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皇帝被标签「仁孝儒弱」这四字评语的时候,基本潜台词就是说这个皇帝是个「傻X」。

皇帝被称为天子、君父,即表明了皇帝虽然是「人」,但更是「神」和「权」。仁孝虽然表明皇帝是个心肠很好的老板,但同时也暗示了他没什么作为。这样的帝王或胸无大志,或能力不足,死后大臣如何歌颂他的呢?想来想去,貌似脾气不错,那就是仁孝吧;儒弱这词就是贬义了,说明皇帝大人耳根子软,脑子不灵光,还胆小如鼠,总被欺负。一般后世这么评价某个皇帝,大凡是这皇帝没儿子或者改朝换代了,没人替他说话了。

建文帝朱允文给世人的印象好像就是仁孝儒弱。他对大臣谦虚有理,很像他的父亲朱标,对祖父朱元璋也很孝顺。洪武皇帝的晚年,没了马皇后的管束,也没了太子朱标的劝谏,更没有人能真的理解他,听他吐露心声。那个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英雄变得越来越神经质,甚至有点杀人狂的味道。对大臣杀,对犯错误的宫人也杀。朱允文后来就每天亲自服侍自己的祖父,以免他胡乱杀人。从这些可以看出,朱允文确实仁孝。

说到儒弱,朱允文自幼读圣贤书,礼遇读书人,肯定身上有书呆子的儒性;朝廷的文臣武将给祖父杀的干干净净,九边的叔叔们磨刀霍霍,时不时还搞一场联合军演,这让朱允文每天都很烦躁,生怕哪天几个叔叔联合起来把自己推翻。对还没有发生的事情,就愁的要死要活的,说他弱,也确实不夸张,成大事者,怎能如此做小妇人态!

但人都是有多面性的,所以评价一个人,尤其是皇帝,一般都是一大段的文字。套路大多是生卒年份、人物生平、世人评价等等。都是用客观存在的实物去总结概括。用抽象辞汇总结一个皇帝,我觉得不会太准确。

在朱允文身上,有儒学生普遍的迂腐,跨不过道德这一关,但是也有一名帝王的果决,对于削藩这件事,他是不打折扣的,谁劝也不行。他不是儒弱,只不过是虚伪。他想既杀了朱棣,又不担逼死叔叔的罪名(虽然没人敢审判他),这种既当婊子,又立牌坊的毛病,最终害了他。


先纠正一个常识性的问题。我们经常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把历史人物标签化,脸谱化。经常三言两语就能概括一个典型人物的性格和形象,这是不对的。

在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人的抉择都是复杂而又多变的,没有那么简单和固定化。鲁迅先生曾经表达过这样一个意思。就是说从《红楼梦》写成以来,中国传统的叙事方式就被打破了,意思是:《红楼梦》的人物性格和形象刻画是复杂的、多面的,是很具有现实意味的。

回到建文帝这个问题上,说他软弱,那我想问问什么才叫坚强呢?是要让他扛著兵器身著盔甲上前线才算是坚强,还是说要他对朱棣痛下杀手、血腥镇压这一场靖难的反叛才算得上坚强。

说建文帝软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占据了最好的条件却没能够收拾了朱棣,反而失去了皇帝的宝座。这是一件很讽刺又让人觉得匪夷所思的事情,所以人们要想要理解这个问题的原因。而一般的人们是不愿意去做详细考证和复杂分析的。不愿意去考证分析,又想知道原因,所以,提供一个能够让大家容易接受的理论和原因就成了大家的共同愿望。

说白了,性格软弱这一个特点就是被捏造出来迎合人们的认知,缓解人们认知失调的。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一个国家征伐这样重要的事情,是多方面因素作用而成的,不只是皇帝的性格能够去左右和决定的。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皇帝,往往要为这一场战争的失败负起责任。所以建文帝就和长平之战的赵括一样,背上的这一口锅,一个是因为仁慈软弱,一个是因为纸上谈兵。

然而,问题在于,大家往往都忽略了历史事件背后的必然性,只是看到了一些表面的现象。


个人很赞同某个答友的说法,但凡被叫做「仁孝儒弱」的确就是说他是个傻x了。


孝文帝朱允炆,虽然正史对其的描述不是太多,毕竟他叔叔上位有点不正,尤其是他四叔对文人的手段跟他爷爷一样,所以文人墨客对朱棣不是很有好感,反而野史记录朱允炆比较多,大都是说他仁孝、至纯、大有周武王之风范,是儒家心目中最为典范的皇帝(虽然全信儒家的帝王都没有好果子吃,比如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信了孔子的学说被活活饿死,比如宋,偏信文人,最后皇帝入坑,妃子公主被轮营)。


历史记载有些不全,可能是朱棣的禁忌,也可能这笔烂账的确有些对皇家信誉不是很好,所以正史写的大都是春秋之笔--一笔带过。但是也从这些里面找出些蛛丝马迹,又或者说是疑惑。


