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完孩子有没有必要做产后康复?

先不著急下结论~

这些琳琅满目的修复项目你是否纠结过:骨盆修复、盆底修复、私处护理、子宫保养、胸部护理、腹直肌修复、身体塑型……仅一个骨盆修复还可细分为:

1·微力调整颈椎

2.微力调整胸椎

3.微力调整腰椎骶骨4.脊柱S型侧弯5.骨盆归位及闭合修复6.修复盆底肌激活修复7.耻骨分离闭合8. O型腿矫正9. X型腿矫正技术10.腓骨矫正……(来自某产后恢复中心的项目介绍)

该如何选择?

哪些可以不做、哪些必须做、哪些是智商税、如初帮你选,给你最直接的建议!

又是来坑钱的,一套做下来几千大洋,人家没做的宝妈也好好的,身材还是那么辣。不怕花钱,就怕花冤枉钱。产后身体本来就有一个自我恢复的过程,为什么还要找这些机构做各种修复,明显是收「智商税」!——你是不是也这样想过?

担心被套路?接著往下看!

从怀孕直至分娩,女性的身体可谓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产后各生殖器官以及身体都有一个自我恢复的过程。不过不同部位恢复时间差异很大!比如子宫由一个「西瓜」大小经过14天左右即可恢复至「梨」一样大小、恶露在产后25天左右就变干净、而个盆腔器官的归位需要2个月甚至更久甚至更久的时间。

不少产后恢复中心都会推荐大家尽早接受康复治疗,越早效果越好,其实对于大多数产后女性来说有些恢复项目即使不去做,身体也会逐步恢复,相当于交了智商税。比如骨盆修复,商家们常说的「徒手骨盆修复」,为什么很多大医院根本没有这项的恢复项目呢?因为对于绝大多数宝妈来说根本没有必要去做,时间就是解药。

如果42天复查骨盆无异样,且没有明显不适感,骨盆修复可以不做。

骨盆是由骶骨、尾骨和两块髋骨(由髂骨、坐骨及耻骨融合而成)所组成。骶骨与髂骨和骶骨与尾骨间,均有坚强韧带支持连结,形成关节,一般不能活动,妊娠后在激素的影响下,韧带稍许松弛,各关节因而略有松动,对分娩有利。
骨盆是躯干和下肢之间的骨性连接,是支持躯干、保护盆腔脏器的重要结构(如图)。在孕期骨盆支撑著胎儿的重量,维持子宫的正常位置,同时是胎儿娩出时必经的骨性产道。

身体本身有自我恢复能力,

但是也有限度,如果超出了自我恢复限度,人体自身就无能为力了,就需要人为介入促进其恢复!

怎样确定是否需要人为介入康复?

看42天检查报告、看42天检查报告、看42天检查报告。如果产后体检报告,十分明确的告诉你需要进行相关修复,就不要犹豫了!这就是你必须要做的修复项目。

每个人的情况都是不同的,所以没有适合每一个人的万能的康复方案。

但有一项产后康复项目,医生会推荐给超过90%的产后妈妈——盆底肌修复

一项针对发展中国家的盆底功能紊乱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经产妇20%患盆腔器官脱垂、1/3患尿失禁、7%患粪失禁。国外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女性尿失禁的发病概率为11%~57%,至少每10个女性就有一个被尿失禁困扰。

也就是说约有一半的产后宝妈会受到盆底问题的困扰,这绝对不是小概率事件,这部分宝妈都需要进行盆底修复!

还有更多的宝妈盆底肌达不到正常的等级,盆底肌分为0-5级,4-5级可以视为正常,90%的产后宝妈盆底肌为4级以下,百分制得分90%为80分以下,这些情况会被建议做盆底肌修复。

盆底评估报告建议

所以有必要进行产后康复吗?

