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和人聊天,基本上没听见过四书五经的存在,甚至都没听过谁正儿八经的的看过。


不请自来。

(本文过长,笔者从经学史和读经的意义两方面来阐述)

不说四书五经,以下我就直接说十三经,或者称经学吧。

防止杠精来找茬,我就先把「四书五经」和「十三经」的概念阐述一下。

「五经」概念成于西汉(先秦称「六艺」),虽然司马迁《史记?儒林传》有:

「及今上即位,赵绾、王臧之属明儒学,而上亦向之。于是招方正贤良文学之士。自是之后,言《诗》于鲁则申培公,于齐则辕固生,于燕则韩太傅。言《尚书》自济南伏生,言《礼》自鲁高堂生,言《易》自淄川田生,言《春秋》于齐鲁自胡毋生,于赵自董仲舒。」

但「五经」的定论始于孝武帝立「五经博士」,《汉书?儒林传》赞曰:

「武帝立五经博士,《书》唯有欧阳,《礼》后,《易》杨,《春秋公羊》而已。」

这里只列了四种,皮锡瑞在《经学历史》中说:

「立五经而独举其四,盖《诗》已立于文帝时,今并《诗》为五也。」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但「经」的篇目不是固定的。

《汉书?儒林传》:

「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讫于元始,百有余年,传业者浸盛,支叶善滋,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盖禄利之路然也。初,《书》唯有欧阳,《礼》后,《易》杨,《春秋》公羊而已。至孝宣世,复立《大小夏侯尚书》,《大小戴礼》,《施》、《孟》、《梁丘易》,《谷梁春秋》。至元帝世,复立《京氏易》。平帝时,又立《左氏春秋》、《毛诗》、逸《礼》、古文《尚书》。所以罔(网)罗遗失(逸),兼而存之,是在其中矣。」

「五经」在流传中,出现今古文之争,一直到西汉末,今文经一直以官学身份占主要地位,王莽托古改制,后刘向、刘歆父子等人的助力,使古文经的地位渐渐提升(此时还兴起了附会「经」的谶、纬学)。

今文经由汉隶写成,称今文;古文经出于山崖、石洞,又有河间献王、鲁恭王等人收集、坏孔壁而得,由古文字写成,称为古文经。今古文之争在章帝白虎观会议、制定《白虎通议》后,古文经的势力被削弱,但这也标志著汉代经学由盛转衰。后兼通今古文经的郑玄采用混杂的方式注释经典,使得汉代今古文经之争在形式上结束。清代又有所兴起。

其中《尚书》一经,古文《尚书》在清代被阎若璩在《古文尚书疏证》一书中列出一百二十八条证据证明是伪书,惠栋在《古文尚书考》中一一列出其造假来源。在当代,《清华简》作为出土文献,亦证明了古文《尚书》确系伪书。

虽然汉后,今古文之争结束,但到了宋代,经学又有了汉儒、宋儒正统之争。

《汉书?艺文志》:

「及末世口说流行,故有《公羊》、《谷梁》、《邹》、《夹》之传。四家之中,《公羊》、《谷梁》立于学官,邹氏无师,夹氏未有书。」

后《齐诗》、《鲁诗》散佚,《韩诗》残缺,流传于民间的《毛诗》开始崛起。后《春秋》有「三传」,《礼》有「三礼」,「五经」分衍出《毛诗》、《尚书》、《周礼》、《仪礼》、《礼记》、《周易》、《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

《后汉书·张纯传》有言:

「纯以圣王之建辟雍,所以崇尊礼义,既富而教者也。乃案七经谶、明堂图、河间古辟雍记、孝武太山明堂制度,及平帝时议,欲俱奏之。」

唐李贤注曰:

「七经谓《诗》《书》《礼》《乐》《易》《春秋》及《论语》也。」

当然这里对《论语》要存疑,为什么呢?《后汉书·方术列传·樊英传》载:

「樊英字季齐,南阳鲁阳人也。少受业三辅,习京氏《易》,兼明五经,又善风角、星算、河洛七纬、推步灾异。」

李贤注曰:

「七纬者,《易》纬:《稽览图》《干凿度》《坤灵图》《通卦验》《是类谋》《辨终备》也;