朱允炆在他爹死后(朱标),并没有过于倾向对叔父们的反感、又或者是恐惧,他的那些番王叔父们,虽然是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但也对这位皇太孙孝敬有加,并没有过多出格的事情,虽然这里也有朱元璋的余威在。而根据后来朱元璋杀大臣来看,其实朱元璋可能有害怕朱允炆顶不住这些娇兵悍将、老臣们的势力,怕皇权被架空,(几次文臣案、蓝玉案等等)可是朱元璋在杀这些异性时,反而是加强了亲戚、兄弟间的权利滴,比如中山王徐达的后代(徐达的长女嫁给朱棣),给朱允炆留下的江山是有大将(亲戚、兄弟)有精兵(百战老兵,那时候的军户还没烂),还有没有根基的顾命大臣--方孝孺、齐泰、黄子澄。


可以说在朱元璋死后,朱允炆这个江山基本算是铁打的了,可是这娃傻帽来的,方孝孺更是个书呆子(有点类似康有为、洪秀全这样嘴里跑火车、出事转身走的类型)。一起看看这娃怎么把双王两炸一对三加几张散牌打输的。


一、朱元璋死后,方孝孺他们就说番王必反,所以不允许他们进京守孝。爹死了,儿子不回,这是现代社会才有的(比如那个什么时候死,才得几天假的新闻),在那个时代这可是大不孝。而且要是真怕番王反,简单啊,这多好借口,番王进京守孝,全软禁或找证据杀了不就可以了么?比如那个淮南王,无女子不如睡,一抓一准。估计当时方孝孺这些儒家是想逼反番王,自己立个牌坊,谁知道这种操作,把亲戚都得罪了...


二,一上位就摆出一副撤掉锦衣卫的嘴脸,也不知道是这位建文帝到底怎么学习皇家学术的,看如今的美国,FBI的头子或军情局的头子活得多潇洒,有时候还能登上总头领宝座,更不要说普大帝的出身了。


三,就算是想逼反番王,给自己留个好名声,也没必要做得如此儒弱,当时全国番王军力最强的就是北地的燕王朱棣,擒贼先擒王,不搞最强的,先搞最弱的。当然也可说柿子软的捏起来爽,问题是先搞掉的几个番王周王、代王、齐王、湘王,这些也是好搞的?这些娃当年可是跟著朱元璋一起打生打死滴,一个个都是人精,最后软柿子没捏好,反而溅一身新衣,让外人觉得皇帝寡情薄意。若是当时第一时间削朱棣,以当时情况估计其他番王连闹腾的想法都不敢。


四、牌坊想做得太漂亮太高大上,当代王血溅三尺后,建文帝及其班子有点惊慌失措的感觉,先是拒绝燕王朱棣自请换番的奏章(换到小地方),结果旨意刚驳回,后脚马上要求朱棣交出三卫(朱棣反的时候只有宫卫),最后看到朱棣拍三个儿子到京请安,马上又调长史替换掉原来跟随朱棣的谋臣,而皇宫里的大臣有人提议说囚禁三子为质子,竟然说出「拘留非礼」「无罪二拘,则燕王之举兵有辞」,我勒个去了,开始朱棣看到其他兄弟被关猪圈,自杀后,吓得上表说自己住元朝皇宫伪制了(燕王宫就是元朝原皇宫),要求换地,不同意。然后收人家三卫,还派个长史过去统领王宫内外事宜,真当朱棣是周王,愿意当猪?


五,朱棣三个儿子在南京,他在北京造反,真不怕儿子都死?!明史说:王将起兵,高煦方留京城,窃其善马而逃。辉祖(徐达大儿子,魏国公,南京守备)大惊,遣人追之,不及。京城真是筛子啊...朱高煦一开始就被他大舅盯住了,徐辉祖给建文帝密信就说过,这二外甥勇而悍,异日不独叛君,抑且叛父。这样被盯住的人,怎么可能会借给他好马,还能跑出城,而且朱棣的大儿子是个先天胖墩,史书说大儿子朱高炽守北京城时,是要人扶著才能站在城头的,而明史只说朱高煦骑马跑路,没讲大儿子朱高炽、朱高燧怎么跑出南京城的。这里面是谁帮助他们三兄弟的?南京城的锦衣卫可没有撤编啊...那时候还在的,这三人就这样跑了...跑了...在他们的爹反的那一刻跑了...这样的南京城真透成这样,朱元璋的对手们真的是战五渣渣了。(史书说徐达的小儿子曾唱反调,反驳朱允炆囚禁三质子,是他帮二外甥上的马,这货有个职位是锦衣卫千户)

还有个,这个归于第六来说,因为涉及到军事,也涉及到锦衣卫,朱棣反的时候,手中只有一卫,就是燕王宫宫卫,而当时北平城的守备是建文帝派去的,但是很奇怪,这几个人是死在北平城的锦衣卫手中的。朱元璋没死前,谁敢指挥锦衣卫?这中间,元芳你怎么看?

