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悉达多的慈言善语(一)ˍ佛法

2015-06-08_13.48.46.jpg

2015/06/08摄于青海 玉树 勒巴沟

 

                所谓的佛法;就是一种教我们快乐地活在当下之法!

                西元前565年在北印度靠近现今尼泊尔境内的迦毘罗卫国,诞生了一位小王子。他的名子叫悉达多 乔达摩。这个小王子在他廿九岁那年,抛下王位继承权、离开荣华富贵的宫廷生活,布衣赤足进深山、入森林去苦修。他立志要凭自己的智慧寻思出一条解脱途径,好带领人们脱离痛苦的轮回。以便从人性中的我执与自私里,寻找出真实的喜悦。经过六年的苦思寻修,在他卅五岁那年终于整理出一套处世哲学。于是在接下来的四十五年里,除了夏日雨季必须「结夏安居」之外,王子始终沿著恒河流域的两岸游走,然后为那些想要离苦得乐的人们演说祂的「法」。

2015-06-08_08.20.36.jpg

 

2015/06/08摄于青海 玉树 勒巴沟

2015-06-08_11.20.13.jpg

 

2015/06/08摄于青海 玉树 勒巴沟

 

            这些当年祂所说的「法」,被现代学者们称之为「原始佛教」。内容包括「缘起法」、「三法印」、「四圣谛」、「八正道」,以及「四念处」、「无我」、「四梵住」等等修行理念。

                有关这些「原始佛教」的实质内容,在此我们暂不赘述,有兴趣的朋友不妨点阅文末的连结ˍ「悉达多这个人跟他所说的法」。在接下来这一系列的文章哩,我想尝试用现今的语言来演说佛陀的「法」。让我们试著去了解小王子所说的法,为什么能够流传人世间两千五百年而不墬?又如何能够教人们寻得离苦得乐之途?

                佛教的理论被认为是一种「心的科学」。两千五百年来它借由心念的转变,教导人们以实用的方法来对治恼人的事物、负面的情绪,以及日常生活的种种问题。

2015-06-08_11.53.40.jpg

2015/06/08摄于青海 玉树 勒巴沟

2015-06-08_12.20.11.jpg

2015/06/08摄于青海 玉树 勒巴沟

 

                佛陀发现人类活在这个世界上,靠的是眼、耳、鼻、舌、身这五个感官,去感受外在的色、声、香、味、触等讯息。佛教称这些种种讯息为【色】,也就是泛指我们所看到、听到、闻到、尝到以及接触到的种种外在景象、资讯。 这些我们所接受到的外在形色、讯息,本来就是「中性」的,原本就是没有好坏、顺逆之分,所以【心经】上才会告诉我们【色即是空……色不异空】。这里的空是指【空性】或【空相】,而不是表示空无或虚空的意思。

                所谓的【空性】也就是说;所有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景色、现象,都是一时诸多因缘聚合而成的暂时景象。只要形成这些景象的诸多因缘其中之一瓦解或变化了,那呈现在我们眼前事物的面貌,也就跟著开始转变甚至归空。因为这些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所有景色现象,都是如此不扎实、没有一个坚实不变的本体,所以称之为【空性】或【空相】。

                 虽然万物、万相本来都是「中性」的,但是当人们接收外在的这些讯息之后,习惯性地加上自己的感受(受)、想法(想)、冲动(行)、意识(识),因而心中产生了好恶、憎爱、顺逆等等拣择心态。如此一来不如意或不顺心的情况就会带来烦恼、压力或痛苦的感受产生。也就是我们这种心态会随外境而起舞的生活方式,佛陀才会说我们是活在【色界】或此岸。

2015-06-08_13.52.39.jpg

2015/06/08摄于青海 玉树 勒巴沟

2015-06-08_14.06.17.jpg

 

2015/06/08摄于青海 玉树 勒巴沟

 

                于是【波罗蜜多心经】直接告诉我们;色、受、想、行、识这五蕴都是【空性】,都是来来去去、时隐时现的。它们都只是诸多因缘聚合而成的一时现象,不是真的具有永恒不变的本体。所以不但是【色即是空】,而且【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感受、想法、冲动、意识也同样是具如此空性)。

