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好多人说他是历史发明家?(72望族是什么东西)

感觉他历史方面的某些回答还是挺有道理的吧。除了那个他对「母不能制,舅不能约」的解释,没懂他的逻辑……


这位题主不错。

恨我恨到牙痒痒的「秦吹」历史发明界的朋友,都被这位答主关注了。

还能是什么原因呢?

「秦吹」历史发明界的无能狂怒呗。

尤其,我看过有个「昭襄粉」的小可怜,他发现了我写的东西对秦昭襄王崇拜得简直太不够,于是「气得浑身发抖」 。

还有两个小可怜搬出一些大v的文章自以为能「打脸」,结果搬出来的大v跟我关系都不错。

你说这几个小可怜吧:

「母不能约,舅不能制」。

这句是一个说话像肥宅一样但强行用女号的朋友用来证明秦昭襄王是大独裁者的引证,引用这句来证明宣太后自治、魏冉擅权是虚构的。

可是呢?

苏代说这句话的时候,秦昭襄王46周岁。

你说一个46岁的君王,过不了几年都能算老年人了,还得专门强调一下老娘不能约束他,老舅不能制服他——我是不知道多奇葩的脑回路能通过这句证明出宣太后和魏冉的实权不存在。

我个人怀疑可能那位女号肥宅今年还没断奶,所以能理解到这个深度吧。

说老实话,当时看到这个论证真把我唬住了,我真以为这句要写作「母不能约舅,不能制」,要不咋说得通。

后来他自己也没觉得没意思,开始撒泼打滚呗。

一会找个当枪的声讨我说他装女号(澄清,我个人始终认为一个说话真的像肥宅一样的美少女更具喜感)。

一会从一些书里摘出几段,内容是秦昭襄王时期获得了对六国的优势,起到了一些基础作用。至于摘这几段想证明什么我也不太清楚,因为跟我说的也没有矛盾。他到底是想通过这些内容证明宣太后、魏冉的实权不存在,还是想证明我对秦昭襄王的崇拜达不到他要求的高度,就不清楚了。

当然,这位朋友其实还是能发现自己的发明确实说不通,所以通常会转化为撒泼打滚,比如说我有一句断句点错了,所以我智力有多低如何如何,然后招几个我的仇家过来口吐芬芳,再配上这位朋友说话像肥宅的口气,场面最终就会变得更加喜感。

打个岔,在这位女号大神的眼里,我认为他装女号的理由不是因为他说话像肥宅,而是他脑补出我认为「女人就不能用像他这么严谨的思维」。

自恋确实是一种病吧。

最搞笑的是,后面还有个跟班的双标当枪大神,自己用个女号,然后指著我的男号骂「你们全家装女号」,接下来费一大捅口舌证明自己这种喷人战术表现出的智力是多么的正常,我不跟著她的奇葩思路走有多么的可悲。

言归正传,被几个小玩闹说成历史发明家也不是不能理解。

我写的东西吧,按照「秦吹」历史发明界的标准,对秦国的崇拜太不够,对秦王的崇拜太不够,对秦国「法治」的崇拜太不够。

那能咋办?

除了无能狂怒以外没办法啊。

而且你看「秦吹」历史发明家的朋友发明出来的东西:

秦国在公元前4世纪实现了法治社会;

秦昭襄王在公元前3世纪实现了独裁统治;

秦国的制度太完美了,一线官吏自己清点、自己统计、自己核实、自己监督的方式,绝对没有任何操作空间,绝对能杜绝所有虚报和腐败行为;

秦国根本不存在古代社会普遍的高层信息源不可信问题,历代秦伯都会操作无人机能把基层和一线的东西都查得一清二楚;

秦国的国家是完美的,不存在任何封建政权都存在老迈的问题,永远都是那么的年轻又有活力;

秦国对基层的控制那更没得说,秦王根本都不需要地主阶级的支持,需要支持那岂不是就是地主阶级的傀儡了;

秦国的统治是「路线」的问题,必须是绝对的法家,干什么都必须法家,不能考虑任实际何政治诉求。

还有一批小可爱,在涉及政治诉求的时候不许你说政治诉求,在涉及阴谋活动的时候不许你说阴谋活动,在涉及军事活动的时候不许你说间谍活动,在涉及多种可能性的时候不许你说其他可能性,说了就是「阴谋论」。

你说上面这些惊世骇俗的研究成果,除了「秦吹」历史发明界自娱自乐以外,咋证实?

