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

把結果真想明白了,然後再選擇就會好許多。

兩個人都團團轉,的確是不行的,家庭教育如果失敗了,你們「成功」的意義又在哪裡呢?

如果說孩子不需要那麼多的陪伴,個別孩子或許問題還不太大,但內心也一定有問題,只是嚴重程度不同而已。漠視的危害甚至大於打罵……

當然,如果時間保證不了,關注度足夠也可以。

如果關注度也嚴重不足的話,恐怕孩子不會看到您所謂的「人生榜樣」,而只是單純的體驗到了「漠視」和孤獨,感覺缺愛,感覺無力……

困難是要大人來解決的,至少有一個人關注家庭多一些,這個觀點絕對正確。關鍵是「這個人」是誰的問題。

簡單的看,誰掙錢更容易,掙的更多,就去工作,也是一種選擇,只是需要做出「犧牲」的一方,放下內心的執念就好……

最近有篇文章叫《孩子,我曾想教給你很多,卻發現自己一無所知》。在虛擬現實、人工智慧和商品互聯等科技迅速發展的時代,全球的幼兒教育確實面臨著越來越大的考驗:一方面,我們並不清楚怎樣的教育才能讓孩子更好地適應未來的變幻莫測;而另一方面,隨之而來的日新月異的價值觀也讓為人父母們頗有些不知所措,甚至會懷疑自己年輕時積累起來的諸多「美好」品質,如,禮貌、合羣、謙虛。

很多媒體都在強調「陪伴」,卻極少從面向未來的角度來思考其根本原因。那麼今天,我就來嘗試闡述下「陪伴」的現實意義。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命運」

無論是否承認,我們不得不說,每個孩子都有一定的「命運」。也許「命運」這個詞聽起來有點沉重、甚至讓人厭煩。畢竟,哪有家長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通過後天的拼搏而超越自己呢?但問題是,孩子天性中的很多獨特之處的確是與生俱來、難以掌控的。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成長的「隨波逐流」,因為,發現和深化「命運」本身即是人生的最大課題和樂趣,而這個過程恰恰要求我們協助掌舵。但孩子們的獨特「命運」的確提醒為人父母們:「陪伴」而不是「教育」纔是最該做的事情。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遇到這樣的困擾:孩子的某些「不好」習慣總是屢教不改,孩子的某種能力與別人相比相形見絀,孩子的某個特質與社會期望格格不入。但我們有沒有想過,這些可能恰恰是孩子走向某個方向必備的前提!這樣的案例很多,比如,華盛頓小時候頗為叛逆,愛因斯坦小時候有閱讀障礙,牛頓小時候脾氣古怪、驕傲自大。

「兒孫自有兒孫福」的意思是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都有著「與眾不同」的命運,所以為人父母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沉靜、不比較;然後在以寬大的胸懷接納的前提基礎上,給予適當的「點播」即可。

為什麼「定性式」教育是不可取的?

為人父母有個習慣,總是拿自己的經驗說事,是非問題尤其喜歡如此。比如,我們總是喜歡幫孩子定義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什麼是好的、什麼是壞的,然後期望孩子也能照此行事,卻極少反思,我們自己的這些所謂好的「經驗」是怎樣學到的?過去這些「經驗」給我們自己帶來了什麼?未來又會給我們帶來什麼?

舉個例子,我們很在意「禮貌」的重要性,這無可厚非,因為每天處於社會生活中的我們能夠充分理解「禮貌」在人際交往中的價值和意義。但問題是,幼兒並不懂這些,他們如果不親身經歷可能也很難真正弄懂。不信我們可以想想,自己幾歲才真正明白「禮貌」用處?

