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我决定在这个回答下,把我对阳明心学的全部理解和盘托出。同时,通过写作的方式,检视我在阳明学上的知识盲区,边学习边输出,以期在完成这一回答时,我可以开出一门「阳明学导论」的课来。预计,这一回答的更新会持续很长时间。

要申明的是,这里所说的内容的都不是我独有的观点,而是我在阅读牟宗三、唐君毅、劳思光、陈来、杨国荣、吴震、陈立胜、彭国翔诸先生的阳明学研究后,消化吸收再以(自认为)通俗的形式输出的内容。如果行文过程中有任何我自己的「私货」,我一定会特别标注清楚。

2020.1.6日更新「1.阳明心学的定位」和「4.为什么要成为圣人:儒家理论的角度」。

目录

1.阳明心学的定位

2.阳明心学基本要义

3.为什么要成为圣人:现代人的角度

4.为什么要成为圣人:儒家理论的角度

……


1.阳明心学的定位

在讨论阳明心学(为了简便,接下来论述中有时会以「心学」一词代替。但这只是为了简便,并不是说阳明就垄断了「心学」,因为还有陆九渊、陈献章、湛若水等人的理论也可以称为「心学」。)前,我们可以先对「心学是什么」有一个粗略的了解。从西方学术分科的角度看,阳明学,甚至整个中国哲学,其实是一个较难归类的现象,因为西方传统的概念名相很难把心学的所有特性都容纳在内。尤其是「哲学」和「宗教」两个概念。

在这里,我们要借用现当代两位佛学大家的观点来看待阳明学,那就是欧阳竟无的「佛法非哲学非宗教」和汤用彤的「佛法亦哲学亦宗教」。与此相应,我们也可以说「心学非哲学非宗教,亦哲学亦宗教」(其实整个中国哲学都能用这种观点来看待)。

为什么要这样说?因为从传统西方的观点来看,「哲学」就是从苏格拉底以来的理性思辨为基本特征的学科,包括本体论、宇宙论、认识论等,而「宗教」指的是一种信仰行为,信仰对象基本为一个或多个人格神。把握住西方传统以来这两个概念的基本特征后,接下来我会把上面「心学非哲学非宗教,亦哲学亦宗教」的论点拆分成4个小论点加以表述。

a.阳明心学非哲学论:从心学的角度看,固然我们可以从阳明那概括出他的本体论、宇宙论和认识论,但心学的另一个很重要的角度,修炼成圣的工夫论(修炼的过程方法),就不是西方哲学关注的重点,而和西方宗教中所谓的「灵修」之法倒有接近之处。可见,西方「哲学」不能完整概括心学,这是其一。其二是在于,心学的论述基本不是采用理性思辨的方法,这与「哲学」也不相符合。《传习录》里都是对话,而且都是师傅指点弟子的语句,有观点,但没有推理过程,甚至很多语句都是阳明因时因地的「因材施教」,不一定具有普遍性。所以,从上面两个方面看,阳明心学不是西方传统意义上的「哲学」。

b.阳明心学非宗教论:这个很简单,阳明心学不信仰人格神,这就与西方传统意义上的「宗教」不符。

c.阳明心学是哲学论:上面已经论述过,硬要归纳的话,我们是能从《传习录》里归纳出阳明的本体论、宇宙论和认识论的,这是它是哲学的方面。另外一个是,当代西方对「哲学」的理解也在发生变化,尤其是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哲学出来之后。更近一点的,比如阿多《古代哲学的智慧》和努斯鲍姆《欲望的治疗》就把古希腊哲学理解成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精神修炼的方法,这样对「哲学」一词的扩大化的理解,就能够完整地把阳明心学包容在内。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也可以说它是哲学。

d.阳明心学是宗教论:一方面,阳明心学的工夫论和阳明屡次强调的「信良知」两点,都和西方传统「宗教」的「灵修」和信仰行为有类似性。另一方面是,和「哲学」概念一样,西方当代的「宗教」概念也在扩大化。比如宗教哲学家约翰·希克把宗教看作是「人类对超越者的回应」,这个「超越者」可以是人格神,也可以是某种精神,某种实体。这样一来,心学就可以看作是一种「宗教」,因为在阳明那,「天」、「理」、「良知」都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重要的就是不断回应这一超越性的呼唤,「天人合一」。