《书》纬:《璇玑钤》《考灵耀》《刑徳放》《帝命验》《运期授》也;《诗》纬:《推度灾》《记歴枢》《含神务》也;《礼》纬:《含文嘉》《稽命征》《斗威仪》也;

《乐》纬:《动声仪》《稽耀嘉》《叶图征》也;

《孝经》纬:《援神契》《钩命决》也;《春秋》纬:《演孔图》《元命包》《文耀钩》《运斗枢》《感精符》《合诚图》《考异邮》《保乾图》《汉含孶》《佑助期》《握诚图》《潜潭巴》《说题辞》也。」

由于两汉时期的「纬书」或「谶纬」都是附经而行的,所以「七纬」有《孝经纬》,那么「七经」就有《孝经》,这样来看,「七经」当是「六经」加《论语》或者《孝经》。

到了唐代又出现了「九经」,即《毛诗》、《尚书》、《周礼》、《仪礼》、《礼记》、《周易》、《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

唐末又出现了「十二经」,即《毛诗》、《尚书》、《周礼》、《仪礼》、《礼记》、《周易》、《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孝经》、《论语》、《尔雅》。

宋代加《孟子》有了现在的「十三经」之称。

所以,「经」的发展历程主要就是以下几种:汉朝:五经

汉朝时,以《易》、《诗》、《书》、《仪礼》、《春秋》为「五经」,立于学官。

唐朝:九经

唐朝时,《春秋》分为「三传」,即《左传》、《公羊传》、《谷梁传》;《礼经》分为「三礼」,即《周礼》、《仪礼》、《礼记》。这六部书再加上《易》、《书》、《诗》,并称为「九经」,也立于学官,用于开科取士。

晚唐:十二经

唐文宗开成年间,在国子学刻石,内容除了「九经」之外,还加上了《论语》、《尔雅》、《孝经》。

五代:十一经(收入《孟子》)

五代十国时后蜀国主孟昶刻「十一经」,收入《孟子》,而排除《孝经》、《尔雅》。

南宋:十三经正式形成。

四书概念成于朱熹作《四书章句集注》,他从《礼记》中取《大学》《中庸》两篇,加以《论语》《孟子》成「四书」之数。其中,《大学》《中庸》的注释称为「章句」,《论语》《孟子》的注释因为引用他人的说法较多,所以称为「集注」。朱熹死后,朝廷便将他所编定注释的《四书》审定为官书,从此盛行起来,到元代延佑年间恢复科举考试,正式把出题范围限制在朱注《四书》之内。明、清沿袭元制,衍出「八股文」考试制度,题目也都是出自朱注《四书》。

单说「四书五经」格局有点小,故笔者就直接说「十三经」(或经学)。

现「十三经」多以注疏本形式出版,称之为「十三经注疏」

⑴:《周易正义》一〇卷,【魏】王弼、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清】李锐校。

⑵:《尚书正义》二〇卷,旧题【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等正义,【清】 徐养原校。

⑶:《毛诗正义》七〇卷,【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清】顾广圻校

⑷:《周礼注疏》四二卷,【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清】臧庸校。

⑸:《仪礼注疏》五〇卷,【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清】徐养原校。

⑹:《礼记正义》六三卷,【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清】洪震煊校。

⑺:《春秋左传正义》六〇卷,【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清】严杰校。

⑻:《春秋公羊传注疏》二八卷,【汉】何休注,【唐】徐彦疏,【清】臧庸校。

⑼:《春秋谷梁传注疏》二〇卷,【晋】范宁注,【唐】杨士勋疏,【清】李锐校。

⑽:《论语注疏》二〇卷,【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清】孙同元校。

⑾:《孝经注疏》九卷,【唐】玄宗御注,【宋】邢昺疏,【清】臧庸校。

⑿:《尔雅注疏》一〇卷,【晋】郭璞注,【宋】邢昺疏,【清】臧庸校。

⒀: 《孟子注疏》十四卷,【汉】赵岐注,旧题【宋】孙奭疏,【清】李锐校。

注疏以清代学者阮元主持校刻的《十三经注疏》在「十三经」各注释版本中最为完善,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参考资料。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都有点校本出版。

以上是对经学的一个大概的介绍,下面回到问题上,「四书五经」到底值不值得读呢?