站在國際化的角度上,過分的「禮貌」甚至會影響溝通的效果,導致雙方因為「有所保留」而無法瞭解對方的意思。而且,我們也很難知道,未來對於「禮貌」的定義和期望會不會和現代大有不同。

為人父母並不意味著自己是完美的,畢竟,我們有多少人自信到覺得自己方方面面都非常成功的呢?既然如此,我們又憑什麼認為讓孩子拷貝我們的價值觀是有意義的呢?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我們要對孩子放任自流,但千萬別對自己那點經驗抱有太多的自信甚至自大。我們真正應該做的是讓孩子自己去經歷,然後引導孩子為自己的價值觀定性並保持調整的彈性。

幼兒家長的職責:理清因果關係、開創無限可能和引導關鍵決定

接下來我來講講幼兒家長究竟該做些什麼。

理清因果關係:為人父母總是有說教的傾向,但一方面,定性式教育本身並不可取;而另一方面,無論我們自己說的多麼頭頭是道,幼兒其實因為理解能力有限,很難真正明白我們想傳達的道理。所以,最有效的方式是為孩子設定一定的因果關係,比如小的獎懲機制,尤其是獎勵機制,並且這種機制最好和事實掛鉤,能夠讓孩子理解每種事情的後果,以便他們在做選擇中理解其中的道理。比如,當一個節日到來,孩子可以自己選擇禮物時,父母可以設定一個預算,讓孩子自己決定如何使用預算,但要讓孩子明白,在一個方面的花費就會減少在其他方面花費。而這次的花費或是積累,對於下次的結果是什麼。久而久之,孩子就能逐漸地理解資源的有限性和取捨之道。

開創無限可能:正如在第一點中我們所說的,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命運」,所以協助孩子逐漸地明朗化自己的「命運」就非常重要。這對於大部分並非什麼世家的家庭來說,沒有什麼捷徑,只能讓孩子去試,然後進行觀察。但這裡面要注意的是,雖然孩子願意主動去「試」是好事,但始終要強調一旦選擇就要堅持一段時間,也就是上面所強調的因果關係。否則,不僅不利於培養孩子的耐受力和專註力,而且「短試」本身也很難讓為人父母得出什麼有價值的結論。

引導關鍵決定:這裡面注意是「引導」而不是「主導」,注意是「關鍵」而不是「常規」。換句話說,還是要讓孩子以自主為主,但在關鍵問題上,要以幼兒能聽得懂的語言陳述因果關係,儘可能讓孩子理解各種可能性。畢竟,幼兒的深入思考能力和判斷、決定能力都還極其有限,所以在關鍵的問題上,為人父母者的職責是義不容辭的。

我們經常把「教育」簡單地等同於「教導」,甚至「約束」或者「強制」,卻殊不知我們自己的「經驗」、「價值觀」和「理解力」本身可能就存在問題,更不要提未來一定會過時了。再加上,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命運」,所以才說,對於幼兒來講,「陪伴」遠遠比「教育」更為本質、也更為重要。

(圖片來源於網路)

歡迎訪問微思考官方網站 http://vthink.org(或者 微思考.com),或掃碼關注微思考公眾號(也可搜索公眾號「vthinkorg」或者「微思考」)


這個因人而異吧,生孩子順其自然為好!其實工作變數比較長,無論你生不生都有一些你無法控制的變數,所以我認為孩子更重要一些!

如果家裡有老人或者家人給幫忙帶孩子,那就不用太擔心了!如果沒有的話,可能先需要你全職陪孩子兩到三年,孩子三歲前費精力多一些,三歲左右能上幼兒園了,你也可以重新回歸職場了。如果你有個天使寶寶,其實帶孩子期間也可以做一些兼職,現在副業有很多選擇,一般線上就可以完成。

其實,從我個人經驗而言,關於養育孩子這件事,媽媽的心態最為重要!生完孩子的第一年,媽媽很容易焦慮和產後抑鬱。所以一定不要讓自己太封閉,可以找人聊天,多看看書,或者找一些排泄的方式,讓自己放鬆下來,穩定好情緒擁有健康的心態,你好了,孩子才能更好,無論事業和家庭沒有絕對的平衡,而是不同階段的側重點不同。

為母則剛,加油!


我居然看完了!

