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大家分歧的主要焦點是「大小乘之爭」「真偽經之爭」

本人皈依的是溈仰臨濟二宗皆為禪宗法脈,就是不能接受「凈土」「藏密」這些愛跳大神的。不談神佛菩薩地獄凈土,但修自己多好。

所以對南傳這種同樣不愛扯諸佛菩薩的有天生的好感。但南傳的觀點認為北傳許多經是偽經。不過就算是偽經也不代表是「壞經」啊,大不了不是佛陀本人說的而已,難道佛陀的智慧在我們華夏大地炎黃子孫集體智慧的發展創造下,不可以進一步提高嗎?至少是適應本土的教法。法無定法嘛,符合三法印又何必是佛陀親說。

讀《金剛經》《六祖壇經》確實很高明啊,這兩部經都曾讓我有過短暫的澄明之境,無我之境。

或者簡單說【偽經等於爛經嗎?】華夏集體智慧的改造也不能儘是糟粕吧?

主要想邀請南傳的師兄回答,咱漢傳比較博學的師兄也歡迎。

北傳大乘佛教說阿羅漢聞大乘經典接受不了,是因為根器只能做「自了漢」。又說現今末法時期眾生根器淺陋。那麼根器淺陋的尚可聞更牛的大乘佛法,難道我們比佛陀的十大弟子根器和福報還牛,這個邏輯讓我很困惑。

果然,【政治】和【宗教】是難以客觀討論的東西。某些嘴裡一套一套的修行人開始來氣了,言語中接二連三的對我本人進行人身攻擊。我從來沒自詡自己有什麼修行道行,而這些人修成了佛油子,對佛法「啥都懂」,但啥都沒有消化到實踐上。【貪嗔痴慢疑】【我執】比常人更甚。


你要知道,佛陀是解脫的真實實踐者和宣說者

佛陀的解脫之路已經徹底完成了。

佛陀所教導的只有掌中之葉即苦和苦的止息

對於苦的止息來說,沒有所謂的可提高了

因為佛陀就是站在峰頂的那位

對於解脫而言,重要的是方法而不是華麗幾牛拐彎的詞藻

不管你的語言文字或者表達方式如何非比尋常,最後表達的那個意思必須和解脫的方法能完全契合才是佛法。

否則即非佛法,不是佛陀的教導。

如果不是佛陀的教導,不符合佛陀的講說必然不能到達佛陀說的解脫。這是跟隨佛陀的腳步同樣要走這條離苦之路的人所不需要的。

如果你還有傾向於所謂的華夏集體智慧,高深。那離佛法其實還有段距離。因為我們要解決苦這個問題,不需要說去分別地域,難易程度。而是要聚焦真理,即苦止息的正確方法。

如果你不要苦的止息,那就從來沒有和佛陀及佛陀的教法發生過交集

我不是南傳的粉絲,同樣的我也不是北傳的粉絲。不論南北傳不符合佛陀教說的都應該摒棄


說說我個人的理解。

佛陀一開始都想直接涅槃不教導眾生,和大梵天的對話是:教導眾生會使我疲勞。也不願意創立佛教。(《佛陀傳》)。當初看到這裡,我是很震驚的,不可思議不可思議。不應該是教導人人成佛嗎?

後來恍然大悟到,宗教派別是人類社會發展和變遷的產物。世俗之物罷了。

凈土,藏傳,漢傳,南傳,北傳等等,都只是「名詞」罷了。陷入站隊,爭高低已經是偏離修行的行為了。

應該做的是,樹立正知正見之後,在各派別的經典之中,搜尋,拼湊出實修的方法路徑。

這時候,反而可以交叉驗證,心中瞭然哪些是「正法」。

有些派別,水分比較大。有些派別,乾貨比較多。如此而已。

當真要較真,還是放到實修上來吧。佛法修行是一步步都要親自實證的,就如同RPG遊戲一樣。

重點是刷經驗升級。

知乎的環境已經遠不如以前了。之所以還在這打一些字,是因為以前我在這裡也受到過很多前輩們的啟發。感恩他們,所以我看到些力所能及的問題,斟字酌句的回復疑問者,也是盡一些綿薄之力。

真材實料者,字裡行間,一眼便知相互真假的。彼此交流也是高效正反饋的。還沒入門的人反而充大神的多。不過自己也是從這個階段走過來的。嘛,能理解。

還是腳踏實地,悶頭練習禪修去吧。

祝願各位心中常存正念,修行不斷提升!


在中國能討論南北傳的誰還能沒看過幾本北傳經典,你猜猜有幾個人是一開始就接觸南傳的,你猜猜學南傳的當年有多少人曾經瘋狂的念佛放生懺悔說禪機談公案去打禪七經行坐腿子,在貼吧論壇宣傳北傳和其他信仰的人士激辯,有的不顧家人反對北傳出家,有些人還是全國知名的神童,比如讀中科院少年班的寧鉑和國際奧數滿分金牌的柳智宇,他們在北傳出家,最終選擇了南傳修行,現在的物質交通網路條件那麼好,抽個長假去叢林寺院禪修道場或者內觀中心禪林體驗體驗,不想出門自己網上找找南北傳的經典對比一下不就知道嗎,舉個不恰當的比喻,吃蜜糖的問吃麻辣燙的難道不覺得蜜糖美味甜蜜,你真當誰還沒吃過甜食?各有各的口味愛好罷了


真正南傳佛教的修行人,和其他流派的佛法修行人一樣,依佛教誡,信受奉行。秉持修佛是修自己,不是修別人,是自己要成佛,不是別人要成佛。自己以自己所修的法門,一門深入,精進修行。不會去雜修,又要研究別的法門。更不會看這個法門不順眼,那個法門不順眼,說三道四,挖苦諷刺。

只說自己宗門好,敗壞其他宗門,這麼做嚴重違反了佛制定的六合敬,是大過失。如果別人相信了這些不好的評價,並同樣生起詆毀心,這就等於謗佛謗法,壞佛正法,果報極重。


理論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理論的存在是為了更好的實踐?

還是為了互相攀比,一較高下?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