所以,如果我们采用「非哲学非宗教,亦哲学亦宗教」的理解方式来理解心学的话,很多问题都可以消泯掉,比如对阳明「不够哲学」的质疑等等。事实上,在我看来,目前阳明心学研究最好的两本专著,陈来先生的《有无之境》和陈立胜先生的《入圣之机》就是分别从哲学和宗教两个角度考察阳明学的研究著作。如果你能全盘理解这两本书的内容,我觉得你对阳明学的理解至少可以超越市面上95%谈阳明的人。当然,在那之前,你可能也须要我这个回答来引路(奸笑)。

2.阳明心学基本要义

阳明心学的内容极为丰富,但其基本要义可以概括为以下4点,这应该是每个谈阳明的人都要了解的。

a.每个人都有「良知」。「良知」知是知非,是判断行为正确与否的根本依据。

b.「良知」会在人的生活中不时/时时(阳明后学在这一点上理解不一,目前我自己的理解倾向于「时时」)呈现在人的意识里。如王阳明认为,一个明知自己是小偷的人,在听到别人喊他「小偷」的时候,也会局促不安。这种局促不安心理的出现,在阳明看来,就是「良知」的呈现。

C.人的行动应该遵从自己「良知」的指引,即「致良知」。

d. 如果一个人不断地「致良知」,就能成为「圣人」。

接下来是对这四点的疏解。

3.为什么要成为圣人:现代人的角度

对现代人来说,如果要真的认同这一理论,首要的问题可能不在于什么是「良知」,「良知」哪里来等问题,而在于这一理论最终指向的目标,即为什么要成为圣人的问题。现代人容易这样想:做普通人就好了,做圣人何苦来哉,又苦又累,又要对自己严格要求,还不一定被世人认可。成圣的思想当然深深扎根于儒家自先秦以来的理论当中,但是我想先提及一个现代人也容易认同的「致良知」的好处,然后再从儒家理论层面给为什么要成圣做出一个解释。

「致良知」的好处在于能使人身心健康,至少就其理论层面来说,是希望达到这样一个效果。首先,心理健康其实就是没有烦恼,就是儒家所说的「君子坦荡荡」的境界。一个完全按照自己「良知」行动的人,问心无愧,不会自欺,也不会欺人,烦恼比较少,应该是容易想见的。以社会上普遍流行的剩女催婚问题为例,一个剩女被催婚,之所以会感到烦恼,是因为:1.她不认同长辈们催婚时所使用的理由和观点;2.但因为传统「孝顺」观念影响,她不能采用与长辈们断绝往来的激进做法,甚至不能当面与长辈们产生激烈的争执。这样的两难中,她有很多烦恼就是很自然的了。如果采用「致良知」的方法,首先她要问自己是不是真的不认同长辈的观点,如果是的话,那就应该向长辈们表达自己的观点。但也要顾及到长辈们的颜面,最好不要当面顶撞,意气用事。那就采用一个折中的方法,比如说写信。写信的好处在于写的人比较冷静,读的人读的时候也比较冷静,不容易起情绪。在信中对长辈们的想法先表示理解,然后理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果长辈能认同最好,如果不认同,就表示希望得到尊重。几个来回之后,至少双方的理性理由都清楚了,都懂得对方心意了。这样的信写了之后,一定能保证长辈们尊重她吗?其实也不能,但至少她已经把她能做的都做了,她完成了自己这一方在沟通上的责任,尽了自己的人事了。当别人再问起催婚的事,她可以大大方方地说,自己已经尽了最大的沟通努力了。这样一来,烦恼自然能大幅减轻。如果她在其他事情上也不断「致良知」,那她就总能保持一个烦恼不多的状态。在这点上,阳明心学与佛教的目标有一定的类似性,只不过佛教的终极目标就是消灭烦恼本身,而在阳明心学看来,消灭烦恼只不过是「致良知」过程中产生的附带益处而已,终极目标另有所在(这一点之后会有所论述)。