暂且不说朱熹注经的内容,单从「十三经」来看,它们值不值得我们读?

首先,我们要了解「十三经」的渊源、内容、价值以及现世意义。

所谓:「凡学不考其源流,莫能通古今之变;不别其得失,无以获从入之途。」

皮锡瑞《经学历史》:

「经」在孔子以前不成经,但书是存在的,后经孔子删定整理,作为教科书用以教授学生,《易》自伏羲画卦,文王重卦,止有画而无辞;〔史迁、扬雄、王充皆止云文王重卦,不云作《卦辞》。〕……《春秋》,鲁史旧名,……古《诗》三千篇,《书》三千二百四十篇,虽卷帙繁多,而未经删定,未必篇篇有义可为法戒。《周礼》出山岩屋壁……《仪礼》十七篇,虽周公之遗,然当时或不止此数而孔子删定,或并不及此数而孔子增补,皆未可知。」

《汉书?艺文志》:

《易》:

「《易》曰:「宓戏氏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至于殷、周之际,纣在上位,逆天暴物,文王以诸侯顺命而行道,天人之占可得而效,于是重《易》六爻,作上下篇。

《书》

《易》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故《书》之所起远矣,至孔子纂焉,上断于尧,下讫于秦,凡百篇,而为之序,言其作意。秦燔书禁学,济南伏生独壁藏之。汉兴亡失,求得二十九篇,以教齐鲁之间。

《诗》

《书》曰:「诗言志,歌咏言。」故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诵其言谓之诗,咏其声谓之歌。故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礼》

《易》曰:「有夫妇父子君臣上下,礼义有所错。」而帝王质文世有损益,至周曲为之防,事为之制,故曰:「礼经三百,威仪三千。」及周之衰,诸侯将逾法度,恶其害己,皆灭去其籍,自孔子时而不具,至秦大坏。

《乐》

《易》曰:「先王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享祖考。」故自黄帝下至三代,乐各有名。孔子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二者相与并行。周衰俱坏,乐尤微眇,以音律为节,又为郑、卫所乱,故无遗法。汉兴,制氏以雅乐声津,世在乐宫,颇能纪其铿锵鼓舞,而不能言其义。

《春秋》

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举必书,所以慎言行,昭法式也。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帝王靡不同之。

 以上五种书初成于孔子以前,只不过后来被孔子删定整理,成为儒家教科书。就好比社会主义产生了,后来被中国引入修改以适应中国的国情,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五经」的作用呢?

《汉书?艺文志》:

「六艺之文:《乐》以和神,仁之表也;《诗》以正言,义之用也;《礼》以明体,明者著见,故无训也;《书》以广听,知之术也;《春秋》以断事,信之符也。五者,盖五常之道,相须而备,而《易》为之原。故曰「《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言与天地为终始也。至于五学,世有变改,犹五行之更用事焉。古之学者耕且养,三年而通一艺,存其大体,玩经文而已,是故用日少而畜德多,三十而五经立也。后世经传既已乖离,博学者又不思多闻阙疑之义,而务碎义逃难,便辞巧说,破坏形体;说五字之文,至于二三万言。后进弥以驰逐,故幼童而守一艺,白首而后能言;安其所习,毁所不见,终以自蔽。此学者之大患也。序六艺为九种。」

徐复观先生指出:「经学是由《诗》《书》《礼》《易》《春秋》所构成的。 它的基本性格,是古代长期政治、社会、人生的经验积累,并经过整理、选择、解释,用作政治、社会、人生教育的基本教材。

马一浮:「六艺本是吾人性分所具之事,不是圣人旋安排出来。……六艺之道即是此性德中自然流露的,性外无道也。

李源澄:「未有经学以前,吾国未有统一之思想。经学得汉武帝之表彰,经学与汉武帝之大一统政治同时而起。吾国既有经学以后,经学遂为吾国之大宪章。……圣君贤相经营天下,以经学为规范,私人生活,以经学为楷式,故评论政治得失,衡量人物优劣,皆以经学为权衡。无论国家与私人之设施,皆需于经学上有其根据。经学与时王之律令有同等效用,而经学可以产生律令,修正律令。在吾国人心目中,国家之法律不过一时之规定,而经学则日月经天,江河行地,万古长存。

