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皇帝被標籤「仁孝儒弱」這四字評語的時候,基本潛臺詞就是說這個皇帝是個「傻X」。

皇帝被稱為天子、君父,即表明了皇帝雖然是「人」,但更是「神」和「權」。仁孝雖然表明皇帝是個心腸很好的老闆,但同時也暗示了他沒什麼作為。這樣的帝王或胸無大志,或能力不足,死後大臣如何歌頌他的呢?想來想去,貌似脾氣不錯,那就是仁孝吧;儒弱這詞就是貶義了,說明皇帝大人耳根子軟,腦子不靈光,還膽小如鼠,總被欺負。一般後世這麼評價某個皇帝,大凡是這皇帝沒兒子或者改朝換代了,沒人替他說話了。

建文帝朱允文給世人的印象好像就是仁孝儒弱。他對大臣謙虛有理,很像他的父親朱標,對祖父朱元璋也很孝順。洪武皇帝的晚年,沒了馬皇后的管束,也沒了太子朱標的勸諫,更沒有人能真的理解他,聽他吐露心聲。那個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英雄變得越來越神經質,甚至有點殺人狂的味道。對大臣殺,對犯錯誤的宮人也殺。朱允文後來就每天親自服侍自己的祖父,以免他胡亂殺人。從這些可以看出,朱允文確實仁孝。

說到儒弱,朱允文自幼讀聖賢書,禮遇讀書人,肯定身上有書獃子的儒性;朝廷的文臣武將給祖父殺的乾乾淨淨,九邊的叔叔們磨刀霍霍,時不時還搞一場聯合軍演,這讓朱允文每天都很煩躁,生怕哪天幾個叔叔聯合起來把自己推翻。對還沒有發生的事情,就愁的要死要活的,說他弱,也確實不誇張,成大事者,怎能如此做小婦人態!

但人都是有多面性的,所以評價一個人,尤其是皇帝,一般都是一大段的文字。套路大多是生卒年份、人物生平、世人評價等等。都是用客觀存在的實物去總結概括。用抽象辭彙總結一個皇帝,我覺得不會太準確。

在朱允文身上,有儒學生普遍的迂腐,跨不過道德這一關,但是也有一名帝王的果決,對於削藩這件事,他是不打折扣的,誰勸也不行。他不是儒弱,只不過是虛偽。他想既殺了朱棣,又不擔逼死叔叔的罪名(雖然沒人敢審判他),這種既當婊子,又立牌坊的毛病,最終害了他。


先糾正一個常識性的問題。我們經常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就是:把歷史人物標籤化,臉譜化。經常三言兩語就能概括一個典型人物的性格和形象,這是不對的。

在現實生活中的人和人的抉擇都是複雜而又多變的,沒有那麼簡單和固定化。魯迅先生曾經表達過這樣一個意思。就是說從《紅樓夢》寫成以來,中國傳統的敘事方式就被打破了,意思是:《紅樓夢》的人物性格和形象刻畫是複雜的、多面的,是很具有現實意味的。

回到建文帝這個問題上,說他軟弱,那我想問問什麼才叫堅強呢?是要讓他扛著兵器身著盔甲上前線纔算是堅強,還是說要他對朱棣痛下殺手、血腥鎮壓這一場靖難的反叛纔算得上堅強。

說建文帝軟弱,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佔據了最好的條件卻沒能夠收拾了朱棣,反而失去了皇帝的寶座。這是一件很諷刺又讓人覺得匪夷所思的事情,所以人們要想要理解這個問題的原因。而一般的人們是不願意去做詳細考證和複雜分析的。不願意去考證分析,又想知道原因,所以,提供一個能夠讓大家容易接受的理論和原因就成了大家的共同願望。

說白了,性格軟弱這一個特點就是被捏造出來迎合人們的認知,緩解人們認知失調的。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一個國家征伐這樣重要的事情,是多方面因素作用而成的,不只是皇帝的性格能夠去左右和決定的。作為最高統治者的皇帝,往往要為這一場戰爭的失敗負起責任。所以建文帝就和長平之戰的趙括一樣,背上的這一口鍋,一個是因為仁慈軟弱,一個是因為紙上談兵。