「致良知」能让人心理健康,同时,它也希望能让人身体健康。这一点如何做到?一来,心理烦恼少,本身对身体健康就有一个良性影响。二来,真正「致良知」的人也会活得真实,活得真诚,爱惜自己的身体,生活规律不奢靡不放逸,身体自然容易好。以阳明自己为例,一次他与门人弟子一起爬山,爬到顶上时,众人气喘未定,阳明却浩歌长啸。众人问他登山之法,阳明说:

登山即是学。人之一身,魂与魄而已。神魂也,体魄也。学道之人,能以魂载魄,虽登千仞之山,面前止见一步,不作高山欲速之想,徐步轻举耳,不闻履草之声,是谓以魂载魄。(王曾永:《类辑姚江学脉附诸贤小传》)

在阳明这,「学」、「学道」就是「致良知」,所以「致良知」的人,在登山时,只会专注于自己的每一步,感受著自己的每一步,没有「快点登顶」的燥进想法,自然不会在登顶时气喘吁吁,这就是「致良知」使人身体健康。

当然,阳明本人56岁逝世,并不算高寿。但一来,阳明小时肺部就有隐疾,二来,阳明生命活动的密度和质量都大大超过普通人。他要带兵打仗,要讲学,还要做行政工作,生命活动的密度至少有一般人的两倍。在阳明后学中,有好多人高寿,还有些人死前还有「异象」。比如泰州学派的罗汝芳,死前就预知了自己的死期并告诉自己弟子,弟子不忍,让老师再留留,罗汝芳「愉色许曰:『为诸君再盘桓一日。』」果然再留了一日才死。当然,这些事可以当传说看,甚至可以看作是弟子为了抬高老师,故意附会编造。但至少就阳明心学理论上所展示的方向看,确实,阳明是有这个自信的:「致良知」的学者必然能收强身健体之功效。

4.为什么要成为圣人:儒家理论的角度

从儒家理论的角度看,「为什么要成为圣人」这一问题的答案只有一个:因为成为圣人是人生在世唯一应该和值得追求的目标。现代人容易觉得,这太绝对,太不近人情,太残酷,太骄傲,太自以为是。别急,先了解这一观点背后整个的理论基础再做评判。

这一观点的基础是孟子的「性善论」。孟子的「性善」不是指人生下来就是善的,而是指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有做出向善行为的可能。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人生下来时候是善是恶是善恶混,孟子都是能接受的,因为孟子就不是在「人生下来时候是什么样子」这一点上来理解「性」的,他是从「人与动物的区别」这一角度来理解「性」(《三字经》中的「人之初,性本善」是对孟子「性善论」的误解)。在孟子看来,如果你把人和其他动物相同的东西(比如吃喝拉撒)当作人的「性」来看待,那就没有突出「人之所以为人」的最大特点,把「人」看小了。在这一点上,孟子和亚里士多德有共通之处,只不过亚里士多德把人和动物的区别定位在「人有理性思辨能力」和「人是政治动物」两点上,而孟子是定位在「人有向善能力」上(其实这里对「人性」的不同理解,对中西文化的发展有非常大的影响,我觉得可以说是决定了中西各代知识人殚精竭虑的运思方向)。

然后,可能有同学会问,这里的「善」指的是什么?难道「助人为乐」这样的「善」就是我们的「性」吗?我的回应是,「性善论」中的「善」不能看得太实。什么意思呢?就是不要把这个「善」理解成我们现在社会所说的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等等,因为这些「善」都是经过长久的文明发展之后,充分社会化建构出来的「善」。在孟子那个年代,「善」还没有这么实的定义,而是应该理解成任何「我可以做得更好一点」的想法。以孟子对葬礼形成演变的看法为例:

「盖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他日过之,狐狸食之,蝇蚋姑嘬之。其颡有泚,睨而不视。夫泚也,非为人泚,中心达于面目。盖归反蔂梩而掩之。掩之诚是也,则孝子仁人之掩其亲,亦必有道矣。」——《孟子·滕文公》