很简单,请查看自己的42天产后复查吧,如果你的报告结果是这样的:
盆底彩超结果:膀胱下垂(阴道前壁膨出)amp;amp;amp;amp;子宫下垂

或者医生给出的建议是这样的:

那就说明需要进行产后康复了。

注:在家也可以通过自己坚持锻炼促进盆底问题恢复,链接内容有超详细的说明。

盆底锻炼:盆底肌运动(凯格尔运动)应该怎样做?

zhuanlan.zhihu.com图标

以上说明了骨盆修复和盆底肌修复,下面在说一下腹直肌修复。

首先应该学会腹直肌分离怎样自测:

1、平躺仰卧,屈膝,露出腹部;

2、左手在头后支撑,右手食指和中指,垂直探入腹部,身体放松。3、上身抬起,感觉到两侧腹肌向中间挤压手指,如果感觉不到挤压,那么就把手指向两边。 挪动,直到找到紧张的肌肉。测量两侧肌肉的距离。4、自我诊断:2指以内为正常,2-3指间建议通过运动改善,3指以上建议就医治疗。

腹直肌分离自我锻炼治疗方法:

1、仰卧:抬腿,下巴微收,双手扶住右腿小腿上方,腰部紧贴垫子。然后吸气准备,呼气时右腿慢慢向远处蹬出,吸气不动,呼气慢慢把腿收回。也可换左腿交替进行。如此重复,每组6-8次,每次2-3组。注意事项:用手扶腿的时候,尽量向胸口按压,令腰椎压向垫子。另一条腿尽量向远处伸,同时保持腰椎不要抬起。

2、站立:抬头、挺胸、提臀、收腹,后脑勺、背部、臀部紧贴墙面,双脚距离墙面30厘米左右,然后正常地吸气、呼气。如此重复,每组10-15次,每次2-3组

注意事项:避免手臂向后推墙,尽可能腹部向内收,主动靠近墙壁,想像用肚脐向墙壁方向靠近的感觉。

3、跪姿:胸椎自然后屈,腰椎自然前屈髋关节和膝关节垂直,肩关节和腕关节垂直,然后吸气(小肚子放松),呼气(小肚子尽力收回)。如此重复,每组10~15次,每次2~3组。

注意事项:整个过程不要改变脊椎的中立位,只有腹部在活动,想像将肚脐拉向腰椎的感觉。

如果情况严重可选择到医院接受治疗。电刺激治疗,通过持续的被动收缩,提高腹部肌肉兴奋度,唤醒因分娩而受损的腹部肌肉,达到改善腹直肌分离的目的。

··产后42天开始,3次/周,30min/次,频率50Hz,10次/疗程。

··患者仰卧位,将2对电极片分别贴于腹中线两侧2cm,脐上2cm和脐下2cm各一片。

?禁止仰卧起坐!仰卧起坐是练腹肌的好方法,但是如果已经有腹直肌分离了,千万不要做这个动作,会加重分离。

最后说一下三种修复项目修复顺序:优先做盆底修复,待盆底肌力达到3级且盆底问题有明显提升后,在开始腹直肌修复。如果确实有必要做骨盆修复,可以与盆底修复同时进行。

如初康复,愿所有产后妈妈康复如初~


先回答问题。

盆底肌修复必须做。腹直肌修复不一定,骨盆修复不要做。接下来具体讲讲为什么。

1.产后盆底肌修复必须做

从怀孕到分娩,盆底肌会有什么变化?

盆底肌指的是一组封闭的骨盆底部的肌肉,形象地说,它就像一个吊床,支撑著骨盆内部的一些结构,比如说阴道、膀胱、子宫、直肠等组织正常位置的维持都需要盆底肌支持。

怀孕的过程当中,肌肉要承担比非孕状态下更高的压力,这个压力主要来源于增大的子宫、孩子和胎儿附属物,它会对肌肉造成慢性损伤。同时,为了维持妊娠,身体会产生很多激素,其中有一个成分叫松弛素。