在他们拿出《大秦帝国》、《秦吏》两大「历史著作」,发现不好使之后,你说能有什么办法?

撒泼打滚呗。

比如,孤独娃子掰著手指头数72、36、18,结果发现他推崇的两个答主跟我关系还挺好,血泪控诉「你们要看清历史发明家的真面目」。

再比如,还有个发明了秦国30代明君的神人(原文是「七代明君」,理由是这七代每个人都比我强,按这个标准矫正为30+),开始撒泼打滚说你这些都是「推断」,用他的标准「推断」都不许说……

……我比较怀疑这位神人到底有没有看过书,先秦的哪边专业历史书籍里没推断?

又比如,有些人觉得正面说不通就跟你扯别的,发明了这么一个神级逻辑:

秦国统一六国=秦国最优秀=六国都是废物=六国君主都是弱智。

有了这套理论的支持,那就好办了,但但凡说六国君主有点智力正常的表现,那就是「吹得神乎其神」,于是我就变成了「秦吹」、"魏吹"、「楚吹」的历史发明家。

专门说一点,我还真能被骂成「秦吹」哎,因为正统「秦吹」历史发明界的理论是商鞅变法以前的秦国是一坨翔,还处于「奴隶社会」,马上都要亡国了。

我说秦简公、秦献公有智力正常的表现,那必须「秦吹」,必须「历史发明家」。

所以,我就成了「历史发明家」喽。

尤其可怜的是,「秦吹」历史发明界的那些东西吧,偏偏在知乎这个平台还写不火。

那怎么办?

拿人头堆喽。

所以有那么几个小可怜,靠数量和频率重复著王靖海是历史发明家,也著实是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但无能狂怒,总得找个发泄的出口吧。


为了防止题主报复,我就匿名了。

但是,如果你需要找我的话,你可以到 @王靖海 的互关名单里去找。


以下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判断,你也可以认为这是我的回答。


放心,我没有真举报。

是不是吓了一跳?


更新一次,王氏门徒看的懂就看,看不懂就算:

我认为一个人针对一个史料提出自己的论点,这个论点可能和现存的论点有矛盾。这很正常。

而正常的解决方法,是既要说明白自己论点的证明方法和论据,也要弄明白不同论点的证明方法和论据,从而找出出现矛盾的原因是什么。

这样才能从正向和反向两方面来证明自己的看法。

在回复@陈阳 的时候,陈阳看不懂。没关系,我举例说明:

《韩非子?有度》

魏安厘王攻燕救赵,取地河东;攻尽陶、魏之地;加兵于齐,私平陆之都;攻韩拔管,胜于淇下;睢阳之事,荆军老而走;蔡、召陵之事,荆军破;兵四布于天下,威行于冠带之国;安厘王死而魏以亡。

这是韩非的看法,其中:

魏安厘王攻燕救赵,取地河东;攻尽陶、魏之地;加兵于齐,私平陆之都;攻韩拔管,胜于淇下;睢阳之事,荆军老而走;蔡、召陵之事,荆军破

上面是韩非给的史实。

兵四布于天下,威行于冠带之国;安厘王死而魏以亡

这是韩非给的结论。

以此看法,韩非认为魏安厘王是个有为的君主。

那么现在,我不同意韩非的看法,用同样的论据:魏安厘王攻燕救赵,取地河东;攻尽陶、魏之地;加兵于齐,私平陆之都;攻韩拔管,胜于淇下;睢阳之事,荆军老而走;蔡、召陵之事,荆军破。

我认为魏安厘王是个短视的君主。

原因何在?

因为我认为在魏安厘王这个时代,合纵重要性要远远高于一切。魏安厘王攻燕,攻齐,攻韩,攻楚,却唯独忘记了最大的敌人,秦国。这种窝里横的做法,破坏了合纵,客观上有利于秦国,所以我认为魏安厘王是个短视的君主。

你看,从同样的一组史料,我和韩非解读出相互矛盾的两个结论。但并不是说,我或者韩非其中之一的解读是错的。

原因是韩非著眼点是短期魏国兴盛,短期魏国一顿组合拳打在邻居边上,确实武功赫赫;

而我的著眼点是长期魏国的衰亡,魏安厘王的操作直接造成六国的不团结,最后给秦国个个击溃。

韩非和我,都从正规史料出发,通过论据(魏国短期的兴盛VS魏国长期的衰亡),得出了结论(魏安厘王是个有为/短时的君主。)