孟子认为,可能远古时代也没有葬礼,父母去世之后,随便把父母的尸体抛在野外就完事。但是呢,有人偶尔路过父母尸体处,看到尸体被狐狸吃,被苍蝇飞虫吃,感觉非常不好,不忍心。所以他把父母尸体埋到地底下,(虽然他知道尸体同样是在被吃,但自己没看到,心里总是会好受一些【这里是我的发挥】)。慢慢的,这样干的人多了,就形成了葬礼这样一个习俗。孟子在这里说,这种做法「亦必有道」,是符合「道」的,也就是说,这样做法完全体现了他所说的「向善的能力」。所以,在这里可以看出,孟子所理解的「善」不是那么实的「善」,而是「把父母尸体埋在地下会更好」的意识,扩而广之,也就是任何一种「我这样做可能更好」的意识。在这一点上,孟子所说的「善」与《蝙蝠侠:黑暗骑士》中的一句台词有相通之处,即

「每个人都可以做英雄,哪怕是做一件很小的事,比如给一个小男孩披上外衣,让他安心,让他知道生活还在继续。」

在孟子看来,如果你在生活中实现了自己灵光一闪的「这样做可能更好」的想法,在这一刻你就是「大人」、「圣人」、「英雄」,因为你充分展现了「人之所以为人」的力量。

好了,既然孟子认为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这点「向善的能力」,是「人之所以为人」最重要的特征,那么很自然,充分实现这种能力就应该是人生在世的唯一目标。而这种能力的充分实现就自然能让人成为「圣人」。所以,「为什么要成为圣人」对古代的士大夫,对阳明来说,是一个非常自明的问题,自明到可以完全不用解答。

当然,从现代人的角度,我们可以说孟子的「性善」还有问题,我们可以把亚里士多的「思辨能力」作为人最重要的能力,这没问题。或者,从佛教的角度看,所谓的「我这样做可能更好」的意识只不过是一种尘缘未了,沉沦欲界八苦的表现,并非究竟。在这里,选择那条路只能是每个人自作决断。用劳思光先生的话说,各种精神传统的「基源问题」本来就不同,在本根上,有无法会通之处。但是呢,从另一方面说,儒家也能在面对这些精神传统时自圆其说——你想要发展自己思辨能力,追求真理的想法不也是一种「我这样做可能更好」的意识吗?你想要消尽自己的烦恼,跳出轮回的想法不也是一种「我这样做可能更好」的意识吗?所以科学、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甚至存在主义、虚无主义、无政府主义,归根到底,都是人性中这样一种「我可以做得更好」的意识的显现,宇宙的生灭流传,就是这样一种意识不断生发、消散、再生发,生生不灭的过程,这就形成了儒家的本体论和宇宙论(熊十力先生比较清晰地阐述了儒家这种本体宇宙论。),详后再述。

5.什么是「良知」


我个人认为阳明心学的根本精神在于知行合一。

在讲阳明心学之前,有一个东西是绝对不能绕过去的,那就是「理学」。很多人都喜欢在抬高阳明心学地位的同时去贬低理学,认为理学完全就是粗鄙愚昧的东西,最直接的体现应该就是关于理学有名的「存天理灭人欲」这一观念了,然后什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什么的。我认为这非常不客观的。