看你洋洋灑灑寫了這麼多,估計困惑一段時間了。但是提醒下你,越是糾結思索,越容易陷入怪圈。

其實你老公的觀點有道理。不要把孩子的未來設定得太窄,工作,優秀之類,這是咱們父母一輩的思想。

而且感覺你適應能力應該挺強的,其實你會發現多元化陪伴與教育子女比工作有學問多了,很多人甚至在這方面成就了一番事業,一舉兩得。

當然,以上所有成立的前提是,你老公掙得錢差不多夠花!

希望對你有幫助!

有時候,事業和孩子,是可以兩全的。這是我看了《會賺錢的媽媽》的媽媽之後的感受。

2005年,社科院在一份報告提到:中國普通家庭將一個孩子養育成人需要花費49萬元。經過了13年的發展,我們國家的GDP總量從18.2萬億元增加到了2017年的87.7萬億元,整整漲了近5倍,那麼生養一個孩子的成本呢?果真是養一個孩子,消滅一個百萬富翁啊!

絕大多數媽媽,在有了孩子之後,都有過一種十分強烈的念頭,那就是:錢不夠花!我要賺更多的錢!我要財務自由!但是,賺錢難,尤其是同時要照顧寶寶的情況下更難。有沒有邊照顧寶寶,邊達到財務自由的媽媽,來親身傳授一下她的經驗呢?

有的,這本《會賺錢的媽媽》的作者克麗絲特爾,就為我們分享了她的故事和經驗。克麗絲特爾是一位全職媽媽,高中畢業,沒有上過大學,在家照顧三個孩子,還支持丈夫上法學院學習。她不斷嘗試各種在家賺錢的方式,曾經一度全家僅收入600-1000美元每月,不夠美國人平均月收入3000美元的三分之一。

後來克麗絲特爾終於意識到了自己的天賦,於是2007年創建了自己的博客http://MoneySavingmom.com。在照顧孩子的閑暇之餘,寫文章分享媽媽省錢的技巧,每天更新(週日除外),10多年來風雨無阻,一直持續至今。如今她的博客月均瀏覽量高達200萬,她也終於成為一名暢銷書作家,演講家,順利實現財務自由。這本《會賺錢的媽媽》受到相當多的推薦,克麗絲特爾的故事和經驗,也許比首富比爾蓋茨便值得寶媽們參考。

書中克麗絲特爾分享了很多真實的媽媽賺錢案例,同時也講了非常詳細的操作方式,包括如何認識自己,如何定製自己的目標,如何戰勝挫折與困難,如何擴大自己的影響力等等。不只是全職媽媽,每一個在家工作、創業的人都值得一看。對於如何在照顧孩子的同時經營好自己的事業,克麗絲特爾提出了以下建議:

1.認清自己,制定一個長遠的財務目標。

克麗絲特爾說:「最理想的事業需要四個方面的結合——技能、天賦、激情和知識」。她自己也是在輾轉做了很多事情,才知道自己的天賦是寫作和網路營銷,才創建了自己的博客。同時積極學習各種寫作和網路營銷的知識,提高自己的技能,十幾年如一日地將自己的激情都傾注到了這個博客上。

克麗絲特爾的博客讀者,也有很多是運用了自己的技能、天賦、激情或知識中的一項,從而獲得額外的收入。如米卡對縫紉的激情變成了一項創造了無數次奇蹟的事業,幫她家庭度過了艱難的經濟危機,並賺到了兒子的學費和全家人旅行的費用。史蒂芬演奏豎琴的技能幫她找到了一份週末在婚禮或展會上演出的機會,於是她的每個週末都被預訂滿了,酬勞非常豐厚。科琳娜做了一些烘焙食品賣出去,賺到了自己之前不敢想的收入等等。這些媽媽中最成功的,大多是將技能、天賦、激情和知識四項都結合在一起的人。

在《會賺錢的媽媽》書中,克麗絲特爾列出了很多項技能與天賦,讓讀者深入思考,哪些纔是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可以幫自己賺到更多錢。除了銷售電子書、房地產、直銷、博客,還有很多很多,都可以幫媽媽們賺到錢。鑒於並不是每一種都能賺到足夠多的錢,因此書中她還建議我們事先列出可能出現的成功與失敗,選擇合適自己的,自己可以承擔的,然後在正確的方向上前進,哪怕只是前進一點點,只要一直向前就好,讓結果順其自然。