                一个人如果能够看透这些「五蕴本是空性」的实相,那就可以外不受各种情景所惑,内不受诸多情绪所乱,而过著平等、随顺、宁静、安和的岁月。其实这就是所谓的觉悟者的生活,或者说是活在【空境】或彼岸的生活。

                【金刚经】上也提到;「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修行者的心还困在声、色当中,受到五蕴牵扯的话,那他是走错路、修错道,无法成为一个觉悟者。

                佛陀在南传【法句经 】 二十五 比丘品上,就直接告诉祂的弟子们该如何修行。ˍ「善哉制于眼,善哉制于耳,善哉制于鼻,………善哉制一切。 制一切比丘,解脱一切苦。」(好好掌控你的视觉,好好掌控你的听觉,好好掌控你的嗅觉,………最好的修行就是能够掌握自己的眼、耳、鼻、舌、身、语、意,能够掌握自己这些身、蕴感受的修行者,就能解脱一切苦。)

                 须菩提长老也曾对佛陀表示他的见解;「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如果我们能够摆脱人间万相的好坏、顺逆观念的话,那他就是一位觉悟者了。)

2015-06-08_12.22.20.jpg

2015/06/08摄于青海 玉树 勒巴沟

 

2015-06-08_12.26.04.jpg

2015/06/08摄于青海 玉树 勒巴沟

 

                所以到头来说;所谓的修行就是去学习掌握自己的身心(名色),以免盲目地跟随身、蕴起舞。由此来看佛法就是一种心的调御方法,心调好了;人就上岸,不再在苦海里浮沉!所以佛法是一种教我们生前活出极乐,而不是死后才能到达天堂的生活方法。

                因为佛法!就是一种教我们快乐地活在当下之法。

2015-06-08_12.46.53.jpg

2015/06/08摄于青海 玉树 勒巴沟

2015-06-08_12.52.55.jpg

2015/06/08摄于青海 玉树 勒巴沟

×××××           ×××××           ×××××

                日本的白隐慧鹤禅师(俗名长泽岩次郎生于1685年~1768年),十五岁时于松荫寺出家,自此精进苦修,颇得乡人敬重。

                 就在白隐禅师潜修的村镇,一位店家的漂亮又未婚的女儿怀孕了。在三百年前的日本,家中有未婚怀孕的女子,当然不是一件光彩的事。女孩的父母也就非常愤怒,更是百般追问肚子里的小孩父亲是谁?开始女孩始终不肯说,直到最后受不了了,终于供出「白隐」两个字。

                震怒中的父母于是携带棍棒、兴师动众前去寺庙理论。 当白隐听完众人兴师问罪的原由之后,只淡淡地回应说:

                「喔!是这样子的吗?」 众人一听不异于火上加油,于是一阵棍棒加身打的白隐遍体麟伤。

                自此之后白隐在村人眼中不但不再受到敬重,甚至备受藐视。从此禅师不但化缘变的困难了,而且往往还会受到多方言词的羞辱。

                几个月过去了女孩生下一个娃儿,女孩的父母认为这是白隐的小孩,理应由他来喂养,因此把婴儿抱到寺庙。白隐听完来意之后,也只是淡淡地回应: 「喔!是这样子的吗?」然后坦然接下小孩。

                一个出家的僧人,当然没办法喂养幼婴。刚好村子里有几位还在哺育母奶的妈妈,白隐于是只得向这些妇人们求援。这些年轻妇人虽然都看在无辜的幼婴份上,答应帮忙供应奶水。但每次见面也都少不了一阵冷嘲热讽。只是白隐一概默默承受不予辩驳,依旧持续细心照料小婴儿。

                又是将近一年的时间过去了,婴儿的母亲终于承受不了良心上的谴责,因此向她父母亲坦承孩子的生父就是卖鱼店的青年,而不是白隐禅师。当日他会以禅师当借口来搪塞,是因为她看父母亲向来都很敬重禅师,所以认为他们应该不会太为难禅师,谁知竟然惹出这么大的事件,给禅师带来这么大的羞辱与麻烦。

