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各大银行都在裁员

汇丰控股开始在其全球银行和市场业务至少裁减50个工作岗位,作为员工年度绩效考核的一部分。知情人士说,汇丰投资银行部门受影响的员工将在未来几周内失去工作;裁员不针对特定的业务或地点。

在刚结束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中,英国劳埃德银行集团(Lloyds Banking Group)首席执行官Antonio Horta-Osorio对CNBC表示,该行将不排除进一步裁员的可能,因为该银行正在更新技术平台,并评估与客户的沟通方式。

那么,怎样的人会进入裁员名单?

20世纪60年代时,梅尔文·勒纳(Melvin J. Lerner)曾描述过一个叫做「公正世界理论」的心理现象:人们更愿意相信坏事只会发生在坏人身上。比如说,在裁员过后,幸存者普遍会认为公司解雇的都是表现很差的员工。

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找到了一家美国《财富》100强的公司,该公司刚刚经历了一次大规模裁员,我们从中收集了丰富的数据,试图找出公司决定员工去留的依据。结果发现了一个意料之外的因素:一贯优秀的工作考核记录。在被裁掉的员工中,只有23%的员工前一年获得了负面的工作考核评价。也就是说,被裁的员工中77%的人根本不知道被解雇的原因。

但是当我们研究了所有被裁员工前两年的360度工作评定,并询问了裁员的原因之后,发现了一系列持续性的问题,一切都不是毫无征兆。我们总结了四个因素,它们是危险来临的信号。那些被裁掉的人,至少符合其中两项。

1.没有战略眼光

在不幸被裁的150名员工中,多数都没有担任过战略制定的工作。这导致在360度评估中,同事们认为他们制定战略的能力很差。整体来说,在战略能力的排名中,那些被裁的人排在32百分位,也就是说,有2/3的同事排在他们之前。关于这点,他们其实有机会亡羊补牢,因为在前两年的评估中,他们就已经收到过关于自己战略能力的反馈了。

但他们为什么没有改观?其中一个原因是他们虽然工作努力,但太过专注和狭隘,过分强调当下的运营、技术或者职能问题。这些人都拥有具有价值的技术或者职能专长,但问题是,大多数公司最需要的是那些能够找到致胜战略,确保公司竞争优势的人才。

2.表现不稳定

360度评估同样发现了问题所在:被解雇的员工在成果交付的排名中明显偏低。这些人在过去两年里曾有过各种问题,比如没有按时完成工作,参与的项目最终失败,或者表现太差,拖垮了团队水平。尽管他们自认为工作非常努力,但在360度评估中,别人眼中的他们效率不高,每况愈下,甚至被认为工作懒散。

3. 职业道德有污点

这点并不常见,但是一旦出现这类问题,员工就会被解雇。道德滑坡的范围很广,包括:不遵守公司的规定;对同事有不当言论,或不当关系;在财务方面有不当行为,比如通过制造虚假发票,将剩余款项从一个预算挪移到另一年等。这些问题除了说明该员工不诚实以外,更大程度上反映了此人孱弱的判断是非的能力。

4.人际交往能力差

很多不善人际交往的人,会因为技术能力获得晋升,但最终一定还会因为人际交往能力差而遭遇失败。总体而言,这150名员工在人际关系和交往技能的360度评估中,排名都很低。

很多人被认为是软弱无力的,无法影响他人,带动革新;另一些人则很难相处,会让人觉得充满恶意、暴力、愤怒、冲动、好斗;还有人则被认为是毒害工作气氛的「凶手」。

所以,怎样才能避免被裁掉?

在动荡时代,企业裁员是习以为常之事。作为职场中人,我们只能被动接受这个现实,但并不是没有化被动为主动的手段,那就是铸就个人品牌

美国管理学者汤姆·彼得斯(Tom Peters)(《追求卓越》作者之一)提出,21世纪的工作生存法则就是建立个人品牌。他认为,不只是企业、产品需要建立品牌,个人也需要在职场中建立个人品牌。个人品牌如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体现信任度、知名度、美誉度和在工作中的独特价值。随著新企业不断涌现,企业更新变换的速度非常快,任何人都很难在一个企业从一而终,只要有了个人品牌,就成为职场中的稀缺人才。这种人一般是坐等机会敲门而不是主动上门去找工作。

个人品牌一般有三个特征:

最基本的特征是诚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让我们看一看壳牌,这是一家百年老店,在2015年财富世界500强中排名第三,它持续成功的关键是什么?壳牌(中国)人力资源副总裁王晶表示,最重要一点是壳牌一直坚守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诚实、正直和尊重他人——指导公司一切工作,也是壳牌商业原则的基础。

▲其次是正派。如果说诚信是做人的态度,那么正派就是个人行事的风格。现实生活中,你是不是也遇到过在背后使坏的人,他们无非是想尽最大可能地获取私利。这些人表面上是占了便宜、得了好处,其实却是抹黑了个人品牌,既损人又害己。

▲最后,个人品牌讲究持久性和可靠性。建立个人品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长期的慢慢积累,即便你换了工作,但品牌永远会跟随著你。个人品牌的可靠性,说明你的做事态度和工作能力是有保证的,也一定会为企业创造较大的价值。可靠性也需要个人通过完成一件件事情来体现。

如何建立个人品牌?除了诚信和正派之外,还需要弄清几个问题:你想要成为什么?你的工作有价值吗?你有价值吗?建立个人品牌,要使个人的特质跟你想达到的目标相结合。

许多管理学者认为大企业创造品牌的标准方法就是「特色—利益」模式,企业思考它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特色,能为客户带来什么特殊的利益。这套方法同样可以运用到个人品牌上。

你的「特色—利益」模式是什么?

你每一项工作都能保质保量地及时完成吗?

你总是提出一些创新思路和办法吗?

你是否能带动其他同事一起解决工作中的困难?

从这些问题中,找出自己能提供的价值。

个人品牌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一旦形成,就会成为职场的「不倒翁」,

做任何事都会事半功倍。

希望大家都能建立自己的个人品牌

在职场上找到更好的自己

逃离裁员名单~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