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在郓城当押司时 ,仗义疏财 ,押司应该没多少收入,钱从哪里来的?赌博or灰色收入呢?


宋江早期的银子哪里来的呢?我们看看宋江正式出场后,第一笔银子是怎么来的?

出场后,宋江给晁盖报了一个信,晁盖就给宋江送去一百根金条;宋江出于客套只收了一根金条,如果宋江不客气点,当时就可以得到几十根金条。【注】

【注】:刘唐道:「晁头领哥哥再三拜上大恩人。得蒙救了 性命,宋万,朱贵和俺弟兄七个,共是十一个头领。见今山寨里聚集得七八 百人,粮食不计其数。因想兄长大恩,无可报答,特使刘唐赍一封书并黄金一百两相谢押司,再去谢那朱都头。

晁盖为什么要给宋江这么多钱?无非是因为在特定的时候,宋江骑著马到晁盖庄上跑了一趟。你说这钱来得容易不?一个人来钱如此容易,还能缺钱?

因为我们看惯了英雄传说故事,所以看小说时,说到县官时,难免会觉得这就是一个芝麻官;说起县办公室主任、县公安局局长时,自然会觉得,这就是一些打酱油的人。

问题是,放到现实社会中,大多数人能和这种人喝过几顿酒,在酒桌上称过兄道过弟,也够他们吹一辈子的,因为他们也曾和这种有身份的人一块喝过酒!

从这层意义上,只要我们用现实的角度看宋江,自然会知道,宋江来钱很容易。

因为宋江的真实身份,大约就相当于县办公室主任,他直接负责的人是县长;而县里的大事小事,县长通常都会委托他处理。

关键是县里的公安部门主管(都头)和他是同事,更是好朋友。

更主要的是,宋江(县办公室主任)、雷横(县公安主管)之类的人,都是贼胆包天的白道大哥。因为面对一个蔡太师亲自追下来的案子;如果不能破案,知府都要丢官的案子,他们依然敢包庇犯罪嫌疑人。

一个人拥有这种社会地位,而且如此贼胆包天,想来钱,那还不容易。

第一、给哪个黑社会大哥当保护伞不能换几个钱花?第二、帮哪个黑社会大哥脱罪,不能换点钱?

收了这种钱后,逮住机会做几件善事,大善人的形象也就有了。

宋江后期的银子哪里来的?我们看看宋江正式出场后的几笔银子,是怎么来的。

宋江从孔家庄走的时候,孔太公给宋江拿了五十两银子。这次宋江全收了。【注】

【注】:又各送银五十两,权为路费。宋江推却不受,孔太公父子只顾将来拴缚在包裹里。

宋江离开清风山时,燕顺、郑天寿、王英,一人送了宋江一些金银珠宝。这次宋江也全收了。这些金银珠宝值多少钱?应该不会少于几百两银子吧。【注】

【注】:三个头领,苦留不住,做了送路筵席饯行,各送些金宝与宋江,打搏在包裹里,

宋江离开穆氏兄弟的庄上,穆氏兄弟给了宋江一盘金银。【注】

【注】:穆弘道:「哥哥但请放心,我这里自看顾他。」取出一盘 金银送与宋江,又发两个公人些银两。

而且按类似的情节推断,宋江离开柴进庄子时,柴进肯定也会给他送一大批银子的。而且宋江也没有理由不拿。

宋江以前认识这些人吗?从来也不认识啊!

但是这些人,见了宋江就给宋江钱花,你说宋江钱来得容易不?

一个人挣钱如此容易,还能缺钱?

我们现在的问题是,这些人根本不认识宋江,为什么会给宋江银子呢?

如果说这是因为他们敬慕宋江经常作好人好事,也未免把社会当童话故事看了。

最简单而言,就燕顺那种劫道为生,抓住无辜路人,还要用他们人心作醒酒汤的人,怎么可能因为宋江经常做好人好事,就对宋江纳头便拜,并给宋江银子呢?

再简单而言,就李立、李俊、张横兄弟、穆氏兄弟那种标准的恶霸(开酒店,图财害命不说,还拿人肉做包子;当船夫,经常性的图财害命,让行人选择吃馄饨和板刀面),怎么可能因为宋江喜欢作好人好事,就对宋江纳头便拜,并给宋江银子呢?

真实的原因显然是,宋江那种种贼胆包天的、经常照顾江湖朋友的白道大哥,江湖朋友自然会非常买面子。

我说宋江是贼胆包天的白道大哥,许多人难免会感觉好笑,因为宋江也能称得上贼胆包天的白道大哥?

我靠!宋江称不上贼胆包天的白道大哥,谁称得上?

如果宋江都算不上贼胆包天的白道大哥,现实中被法办的各种白道大哥,恐怕都是谨小慎微的好公务员了。

宋江是县办公室主任,平常就和各种黑社会成员(当然了说和好听点叫江湖好汉)打得火热。

关键是,面对蔡太师亲自督办的案子,宋江都敢包庇犯罪嫌疑人;更主要的是,他还和众多以抢劫、杀人为生的犯罪份子称兄道弟。

我想知道,现在被法办的各种白道大哥,有谁曾这样嚣张过?