然而,問題在於,大家往往都忽略了歷史事件背後的必然性,只是看到了一些表面的現象。


個人很贊同某個答友的說法,但凡被叫做「仁孝儒弱」的確就是說他是個傻x了。


孝文帝朱允炆,雖然正史對其的描述不是太多,畢竟他叔叔上位有點不正,尤其是他四叔對文人的手段跟他爺爺一樣,所以文人墨客對朱棣不是很有好感,反而野史記錄朱允炆比較多,大都是說他仁孝、至純、大有周武王之風範,是儒家心目中最為典範的皇帝(雖然全信儒家的帝王都沒有好果子喫,比如戰國時期的趙武靈王,信了孔子的學說被活活餓死,比如宋,偏信文人,最後皇帝入坑,妃子公主被輪營)。


歷史記載有些不全,可能是朱棣的禁忌,也可能這筆爛賬的確有些對皇家信譽不是很好,所以正史寫的大都是春秋之筆--一筆帶過。但是也從這些裡面找出些蛛絲馬跡,又或者說是疑惑。


朱允炆在他爹死後(朱標),並沒有過於傾向對叔父們的反感、又或者是恐懼,他的那些番王叔父們,雖然是龍生九子各有不同,但也對這位皇太孫孝敬有加,並沒有過多出格的事情,雖然這裡也有朱元璋的餘威在。而根據後來朱元璋殺大臣來看,其實朱元璋可能有害怕朱允炆頂不住這些嬌兵悍將、老臣們的勢力,怕皇權被架空,(幾次文臣案、藍玉案等等)可是朱元璋在殺這些異性時,反而是加強了親戚、兄弟間的權利滴,比如中山王徐達的後代(徐達的長女嫁給朱棣),給朱允炆留下的江山是有大將(親戚、兄弟)有精兵(百戰老兵,那時候的軍戶還沒爛),還有沒有根基的顧命大臣--方孝孺、齊泰、黃子澄。


可以說在朱元璋死後,朱允炆這個江山基本算是鐵打的了,可是這娃傻帽來的,方孝孺更是個書獃子(有點類似康有為、洪秀全這樣嘴裡跑火車、出事轉身走的類型)。一起看看這娃怎麼把雙王兩炸一對三加幾張散牌打輸的。


一、朱元璋死後,方孝孺他們就說番王必反,所以不允許他們進京守孝。爹死了,兒子不回,這是現代社會纔有的(比如那個什麼時候死,才得幾天假的新聞),在那個時代這可是大不孝。而且要是真怕番王反,簡單啊,這多好藉口,番王進京守孝,全軟禁或找證據殺了不就可以了麼?比如那個淮南王,無女子不如睡,一抓一準。估計當時方孝孺這些儒家是想逼反番王,自己立個牌坊,誰知道這種操作,把親戚都得罪了...


二,一上位就擺出一副撤掉錦衣衛的嘴臉,也不知道是這位建文帝到底怎麼學習皇家學術的,看如今的美國,FBI的頭子或軍情局的頭子活得多瀟灑,有時候還能登上總頭領寶座,更不要說普大帝的出身了。


三,就算是想逼反番王,給自己留個好名聲,也沒必要做得如此儒弱,當時全國番王軍力最強的就是北地的燕王朱棣,擒賊先擒王,不搞最強的,先搞最弱的。當然也可說柿子軟的捏起來爽,問題是先搞掉的幾個番王周王、代王、齊王、湘王,這些也是好搞的?這些娃當年可是跟著朱元璋一起打生打死滴,一個個都是人精,最後軟柿子沒捏好,反而濺一身新衣,讓外人覺得皇帝寡情薄意。若是當時第一時間削朱棣,以當時情況估計其他番王連鬧騰的想法都不敢。