阳明心学是由王阳明提出来的,想要真正了解阳明心学,我们首先要了解王阳明,要了解王阳明为什么会提出阳明心学。王阳明是明代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军事家。他的家庭环境优越,父亲是状元,官拜吏部尚书,所以从小王阳明就有著非常优秀的学习环境,接受的也是精英教育,再加上王阳明本身也是一个非常聪明和有想法的的人,喜欢折腾,又敢于实践,十五岁就给皇帝献策如何平定农民起义,还一个人塞外出游。可以说,王阳明本身就不是一个喜欢墨守成规的知识分子,而这种性格,恰恰就是阳明心学诞生的前提。当然,这些都只是王阳明自身所具备的条件,如果没有大环境的影响,那他充其量也就只是一个比较优秀的人罢了。能够让王阳明流芳百世的直接因素还要看当时明朝的主流思想和他自身在这种主流思想趋势下的遭遇和经历。当时的明朝是理学的天下,本身王阳明也深受其影响,他首先是理学的狂热爱好者,对格物致知的认同度是非常高的,包括阳明心学本身也并没有脱离这个范畴,依旧是格物,只不过是换了个观点,换了个方式罢了。这里面有一个典故,说十八岁的王阳明为了实践朱熹的格物致知,穷竹之理,跟竹子干瞪眼了七天七夜,最后什么也没格出来,结果自己还病倒了。先不说他的这种方法对不对,但从他的行为上来讲,当时的他无疑是格物致知坚定的支持者和实践者的。其实,王阳明的这种行为在当时的明朝并不是个例,甚至于,他的这种行为是符合当时的主流思想的,当时的明朝腐败不堪,民不聊生,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执政的官员都忙著格物穷理去了,一个个都在读死书,都认为自己还没有穷尽天下之理,对于现实中发生的问题漠不关心,任由奸臣当道,所以导致百姓苦不堪言,不得已而爆发动乱。王阳明病倒之后算是彻底认识到了这种错误行为的可怕之处,并对格物产生了极大的怀疑。这种对本身坚信不疑的信念产生动摇无疑是痛苦的,所以,王阳明开始从道学和佛学里寻求答案,希望能够借助道学和佛学来解除自己的困惑。因此,阳明心学不单是儒学的产物,它当中还是道学和佛学的影子。我们都知道,王阳明不但是个著名的思想家,他还是非常厉害的军事家,是一个百胜将军,平定过内乱、匪患、民变。这段经历对于王阳明创学也有著非常深远的影响,他不像那些身居高位的官员们,只在朝廷议事,脱离了现实,反而身居一线,让自己的所学所想有了实践的土壤,因此清楚的认识到了什么是有用的,什么是对民生好的,什么才是正确的,进而,才有了龙场悟道,厚积薄发,有了阳明心学的雏形。这就是阳明心学的来源,当然,我写的比较简单,大家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多找找资料,多了解了解王阳明的平生,这对理解阳明心学是非常有帮助的。