不管是顺产还是剖宫产,在松弛素和日益沉重的子宫双重作用下,盆底肌的松弛都是不可避免的。

生完孩子之后,肌肉是能够恢复的,但是它不会完全恢复到非孕的状态,要看妊娠和分娩的过程对于肌肉造成了怎样的损伤,程度不同的损伤,自行恢复的层次是有所差异的。

一些产后的妈妈盆底肌肉的状况是良好的,可能只需要做自我的康复锻炼就足够了;但对于肌肉损伤相对严重的一些妈妈来说,需要借助仪器的辅助,再结合自我锻炼来完成盆底康复。

盆底肌恢复不好,远期可能会出现盆底功能障碍性的疾病,产生脏器脱垂、漏尿等问题,并可能影响夫妻生活的质量。

如何确定自己的盆底肌受损和恢复情况?

一方面就是影像学的评估,看看这些肌肉的连贯程度,看看器官的位置如何;另一个方面就是借助仪器,电生理的角度上对肌肉专门进行评估,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对女性盆底肌肉的功能状况做出评判。这个评估应该由有专业知识的人来完成,医院有专门的医务人员。

2。腹直肌分离,不一定做

腹直肌分离:妊娠时,尤其是到了妊娠晚期,增大的子宫会使腹壁扩张延伸,两侧的腹直肌会从腹中线向两侧分离。正常情况下等到产后,腹壁会逐渐恢复,腹直肌会再向中线靠拢,通常半年到一年即回到原先位置。但如果遇到腹壁本身薄弱、或者双胞胎、胎儿过大、羊水过多、或者多次生产等情况时,产后半年腹直肌仍然不能回到原先位置的称为产腹直肌分离症。

怎样才算腹直肌分离呢?

手指测量分离宽度,1~2指为正常范围,2~3指可通过产后运动改善,必要时接受正规治疗,超过3指需要接受专业治疗进行腹直肌修复,以免发生疝气等问题。

腹直肌修复不是每个妈妈都必须要接受修复治疗的,如果分离程度小于两指可以不用特殊治疗,如果自测分离程度大于两三指就得在接受更正规的评估过后进行修复治疗,腹直肌分离不仅仅代表两块肌肉稍微隔远了一点,更是影响日后正常生活的罪魁祸首哦!产后腹直肌分离视情况而定并不是每个妈妈都必须要做,但如果分离超过两三指或是已经对日常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这个时候就要建议各位妈妈接受更加专业的治疗来帮助病情的恢复和情况的好转。

3.骨盆修复不用做

生娃以后,骨盆当然是变宽啦!要想让宝宝生长发育成熟,然后顺利来到新世界,妈妈的骨盆就得「拓宽道路」:

孕前女性耻骨联合处也有一个缝隙,大约是4mm~6mm,这个距离是不够让宝宝出生的。

怀孕后,体内分泌的孕期激素开始发挥作用,它们让耻骨联合处的韧带变得松弛。

这样一来,「道路」就可以增宽2mm~3mm,足够宝宝出生了。

为什么骨盆修复不用做?

因为耻骨联合变宽一般会在产后 3~8 个月的时间内,自己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并不需要采取特殊的手段来揠苗助长。


最近去了一个我们本地比较有名的一个中医馆,关于产后项目,很多都是坑,大坑,现在想想,心疼我无知所亏损的气血……最新更新在最下面,希望给大家更多参考吧

谢邀

产后我接触了好多种产后恢复,走过的路掉过的坑,下面有一篇文章写的很详细,一切建议去正规医院检查

盆底肌修复是一定要做的,我是月子里久坐抱著宝宝追奶压迫盆底肌了,42天复查自己竟然没找对部门没检查盆底肌,等到发现自己膨出的时间才去做的盆底肌修复,建议恶露排干净之后就开始做凯格尔运动锻炼盆底肌,自身主动的锻炼,坚持下来会有明显效果,一定要坚持!