从证明逻辑上说,我和韩非的证明都是符合逻辑,有明确的论据为论点服务,并没有出现跳跃时证明。

因此,我和韩非可以互相不同意对方的看法,根据著眼点的不同可以认为对方的论点是错误的。

但是,我和韩非不会称呼对方的观点是可笑的,是脑补出来的。

而王大师对魏安厘王的观点,无疑是可笑的,是脑补出来的。

首先,王大师的对魏安厘王的解读,其实和古往今来所有历史爱好者的看法都差不多。即:

1)承认魏安厘王的武功,造就魏国短期的兴盛

2)承认魏安厘王的短视,造成魏国长期的灭亡

而王大师的野心是想统一两个相互矛盾的观点,即:

如何证明魏安厘王在胖揍一顿周围邻居之后,还能团结周围邻居。

然后,王大师就找了信陵君。从史料可以看出来,其实信陵君倒是很能团结战国诸国,《魏公子列传》有记载:「魏安厘王三十年,公子使使遍告诸侯。诸侯闻公子将,各遣将将兵救魏。公子率五国之兵破秦军于河外,走蒙骜。遂乘胜逐秦军至函谷关,抑秦兵,秦兵不敢出。

因此王大师为了证明魏安厘王在胖揍一顿周围邻居之后,还能团结周围邻居。就提出信陵君和魏安厘王是一体两面,魏安厘王对信陵君是「猜忌是假,扶植是真」

如何评价魏安厘王??

www.zhihu.com图标

信陵君的事迹详见《魏公子列传》,王氏门徒 @tang.chhh 提到还有《辑证》

配套教学 战国史料编年辑证.zip-战国史料编年辑证一.pdf?

www.zip118.com

在这里,我先预设王大师并没有什么新的史据,他所依靠的史据,无非是和古往今来的爱好者都差不多。(假如他有新的史据,可以提出啦)

那么他根据这些史据提出的:魏安厘王对信陵君是「猜忌是假,扶植是真」论点;

和太史公提出的魏安厘王对信陵君是「猜忌」的论点。

是相矛盾的。

那么根据上面我和韩非两个论点分析方法,我们也来分析分析太史公和王大师的两个论证方法:

先看太史公:「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厘王异母弟也。」,这点说明魏无忌具有王位继承权

公子曰:「臣之客有能深得赵王阴事者,赵王所为,客辄以报臣,臣以此知之。」是后魏王畏公子之贤能,不敢任公子以国政。这点说明魏王猜忌魏无忌,原因太史公说了一半:魏无忌的门客既然能深得赵王阴事,那么其实也能深得魏王阴事(注1)。

秦王使使者告魏王曰:「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魏王畏秦,终不听公子。这两点说明魏王并不支持救赵,相反魏无忌支持救赵。另外魏无忌说服魏王的除了自己和门客辩士,但没有其他政治任务,这也能说明魏无忌的政治地位。

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计不独生而令赵亡,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这一点魏无忌在魏国除了门客,并没有私兵。

信陵君窃符救赵。这一点反过来可以证明魏无忌确实能深得魏王阴事(注4)。

赵王再拜曰:「自古贤人未有及公子者也。」这一点说明赵王感激的是魏无忌却不是魏王。

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矫杀晋鄙,公子亦自知也。已却秦存赵,使将将其军归魏,而公子独与客留赵。这一点说明了公子为啥滞留赵国。

于赵则有功矣,于魏则未为忠臣也……于是公子立自责,似若无所容者……自言罪过,以负于魏,无功于赵。当时人对公子救赵的评价,以及公子自己对救赵的评价。

公子留赵十年不归。秦闻公子在赵,日夜出兵东伐魏。魏王患之,使使往请公子。公子恐其怒之,乃诫门下:「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这一点说明了公子因为滞留赵国,所以恨魏王。

毛公、薛公两人往见公子曰:「公子所以重于赵,名闻诸侯者,徒以有魏也。今秦攻魏,魏急而公子不恤,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毛公、薛公劝公子的出发点,救社稷宗庙而不是魏王。