                羞愧、懊悔兼具的父母,赶紧带著女孩来到禅寺,并跪在白隐禅师面前恳请他的原谅。 禅师听完他们的言词之后,也只是淡淡地回应: 「喔!是这样子的吗?」并把婴儿还给他们。

                ………

                白隐禅师住世83年,被誉为五百年来难得一现的禅宗大师。他就是日本禅宗公案的创始者,特别强调禅学应落实于生活之中,故有「在家禅」、「民众禅」之赞誉。 禅师一生高风亮节、淡然一生,曾婉拒天皇赐给他代表日本佛教界最高阶级之「紫衣」,终身穿著一件普通的黑色袈裟。

                白隐禅师圆寂后,樱町天皇加谥为「神机独妙禅师」,明治天皇追封为「正宗国师」。

                …………

                ………

                ……

                …

                红尘三千事,白隐一声笑!

2015-06-08_13.00.02.jpg

2015/06/08摄于青海 玉树 勒巴沟

 

2015-06-08_13.15.47.jpg

2015/06/08摄于青海 玉树 勒巴沟

×××××           ×××××           ×××××

                当禅宗五祖宏忍禅师将代表衣钵的袈裟,暗中传给六祖慧能时,特别交代他立即潜往南逃,以免被那些忌妒者加害。果不其然!当慧能的众多师兄得知师父已将衣钵传给一个刚入门未及一年,尚未剃度且年方廿四的南蛮子时(唐朝时期的岭南一带被称之为南蛮),基于为大师兄ˍ神秀打抱不平,而纷纷上路意欲代为追讨袈裟。

                 两个月后终于被一位将军出身,俗名陈惠明的学僧先行追到。慧能只得将师父传给他的袈裟置于大石上,然后隐身于草丛中。惠明看到之后伸手便取,谁知他虽是行伍出身,却提也提不动袈裟。于是他就叫著说:「行者!行者!我为法来,不为衣来。」

                 慧能于是现身盘坐在石头上。惠明上前施礼开口说道:

                「希望行者能为我说法。」

            慧能说:「你既然为法而来,那就宁心放空,勿生一念,我为你说法。」

                就这样静默了许久,突然慧能开口问道:

                「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不去思考好坏、顺逆,就在那个时候,怎样才是惠明师兄你本初心的状态呢?)

                在那当下惠明恍然顿悟!

                于是赶紧再问:『上来密语密意外,还更有密意否?(从上代祖师传下来的这些密语密意外,还有其他密意吗 ?)

                慧能说:『与汝说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在汝边。(对你说了就不是密意!你若能心无罣碍;而自返观照念头、情绪的来去,成佛的秘密就在你眼前。)

                …………

                ………

                ……

                …

2015-06-08_13.52.39.jpg

2015/06/08摄于青海 玉树 勒巴沟

2015-06-08_13.16.42.jpg

2015/06/08摄于青海 玉树 勒巴沟

 

 

×××××           ×××××           ×××××

                禅宗的三祖ˍ僧灿禅师悟道后曾做一首证道诗,名为《信心铭》。诗里如此写著~~

至道无难,(想要了解生命最高深的道理并不困难)

惟嫌拣择。(面对任何情景,心中莫存好坏之拣择心。)

但莫憎爱,(只要能够放下对事物的爱恨分别心态)

洞然明白。(就能豁然明白)

毫厘有差,(知道与做到看似只有毫厘之差别)

天地悬隔。(但两者不同的结局却如天地之相隔)

欲得现前,(想要活在当下,品尝当下美好。)

莫存顺逆。(心中就不能有好坏、顺逆的差别心。)

违顺相争,(如果还有好坏、顺逆的煎熬。)

是为心病。(那就表示心病了)

不识玄旨,(如果你不了解这个玄妙的道理)

徒劳念静。(那么所有的静坐、禅修都将徒劳无功)

圆同太虚,(人的本心俱足像太虚般圆融)

无欠无余。(不必增减、不必修补)

…………

…………_ 三祖僧灿《信心铭》

2015-06-08_13.37.54.jpg

2015/06/08摄于青海 玉树 勒巴沟

2015-06-08_13.40.25.jpg

2015/06/08摄于青海 玉树 勒巴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