腹直肌看分离程度,我记得医院护士说两指以内算是正常,但是我自己做了一个疗程的盆底肌修复,觉得自身在产后也有一定的恢复能力,不妨给自己的身体一点时间自己先修复一下看看,恢复不好了再去医院依靠外界修复

骨盆修复自己其实不太建议做,因为自己在医院没有发现骨盆修复,在外面孕婴店做的骨盆修复效果并不好,并且有些利用手法+收胯仪还是有风险的,如果你是耻骨分离太严重,直接去骨科看,否则的话动骨头的修复要格外注意,下面这个链接是关于骨盆修复的,都是自己的亲身经历

向日葵:产后到底有没有必要做骨盆修复??

www.zhihu.com图标

总之,所有的恢复依靠自身运动主动恢复效果会更好,也更安全,产后恢复一定不要冲动,不要听产后修复机构说,哎呀你的xiong下垂了做个乳腺吧,做个子宫修复帮助排恶露吧,做个骨盆修复纠正屁股歪吧……产后半年恢复的黄金期,越早效果越好……不要听这些,我都经历过……还感觉不太有效果,所以先好好休息,结合简单的腹式呼吸和运动(可以结合Keep的产后恢复)帮助自身恢复,不要著急,如果有条件做或者图心里踏实一定要做修复的朋友,一定要去正规医院

以上是原回答

以下是最新更新

因为头胎备孕的时候就找了这个中医去调理身体,也是亲戚朋友说去过调理效果很好的一个中医,那时候还不能预约,我的天啊五点爬起来六点半到在外面先排队(还不开门),八点开门取号,排号十几号上午十二点半能结束都不错了……这次幸亏提前打电话问了,预约到下午三点,两点到先登记信息,轮到我们都五点多了……说这一堆吧就是想表达来这个中医馆的病号特别多,这个中医也是比较有实力的!

下面开始说重点

头胎怀孕之前我就是气血虚,这次大夫还是说我肾气不足,还说能预想到我易怒,我老公还抢著说是的容易发脾气(确实是最近看什么都不顺眼,很多事都想不通,还自己偷偷掉眼泪……)我就问膨出的情况是不是也是气血不足导致的,加上之前我了解到脚后跟疼也有可能和气血不足有关,不过不确定,这次就一并问了,大夫就说确实都是气血不足造成的,

然后重点就来啦

顺著这个脚后跟疼,我就跟大夫讲了我月子里就开始脚后跟疼了,都说是月子没做好受凉了然后报了产后修复,发了汗也没什么用,大夫就说了,出汗发汗是特别耗损气血的,还提到现在医院科室分开之后过于分离,像脚后跟疼可能并不是脚本身的问题,在科室中就被单独看成脚的问题,最后找不到根本除不了根儿了

还跟我说了一个比较极端的案例,一个产后妈妈因为做产后修复,最后气血亏损到的了抑郁症(我觉得还是可信的,因为自己的状态情绪我都感觉有点不正常)

我还问那做了医院的电刺激有用吗?他说其实帮助不太大,医院里面的产后修复很多都是外包的,但是现在产后修复这个产业链做的太强太大了,很多人是不懂,有些人懂了也照做不误因为利润盈利大,他有同学也是学中医的,明明知道很多产后项目并不利于产妇还是接了这个项目,还说有朋友介绍给他项目,他拒绝了

既然说到产后修复,我就又问了刮痧拔气罐也耗损气血吗?大夫说女性千万不要拔罐什么的,拔一次耗一次,听到这儿我都想哭了,之前连著一个多月,因为上班肩颈不舒服,加上在产后修复中心办了一个肩颈的套盒,我每周都要去做一次肩颈,用体雕机刮痧定气罐,我还说为啥连著几次之后我背上冒小痘痘了以前从来没有过!(难受想哭(;_;))

