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把结果真想明白了,然后再选择就会好许多。

两个人都团团转,的确是不行的,家庭教育如果失败了,你们「成功」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如果说孩子不需要那么多的陪伴,个别孩子或许问题还不太大,但内心也一定有问题,只是严重程度不同而已。漠视的危害甚至大于打骂……

当然,如果时间保证不了,关注度足够也可以。

如果关注度也严重不足的话,恐怕孩子不会看到您所谓的「人生榜样」,而只是单纯的体验到了「漠视」和孤独,感觉缺爱,感觉无力……

困难是要大人来解决的,至少有一个人关注家庭多一些,这个观点绝对正确。关键是「这个人」是谁的问题。

简单的看,谁挣钱更容易,挣的更多,就去工作,也是一种选择,只是需要做出「牺牲」的一方,放下内心的执念就好……

最近有篇文章叫《孩子,我曾想教给你很多,却发现自己一无所知》。在虚拟现实、人工智慧和商品互联等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全球的幼儿教育确实面临著越来越大的考验:一方面,我们并不清楚怎样的教育才能让孩子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变幻莫测;而另一方面,随之而来的日新月异的价值观也让为人父母们颇有些不知所措,甚至会怀疑自己年轻时积累起来的诸多「美好」品质,如,礼貌、合群、谦虚。

很多媒体都在强调「陪伴」,却极少从面向未来的角度来思考其根本原因。那么今天,我就来尝试阐述下「陪伴」的现实意义。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命运」

无论是否承认,我们不得不说,每个孩子都有一定的「命运」。也许「命运」这个词听起来有点沉重、甚至让人厌烦。毕竟,哪有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通过后天的拼搏而超越自己呢?但问题是,孩子天性中的很多独特之处的确是与生俱来、难以掌控的。

当然,这并不意味著成长的「随波逐流」,因为,发现和深化「命运」本身即是人生的最大课题和乐趣,而这个过程恰恰要求我们协助掌舵。但孩子们的独特「命运」的确提醒为人父母们:「陪伴」而不是「教育」才是最该做的事情。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这样的困扰:孩子的某些「不好」习惯总是屡教不改,孩子的某种能力与别人相比相形见绌,孩子的某个特质与社会期望格格不入。但我们有没有想过,这些可能恰恰是孩子走向某个方向必备的前提!这样的案例很多,比如,华盛顿小时候颇为叛逆,爱因斯坦小时候有阅读障碍,牛顿小时候脾气古怪、骄傲自大。

「儿孙自有儿孙福」的意思是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都有著「与众不同」的命运,所以为人父母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沉静、不比较;然后在以宽大的胸怀接纳的前提基础上,给予适当的「点播」即可。

为什么「定性式」教育是不可取的?

为人父母有个习惯,总是拿自己的经验说事,是非问题尤其喜欢如此。比如,我们总是喜欢帮孩子定义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然后期望孩子也能照此行事,却极少反思,我们自己的这些所谓好的「经验」是怎样学到的?过去这些「经验」给我们自己带来了什么?未来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举个例子,我们很在意「礼貌」的重要性,这无可厚非,因为每天处于社会生活中的我们能够充分理解「礼貌」在人际交往中的价值和意义。但问题是,幼儿并不懂这些,他们如果不亲身经历可能也很难真正弄懂。不信我们可以想想,自己几岁才真正明白「礼貌」用处?

站在国际化的角度上,过分的「礼貌」甚至会影响沟通的效果,导致双方因为「有所保留」而无法了解对方的意思。而且,我们也很难知道,未来对于「礼貌」的定义和期望会不会和现代大有不同。

为人父母并不意味著自己是完美的,毕竟,我们有多少人自信到觉得自己方方面面都非常成功的呢?既然如此,我们又凭什么认为让孩子拷贝我们的价值观是有意义的呢?当然,这并不意味著我们要对孩子放任自流,但千万别对自己那点经验抱有太多的自信甚至自大。我们真正应该做的是让孩子自己去经历,然后引导孩子为自己的价值观定性并保持调整的弹性。

幼儿家长的职责:理清因果关系、开创无限可能和引导关键决定

接下来我来讲讲幼儿家长究竟该做些什么。

理清因果关系:为人父母总是有说教的倾向,但一方面,定性式教育本身并不可取;而另一方面,无论我们自己说的多么头头是道,幼儿其实因为理解能力有限,很难真正明白我们想传达的道理。所以,最有效的方式是为孩子设定一定的因果关系,比如小的奖惩机制,尤其是奖励机制,并且这种机制最好和事实挂钩,能够让孩子理解每种事情的后果,以便他们在做选择中理解其中的道理。比如,当一个节日到来,孩子可以自己选择礼物时,父母可以设定一个预算,让孩子自己决定如何使用预算,但要让孩子明白,在一个方面的花费就会减少在其他方面花费。而这次的花费或是积累,对于下次的结果是什么。久而久之,孩子就能逐渐地理解资源的有限性和取舍之道。