四、牌坊想做得太漂亮太高大上,當代王血濺三尺後,建文帝及其班子有點驚慌失措的感覺,先是拒絕燕王朱棣自請換番的奏章(換到小地方),結果旨意剛駁回,後腳馬上要求朱棣交出三衛(朱棣反的時候只有宮衛),最後看到朱棣拍三個兒子到京請安,馬上又調長史替換掉原來跟隨朱棣的謀臣,而皇宮裡的大臣有人提議說囚禁三子為質子,竟然說出「拘留非禮」「無罪二拘,則燕王之舉兵有辭」,我勒個去了,開始朱棣看到其他兄弟被關豬圈,自殺後,嚇得上表說自己住元朝皇宮偽制了(燕王宮就是元朝原皇宮),要求換地,不同意。然後收人家三衛,還派個長史過去統領王宮內外事宜,真當朱棣是周王,願意當豬?


五,朱棣三個兒子在南京,他在北京造反,真不怕兒子都死?!明史說:王將起兵,高煦方留京城,竊其善馬而逃。輝祖(徐達大兒子,魏國公,南京守備)大驚,遣人追之,不及。京城真是篩子啊...朱高煦一開始就被他大舅盯住了,徐輝祖給建文帝密信就說過,這二外甥勇而悍,異日不獨叛君,抑且叛父。這樣被盯住的人,怎麼可能會借給他好馬,還能跑出城,而且朱棣的大兒子是個先天胖墩,史書說大兒子朱高熾守北京城時,是要人扶著才能站在城頭的,而明史只說朱高煦騎馬跑路,沒講大兒子朱高熾、朱高燧怎麼跑出南京城的。這裡面是誰幫助他們三兄弟的?南京城的錦衣衛可沒有撤編啊...那時候還在的,這三人就這樣跑了...跑了...在他們的爹反的那一刻跑了...這樣的南京城真透成這樣,朱元璋的對手們真的是戰五渣渣了。(史書說徐達的小兒子曾唱反調,反駁朱允炆囚禁三質子,是他幫二外甥上的馬,這貨有個職位是錦衣衛千戶)

還有個,這個歸於第六來說,因為涉及到軍事,也涉及到錦衣衛,朱棣反的時候,手中只有一衛,就是燕王宮宮衛,而當時北平城的守備是建文帝派去的,但是很奇怪,這幾個人是死在北平城的錦衣衛手中的。朱元璋沒死前,誰敢指揮錦衣衛?這中間,元芳你怎麼看?

朱棣開始反叛的時候,主力是不在北平城的,朱棣帶著二兒子朱高煦一直在北平城外作戰,守北平城的是他的謀士和他的大兒子朱高熾,但是朱棣手中的力量並不強,早期一直是被壓著打,因為兵力有限,進攻的路線也很單一。連他的兄弟們都不願意跟他一起(除了寧王被脅迫外)。可是政府軍統帥李景隆的到來,終於讓朱棣轉守為攻,港真,帥旗真的那麼容易被大風吹斷?三國演義纔敢這樣寫....而且這個李景隆兵敗後不被建文帝殺,反而在朱棣突襲南京城時開金川門,而後加官進爵,(這娃做的太明顯了,貓膩大大的,比如包圍北平,都打破張掖門了,竟然退兵)

最後一點,朱棣怎麼會知道南京城守備力量不足的?為什麼膽敢孤軍去過江,不怕被半渡而擊嗎?還有,大明水師呢?不會是打完陳友諒後被朱元璋解散了吧?為什麼朱棣上位後,會加強錦衣衛?為什麼會增強水師力量?為什麼朱棣死後纔有文人敢寫建文帝的仁孝、友愛、至純,儒弱?為什麼朱棣對山東那麼苛刻?為什麼建文帝早期軍將雲集,可是朱棣反的時候,除了李景隆這波回首掏的浪走位之外,其他地方的軍隊一直都是堅守(又或者是觀望)?