临到最后了,大夫又交代我让我做平板支撑,对于膨出和盆底肌修复有帮助,要每天都坚持做,做到坚持不住为止……之前说凯格尔运动帮助最大,平板支撑也可以结合起来~并且每天晚上十点之前必须睡觉,熬夜也消耗气血,不管是什么年龄段的人都要有个良好的作息,反正我现在就是熬夜的话第二天脸就蜡黄暗沉的……

这个中医吧,我和我老公总觉得很多时候他都不服气西医的,也可能正是对中医的认可和热爱,才让他钻研的很彻底,医术这么高超,病人这么多,口碑这么好,只要对我们有帮助就行对吧,别的内容等我知道更多了再跟大家分享


产后家中除了多了一个小宝宝,妈妈们的身体也发生了变化。

产后修复,看似修复的是身材,实则是在维系婚姻。怎么修复?首先需要我们正确认识产后的自己。

产后修复具体包含以下三个内涵:

1、对怀孕生产造成损伤的肌体进行有效修复;

2、及时清除产后亚健康障碍;

3、利用产后黄金期对自己的体质、肌肤进行综合调理,使肌体尽快达到最佳平衡状态。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盆底肌恢复。

很多年轻妈妈反应,生完孩子后感觉盆骨、屁股大了很多。这一点小惟妈在生产之后也遇到过,我特地找医生咨询过这个问题,他告诉我产后是需要骨盆修复的,因为生产过程中导致耻骨联合分离,盆底肌韧带松弛,如果没有进行好好的修复锻炼,除了身材变形,还会容易引起子宫下垂等问题。

女性的盆底肌是很重要的组织部位。盆底肌损伤后,初期只表现为阴道松弛,性生活质量下降,尿频,小腹坠胀等现象,到了中老年期严重者会出现尿失禁、子宫脱垂、膀胱直肠膨出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

1. 随著妊娠时间增加,子宫逐渐增大,盆底肌的软组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破坏了盆底对子宫等器官的慢性牵拉作用;妊娠期由于激素水平的改变,导致盆底结缔组织胶原代谢改变,进而削弱了盆底的支撑功能。

2. 严重受损的盆底肌会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例如盆腔器官脱垂,阴道壁膨出。具体表现为:子宫脱垂、膀胱膨出、尿道膨出、小肠膨出、大肠膨出、阴道脱垂。

这6种症状可能多发或者单发,而诱导这些症状出现的因素包括,生产损伤、腹压增高(咳嗽、便秘、提重物、运动)、肥胖、激素变化。其根本原因就是盆底肌肉松弛。

盆底检查及治疗黄金时段是产后42天至1年,是修复盆底肌的最佳时间,产后半年内是修复的黄金时段。即使产后检查身体没有问题,也要注意加强盆底锻炼,因为妊娠对盆底肌是一定有损伤的。此外,预防和治疗盆底肌损伤也同样重要。盆底肌康复锻炼能够帮助产妇恢复身材,改善产后一系列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和再孕率。

首先要感受到盆底肌的位置,你在憋尿的时候用的就是这个肌肉。

这里推荐一种盆底康复训练方法——凯格尔运动,又称骨盆运动,国际通用,目的是借著伸展骨盆底的耻骨尾骨肌来增强肌肉张力。「凯格尔运动」有助于舒缓产后沉重的身体,还有助于解决漏尿、痔疮问题。月嫂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和宝妈一起做这个训练,帮助宝妈恢复身体。

首先要找到自己的盆底肌。第一种憋尿法,可以先通过憋尿,找到那块憋尿时用的肌肉。或是指检法。洗手后将一根手指放在阴道内,这时候收紧阴道,手指有被周围肌肉裹紧的感觉,这部分肌肉就是盆底肌。

训练前需要排空尿液,然后深呼吸,保持全身放松,将精力集中在盆底肌,做收紧放松的练习。

如果训练后有酸胀疲劳感,可通过趴著放来放松或是舒缓肌肉。床上或瑜伽垫上都可以。放松时可以在额头上垫一块5到10cm左右的叠起来的毛巾或小枕头,趴著休息十分钟左右。凯格尔运动简单方便,大家可以在各种场合,站著躺著坐著都可以练习。但是在临床中,一些女性无法正确收缩,如果遇到这种情况,还可以借助凯格尔球来练习。