至于宋江进入青州后,先伙同燕顺、花荣等人,先杀害数百名军警、烧毁一个密集人口居住地,造成数百无辜百姓死亡;随后又杀害政府官员刘高全家几十口人命。

我想知道,现在被法办的各种白道、黑道大哥,有谁曾这样无法无天?

这样的江湖大哥自然是走到哪里,江湖朋友也是纷纷给他拿钱花。

而宋江收到这种钱后,逮住机会给落魄的江湖朋友花上几笔小钱,或是给底层老百姓花点小钱,自然可以落得仗义疏财及时雨的名声了。


只有在水浒里关于宋江的话题之下,一个地主家庭出身在衙门里当吏的剥削阶级人物会被认为是不应该有那么多钱的穷人


在江州的琵琶亭酒馆,宋戴李三人在一顿饭之间将自己的经济水平展现得淋漓尽致。

宋江因见了这两人,心中欢喜,吃了几杯,忽然心里想要鱼辣汤吃,便问戴宗道:「这里有好鲜鱼么?」戴宗笑道:「兄长,你不见满江都是渔船,此间正是鱼米之乡,如何没有鲜鱼?」宋江道:「得些辣鱼汤醒酒最好。」戴宗便唤酒保,教造三分加辣点红白鱼汤来。顷刻造了汤来,宋江看见道:「美食不如美器,虽是个酒肆之中,端的好整齐器皿。」拿起箸来,相劝戴宗、李逵吃,自也吃了些鱼,呷了几口汤汁。李逵也不使箸,便把手去碗里捞起鱼来,和骨头都嚼吃了。宋江看见,忍笑不住,呷了两口汁,便放下箸不吃了。戴宗道:「兄长,已定这鱼腌了,不中仁兄吃。」宋江道:「便是不才酒后,只爱口鲜鱼汤吃,这个鱼真是不甚好。」戴宗应道:「便是小弟也吃不得,是腌的,不中吃。」李逵嚼了自碗里鱼,便道:「两位哥哥都不吃,我替你们吃了。」便伸手去宋江碗里捞将过来吃了,又去戴宗碗里也捞过来吃了,滴滴点点淋一桌子汁水。

注意,吃的不是别的,是鱼。现在吃鱼没什么了不起,但是在宋江们的时代,鱼可不是一般人能消费得起的。因为古代没有冰箱、没有物流,完全谈不上保鲜,因此收获的鱼再多,绝大部分也不可避免地要烂掉扔掉,就算身在江河湖海之滨,也不是谁想吃鲜鱼都能吃得上的,可见它的消费群体、用户画像都是什么阶层。而宋江居然一口就尝出这鱼不鲜,说明这厮舌头的肌肉早就对鲜鱼的味道形成了记忆,显然是老炮儿了!因此想像一下黑胖子的多金程度。虽然这个宋老三没有「两口子卖大烟」,但他一个小小的押司,嘴巴能这么叼,肯定是无数的灰色收入培养出来的。

宋代胥吏吃拿卡要是常态,政府对此是默许态度。沈括的《梦溪笔谈·官政二》有云:「天下吏人,素无常禄,唯以受赇为生,往往致富者。」政府是不给胥吏发工资的,而他们又是官员和百姓打交道的桥梁,既要用又不发薪水,就只能默认他们吃老百姓了。正如阎婆惜那句话「做公人的,『那个猫儿不腥』?」很多小吏就是这么吸血吸成「仓中鼠」的。

再者就是家底厚实了。宋江出身于大户人家,他老子的家产在京城排不上号,但在郓城县福布斯排行榜上,绝对TOP 3。除此之外,黑胖子还有道上朋友的馈赠,这个给路费,那个给好处费,相当于老收「份子钱」。有这些收入来源,再进行多元投资,于是他的蔓儿越来越嗨,蔓儿嗨又让他杵头子越来越嗨,所以黑胖子越混越zhuǎng。


看看这几年扫黑除恶打掉的乡贤们,哪个涉案金额不是以亿为单位的?


施公已经写出来了,

十八回介绍宋江时候。

刀笔精通,吏道纯熟

这就是吃饭赚钱的家伙事。

没在行政机关单位工作到中层职务的,绝不能想想这八个字的含义。

什么叫刀笔精通?

比如你是个抢劫的犯罪嫌疑人,判三年还是判十年谁说了算?判到上海服刑,还是判到戈壁滩服刑谁说了算?

比如你想在郓城县干点灰产,批个手续,扣个章,你得通过谁?

以笔为刀,这寻租空间就出来了。

而吏道纯熟,就是深谙游戏规则,这游戏规则既有官场上的规矩,又有社会上的规矩。

比如连年大旱,上面给郓城县拨了一千万救灾,这钱怎么花,各单位怎么分?多分的单位是不是得给点回扣?

吏员,就是这些工作的具体执行者。他们的意见也会被县令所考量。

前面有的说蔡京督办的案子,宋江放晁盖胆子太大。我看不然。

秦岭别墅事件,老总批示七回才处理,这里面究竟哪些环节有了阻滞?利益链有哪些?都是谁的房子?难不成都是江湖上的好汉啸聚山林吧?我想这个问题不单是一两个当官的背锅能说清的。这底下执行的,一定也少不了那些吏员的影子。

再有秦皇岛马超群,管自来水的一个吏员,当地号称马矬子,有兴趣的可以查一查。你就知道宋江这钱哪来的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