在学术上,经学贯穿了中国几千年学术思想,但凡做学问,就离不开经学。

徐复观先生曾指出经学:「自汉以后两千年来,成为中国学术的骨干。

钱穆指出:「中国学术最大权威者凡二:一曰孔子,一曰六经。孔子者,中国学术史上人格最高之标准,而六经则中国学术史上著述最高之标准也。」徐和钱皆高度称扬经学在学术思想是上的崇高意义。

马一浮先生还提出「六艺该摄一切学术」的著名命题,说「六艺可以该摄诸学,诸学不能该摄六艺」。他所说的诸学,不仅指中国学术,还包括西学,他还说「六艺该摄西学」,他说「自然科学可统于《易》,社会科学或人文学科可统于《春秋》文学,艺术统于《诗》《乐》,政治、法律、经济统于《书》《礼》,宗教虽信仰不同,亦统于《礼》……全部人类之心灵,其所表现著不能离乎六艺也,全部人类之生活,其所演变者不能外乎六艺也。

在思想上,

《汉书?艺文志?诸子略》中有:「《易》曰: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今异家者各推所长,穷知究虑,以明其指,虽有蔽短,合其要归,亦《六经》之支与流裔。使其人遭明王圣主,得其所折中,皆股肱之材已。

姚明辉《汉志注解》:「九家虽殊途,而同归于六经,虽百虑而一致于六经,故其会归皆合于六经。儒无论已,道合于尧之克攘。易之嗛嗛,是六经支与流裔也。阴阳出于羲和。法,同《易》噬嗑之象辞。名,孔子亦欲正名,是皆六经之支与流裔也。墨之六长,悉本于六经。孔子叹使乎使乎,为纵横家所长。杂能一贯王治。农知所重民食。又皆六经之支与流裔之证也。

从上述材料来看,诸子思想都与六经有所关联,这一点《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阳阳明教化者也。

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阴阳家者流,盖出于羲和之官,敬顺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此其所长也。

法家者流,盖出于理官。信赏必罚,以辅礼制。

名家者流,盖出于礼官。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从横家者流,盖出于行人之官。杂家者流,盖出于议官。兼儒、墨,合名、法,知国体之有此,见王治之无不贯,此其所长也。农家者流,盖出于农稷之官。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

章太炎《国故论衡》亦从此说。

诸子十家同源,《诗经》《尚书》《易》等书在孔子以前就存在,故《易》说:「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就很好理解了。孝武帝罢传记博士,设五经博士,独尊儒术以来,后世思想都离不了经学的影响,无论是程朱理学还是陆王心学,也都是在经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

金海峰教授在杜维明先生思想的基础上就强调:阅读五经,能够从五个角度理解人生,即:

《周易》——哲学角度;

《尚书》——政治角度;

《诗经》——艺术角度;

《礼记》——社会角度;

《春秋》——历史角度。

蔡元培在《我在教育界的经验》中说:「我以为十四经中,如《易》《论语》《孟子》等已入哲学系,《诗》《尔雅》已入文学系,《尚书》《三礼》《大戴记》《春秋三传》已入史学系。无再设经学科的必要,废止之。」且不论他认为设经学已无必要的观点是否正确,至少他也认同,经学已融入了中国的文史哲中。

当代有学者就认为,经学代表其对国人核心价值观的提炼成功,而它在漫长历史中的统治地位,又进一步塑造了国人的核心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经学已成为中华文化之基因(根),所以经学的解体与消亡并不意味著其意义的完全丧失,而今天经学的复兴将在重振文化主体性,重建政治合法性,重建国人精神家园以及弥补教育分科的不足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今天我们学习经学还有什么意义呢?笔者人微言轻,下面贴一篇北大博士的论文选段以证:

今日复兴经学的意义

(一)重振文化主体性全球化中民族国家的身份认同需要重建文化主体性。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国之间交流频繁,就不能避免「我们是谁」的问题。亨廷顿临死前写了一本名为《我们是谁?》的书,引发许多人深思。全球化的时代,各国交往频繁,文化就成为其身份标志,不同文化、宗教开始走向自身的认同,增强其凝聚力。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在国际社会中扮演著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在中国逐渐参与构建世界秩序的同时,其自身的文化身份或者文化软实力就显得尤其重要。因此重新树立中国文化主体性,就是今天不能回避的重要议题。从2006年北大清华等十博士的「圣诞节」正名公开信(11)到2015年多地高校、教育部门约束青少年过「圣诞节」的行动,且不论其效果如何,但可以说是中国文化「走出集体无意识」,开始树立主体性的表现。楼宇烈先生在北大的课堂上反复讲「我们应该树立文化主体意识,对传统文化认同、尊重、自信,再来继承发展」。早在1935年就有王新命等十位教授发表《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指出「要使中国能在文化的领域中抬头,要使中国的政治、社会和思想都具有中国的特征,必须从事于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①,其意义在今天尤其重要。经学是中国文化的根,要认识中国和重振中国文化主体性,必须回到经学。正如陈壁生老师所言「要重新认识我们的历史,重新认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必须回到经学②。笔者使用「重振」而不是「重建」的原因是,中国文化或者中华文化主体性为基础的文化体系,是中国历史上的实存状态。在古代,中华文化是代表文明、代表世界的中心,而近代张之洞等人也提过「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根据熊十力的说法这个「体」就是经学。我们今天要重建中国文化主体性,经学的研究和阐扬就是一件大事,随著读经教育运动的推广和深入,以解释和阐扬儒家经典解为务的经学将会在文化主体性的建设中越来越凸显其重要的意义。另外,只有坚持中华文化主体性,才能更好地学习西方。我之不存,将何以吸收和消化别的文明。在没有文化主体性自觉的情况下,我们只会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拿来西方的制度和技术,但是不能吸收其背后的文化理念(哲学、宗教),所以制造出许多麻烦,也难以实现真正自主创新。正如陈壁生所言「只有深层次地认识中国,认识华夏族群的历史,才能真正有效地认识自己,学习西方,而中国的自我认识,只有回到经学之中」③。只有真正树立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有主体,才能有心胸和容量来吸收其他各国的先进文明。经学作为中国文化之根,中国人长期形成的核心价值观,就显得尤其重要。通过研究经学,解释和阐扬经典,不断融摄西学,丰富和发展我们自身,才是正道。(二)重建政治合法性根据康晓光先生的看法,中国政治合法性危机已经很严重,并且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他指出「如今马克思主义已经边缘化,政府又明确拒绝竞争性选举,传统和宗教也被摧残殆尽,结果中国政府既不能凭借历史必然性证明其合法性,又不能借助选举程序获得合法性,也没有传统和神明来授予合法性」④。新中国是一个反传统的浪潮中建立起来的,并且以外来的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国家,又经过「文化大革命」的破四旧,把传统文化的根基掏空,然而又是一党执政,不能党争竟选的选举程序而获得合法性,在全球各国追求自身文化认同的今天,马克思主义且不说被边缘化,但对国人来说其吸引力在逐渐减弱。因此,国家只能以经济不断增长的「绩效合法性」作为执政合法性。如今,环境破坏,资源枯竭,经济已经难以持续快速增长。另外,国内外民主思潮的批评和攻击,让执政党,难以回应。以人民民主或者协商民主是民主的一种形式或者民主的真谛之类的回应难以令西方学者或者国内崇尚民主的学者信服。以上诸多原因,可以归结为一点,那就是我们还没有形成一套能够论证中国执政党政治合法性的哲学理论,而经学对经典解释和阐扬可以在这方面大有可为。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党既强调要做人民的「公仆」,又强调「领导」百姓。公仆的观念显然源于西方,而领导的观念更接近我们传统的观念。与公仆相对的是主人,而领导意味著要给百姓做表率,带领百姓实现善的目的。这在今天的语境中就很令人费解,既然是公仆,为什么还能领导主人呢?但是我们回到中国传统文化之中,重新以经学的方式来解释和阐发,就可以让貌似矛盾的两个称呼完全结合起来。比如「党」字,其字形构造为「尚儿」,放在传统文化之中来理解,可以用两种解释:(1)是做人民的儿子;(2)做人民的父母。古代最好的官员被称为「民之父母」(《诗经》《大学》均有讨论),民之父母意味著爱民、保民和养民,当然也包括给百姓做好榜样。