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经,原来是六经,即《诗经》《尚书》《礼记》《周易》《乐经》,乐经遗失,汉代就剩五经了。

为何孝经[1]不能算为五经之内呢?

因为五经,是指三代时(包括东周时的春秋战国时期,也称为先秦)的经典,其中《礼记》是孔门弟子学习《仪礼》的「笔记」,可以说是《仪礼》、《周礼》(该书出现于汉代以后,有人认为是伪书)的理论版本,其余五本都是孔子之前就存在的,孔子删减而成。

《礼记》入编六经,是因为《仪礼》(汉代才见世,但是著成于东周),且其理论都是源于三代。

《孝经》相传是孔子著述,但古今文有异,而且相异的内容较为特殊[2],再加上《孝经》内容短小,学术理论性不强,更接近于「教条」类的规章条文,因此,并没有在春秋战国,也没有在汉代被列为经书(孝经连四书也进不了)。

孝经曾在唐代被重视(唐玄宗李隆基亲自作注),但是实践却比较失败,唐玄宗的皇宫也挺乱的,因此历代对此书并不作为经书看待。

参考

  1. ^孝经传闻是孔子为弟子曾子著述的一本伦理经典 https://www.hygx.org/ebook/book/85
  2. ^宋代邢昺为李隆基注孝经御制序并注 https://www.hygx.org/ebook/read/67581/239056


孔子亲自编撰了诗书礼乐易春秋,被尊为六经,秦时乐被焚而失传,成为五经。

也就是仅孔子亲自编撰的才是五经。

孝经是曾子所著,当然不会入五经。不过也是重要经典,后被列入科举必学经典,为十三经之一。


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五经大体是流传到唐初的六经,六经是孔子编纂的上古文献集,而孝经相传是曾子编写的,显然不能归入五经。

另外,孝经作为十三经之一,虽然不能列入五经,但实在是字字珠玑,抬高五经贬低孝经的做法并不可取。


孝经和论语一样,属于童蒙书,意思浅显,汉朝主要是用来识字的,属于六艺略之一。


你太小看五经了,事实上五经的内容涵盖了中国古代的文化科学各个方面,现代人只觉得四书五经是教你做人的,其实大错特错。


因为太LOW了。

我没看过五经,独独看过《孝经》。这么说吧:对外不能搞经济建设,对内不能搞精神建设。

1、为什么对外不能搞经济建设?

它的社会模型是错误的。例如,大家都讲「孝」,社会就得到了治理。那么,是不是这样呢?如果把《孝经》比喻成世界地图,那么,它是一张简陋得不得了的图。

哪个领导敢把《孝经》当作统治武器?再不成,也得研究社会学、经济学?或者《资治通鉴》?

智商不在线,谁敢搞?当然,拿来统治别人,是可以的。你要拿来搞对手,你必然完蛋。(况且,挨过社会毒打的都知道,社会是「一家人」居多还是「外人」居多啊?当然都是外人多。外人可不会对你客气。你当不了别人的爹,对手往往是很多的,你提倡《孝经》,是需要当上了老子才行。)

2、那为什么又说,它对内又搞不了精神建设呢?

我们都知道,兄弟团结,确实可以做很多事,提倡团结是好事,如果你的兄弟打你呢?你是打回去吧,不符合它提倡的。不打吧,心里憋屈。

它在心理建设方面,是无能的。不能起到积极作用。(和某些宗教的「经部」比起来,例如《道德经》、佛经,《庄子》,真的是只有被吊打的份。)


去翻了一下,果然如 @燃灯道人-卡比 所说,五经每一本要不然能实际指导国政建设,要不然能提升国民精神水平。

孝经最多能当个中老年休闲读物。


因为它还比不上「五经」蛊惑人心的程度,不过还是有傻子要信


西汉立五经,是经过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坚苦斗争才取得的,所立五经是儒家传统的教科书。

东汉,儒学一尊日久,孔老二地位上升,所以《论语》 《孝经》成为东汉七经。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