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活十讲》

作者: 蒋勋

生活,这两个字隐藏着太多的韵味,似乎现在的人都能谈“生活”二字了。可生的确容易,活也容易,但想生活好,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在如今物化的社会中,,与价值观扭曲的人接触,如何才能够保持生活原有的样子?但生活的本质其实并不复杂,那就是要坚持自我,看蒋勋的《生活十讲》就明白了。

全书从十个部分讲了生活中的常见的:关于教育关于价值观关于官民关于道德伦理关于信仰关于物质经济关于文学与创造关于爱情关于欲望关于食物,从一些简单的现象或变化很浅很轻的滑向它背后的根源以及将来的趋势以及我们要如何面对,有些给出了答案,有些给出的是遗憾,更多的给出的无奈,或许在生活中我们只能过好自己的日子,做好自己,不被物化,不被这急躁的社会风气风化,用着自己的原则生活着~

若是说信仰,每个人的信仰不尽相同,“美学可以是一种信仰,政治可以是一种信仰,道德也可以是一种信仰。任何你在生命里的某一阶段,所相信的事物都可以是信仰。”蒋勋在书中如此说。的确是如此,人处于不同的年纪,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并不相同,相信的事物也不尽相同,但人生活于大自然,最终的信仰是自然。人,若是能够看清生命的本质,就会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也便学会了生活。

2.

《一个人生活》

作者: (日) 谷川俊太郎

在他的诗中,目光邂逅容颜,肉体邂逅肉体,心灵邂逅心灵。

在他的散文中,讲述着自己快活地老。

日本著名诗人谷川俊太郎年近古稀时的作品——《一个人生活》。

通透面对平淡生活的真相,一言难尽却坦诚相告,希望我们能快活地老,自由地活。

除了清朗、素淡与清澈的诗歌以外,谷川俊太郎笔下的世俗生活可爱而富有活力。不是那种亢奋的活力,而是真正发自内心地热爱着现世,以手写心地写给日常生活的颂歌。看看目录,每一篇文章都在描述些细微得容易让人忽略的平凡小事,每一件平常事中,却都有诗人用心的思考与感悟。书的背面有两句推荐语“爽朗幽默公开个人的食衣住行,睿智大方畅谈生死与美学”,四个形容词可以为全文定义,而作者的形象也跃然纸上。

3.

《西藏生死书》

作者: 索甲仁波切

人如何面对死亡?当亲人接近死亡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如果能做到坦然面对死亡,而不是觉得黑暗、恐惧?人最后的归属是死亡,死亡之后还会有什么?本书将用藏传佛教语言告诉你上述问题的答案,为你揭示一个关于佛教修行者的个人见解。书中的这个观点引起很多人的共鸣:死是必然的,我们没有理由回避,坦然面对死,才能更好的生。毫无疑问因为本书的题材和内容,这本书将是一本令人难忘的书,也许你没懂没明白,但不妨碍你记住它。

这是一本与众不同的书,可以说是关于宗教信仰的、可以说是关于思想精神探讨的、也可以说是心理方面的。《西藏生死书》更是系统的讲述了修行对人的重要性。人们活在这个物欲、愚痴、嫉妒的社会中,只有通过修行,让人们的内心更加平静。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