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连续剧《大明王朝1566》里,李时珍配合海瑞出现过许多镜头。电视剧里的他与海瑞的私交看似不错,二者有共同的性格与人生信仰:刚直、忧民、达济天下。尤其是海瑞在淳安知县任职时,李时珍给海瑞妻子治过病,还开方煎药帮当地百姓救灾。当海瑞调任户部主事后,李时珍也曾给路过京城给海瑞母亲治过病。当海瑞买棺材、别妻子、教童仆,以死上书时,李时珍在表示敬佩的同时,也善意地规劝过他谨慎行事。

回头看看,李时珍是跟随海瑞的镜头出现的,是海瑞的「配角」。按历史上真实的记载,在大明1566年(嘉靖四十五年)时,李时珍应为48岁,而当时海瑞为52岁,他们是同时代的同龄人不假,但前者是湖北人,后者是海南人,一个是地方官场的县令,一个是浪迹四方治病救人的郎中,风马牛不相及。他们二人认识吗?工作无交集,应该是不认识。但是,作为同时代的同龄人,他们可以有共同的话题与志趣吗?这个可以有。所以,导演张黎在《大明王朝1566》里,巧妙、精心地把他们两个安排在了一起,感觉挺好,有点别出心裁。

第一,海瑞与李时珍有共同的信仰。是同一类型的历史人物。

海瑞为什么能成为一代清官?就是因为他有坚定的儒家倡导「济世救民」信仰。当时他虽然官不大,但能坚守民本思想,始终为底层的百层大声呐喊:在严嵩父子推行的所谓改稻为桑的国策中,决堤淹田,祸害淳安等三县百姓,海瑞敢于大声说不。而李时珍作为一个医者,治病救人是他的天职也是信仰,也是他一生为之追求的理想,他和海瑞一样,身体力行救济底层百姓——「达济天下」,践行积德行善之本能。在剧中,海瑞穷得连药钱都付不起,而李时珍救灾用药都是免费的甚至是垫付的。

第二,海瑞与李时珍可以装在同一个镜框里,诠释同一种正能量。

在《大明王朝1566》里,海瑞是正气与正能量的传导者:刚直不阿,敢于向贪官污吏和歪风斜气挑战,比如敢把浙直总督胡宗宪的儿子抓起来,原因只是该公子在驿站公款吃喝。但作为艺术作品的电视剧,海瑞形象又太单薄了,而好友王用汲也无法使海瑞这个形象丰满起来,于是「借」来了李时珍这个历史人物。李时珍镜头不多,但传播的却是不亚于海瑞的正能量:悬壶济世,行善众生。这两种正能量相辅相成,有很好的社会警示效果。让人看了很亲切,一点不觉得有啥别扭。


在大明王朝电视剧里,李时珍有傲骨但不傲气凌人,有自己独特的秉性。也表现出了不畏权贵。同时医术精湛,对自己的好友也能仗义帮衬,这表现出了他暖心善良的一面。他也算是一股清流。虽然当时他不满嘉靖帝的执政方式和懒政行为,后来却能帮其治病开药方,也彰显了他能分清时事,始终没忘自己的本质是治病救人,值得称赞!


在他当时对医学药学的认知水平背景下,他算是推动了具大进步。但放在当代,就没那么大影响了。时代不同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