而党做人民的儿子,借用《尚书》「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以及《孟子》关于天意即民心的相关论述,结合历史上的相关解释,可以向「天之子」之说法转化诠释而得到理解。今天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最高权力机关,天),制定宪法,而党是替「天」行道,依宪治国,依法治国。面对「天」(人大),党就是儿子。天(人大)-党-人民,之间家庭伦理式的父子关系,就是构成「党」的基本涵义。如果我们,通过儒家经学,构建起来贯通古今的政治哲学,也就不会在民主或不民主的争论中,显得「理曲词穷」了。(三)重建国人精神家园重建国人精神家园的需要已经非常凸显。否定传统、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共同导致国人失去精神家园。近代以来反传统的运动,直到文化大革命登峰造极。在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疯狂中,家庭伦理被破坏,民间信仰被砸碎,「孔家店」被打倒,把儒学和专制、封建、落伍等概念联系到一起。其遗毒导致大多数国人对自己传统不了解、不理解、甚至充满误解,让灵魂无家可归。自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昂的斗争精神转移到市场的逐利之中,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同时也出现「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国人物质化的现象已十分严重,以致很多人批评中国人「穷得只剩下钱了」,批评国人没有信仰的声音不绝如缕。虽然,其批评有所偏颇,并非所有的中国人都无信仰,也并非所有的中国人都物质化,但不可否认,重建国人精神家园的需要已经到了非常迫切的时候了。另外,对外开放,让各种思潮涌入中国,令国人灵魂没有依归,四处游荡,各种浮躁、不安等心理现象不断凸显。今天我们党要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要解决国人重建精神文化家园的问题。经学作为中国文化之根,在弘扬中华文化方面及其重要。由于近百年来的白话文教育,简化字教育,国人面对儒家经典遇到了文字障碍,又加上今天的器物、制度严重西化,与经典时代的建制相差悬殊,很多人难以读懂这些经典。一方面是难以读懂经典原文,另一方面国人开始广泛意识到重建家园的重要性。读经运动、国学热、祭孔典礼、成年礼等各种对传统文化热爱和追求现象不断增多。但是要普遍提高国民对经典的认识和理解能力,就需要对经典尤其是六经做出在今日话语之中能够被理解的解释,让两千多年前的经典重新与我们今天的生活实践发生联系。这一方面是在激活经典,另一方面是在重建我们国民的精神家园。(四)弥补分科教育的不足今天的教育界被一个叫做「钱学森之问」困扰著,培养不出创新人才。依笔者愚见,就是废除经学之后,严格分科教育阻碍人们综合创新能力的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所谓现代学术的特点就是分科治学。分科治学让知识变得精细化而深入,但同时也出现专业之间「隔行如隔山」现象。甭说不同院系之间学生所学内容差距巨大,难以互相被理解,就是同一个院系的不同专业之间的对话也存在困难。如今高校如同工厂,不断批量生产出各种品牌的产品,却不见有完整人格的人。这就是冯友兰先生所说的教育制度工厂化,依冯先生之见,教育制度工产化是社会化生产的需要,因而也是好的①。虽然教育制度工厂化能满足社会分工的需要,但是对于整个国家来说,长期以社会分工为导向来培养人才,就会导致知识割裂、人格缺失等问题,从而导致综合创新能力下降,道德素质降低,因而不利于长远发展。目前,已有学校开始探索前言交叉学科的方式,期待综合创新,比如北大;也有有识之士开始探索通识教育课程,以期能够弥补这种分科导致的知识碎片化,人格不完善,比如甘阳教授;还有传遍大江南北的读经教育运动,比如王财贵先生。这些都是为弥补今天学校分科教育导致知识割裂,人格教育缺失等问题,基本上可以视为回答「钱学森之问」的一种尝试。经学整体的思维方式和强烈的道德启迪,有助于人们实现综合创新和为其提供强大的原动力。经学被认为是中国学术之根,其他一切学术都从中派生出来,因此一切学术可以收摄到其中而找到根源性的价值。对此,先儒马一浮、熊十力均有精彩的阐述。正如前文已讲,马一浮先生以「六艺该摄一切学术」等方式进行阐明。他所说的「一切学术」既包括中国的诸子、四部之学,也包括西方学术;熊十力先生认为中国四科之学皆本于六经。熊先生在《经为常道不可不读》中指出「中土学术,依过去情形言,可分为义理、经济、考据、辞章四科。……四科之学,无一不原本于六经」②,佛教治学亦当折衷于六经,他说「印度之传来之佛学,虽不本于吾之六经,而实吾六经之所可含摄。其短长得失,亦当本经义以为折衷」③,推而广之「经者常道,万理之所汇通,群学之所会归」。熊先生还指出西方哲学与科学驰外,不能与本体冥应,如果无中国经学为辅助必显支离。他说「夫西洋科学、哲学,其知日驰。……此方经学,由践履而默识本原。……西学必归于是,乃无支离之病。……中西之学,当互济,而不可偏废。若夫西人之治,奖欲尚斗,长此不变,人道绝矣。非讲明经学,何以挽物竞之横流哉」④。熊先生认为经学由践履而默识本原,由道德实践而入,所以可以对治支离和逐外之弊。西洋哲学和科学未必皆如熊先生所言支离,因为他们也有其「经学」(比如圣经学)作为研究哲学和科学原动力和综合创新的源头。但对中国人来说,六经就是提供我们道德养成和综合创新的源头。


