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的灭亡实际上非常偶然,是许多小概率事件叠加的结果,有点类似于北宋,因此王朝气数未尽,人心尚存,勉强保住了半壁河山。

其实就算立下司马衷,离八王之乱也远著呢。

首先选太子妃时,完全可以换成卫灌的女儿,贾南风早就臭名昭著,完全靠门户,司马炎在这事上犹豫过。假如真的换了太子妃,卫灌辅政,再加上张华等人看守,平静日子还是没问题的,毕竟当时西晋没有任何内忧外患,并不比两汉差。

其次司马炎病重时,本想让汝南王辅政,这人虽迂腐却不坏,守成未必不可,结果却稀里糊涂被害,将大权拱手让给了贾后。

贾后才智平庸,主政后一直托管给张华裴𬱟等人,天下倒也过了近十年太平日子,直到她谋害了愍怀太子,储君不明,才使得诸王蠢蠢欲动,引发乱世。愍怀太子非贾后亲生,二者必然你死我活,贾后不倒闵怀必死。根据裴𬱟传记载,他虽与贾后沾亲,却为人正派,有意废后保太子,经张华劝阻才作罢,认为没有皇帝旨意,做臣子不能私自动手。假如他们真的动手废了贾后,难度并不大,也足以暂时阻止乱世。

甚至闵怀太子被废后,仍有机会翻盘,赵王司马伦有意趁机废后,救下太子自己辅政掌权。司马伦庸俗,若真那样也难长久,可惜孙秀献毒计,诱逼贾后先杀了太子,这才回天乏术。其后诸王得势后,若有一个能像周公那样,都有足够才智逆转乾坤,但周公毕竟稀有,这要求有些高了。

总有人诟病西晋的分封,动不动就扣大帽子,实在太想当然了。西晋的诸王封地与东汉类似,都是天子治下郡国,本身并无权掌控,只是虚封。比汉明初期的藩王差远了,没有真正的私人财政和武装,也是被当猪养而已。但西晋的诸王是有实权官职的,这与东汉截然不同,诸王不再困于国内,而是肱骨朝中或镇守一方。这其实是综合了汉魏乃至先秦的经验教训,建立的相对合理的封建制度,虚封之余有实权。因此诸王的贵贱与封地关系不大,而与官职紧紧挂钩,这也是西晋诸王赖在都城不愿回国的根源。

其实所有历史事件都有极大的偶然成分,认为事事都是必然是对唯物史观的曲解,是典型的教条主义。历史规律客观存在,比如在汉末出现乱世,就会军阀割据压制四夷,在西晋出现乱世,就会五胡乱华。但是否会有乱世,实际上很偶然,历史规律只能划定上下限,难以决定细节。

西晋无疑将一手好牌打的稀烂,此时的华夏本就不该沉沦,因此五胡争相认祖汉化,根本无力伤我根基,后面的隋唐才是正常。


司马健多好,健健康康,非叫司马柬,感觉命是捡的。

司马柬身体也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司马轨早就鬼了,三个儿子是只能立司马衷了。


八王之乱的结果是中央 地方都废掉了 汉地内的少数民族崛起

造成八王之乱是各种因素累加的结果 第一 司马衷市智障 第二 贾南风这个丑 妒的人是皇后 第三司马伦有野心 但能力不行(这个是重点 他才导致了西晋的灭亡)他是第三个死的王 也是把八王之乱推推向高潮的点 司马亮和司马玮其实没啥影响 就是宫廷争权 第四司马颖这个地位实力都有的人 能力差 机会给了 拿不住 所以八王之乱由司马亮司马玮开始 司马伦推向高潮 司马颖收割后送给司马越 。 中央军和地方军都被打没了 五胡乱华开始 这几个一起满足 才能有八王之乱 所以不立司马衷 绝对能行。


把锅全都推到白痴皇帝司马衷身上,完全是不公平的。

就在265年司马炎登基时,便种下了大分裂的第一颗种子。当时,他为了汲取曹魏政权的教训,开始大封宗室,即所谓「帝惩魏氏孤立之敝,故大封宗室,授以职任」。晋武帝一口气分封了27个同姓王,以郡为国,允许诸王可自己选择封初中的官吏,后来又不断扩大诸王权力,以致最后酿成「八王之乱」。

?到了277年,这第一颗种子开始被「施肥」催发了。这一年,卫将军杨珧等建议说,现在诸王公都在京城,无法拱卫王室,应当让他们回封地去。另外,异姓诸将领居边,也应当有皇室亲戚参与。这意思很明显,就是相信宗室的力量,不相信异姓人。殊不知,治理失当,宗室一样可以为祸。

于是,晋武帝推行王国置军制度,将封国分为大、次、小三等,分别配置不同数目的军人。居然允许各封国拥有自己的军队,这简直是昏招。诸王手中有军权,皇权力量强大时尚能节制,一旦皇权衰弱,诸王必然为祸。当时,诸王中任都督的,都让他们各自迁往封国以靠近他们的任所。当其时也,各位王公都留恋京师,皆涕泣而去。然而,日后祸乱京城,却又是另一番面孔。