开创无限可能:正如在第一点中我们所说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命运」,所以协助孩子逐渐地明朗化自己的「命运」就非常重要。这对于大部分并非什么世家的家庭来说,没有什么捷径,只能让孩子去试,然后进行观察。但这里面要注意的是,虽然孩子愿意主动去「试」是好事,但始终要强调一旦选择就要坚持一段时间,也就是上面所强调的因果关系。否则,不仅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耐受力和专注力,而且「短试」本身也很难让为人父母得出什么有价值的结论。

引导关键决定:这里面注意是「引导」而不是「主导」,注意是「关键」而不是「常规」。换句话说,还是要让孩子以自主为主,但在关键问题上,要以幼儿能听得懂的语言陈述因果关系,尽可能让孩子理解各种可能性。毕竟,幼儿的深入思考能力和判断、决定能力都还极其有限,所以在关键的问题上,为人父母者的职责是义不容辞的。

我们经常把「教育」简单地等同于「教导」,甚至「约束」或者「强制」,却殊不知我们自己的「经验」、「价值观」和「理解力」本身可能就存在问题,更不要提未来一定会过时了。再加上,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命运」,所以才说,对于幼儿来讲,「陪伴」远远比「教育」更为本质、也更为重要。

(图片来源于网路)

欢迎访问微思考官方网站 http://vthink.org(或者 微思考.com),或扫码关注微思考公众号(也可搜索公众号「vthinkorg」或者「微思考」)


这个因人而异吧,生孩子顺其自然为好!其实工作变数比较长,无论你生不生都有一些你无法控制的变数,所以我认为孩子更重要一些!

如果家里有老人或者家人给帮忙带孩子,那就不用太担心了!如果没有的话,可能先需要你全职陪孩子两到三年,孩子三岁前费精力多一些,三岁左右能上幼儿园了,你也可以重新回归职场了。如果你有个天使宝宝,其实带孩子期间也可以做一些兼职,现在副业有很多选择,一般线上就可以完成。

其实,从我个人经验而言,关于养育孩子这件事,妈妈的心态最为重要!生完孩子的第一年,妈妈很容易焦虑和产后抑郁。所以一定不要让自己太封闭,可以找人聊天,多看看书,或者找一些排泄的方式,让自己放松下来,稳定好情绪拥有健康的心态,你好了,孩子才能更好,无论事业和家庭没有绝对的平衡,而是不同阶段的侧重点不同。

为母则刚,加油!


我居然看完了!

看你洋洋洒洒写了这么多,估计困惑一段时间了。但是提醒下你,越是纠结思索,越容易陷入怪圈。

其实你老公的观点有道理。不要把孩子的未来设定得太窄,工作,优秀之类,这是咱们父母一辈的思想。

而且感觉你适应能力应该挺强的,其实你会发现多元化陪伴与教育子女比工作有学问多了,很多人甚至在这方面成就了一番事业,一举两得。

当然,以上所有成立的前提是,你老公挣得钱差不多够花!

希望对你有帮助!

有时候,事业和孩子,是可以两全的。这是我看了《会赚钱的妈妈》的妈妈之后的感受。

2005年,社科院在一份报告提到:中国普通家庭将一个孩子养育成人需要花费49万元。经过了13年的发展,我们国家的GDP总量从18.2万亿元增加到了2017年的87.7万亿元,整整涨了近5倍,那么生养一个孩子的成本呢?果真是养一个孩子,消灭一个百万富翁啊!

绝大多数妈妈,在有了孩子之后,都有过一种十分强烈的念头,那就是:钱不够花!我要赚更多的钱!我要财务自由!但是,赚钱难,尤其是同时要照顾宝宝的情况下更难。有没有边照顾宝宝,边达到财务自由的妈妈,来亲身传授一下她的经验呢?

有的,这本《会赚钱的妈妈》的作者克丽丝特尔,就为我们分享了她的故事和经验。克丽丝特尔是一位全职妈妈,高中毕业,没有上过大学,在家照顾三个孩子,还支持丈夫上法学院学习。她不断尝试各种在家赚钱的方式,曾经一度全家仅收入600-1000美元每月,不够美国人平均月收入3000美元的三分之一。

后来克丽丝特尔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天赋,于是2007年创建了自己的博客http://MoneySavingmom.com。在照顾孩子的闲暇之余,写文章分享妈妈省钱的技巧,每天更新(周日除外),10多年来风雨无阻,一直持续至今。如今她的博客月均浏览量高达200万,她也终于成为一名畅销书作家,演讲家,顺利实现财务自由。这本《会赚钱的妈妈》受到相当多的推荐,克丽丝特尔的故事和经验,也许比首富比尔盖茨便值得宝妈们参考。

书中克丽丝特尔分享了很多真实的妈妈赚钱案例,同时也讲了非常详细的操作方式,包括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定制自己的目标,如何战胜挫折与困难,如何扩大自己的影响力等等。不只是全职妈妈,每一个在家工作、创业的人都值得一看。对于如何在照顾孩子的同时经营好自己的事业,克丽丝特尔提出了以下建议:

1.认清自己,制定一个长远的财务目标。

克丽丝特尔说:「最理想的事业需要四个方面的结合——技能、天赋、激情和知识」。她自己也是在辗转做了很多事情,才知道自己的天赋是写作和网路营销,才创建了自己的博客。同时积极学习各种写作和网路营销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技能,十几年如一日地将自己的激情都倾注到了这个博客上。

克丽丝特尔的博客读者,也有很多是运用了自己的技能、天赋、激情或知识中的一项,从而获得额外的收入。如米卡对缝纫的激情变成了一项创造了无数次奇迹的事业,帮她家庭度过了艰难的经济危机,并赚到了儿子的学费和全家人旅行的费用。史蒂芬演奏竖琴的技能帮她找到了一份周末在婚礼或展会上演出的机会,于是她的每个周末都被预订满了,酬劳非常丰厚。科琳娜做了一些烘焙食品卖出去,赚到了自己之前不敢想的收入等等。这些妈妈中最成功的,大多是将技能、天赋、激情和知识四项都结合在一起的人。

在《会赚钱的妈妈》书中,克丽丝特尔列出了很多项技能与天赋,让读者深入思考,哪些才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可以帮自己赚到更多钱。除了销售电子书、房地产、直销、博客,还有很多很多,都可以帮妈妈们赚到钱。鉴于并不是每一种都能赚到足够多的钱,因此书中她还建议我们事先列出可能出现的成功与失败,选择合适自己的,自己可以承担的,然后在正确的方向上前进,哪怕只是前进一点点,只要一直向前就好,让结果顺其自然。

在考虑清楚了自己的技能、天赋、激情与知识后,我们还要设定一个长远的目标。克丽丝特尔说:「我要你思考自己的关注点、自己的优先排序、自己的愿景。你为何而活?你在思考长期目标吗?你只是想挨过下一个小时吗?如果你想要过一种令人惊叹的充实生活,你必须超越自己的更大目标而活。」财务自由不仅仅是赚更多的钱,还有实现我们的价值和梦想,以及让家人过上更美好的生活。因此,在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制作一个考虑周全的、长远的计划,是通往财务自由的第一步。

2.战胜挫折和困难,平衡好工作和生活。

作为宝妈特别困难的一点就是,我们的时间精力都是非常有限的,在把宝宝照顾好之后,才有一点点时间交给工作,通常宝宝和家庭生活是第一位的,工作是退居其次的事情。因而想做好一份工作,并从中获得足够的酬劳,面对的挫折和困难会更多。

在书中克丽丝特尔讲过自己的三个小故事,一个是在做婚礼定制博客的时候,由于利润太低,又没办法足够薄利多销,因而她失败了。另一个是她帮一个公司做营销推广工作,做得非常好,还上升成了为管理,但她觉得无法平衡好生活,特别疲惫,只好放弃了。第三个是在facebook上推广她的妈妈省钱博客,一度非常成功,结果由于facebook的调整,让浏览量大大减小,她尝试了种种办法,都无法扭转下滑的局势。

因此克丽丝特尔总结了三个建议:1.给自己放个假,与信任、尊重的密友、同事交谈。2.重新审视、评估你的商业行动计划和过程。3.确定是不是有某个特定的问题阻碍了你的成功。她说,如果做了这些,你仍然觉得退出是合适的,那你就退出吧!

3.扩大自身影响力,帮到更多的人。

克丽丝特尔虽然刚开始是一个人写博客,但随著事业的壮大,最后还是成立了自己的一个16人的小团队,还雇了专业的公司打理。她自己也成了一个畅销书作家和演讲家,有了更大的影响力,帮助到了更多的人。在我们中国,人人都在说要打造自己的个人IP,那么如何打造个人IP,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呢?克丽丝特尔分享了自己的经验:

1.完善自身。任何时候不要停止个人成长。多阅读,每月至少阅读一本商业或领导力的书籍。找到一位导师,向他寻求意见。聘请一位教练,请求他的帮助。与客户保持沟通,听从他们的直言。参加对自己有益的活动,用每一分钟去建立联系,去学习。专注于自己正在取得的进步。只与自己比较,少看远大的目标,将目光放在自己获得的进步上。多给自己正面的反馈,用自己的进步肯定自己。建立凝聚力强的团队,然后共同前进下去。

2.注重品牌。给自己的博客或网站取一个容易记忆和传播的好名字,将名字相关的域名商标都注册下来。在社交网站上建立自己的官方帐号,并最好认证。将产品和服务尽可能在发布在这些平台上。

3.市场营销。多尝试用新的方式来招徕顾客;提供免费试用的服务;鼓励口口相传,让老顾客帮忙带来新顾客;与其他人合作交叉推荐;利用社交媒体,把时间精力花在流量最多、关注最多和回应最多的地方;与更多的人建立联系,成为一个互助的网路。

克丽丝特尔说:「你要做的就是尽全力,以及亮相。不论你做什么,你一定要露面,要尽你所能,然后一切都会改变。


这么说吧,都重要。与其纠结,不如做好其中一项。或者你没有条件只做其中一项的时候,那么你要平衡好时间,不能说工作起来就完全不管孩子。至少你还是会回家吃饭睡觉的。最不好的就是,工作没有个成绩,孩子还没有陪伴好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