前面讲到,讲阳明心学一定绕不过理学,这又是为什么呢?简单粗暴的来讲,我个人认为,阳明心学就是脱胎于理学,是对理学的一种补充,是王阳明在看到理学平天下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之后所提出来的一种补救措施。只有在读懂了理学的基础上,再学习阳明心学,那么平天下的圣人之路才能够走的更远。如果抛开理学,只讲阳明心学的话,那么也只会是纸上谈兵,落不到实处。典型的例子就是明代末期,很多学了心学的知识分子狂妄的没了边,曲解了心即是理,眼高手低,导致了阳明心学的没落。(具体咋回事可以自己查资料)。在阳明心学之前,理学是把格物和致知分开的,讲要先学习理论知识,然后再去实践。但这样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到底理论知识要学到什么时候才算是个头?穷尽天下之理,这在短暂的生命里怎么可能完成的了,完不成就没办法实践,没办法实践理学就成了无用之学,所以明朝中期内乱不止,朝廷也是碌碌无为,毫无办法。阳明心学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非常伟大的一个观点:「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也就是我们说的知行合一。我认为这就是阳明心学最重要的地方,是阳明心学的总纲,也就是题主所问的根本精神所在。如果弄不懂什么叫做知行合一,那么讲心即理、致良知都有害无益。为什么要讲知行合一?因为理学和心学都出现了同样一个问题,那就是理论脱离了实践。明朝前中期,理学盛行,大家一门心思都在格物,都在学理论知识,读圣人经典,别人说好就是好,书上说对就是对,思想僵化呆板,对外界的变化反应迟钝,所以往往出现问题的时候就措手不及不知应对。明朝中晚期,心学盛行,大家就一门心思去空想,去打坐,认为自己所想就是理,排斥外界,整天沉溺在自己世界里,等别人都打上门来了,还在那里之乎者也,别人一巴掌都呼脸上了,还在想我为什么会痛,完全漠视了外界的变化。这两种现象都不是真正的理学和心学,但都是因为学习理学和心学而造成的。归根结底还是在于实践上没下功夫。王阳明是什么人?他首先是个军事家,然后才是思想家。他半辈子都在打仗,平定过内乱,剿灭过叛匪,官场上既当过高官也遭遇过滴贬,可以说人生经历之丰富是少有人能及的,他讲心即理,那是因为他的内心世界已经及其成熟丰富,明辨了善恶是非,他讲致良知,那是因为他早就世事洞明,懂得了真假对错。他的人生经历是不可复制的,所以说他是心学之集大成者,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提出阳明心学之前,王阳明就完成了知与行的修行功夫。只有深刻的明白了什么是知,什么是行,弄清楚了知与行的关系和厉害之处,那么再谈更深奥的理论时才会有立足点,让理论形成一个体系。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这句话单独拆开来看,我们都能够理解,知识是实践的前提,实践才能出真知。但是合到一起的话就不一样了。王阳明讲「一念动处便是知亦是行」你才产生一个念头,知和行就已经完成了,那这个念头是不是你想要的知和行呢?这里面的学问太深奥了,金刚经里有讲到,须菩提问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应如何住如何降服其心。世尊答:应如是住,如是降服其心。什么意思?就是说一个修行有成的人,在念头还没产生或者将要产生的时候就已经把这个念头降服了,所想所感全都是因自身而动,做到了内外光明,毫无瑕疵。我想的就是我要的,我要的就是我想的,内外如一,自然就清净无为了。讲阳明心学为什么讲到佛学去了?前面讲过,王阳明是受到过道学和佛学的影响的,所以阳明心学里是有道学和佛学的影子的。很多人虽然知道知行合一的理论,但是真正懂的人其实少之又少,原因就在这里,没有道学佛学的基础,总是简单的理解成把知识和实践结合到一起就可以了。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阳明心学也就不会有这么大的影响了。知识和实践结合到一起只是知行合一最基础的最简单的表达但不是完全正确的表达,不是简单的我想吃饭了,然后我吃了饭,我就知行合一了。知行合一最根本的修行还是在于心和外物的合一。这又跟理学密切相关了,前面说到理学是把知和行当做两回事的(虽然是当做两回事,但是理学其实也是强调要理论结合实践的,理学只是为了能够让人更好的便于理解知和行所以才拆分开来),但却对知和行做了非常多的注解,可以说,理学对什么是知什么是行是有非常独到的见解的。存天理灭人欲就是知的独到见解之一,为什么明明很多人对这句话有所诟病,而我却认为是独到见解呢。因为很多人只愿意从字面上来理解,认为存天理灭人欲就是要消灭掉人的感情,做一个内心只有各种道理的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人欲是指的人多余的欲望邪念,而不是一个人内心丰富的感情。我们都知道,人世间纷争不止,归根结底是因为人的欲望而导致的。就像西方宗教所提出的七大原罪一样,这些都源于人内心的负面欲望。存天理灭人欲,存是保留,天是公道,理是道理,灭是克制是消除,人欲是人的欲望,所以这句话的本来意思是保留公认的道理,克制自身的欲望。这还只是字面上的意思,更深一层的意思则是要克制自身的欲望,不要让自身的欲望影响到自己的判断,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清晰理智的认识到天地之间存在的真理,并让真理留存在自己的内心。而这其实就是知行合一的另外一种表达方式。当自身的内心所留存的真理与外界一致,那么在我一念动时,我的知和行就统一的。这也是我为什么认为阳明心学是对理学的补充的原因之一,因为不管是心学还是理学,都是儒学,所追求的目标都是一致的,到最后都会是殊途同归,阳明心学既可以是理学的补充,理学也可以是阳明心学的补充。知行合一的根本就在于心和外物的合一,外物就是天理。心即理,内心世界本身就是天理的产物,如果把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丢到一个一片空白的世界,那么这个婴儿的内心也就只会是一片空白,所以说,心即理也只是一个人内心对于外界最真实的表达,归根结度还是要和外界做交互的。理学和心学不同的地方就在于,理学由外而内,心学由内而外。而相同的地方则在于,都要对心下功夫,并且结果殊途同归,都是要做到内外合一,知与行合一。那么怎样对心下身功夫呢?理学讲究克制人的欲望,让人不断保持理智的状态,从中性客观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让人不为外物所动。心学则讲究从细微处抓起,从一开始就不断审视自己的内心,弄清楚自己的所思所想,然后有针对性的来引导自己,让自己从思想观念上就贴合自然,这是不是又有点道学的影子?所以说,理学多的是义士,心学则多的是良善之士。知与行的合一在于存乎一心,这个心与上个心又不一样了,上一个要下功夫的心可以说是欲望是想法是念头,这个要讲的心可以说就是理念了,存乎一心就是讲要把知行合一贯彻到自身的理念当中,只有这样,知和行才能真正合到一处,为人所用。

写到这里脑袋已经昏昏沉沉了,但是还是不太满意,感觉并没有把自己真正认识到的说清楚,为了不误导大家,我决定还是不写了,希望这些对看了的人有所帮助。以上都是个人观点,勿喷,欢迎讨论共同学习。


曾经算是个心学爱好者,现在已经告别心学了。具体原因参见:

长辈说自孔子以来,儒家就是用来愚民的。是这样吗?为什么呢?是因为他们没读过儒家经典吗?