以前我对四书五经也也就仅限于课本上那几段,知道后来真的去读《论语》了,才发现这些经典是真的值得读的。

现在四书的读完了,五经还没读。

《论语》值得经常读,里面说的话,讨论的结论可以直接带的日常生活没有问题。比如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

《大学》是一部打怪升级治理天下的攻略。从修身到平天下,每一步怎么做都讲了,按照它的精神内核去做走上人生巅峰没问题。比现在都那些MBA课程还切要点,「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句话把为什么职业规划啊,目标管理啊都说的很明白了。

《中庸》做人的最高境界,不极端不和稀泥,执其两端而用其中。非常想达到这样的境界。

《孟子》这书就是孟子怎么用嘴炮让你行仁。他把每个不同的问题通过他的逻辑与分析,归结为要做仁,爱人的过程。

至于题主说没人听过其实也正常,每个人看世界的关注点不一样,看到的东西也就不一样。不必强求。既然有疑问值不值得读,为什么不先读一遍,每天花半个小时读一章。


对于一个想要不断提高自己,想对中国文化有相对较深入的了解,想要在中国传统艺术上有较高造诣的人来说,我认为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至于普通人,其实无所谓的,因为古人读过四书五经的人也没几个。现在的普通大学生,对标的并不是古代的文人,学霸才对标的是文人。普通大学生其实就是「识字的文盲」。

没有贬低谁的意思,我也是「识字的文盲」。区别仅仅在于:古代的文盲操作的是锄头,织布机,而我操作的是电脑,汽车,以及更加精密的仪器而已。

说实话,在今天之前,也就是一个小时之前,我并不知道什么是四书五经。

当然,你要说诗书礼易春秋,那还是知道的。我所谓的不知道,是不知道如何入手去学习。

上中学时,学了个平仄我就开始自己写诗。尽管写得稀烂,却乐此不疲。写著写著,慢慢发现问题了,因为写的感觉不对。想要学唐诗,就要学韵,而韵主要是平水韵。

百度了一下,平水韵是从隋代开始,经过唐,北宋,到元代才定型,后来明清又有所发展。整个过程看得我是一脸懵逼。看到最后,发现一个好东西,叫《中华新韵》。

中华新韵是个什么东西,我也没搞懂,大致意思就是用标准普通话的发音做韵。于是乎,我又可以愉快地瞎比写诗了。

可是紧接著,又感觉不对了,因为写来写去,我好像只有一种套路,也就是「兴」,赋比兴的兴。听人说,想写诗得看遍唐诗才行。

一开始我觉得简单,《唐诗三百首》么,打小就看熟了,现在一天我能看好几遍。后来发现没那么简单。我以为的是少儿版的《唐诗三百首》,上文提到的唐诗,指的是清代蘅塘退士编的《唐诗三百首》,原版一套五百多。。。

正当我打算咬牙买下的时候,又发现了新的问题,许多课本上的诗并没有收录在《唐诗三百首》里面,比如号称「诗鬼」的李贺,一首都没有被收录!!!