267年,在司马炎还未开启大一统的谋略之时,又开始种下大分裂的第二颗种子。这就是立他的儿子司马衷为太子。问题是,史称他这个长子是个弱智白痴。史载其痴愚主要有两个细节:一是曾听青蛙鸣叫而问左右:「此鸣者,为官乎,为私乎?」这个发问,今天仔细想来,倒颇有些哲学意味。二是有一年闹饥荒,百姓多饿死,司马衷听到后说:「何不食肉糜?」这就完全不通世情民情了。

比阿斗还傻得司马衷,事实上,晋武帝是有很多次机会换掉接班人的。但武帝的优柔寡断让他不敢越雷池一步。而权臣贾充等人的强烈支持,也让贾后这颗定时炸弹得以长期埋在洛阳城宫殿中,就等著日后的引爆。

再说说八王之王的过程。

晋武帝过世之后,西晋的朝政由外戚杨骏主掌,可是杨骏的专权让很多人不满,于是贾后便征召素有威望的长辈司马亮(汝南王),以及都督荆州军事的司马玮(楚王,司马炎之子)进京,楚王进京之后斩杀了杨骏,由汝南王和曾经参与过伐蜀战争的老将卫瓘执政。

可是贾后又感到不满,于是下令楚王发动第二次政变,斩杀了汝南王和卫瓘,卫瓘这个是报应啊,他陷害邓艾的时候,没想到自己会有这个下场吧?接著贾后又发动第三次政变,将楚王玮以滥权滥杀的罪名抓起来砍头,于是贾家独掌大权。

看起来贾后是已经掌握了全局,可是各界对她都相当不满,武帝的一个儿子淮南王司马允就起兵讨贾后,不过运气不好战败身死。本来掌握优势局面的,而且惠帝有暗助他,要部下带御旗过去,结果不知道为什么,带过去的御旗却变成了攻击淮南军的旗号,于是就神经质发作的贾后这时候又杀掉了惠帝的长子司马遹,各界更加不满。

这时候原本隶属贾家底下的马屁精之一的赵王司马伦发动政变,背刺贾后,把贾后给宰了,顺便处死了一堆大臣,包括晋朝首富石崇、以及长期安定朝局的名臣张华、学者潘安(后世有名的帅哥)在内,赵王缺乏政治经验,贸贸然就废帝自立,结果引发了各强藩的不满。

以青州的齐王冏为首,大家联手进军洛阳,杀死赵王。齐王司马冏是司马炎的侄子、司马攸的儿子,然而他既无父亲至诚至孝的品德,也没有叔父深沉幽暗的头脑,他在担任宰相期间,架空惠帝,骄奢淫逸,大失民心。

于是邺城的成都王和长安的河间王联合起来,下命令给人在洛阳的长沙王司马乂,要他率兵讨伐阿冏;长沙王兵力强盛,摧枯拉朽般的赢得了战争,打败了齐王并杀死了后者。

但长沙王和成都、河间两王之间马上翻脸,两王派出几十万大军去攻洛阳,问题是他们派去的统帅是吴国文人陆机,结果一下子就被长沙王砍得落荒而逃,回去之后联军阵营大怒,当场砍了陆机的脑袋,陆机的脑袋被砍掉之后,成都、河间联军还是不服气,于是又派了几十万大军来攻洛阳,长沙王坚守不屈,又砍了他们好几万人;

这时候洛阳又发生政变,东海王司马越把长沙王抓起来,送给成都军以残暴出名的统帅张方,结果张方把长沙王剁成了肉酱,接著背刺狗东海王又跟成都、河间联军开战,打了一场大败仗,不得已,东海王去跟幽州(北平)的镇将王浚借兵。王浚是出卖曹髦的王沈之子,手下有一堆胡骑,这些王家胡骑一路南下,把成都、河间联军给打垮了,两王先后被杀。

但是王俊的这一动,也给了北方的胡人趁虚而入的机会,五胡之乱开始了……

最后东海王成功当上了朝廷的执政,而惠帝也莫名其妙死掉了,再来就是五胡入侵了。掉脑袋的人这么多,而且都是名人,这损失太大了,而且最后胜利的是那个东海王,他根本不是石勒的对手,西晋此时的灭亡已经是板上钉钉了。


不立司马衷,或者不选贾南风做太子妃,大晋朝安安稳稳几十年问题不大,西晋短命,武帝负主要责任,一系列操作把国家带沟里。


按照仇鹿鸣的观点

亡魏代晋 路越走越窄 政治基础越来越狭隘 司马昭又死的早了

司马炎想操作 也操作了一阵 但对大环境没什么办法 当然了 如果太子是个正常人 甚至是有材的

很难说会不会有大的改变

这里的观点是 因为司马家篡权的路径问题和司马炎仓促接手的具体条件

导致功臣 宗室势大 盘根错节 本身就在内斗的边上 或者说已经在低烈度的搞了

新朝结果暮气重 情况想好 很不容易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