎言

康有为身上有一个大谎言,就是所谓的「衣带诏」。此衣带诏是光绪会见杨锐时写给杨锐的,上面有「尔其与林旭、刘光第、谭嗣同及诸同志妥速筹商」等语。后来康有为说,是他受此「衣带诏」。他以为诏书上提到的人都已死去,死无对证。他想不到的是,杨锐被杀后,他的儿子杨庆昶趁扶柩回四川,缝到四川举人黄尚毅的衣领中,带回老家,后来又拿出来。皇帝的手书,是铁证,伪造不了。「衣带诏」之事大白于天下。但是康有为却逃到海外,以「衣带诏」等事欺世而盗名,敛了很多财。

晚年婚姻

康有为落魄上海,天天狎妓,却无钱偿嫖资。久而久之,让妓家知道了,群到康有为所住的客栈索取,康有为觉得很不好意思,就往广东逃。上船之日,各妓家都到船上来找他,搜了半天找不到。开船后,有水手看见船板内有人,大惊,呼众人来看,正是康有为先生。后来,有人写诗讽之:「避债无台却有舟,一钱不值莫风流」。[67]民国七年(1918年)春夏畅游杭州。这位「圣人」竟「挟妓游湖」,并乘兴做诗一首,开头便是「南妆西子泛西湖,我亦飘然范大夫」。把妓女比作西施,自己比作范蠡,一时被传为笑柄。康有为泛湖闲游,忽见一位妙龄女郎在浣纱,疑是西施再世。经打听此女叫张光,年仅18岁,尚未婚配。康赶紧托人提亲,张家见康已年逾花甲,婉言相拒。但在康的坚决要求和媒人尽力撮合之下,家境贫寒的张家最终点了头。民国八年(1919年),康有为在上海举行婚礼,亲朋好友尽皆道贺,唯独妻妾儿女均不赞成这门亲事,以集体缺席婚礼相抵制。

我个人觉得他就是一个徒有虚名,卖国求荣,贪生怕死,好色爱财,一个伪君子。


大清朝。

清末立宪派领袖康有为。

。。康有为(1858一一1927年),原名祖治,字广厦。在光结二十四年(1898年)六月十一日到九月二十一日。由光绪帝带头,改革派康有为,梁启超推行戊戍变法,由于袁世凯向慈喜太后告发。慈喜守旧思想严重,反对变法。将光绪帝的大权收囬,慈喜继续亲政,将光绪帝软禁中南海瀛台,康梁得息,慈喜反对,连夜出逃到外国使领馆,进而逃亡国外,对戊戍变法的参于者,判死刑杀害。变法前后109天,胎死腹中。袁世凯由于告秘有功慈喜封他为大将军,袁世凯得以升迁是出卖了光绪帝和康梁。所以袁世凯本不是善类,后来还想复辟称『帝』,是清末的千古罪人。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