再强调下注意事项:

1. 运动前先排尿,减轻体重。

2. 练习中防止憋气现象,即吸气「尿」,呼气「收」。

3. 避免过量练习,结合自身能力进行。

4. 联系如有不适应停止训练。

5. 练习后腹部或者盆腔底部酸痛,适当休息即可缓解。

产后修复训练是个大工程,产后子宫修复、腹部背部肌肉的恢复、盆底肌恢复都非常有必要。生产后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科学合理的运动,能很好的帮助产后修复,不仅能避免各种产后的各种妇科疾病,还能帮助妈妈们恢复身材,一举两得!当然,生产后也别过早的运动,如果伤口还疼著,那就先修养~

另外对于脏器脱垂而言,预防永远比治疗更重要。建议备孕的女士可在备孕前的6个月进行盆底肌电、骨盆关节的相关检查,也可进行相关的骨盆和盆底功能训练与养护。为孕期做好准备,以减少孕产期盆底功能的损伤。对于生产完的女性,建议可在产后42天后做一下盆底功能的筛查,包括盆底肌张力、肌力、疲劳度、骨盆相关关节、体态的检查.

找对了方法、方向,贵在坚持,坚持下去,自然就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和宝宝们茁壮成长!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账号,get更多妈咪必备知识和美式育儿理念,顺便给我家小惟点赞比小心心呀?如果对你有帮助,麻烦动动手指点赞+关注!另外,也给爱看书的宝妈推荐美国人手一本的育儿圣经《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第6版)》,是世界妈妈都在看的好书。


我42天去医院做了产后复查,其他都恢复很好,只有盆底肌因为2胎都是顺产,所以松弛的比较厉害,咳嗽喷嚏的时候还有点漏尿。所以果断遵医嘱,预约了医院的做盆底肌康复治疗。

医生的治疗方案是:

1、居家凯格尔运动,具体做法是:

首先是要找到自己的盆底肌,找盆底肌的方法见图(我在医院拍的)。

循序渐进练习:收缩1秒+放松1秒,收缩5秒+放松5秒、收缩10秒+放松10秒。以上各做5-10组,每天3次。

等练习熟悉以后可以坚持收缩10秒+放松10秒以上,每次做10组,每天3次以上。

站著,坐著,躺著走路 的时候都能做的。

刚开始的老忘一天能练上一次不错了,后来看有人安利G动app,也跟著下载了,那个锻炼提醒一定要打开,就很贴心,一天三次锻炼断不了顿儿了。一次五到十五分钟,很难想像我已经累计锻炼了40多个小时了!

2、医院盆底肌康复,仪器辅助治疗。

这个是通过脉冲激光来修复盆底肌,我目前是已经做了1次,做的时候不痛,有点麻,20分钟左右就做好了。还需要继续预约做几次,目前没有看到什么效果,后续继续分享。

最后,注意不能提重物,不能剧烈运动,最重要是宝妈比较容易忽略的,不能用收腹带。

所以治疗盆底肌,目前主要是需要3方面结合来做的,并不是指望医院仪器辅助治疗就了事,目前还没有一劳永逸的快速修复方法。

总结一下,需要3方面结合来做:

1、家庭自己坚持凯格尔运动训练,可长期做。

2、结合医院仪器治疗(不同医院不同仪器,原理不一样,但都只是辅助治疗)

3、注意事项要避免:控制体重,不提重物,不剧烈运动,不用收腹带等增加盆底肌负担的事项。

好了,盆底肌和其他产后修复真的很重要,会一直对我们正常生活产生影响呢,希望姐妹们要重视并尽早治疗哦!祝每位妈妈都能恢复到产前的健康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