魏安厘王三十年,公子使使遍告诸侯。诸侯闻公子将,各遣将将兵救魏。公子率五国之兵破秦军于河外,合纵看的是公子的面子,可不是神武不可一世的魏王面子。

秦数使反间,伪贺公子得立为魏王未也。魏王日闻其毁,不能不信,后果使人代公子将。公子自知再以毁废,乃谢病不朝,与宾客为长夜饮,饮醇酒,多近妇女。日夜为乐饮者四岁,竟病酒而卒。魏公子酒色了残春的原因。

我给出了太史公的史料,标黑部分是我的解读。从太史公的列传中,其实说明了魏公子有才而招嫉的事实和原因(1,有继承权;2,深得诸王阴事)

我认为历史无非人情,如果你对历史的解读合乎人情,那么至少是符合逻辑的。

那么回头看看王大师「猜忌是假,扶植是真」说明(王大师在其他文章里面是有具体解读的):

什么叫没有争议?争议大大的

  1. 养门客的制度,从春秋时代就有,并不信陵君独此一家。信陵君养士的持续性,从魏国延续到赵国,然后又延续到魏国。王大师想从信陵君养士的持续性入手,证明「猜忌是假,扶植是真」,那就好歹得给出1)信陵君养士和其他人养士不一样的地方吧?2)这些不一样的地方,能够说明「猜忌是假,扶植是真」吧?
  2. 信陵君在赵国,赵国发生的事情,不代表在这些事情中信陵君起到主要或者次要的做用。王大师不妨把赵国发生的事情理一下,然后1)说明并证明一下信陵君起到什么做用,2)最后还要回到王大师的结论,信陵君起到做用的赵国的事情,至少要有益于魏国的。不然「猜忌是假,扶植是真」其实不是养了个饭桶(对魏不起做用)或者白眼狼(对魏起反作用)

王大师的「猜忌是假,扶植是真」,从论点上看,和太史公的「猜忌说」矛盾。既然王大师坚持自己的观点正确,那么好歹得证明太史公的「猜忌说」不足在哪儿吧?不然的话,不就是关起门来自娱自乐么?

王大师的「猜忌是假,扶植是真」,从论据手法上看,一句「没有争议」,其实是大大的存在争议,论证的逻辑缺失的不忍心看下去。

王大师在小圈子里面混,王氏门徒尊一声大师,自己嗨去,我没意见。但是一天不能从论点和论据上证明自己,我说他一句「历史脑补家」,有错么?

第一次更新

首先,王大师不是历史发明家,按照我的话来说,王大师是历史脑补家。

历史发明家的特点是对史料(论据)无中生有。正是因为无中生有,因此就有明显的破绽。对于一个有能力收集资料的人来说,找到无中生有的论据,就可以打历史发明家的脸了。

比起历史发明家来说,历史脑补家更隐蔽,更具有迷惑性,也更不容易让人看破。

在我看来,历史脑补家的特点是论据都是对的。他们错误的地方是无中生有的设定有一个为立论服务的立场。

我举个例子:

前几年中国死了一个有名的「天体学家」高教授(1954年5月-2011年12月26日),他的最重要的一个著作是研究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国某地太阳运行的规律。

而大家都是知道,太阳发光发热如何运行都有一套客观的规律,正常的历史学家是按照这个客观的规律来研究太阳的运行模式。但是高教授则是先预设了一个立场(例如,太阳其实是个黑洞,他存在的目的就是吞噬其他的天体,好让自己成为太阳系中的唯一)。然后在这个立场下,高教师罗列的非常充实的证据来整理证明自家的论点(太阳不个好东西)

你能说高教授无中生有的发明历史么?不能,因为他给的论据都是对的。

但是你能说高教授的论点(太阳不是个好东西)正确么?不能!

那么高教授哪点出了问题?

因为论证的方法错了。高教授为代表的历史脑补家,他们先预设了一个立场,然后基于这个立场来选择历史事件,并基于这个立场来曲解某些案例,从而证明自己的论点。

从数学证明的角度。有点好比为了证明某个定理,而罗列的若干证据。

但事实上,学过初等数学的都知道,你证据罗列的再多,没法证明论点。更何况对于历史脑部家来说,还存在反例和曲解。

换句话说,历史脑补家的逻辑,是没有办法自洽的。

如果具体到王大师。我记得王大师有个观点是魏安厘王英明神武。说实话,在当时的条件下,在强秦的攻势下,六国君主各个都有几把刷子。但是王大师为了说明魏安厘王英明神武,举了信陵君窃符救赵的事例。这就是个典型的历史脑补的经典案例了,即:

步骤一:脑补一个魏安厘王英明神武的立场;

步骤二:找到一个信陵君窃符救赵的事例;

步骤三:曲解信陵君窃符救赵的事例;

步骤四:证明魏安厘王英明神武。

看到问题出在哪儿了么?