但对这个问题,还是想说一些看法。

阳明心学的根本精神,在于抗议奴役人的非理性权威或者偶像化的权威,让人意识到自主性,摆脱被奴役的状态。

因为阳明先生太想把这一点告诉更多的人,所以他翻来覆去地说。

比如:

「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

「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不假外求。」

「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

「尔身各各自天真,不用求人更问人。但致良知成德业,谩从故纸费精神。」「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他鼓吹自主的服从,即服从内在的良心;他反对被动的服从,即服从外在的意志或者偶像化的权威。

内在的良心,可以说是一种「人本主义良心」;奴役人的外在意志或者偶像化的权威所代表的,可以说是「权威主义良心」。至于两者的区别,在此有人本主义哲学家弗洛姆的一些阐述:

一种现象称为「权威主义良心」,指的是我们如此热切地要取悦于某种权威,害怕惹怒这种权威,而将这种权威的声音内化了。大部分人在服从自己良心时体验到的都属于这种权威主义良心。这与弗洛伊德提及的良心是同一概念,弗洛伊德称之为「超我」。这一「超我」的代表是儿子出于惧怕而接受父亲的种种命令和禁忌并使之内化。

与这种权威主义良心不同,另一种现象称为「人本主义良心」,它指的是呈现在每个人类一员心中的声音,独立于外部的奖惩而存在。人本主义良心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即人具有一种本能的认识,知晓何为人道、何为非人道,知晓什么能使人生丰富,什么能使人生枯萎。这一种良心所起的作用是使人之为人。它的声音召唤我们坚守自身的人性。权威主义良心(超我)尽管已经完成了权力影响的内化,但我所服从的依然是自身之外的权力。在意识层面,我相信自己追随的是我的良心,但实际上,我接受的只是权力的信条;由于人本主义良心和「超我」很难分清,经过内化的权威的效用比起那种一眼就看出属于外在的权威的效用要大得多。对「权威主义良心」的服从,与所有对外部观念和权力的服从一样,都会弱化「人本主义良心」部分,而后者体现的正是坚守自我和自我判断的能力。


根本精神和主要内容(或者内涵),恐怕不是一个概念吧?

那些回答「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答案,恐怕都有点儿答非所问。

要我说,阳明心学的根本精神就是唤醒了人的自主意识、人格独立性。

也可以称作「自作主宰」的意识,即人作为自己主人的意识。

这其中或多或少的内含著自由意识。

所以阳明心学具有解放思想,冲破束缚,戳破枷锁的功效。

这就是为什么,阳明心学横空出世后,晚明思想界顿时活跃非常。

文学:诗词社团有前七子、后七子,复社;散文诗歌派别有袁氏三兄弟的「性灵派」;戏曲出现了主情的东方莎士比亚汤显祖,还有李渔;小说有大力抒发世俗人情欲望的如《金瓶梅》《肉蒲团》等;小品文也在此时大量涌现《围炉夜话》《闲情偶寄》等经典迭出。

艺术:齐白石说愿做「青藤门下一走狗」,这个青藤就是晚明时的狂人徐渭(字长风),还有名家董其昌、石涛,包括八大山人朱耷也可以看做是受阳明心学影响而出现的。这些艺术家为真个是艺术界璀璨明星。

思想家:阳明后学的王几、王艮,一个浙中学派,一个泰州学派的代表人。这两个大家不熟悉,那徒手搏龙象,掀翻天地的何心隐、李贽应该听过吧,李贽提出的「童心说」也正事阳明心学的潮流下必然产生的异类。

这些,都是阳明心学在思想上,解除了程朱理学限制后,唤醒人的自我意识、自由意识,才能产生出来的新境界。


克己复礼。重点落在克己上,所谓修身是也!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