想要读遍唐诗,要读《全唐诗》。。。

《全唐诗》,整齐一套得上千块大洋。

于是乎,我买了一本少儿版的《唐诗三百首》。

看著看著,又觉得不对了,因为唐诗里面动辄就上溯《诗经》,不懂诗经,就没有和诗人的共同语言,也就理解不了诗人到底说了个什么。

莫非我需要读一读《诗经》?

这一次我留了个心眼,看《诗经》之前,我先在知乎上查了一下「买《诗经》什么版本最好?」

然后我翻到了这个答案:https://www.zhihu.com/answer/494106902

至此,我才终于明白学习《四书五经》,指的是学习《十三经注疏》。当然,这个想法也不一定对,却是我现在认为最对的想法。

重点来了!!!

走了这么多弯路,蹉跎了这么多岁月,跌跌撞撞著才一脸懵逼地走到了《四书五经》的门口,还不知道走对门了没有。。。

最后蒙著眼睛选了一本清代马瑞辰的《毛诗传笺通释》,算作我读四书五经的开始吧。

刚下单,书还在路上,加油!


值不值得读,要看它的主张是什么;要看它的主张是什么,就要用自己的眼睛看,自己的头脑思考。除非你觉得别人可以代替你思考。但是有一个看法可以参考,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这一点应当是举世公认没有什么疑义的。而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也就是说,孔子之道本质上就是「为仁」之道。所以,值不值得读,其实不是显而易见的吗?


1.你的阅读需求

四书五经是7本书+2篇文。诗经-诗集、书经-政类、 礼记-礼类(解释《仪礼》)、易经-占卜类(哲学类)、春秋-史类 、孟子-伦理或政类(记录孟子和弟子)、论语-伦理或政类(记录孔子和弟子),大学和中庸本属《礼记》。这些内容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说难也难说易也易。这么说不是绕口令,而是看自己需要。如果你只想翻一翻弄懂大意,那么买本带翻译的即可如果你想深入了解,麻烦就来了。这些书的背后是汗牛充栋的注释及研究,且成书已逾两千年,加上流传错讹,阅读难度极大。拿《易经》来说,本为卜筮之书,但发展到后来有《易传》已经变成哲学及伦理类书籍,什么八卦五行,云里雾里,简直是装逼人士必备啊。《春秋》本为鲁国编年体史书且十分简略。但后来又有「孔子修春秋」事及三传,由史入经,什么公羊派谷梁派,今文古文非常麻烦。《礼》又有三礼。《周礼》《仪礼》《礼记》对脱离了古代环境的现代人来说,本哪一本理解起来都很困难。《尚书》单是真假之分就够写一本书了。且文字古奥,连韩愈、王国维这种大牛都觉不易,普通人更不用说了。四书五经中诗论孟或可一聊,但尚书真不是拿来聊的........《论语》好像较简单。但由于事关圣人,前人在解释的时候受到不少束缚,各种扯不清。所以你确定能入坑吗?2.有阅读的价值吗?有的。了解古人你阅读任何古籍都无法避开这些书籍,包括其内容和价值观。如果你喜欢三国而读《三国志》。「太祖下令曰:「河东太守杜畿,孔子所谓『禹,吾无闲然矣』。」(语出《论语.泰伯》)如果你喜欢古典小说而读《西游记》「二童笑道:「孔子云:『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卫灵公》)于古人而言,四书五经不仅是经典,更是他们的日常生活,也是其行为准则或者说三观依凭。如果你不去读就很难真正的了解古人。作为现代人去古已远,仿佛除了上学就永远不需要接触这些「老古董」了。你真的不接触吗,还是你接触了也不知道呢?电视剧将夜里的论语。夫子原型「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论语.乡党》)大师兄「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论语.雍也》)宁缺闯关子曰:「君子不器。」(《论语.为政》)境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如果你熟悉论语,很容易就能联想到。对了,马上要奔小康了。「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礼运》)这些看似艰深的内容其实早已经融入了日常生活。 你这个小人!你是个伪君子!不要以圣人要求我!朽木不可雕!四海之内皆兄弟!《论语》) 威武不能屈.大丈夫(《孟子》) 窈窕淑女(《诗经》)。 例子举不完,重点是四书五经是我们的根,不说是全部,那么至少是根的一部分。」寻根「的价值我想还是有的。[1]

参考

  1. ^可以再看看钱穆先生的「人人必读的几部书」。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