信陵君窃符救赵为何能证明魏安厘王英明神武,王大师给的解释的兄弟二人唱双簧。

但问题在于没有任何的史料证明兄弟二人在唱双簧啊?更何况,战后信陵君不能归魏,归魏以后酒色了残春,明显不能说明魏安厘王和信陵君唱双簧啊。

这就是王大师基于自己的立场,脑补的一个细节。而我称呼他历史脑补家的原因。

综上所述,历史脑补家是具有一定的迷惑性的,一个不注意,很容易被群众高看为对历史独创性看法的历史学家。

而比较到底是历史脑补家,还是对历史独创性看法的真历史学家。

重点就是看是否先预设一个立场,然后再脑补细节的,曲解细节的。


说王靖海是历史发明家的人,只能认认真真去读吕思勉先生的中国通史。史记大概率也是看不懂的。

今人治史皆是遍搜古籍之记载,而言所得。


王靖海一上知乎「酒馆」,所有刷知乎的人便都看著它笑,有的叫道,「王靖海,你又在知乎脑补历史发明骗人了」

它不回答,找出几个问题进行回答,「焚书坑儒的锅是72望族的,统一六国的主要功劳是72望族推动的。秦简公不需要山东六国学子,就实现了集权,比战国初期形成的法家学派的学子牛多了」一下子回答了好几个先秦话题。

网友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是在脑补了吧!」

王靖海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

「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被很多人吊著扒皮,气得连李斯是否有参与焚书坑儒都忘了,只能用拉黑功能」

王靖海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拉黑那是知乎给的功能,……不能算是说不过别人!……拉黑那些历史发明家与说话不利索的人?能叫拉黑吗?」

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秦72望族」,什么「纵横」「魏系韩系」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其实我有些搞不懂,免费的帮王靖海宣传72望族了,王靖海居然还不乐意了?对自己的72望族理论那么不自信?所以出现了以下情况:

王靖海在他的腿子面前生气的说:那个说话不利索的人在黑我。

腿子们问:他怎么黑你的?

王靖海说:他把我发明的历史文(72望族在秦的发展历史)重复说了一遍。

多弗拉门戈,楚令尹围,季退思说:可不是,他还用你的历史观来反驳我们的回答,一定得拉黑了。

王靖海是历史发明家的消息在知乎传开了,它认为是它的腿子们传开的,王靖海很生气。

楚令尹围说:主人,你是懂我的,当我以为你不懂李斯参与了焚书坑儒时,我都是想办法帮你圆谎了。

多弗拉门戈说:主人,你是懂我的,当有人不信72望族存在时,或者用72望族来反驳我的回答时,我都是选择拉黑对方来维护你的啊。

季退思说:别看我啊,我自己都是历史发明家,都会忽悠别人,虽然同行经常是冤家,但在你脑补发明这方面,我还是维护你的。


用小说《大秦帝国》的不符合史实的情节,来否认秦统一中国的功,实属牛批。


史料上一句,王静海能给你脑补上十句,然后再通过这些得出一个他认为合理的结论,虽然他脑补的那些有点逻辑,得出的结论也算新鲜,但毕竟是想像的,你可以说他有合理的地方,但你不能说他是正确的,因为基础建立在王静海的脑门上。

整天秦吹秦国大秦帝国挂在嘴边,感觉他答题的动力就是对秦这个字的仇恨,虽然他嘴上说自己是魏吹韩吹赵吹等等,其实无非就是个楚吹罢了,我不用把他的答案翻完就知道他是个南方人,因为网上除了楚吹没人看见秦就起ptsd,我也没见过有其他国家的吹会因为两千年前的事到现在还耿耿于怀。这就让人很费解,毕竟秦国已经灭亡了两千年了,莫非王静海的祖上是被秦始皇坑过的儒生?也不太可能,毕竟那就没有王静海了。


怎么说呢,历史就是要讨论才有意思,但是这个人碰到意见不一样的跟人讨论一阵就把人拉黑了,明明都是正常讨论,也不喷也不骂,突然拉黑了,也是奇葩。不明白一定要堵住别人的嘴就算自我胜利?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