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經:

又如帝釋、於三十三天中王,此經亦復如是,諸經中王。

如佛為諸法王;此經亦復如是,諸經中王。

大般涅槃經:

是妙經典諸經中王,如彼葯樹諸葯中王。

法華經以江河與大海、小王與輪王、凡夫與聖者等等來比喻其他諸經與它的關係,大般涅槃經在比喻的江河、小王、凡夫之中嗎?

大般涅槃經又以奶汁與最終提煉出的醍醐來比喻其他諸經與它自身的關係,法華經是否是比喻當中的前幾道工序產物?

並且大般涅槃經又專門強調,其他大乘經的功德根本無法與它相比

是諸大乘方等經典,雖復成就無量功德,欲比是經不得為喻,百倍、千倍、百千萬億倍,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法華經是不是與大般涅槃經相比,百倍、千倍、百千萬億倍,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的那個?


先說一下《法華》:

大乘漢傳佛教總說一句話,「開悟的楞嚴,成佛的法華」,是視《法華經》為極端重要的根本教典,其根本原因是因為法華經明確提出了「一乘」或者說「一佛乘」思想。

說起「一乘」,首先應該知道的是「一乘」在《雜阿含經》中,是認為四念處是凡夫證得解脫的唯一道路,「有一乘道,淨眾生,離憂悲惱苦,得真如法,所謂四念處。」

此外,《雜阿含經》也將念佛、法、僧、施、戒、天之「六念門」,欲、勤、心、 觀之「四如意足」等,都視為「一乘道」,但後二者的說法,不如「四念處是一乘道」更加契合原始佛教的根本。

而《解深密經》,則以「一切諸法皆無自性, 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為三乘共同的「一乘道」,並對應於遍計執、 依他起與圓成實之三自性,而依「諸法無自性」之「一乘」根本思想,開展出相無自性性、生無自性性、勝義無自性性等「三無自性」的理論與相關的修行體系。

從以上原始佛教的根本契經《雜阿含經》與大乘瑜伽行派的根本教典《解深密經》來看,「一乘道」是指「唯一途徑、唯一道路」。

《雜阿含經》以「四念處」為離苦證滅的唯一途徑;

而《解深密經》則強調三乘都是依「諸法無自性」,所達到的各自深淺不同的證驗深淺而趨入究竟涅槃,也就是說《解深密經》顯然是延續著初期大乘經的基本見解「三乘同入一法性,三乘共坐解脫床」,三乘所證是一個同樣的涅槃,所不同者,只在行願大小、顯現廣狹而已。

然而在《法華經》中,所宣揚的「一乘究竟」論,此中「一乘」指的不是四念處,也不是諸法無自性義,而是「一佛乘」,亦即斷言所有佛教都是以「成佛」為眾生唯一的目標、必然的歸趨,因此也就是說,《法華經》不光否定了《雜阿含經》的「四念處為唯一道路」,更是否定了《解深密經》所謂「三乘共坐解脫床」的說法。

因此說, 源自《妙法蓮華經》的「一乘究竟論」,可以說是對於大乘佛教整體理論體系和修行目標的一次從未曾有的創想與構建,《法華經》首次明確而高調地,甚至睥睨以往、橫掃一切般地宣揚佛陀說法是為了引導眾生入一佛乘,即佛法是為了開示悟入佛之知見,認為佛所說法,唯有「一大乘」是真實義,因此二乘行人終當依於一乘教法而迴小向大。並且嚴重指出二乘的涅槃, 只是佛陀為了不令弟子中路懈廢,為了讓二乘行人暫時解除修行途中的恐懼與疲苦而所教導的「權教」,即方便權宜之法,換而言之,就是假法,因此法華經中以令旅人中途休息的「化城」來譬喻二乘權教——天台家說,這是《法華經》二大要旨之一:「開權顯實」,另一要旨即是「開跡顯本」。

甚至《法華經》中,還有一個隱秘的思想脈絡,也就是不光二乘,乃至所有眾生,都是「久遠實成」,也就是說,都是當成現成已成全成的佛,整個法界只是佛陀的自內證神通遊戲幻境,只是作為觀眾和演員本身,「配合你演出的我,你視而不見」······

所以說,《法華經》的這一思想,真的是《阿含經》,乃至《解深密經》以及其他大乘經的「一乘」論述中,前所未有、得未曾有、何已至此、何至於此的說法。

綜合以上,因此說《法華經》對於大乘漢傳佛教其實很重要,說為大乘佛教的經王或者經母啥的,一點也不為過。

但是原始佛教,以及其他大乘佛教宗流,確實不這麼以為,甚至不屑……


不請自來。什麼叫經王,我們先從,佛法的內含來分析。佛法講,諸法皆空。又講,離苦得樂。如果佛法的真實義是空,那我們(眾生),修學佛法,將無任何益利。所以,佛陀是以空為方便,將我們,導向真實的益利。《法華經》說,一佛乘。直講,入佛知見,迷子歸家,自承家業。《大般涅槃經》則說,常樂我凈。如來,常住不滅。此佛法益利之真實不虛,非是空無之法。《法華經》,《大般涅槃經》但講真實,不言方便,是謂,經中之王。


我是最牛逼最尊貴的人類,其他人類與我相比就像太陽和蠟燭一樣,你信嗎?


問這個問題的人麻煩查一下

根據記載,法華經和大般涅槃經都是什麼講的。

這兩個經的時間幾乎是差不多講的。。。。。

法華三部曲,第一部是無量義經,第二部才是法華經,而第三部是觀普賢菩薩行法經

根據大乘記載,如來在涅槃前講了無量義經

在無量義經後講了法華經

這能差多久…


所謂經王者,乃經義之王,兩經皆是一乘,哪有高下之分,況且是一佛所說。咱們就想分個高下,佛還不是看這世間俗人非要爭競個第一,於是方便說此經如何如何彼經如何如何,爾等速來受持,受持悟入後,見諸經皆是經王。

建議你將這兩本經都看看,自會明白。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