在考慮清楚了自己的技能、天賦、激情與知識後,我們還要設定一個長遠的目標。克麗絲特爾說:「我要你思考自己的關注點、自己的優先排序、自己的願景。你為何而活?你在思考長期目標嗎?你只是想挨過下一個小時嗎?如果你想要過一種令人驚嘆的充實生活,你必須超越自己的更大目標而活。」財務自由不僅僅是賺更多的錢,還有實現我們的價值和夢想,以及讓家人過上更美好的生活。因此,在認識自己的基礎上,製作一個考慮周全的、長遠的計劃,是通往財務自由的第一步。

2.戰勝挫折和困難,平衡好工作和生活。

作為寶媽特別困難的一點就是,我們的時間精力都是非常有限的,在把寶寶照顧好之後,纔有一點點時間交給工作,通常寶寶和家庭生活是第一位的,工作是退居其次的事情。因而想做好一份工作,並從中獲得足夠的酬勞,面對的挫折和困難會更多。

在書中克麗絲特爾講過自己的三個小故事,一個是在做婚禮定製博客的時候,由於利潤太低,又沒辦法足夠薄利多銷,因而她失敗了。另一個是她幫一個公司做營銷推廣工作,做得非常好,還上升成了為管理,但她覺得無法平衡好生活,特別疲憊,只好放棄了。第三個是在facebook上推廣她的媽媽省錢博客,一度非常成功,結果由於facebook的調整,讓瀏覽量大大減小,她嘗試了種種辦法,都無法扭轉下滑的局勢。

因此克麗絲特爾總結了三個建議:1.給自己放個假,與信任、尊重的密友、同事交談。2.重新審視、評估你的商業行動計劃和過程。3.確定是不是有某個特定的問題阻礙了你的成功。她說,如果做了這些,你仍然覺得退出是合適的,那你就退出吧!

3.擴大自身影響力,幫到更多的人。

克麗絲特爾雖然剛開始是一個人寫博客,但隨著事業的壯大,最後還是成立了自己的一個16人的小團隊,還僱了專業的公司打理。她自己也成了一個暢銷書作家和演講家,有了更大的影響力,幫助到了更多的人。在我們中國,人人都在說要打造自己的個人IP,那麼如何打造個人IP,擴大自身的影響力呢?克麗絲特爾分享了自己的經驗:

1.完善自身。任何時候不要停止個人成長。多閱讀,每月至少閱讀一本商業或領導力的書籍。找到一位導師,向他尋求意見。聘請一位教練,請求他的幫助。與客戶保持溝通,聽從他們的直言。參加對自己有益的活動,用每一分鐘去建立聯繫,去學習。專註於自己正在取得的進步。只與自己比較,少看遠大的目標,將目光放在自己獲得的進步上。多給自己正面的反饋,用自己的進步肯定自己。建立凝聚力強的團隊,然後共同前進下去。

2.注重品牌。給自己的博客或網站取一個容易記憶和傳播的好名字,將名字相關的域名商標都註冊下來。在社交網站上建立自己的官方帳號,並最好認證。將產品和服務儘可能在發布在這些平臺上。

3.市場營銷。多嘗試用新的方式來招徠顧客;提供免費試用的服務;鼓勵口口相傳,讓老顧客幫忙帶來新顧客;與其他人合作交叉推薦;利用社交媒體,把時間精力花在流量最多、關注最多和回應最多的地方;與更多的人建立聯繫,成為一個互助的網路。

克麗絲特爾說:「你要做的就是盡全力,以及亮相。不論你做什麼,你一定要露面,要盡你所能,然後一切都會改變。


這麼說吧,都重要。與其糾結,不如做好其中一項。或者你沒有條件只做其中一項的時候,那麼你要平衡好時間,不能說工作起來就完全不管孩子。至少你還是會回家喫飯睡覺的。最不好的就是,工作沒有個成績,孩子還沒有陪伴好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