朱棣开始反叛的时候,主力是不在北平城的,朱棣带著二儿子朱高煦一直在北平城外作战,守北平城的是他的谋士和他的大儿子朱高炽,但是朱棣手中的力量并不强,早期一直是被压著打,因为兵力有限,进攻的路线也很单一。连他的兄弟们都不愿意跟他一起(除了宁王被胁迫外)。可是政府军统帅李景隆的到来,终于让朱棣转守为攻,港真,帅旗真的那么容易被大风吹断?三国演义才敢这样写....而且这个李景隆兵败后不被建文帝杀,反而在朱棣突袭南京城时开金川门,而后加官进爵,(这娃做的太明显了,猫腻大大的,比如包围北平,都打破张掖门了,竟然退兵)

最后一点,朱棣怎么会知道南京城守备力量不足的?为什么胆敢孤军去过江,不怕被半渡而击吗?还有,大明水师呢?不会是打完陈友谅后被朱元璋解散了吧?为什么朱棣上位后,会加强锦衣卫?为什么会增强水师力量?为什么朱棣死后才有文人敢写建文帝的仁孝、友爱、至纯,儒弱?为什么朱棣对山东那么苛刻?为什么建文帝早期军将云集,可是朱棣反的时候,除了李景隆这波回首掏的浪走位之外,其他地方的军队一直都是坚守(又或者是观望)?


朱棣反叛后,打山东最艰苦,可是山东有个千年王,读书人的圣地...所以明是当时读书人最不忠的时代


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的,朱棣最终通过靖难之役击败了朱允炆,当上了皇帝,他会给朱允炆好评吗?显然不会!

说朱允炆「仁孝」,这一点朱元璋还在时,他确实做得很到位。朱允炆自幼熟读儒家经典,其性格与他父亲很像。朱允炆十四岁时,父亲朱标生病,他悉心侍候,昼夜不离。连朱元璋也评价他「而诚纯孝,顾不念我乎」。

洪武二十九年,朱允炆又参考《礼经》及历朝刑法,对《大明律》中七十三条过分严苛的条令进行修改。这一举动也让朱允炆在民间赢得了人心......

因此,从史书上的这些片言只语中,朱允炆还真是比较孝顺和宽仁的,而这也是朱元璋最后选择朱允炆作为储君的原因之一。

但要说他「软弱」或是「儒弱」这恐怕不见得,因为作为储君进行培养的朱允炆,自幼接受正统的皇家教育,置身于政治斗争的核心之中。政治的残酷和冷血无情,朱允炆不会不清楚。因此,作为储君的朱允炆不断表现对长辈孝顺、对百姓宽仁,其实也是非常稳妥的政治手段,至于他是否出于真心,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但从朱允炆即位后的削藩行动来看,我并不觉得他是个「软弱」的皇帝。因为,如果他真的「软弱」是不敢这般雷厉风行的就推动削藩的。而且,朱允炆的削藩手段比汉朝的皇帝更加粗暴而彻底。

洪武三十一年(1398)六月,此时的朱允炆才刚即位两个月,就急切的商定削藩之策。仅一个月后,朱允炆便以周王次子举报父亲谋反为借口,把周王全家统统押解至京师,并将他们贬为庶人,轰轰烈烈的推动削藩行动。

其实,当时周王次子不过是一个十岁的孩子,哪懂什么叫谋反。再说,哪有藩王儿子会这么傻举报自己的父王谋反的呢?

之后,朱允炆的削藩行动和力度越发的激烈,湘王朱柏被人告发谋反,朱柏非常害怕于是在宫中自焚而死。然而,朱允炆也并没有因此而放过他的家眷,流放的流放,废庶的废庶……就连久经战阵的燕王朱棣也一度要靠装疯卖傻,才能勉强拖延了时间。

可见,朱允炆的削藩之举,应该早有打算并且是不顾一切、毫不留情的。这也是皇权斗争冷酷无情的充分体现。因此,朱允炆的失败并非由于他「儒弱」,而是他政治上不够干练和不懂用人。

燕王朱棣何许人也,他是常年在大明北境征战戍边的塞王,在军中颇具威望,其手下之兵将也都是战力强悍的边军,而朱棣又是九个塞王中最为雄才伟略的。所以,朱允炆在政治和军事斗争上,显然就还不是自己这位叔叔的对手。

其次,朱元璋时期已经把开国时功臣悍将都杀戮殆尽了,就留下老将耿炳文,守城还可以,要说统兵攻伐,和燕王比差太远了。加上,朱允炆又比较脑残,放著盛庸、平安和铁铉不用,总是对常败将军李景隆有著迷之自信,一次次把数十万大军交给他,然后又一次次败个彻底,岂能不败呢?


只能说是贪图虚名的皇帝罢了。不可否认,朱棣雄才伟略,又有北方边镇精锐,但是朱允炆空有全国之力(朱元璋留下的底子何其深厚,虽无悍将但有精兵,经济有洪武之治)却屡次错失良机放走了朱棣。

朱允炆根本不需要什么帅才,只需要用堂堂正正的围过去,碾压,就能擒杀朱棣。


汉景帝削藩,藩王叛。但人家老爹弟子打的好。这哥们,际遇差点。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