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头蛇尾的一次北伐,各种教材也书写了。纪录片也是有不少的,基本上都是纠结在当时的历史事件当中。


因为北伐到一半,革命的性质就变了

北伐初衷是要推翻独裁的军阀政府,结束中国的分裂,创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但清党后,取得北伐胜利的一方实质上已经背叛了革命初衷,成为了新的独裁军阀政府,从某种角度而言可以说北伐自清党开始就失败了,所以在历史上的地位也相应下降


本来就是不义战争。炮党投靠苏联,通过北伐推翻了北洋政府,建立一个彻头彻尾的独裁政权。国民党政府比北洋政府更好吗?不见得,所以北伐是一次武装夺权,而不是一次革命。不好的东西,当然不值得宣扬。北伐后,北洋民国时期的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学术自由,彻底灰飞烟灭。有人说北洋时期的自由是弱政府下的自由。然而这些自由的火苗大多都在燃烧在北洋政府的核心,北京。政府再弱,还管不了几个大学,一群学生吗?相比下同样是弱政府却一心一意搞独裁认认真真搞暗杀的国民党政府我们就知道,北洋政府不是管不了,而是北洋政府在理念上允许这样的自由。


因为没有意义 消灭了一批旧军阀来了一批新军阀


北伐战争,蒋介石指挥的。当时蒋刚就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大权在握,意气风发。如果仔细看看这段历史,感觉和历史上所有一统中国的战争一样,也是荡气回肠,值得大书特书的。特别是攻克武昌,围城四十天,多少北伐军战士英勇就义。但是我也不明白为什么我们的历史课对北伐战争都是寥寥几笔。要不是最近借了本《蒋介石传》来看,还不知道这么多内容呢。

后来明白了。蒋介石主导的二期北伐打败直鲁联军,把张作霖打回老家,是从1928年开始的。1928年意味著什么?1927年发生了哪些大事?这样看来,没有大肆宣传北伐战争是有原因的。

另外,恐怕不外乎是蒋介石,大反动派,大独裁者。他的功绩不应该被彪炳史册吧。历史最终会还原真相的。


谢邀

另一个答案说的是什么逻辑?国民党建立了一个独裁政府就不应该在历史上写北伐战争了么?李世民创造了贞观之治就该说他杀兄弟杀了该杀的好么?(当然这个比喻不恰当大致就是这个意思)

且不说这种好的就该夸不好的就该被历史书抛弃这种观点对不对。就冲著那几句北洋时期的学术自由,言论自由我就第一个不服。知乎里面很多答案就讨论过这个问题了,很多学者也说过,北洋时期的自由,是弱政府下的自由,并不是在完善的民主自由风气和完善的法制体系之下产生的自由。说通俗点就是那帮政客军阀都在忙著打仗,没人整天忙著看你电视剧里有没有露胸没人整天化妆成顺丰快递水管工查你水表。这种自由是很廉价的。再之,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和文化绝对不是一钱不值,许多著名的文化界人士在国民政府治下都有著充分的发挥空间,梁思成就曾经被过国民政府派去参与联合国相关建筑的设计,你再看看他建国之后的是什么样子?

一个历史事件在史书中的篇幅,不是只看它义不义,而是有许多因素,包括当权者的意图,著书者的立场,以及这件事在一个长时段里发挥的作用等等。历史是复杂的,决定哪些历史该多写哪些历史该少写的因素也是复杂的

举个例子,某个朝代的君主很昏庸,后一个朝代为了黑前朝,就在编纂是书的时候放大一些可能可能并没有很大的事儿。

回到题主的问题上来,严格来说,现在历史学术界对北伐战争的研究成果非常之多,纪录片的话答主刚才百度了一下,很多大型纪录片中北伐战争都占了一集或者更多的篇幅,不能说是一笔带过。

题主可能说的是现在的一些通史读物或者教科书一类的历史书籍,这些书籍在北伐战争上的著墨确实不多,原因大致认为有这么几点

通史读物和教科书气著普及知识的作用,自然有著上面想让你被普及什么知识这样的限制,很明显,北伐最终的果实,不归我党,而是在国民党清党之后发动二次北伐战争完成的。不难发现,在国民党的宣传中,北伐和大革命是成功的,它成功的打倒了军阀,完成了统一。

而在我党的话语里,北伐战争从属于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大革命肩负著国共两党和整个中国打倒列强除军阀,反帝反封建的光荣使命,然而在我党的话语中,大革命最终是失败了的,这有点黑历史啊,当然不能大书特书。

其次,北伐战争的军事过程,被同一时候波澜起伏的国共合作与分裂遮盖,史家都热衷于探讨国共两党是怎样合作的,合作的好不好,又是为什么分裂的,和这个相比,北伐战争不那么吸引眼球。

用手机打出来的,先写这些占个坑,回去了用电脑接著补充~
国民党和共产党都是党政军一体的列宁式政党。国共北伐是苏联支持的,没有苏联支持国共不可能有实力颠覆北洋政府。中共建党元老就有一群俄国人,而国民党的黄埔军校就是苏联资助的,可见苏联为了支持国共颠覆北洋政府可谓不惜血本。苏联为何不惜砸锅卖铁支持国共推翻北洋政府?原因是北洋政府受英美支持,对苏联/俄罗斯帝国南下扩张持强硬态度。北洋政府在俄国十月革命时趁机收回蒙古,苏联成立后处心积虑赤化蒙古,但北洋政府的强硬态度使苏联恼火。所以苏联扶持了北洋政府的反对派,也就是国共两党北伐消灭了北洋政府和中国国会,建立党国体制,换取国共承认蒙古的独立,从此蒙古成为苏联卫星国。国共的共同点:党政军一体,上级的命令绝对服从,有动员群众的能力。国共不同点在于,国民党并不是一个组织严密的列宁式政党,他的组织是非常松垮的。而共产党的组织是极为严密的,他的组织能力可以渗透到每一个乡村、每一所学校、每一户家庭。国共内战群众小推车给共军支援只是极权的表现形式之一。所以国共内战看双方表面军队武器的数量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国民党不是严密的列宁式政党,所以国民党的统治会带来人权的迫害,但他并不会或没有能力颠覆社会共同体的结构和传统。共产党不一样,他的统治会瓦解原有的社会共同体,颠覆社会的传统和文化,使民众变成一群散沙。所以毛在1949年建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传统的中国是没有什么关系的。

北伐战争在最初是光芒万丈的,代表著崇高的理想。但孙中山去世的太早,在北伐之前,KMT即陷入了孙中山去世后的接班人之争,实际上已经变得分崩离析。常凯申继承了军权,汪兆铭继承了ZHENG权,两个人看起来是形成了互相制约,却为北伐过程中的不断掣肘埋下了伏笔。北伐勉强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常凯申的南京与上海,与汪兆铭的武汉之间,再也忍不住了,于是,开始了竞相比著谁更脑残的竞赛,消耗了KMT自己的实力,也彻底失去了民心,把北伐的光辉旗帜给撕的粉碎。此后,KMT便再也抬不起头来,出于争夺权力和利益的考虑,汪兆铭居然还头脑一发热,投靠了倭寇。至于常凯申,则是完全找不准方向,就知道喊「攘外必先安内」之类的口号,屡屡破坏自己的形象,最终被历史所抛弃了。

综上,北伐战争至少就结果来看,算不得先进,算不得有意义,所以,历史学界也就不怎么关注了。


说实话,蒋介石一生有功有过,蒋介石领导北伐军统一中国,说他是民族英雄绝不为过,他在关键时候站出来,领导北伐军救民于水火之中,难道不比那些迂腐学者强很多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