朱棣反叛後,打山東最艱苦,可是山東有個千年王,讀書人的聖地...所以明是當時讀書人最不忠的時代


歷史都是勝利者書寫的,朱棣最終通過靖難之役擊敗了朱允炆,當上了皇帝,他會給朱允炆好評嗎?顯然不會!

說朱允炆「仁孝」,這一點朱元璋還在時,他確實做得很到位。朱允炆自幼熟讀儒家經典,其性格與他父親很像。朱允炆十四歲時,父親朱標生病,他悉心侍候,晝夜不離。連朱元璋也評價他「而誠純孝,顧不念我乎」。

洪武二十九年,朱允炆又參考《禮經》及歷朝刑法,對《大明律》中七十三條過分嚴苛的條令進行修改。這一舉動也讓朱允炆在民間贏得了人心......

因此,從史書上的這些片言隻語中,朱允炆還真是比較孝順和寬仁的,而這也是朱元璋最後選擇朱允炆作為儲君的原因之一。

但要說他「軟弱」或是「儒弱」這恐怕不見得,因為作為儲君進行培養的朱允炆,自幼接受正統的皇家教育,置身於政治鬥爭的核心之中。政治的殘酷和冷血無情,朱允炆不會不清楚。因此,作為儲君的朱允炆不斷表現對長輩孝順、對百姓寬仁,其實也是非常穩妥的政治手段,至於他是否出於真心,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但從朱允炆即位後的削藩行動來看,我並不覺得他是個「軟弱」的皇帝。因為,如果他真的「軟弱」是不敢這般雷厲風行的就推動削藩的。而且,朱允炆的削藩手段比漢朝的皇帝更加粗暴而徹底。

洪武三十一年(1398)六月,此時的朱允炆才剛即位兩個月,就急切的商定削藩之策。僅一個月後,朱允炆便以周王次子舉報父親謀反為藉口,把周王全家統統押解至京師,並將他們貶為庶人,轟轟烈烈的推動削藩行動。

其實,當時周王次子不過是一個十歲的孩子,哪懂什麼叫謀反。再說,哪有藩王兒子會這麼傻舉報自己的父王謀反的呢?

之後,朱允炆的削藩行動和力度越發的激烈,湘王朱柏被人告發謀反,朱柏非常害怕於是在宮中自焚而死。然而,朱允炆也並沒有因此而放過他的家眷,流放的流放,廢庶的廢庶……就連久經戰陣的燕王朱棣也一度要靠裝瘋賣傻,才能勉強拖延了時間。

可見,朱允炆的削藩之舉,應該早有打算並且是不顧一切、毫不留情的。這也是皇權鬥爭冷酷無情的充分體現。因此,朱允炆的失敗並非由於他「儒弱」,而是他政治上不夠幹練和不懂用人。

燕王朱棣何許人也,他是常年在大明北境徵戰戍邊的塞王,在軍中頗具威望,其手下之兵將也都是戰力強悍的邊軍,而朱棣又是九個塞王中最為雄才偉略的。所以,朱允炆在政治和軍事鬥爭上,顯然就還不是自己這位叔叔的對手。

其次,朱元璋時期已經把開國時功臣悍將都殺戮殆盡了,就留下老將耿炳文,守城還可以,要說統兵攻伐,和燕王比差太遠了。加上,朱允炆又比較腦殘,放著盛庸、平安和鐵鉉不用,總是對常敗將軍李景隆有著迷之自信,一次次把數十萬大軍交給他,然後又一次次敗個徹底,豈能不敗呢?


只能說是貪圖虛名的皇帝罷了。不可否認,朱棣雄才偉略,又有北方邊鎮精銳,但是朱允炆空有全國之力(朱元璋留下的底子何其深厚,雖無悍將但有精兵,經濟有洪武之治)卻屢次錯失良機放走了朱棣。

朱允炆根本不需要什麼帥才,只需要用堂堂正正的圍過去,碾壓,就能擒殺朱棣。


漢景帝削藩,藩王叛。但人家老爹弟子打的好。這哥們,際遇差點。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