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合一到底难不难?


难,很难,比过蜀道难,事情是纷乱复杂的,举个例子,都知道人情世故不好,你就真的不做了么


庞蕴居士:难难难,十担麻油树上摊!

庞蕴婆娘:易易易,百草头上祖师意!

庞蕴女灵照:也不难也不易,饥来吃饭困来眠!

那么到底是难还是易呢 !春去夏来秋相随,冬尽风雪又轮回!


回答这个问题,可以先从王阳明和他弟子的故事讲起。


王阳明曾说过这样的话:「人只要像喜欢美色那样喜欢善德,讨厌恶臭那样讨厌恶行,便是圣人了。」


有弟子初次听到这句话时,问,为何说能做到这点就是圣人了?


王阳明回答,能做到这点就是知行合一。


弟子说,这个还不容易,太简单了。


但过了一段时间后,这个弟子很沮丧地来见王阳明,说,您说的这个,还真是难。


王阳明就问,难在哪里呢?


弟子回答:比如心里的念头虽然知道好善恶恶,就是喜欢善的厌恶恶的,然而不知不觉间就会夹杂别的念头。一旦夹杂了别的念头,就不是如喜欢美色那般喜欢善德、如讨厌恶臭那样讨厌恶行的心了。

王阳明说,你的感悟很让人感慨啊。世间很多人都不能做到知行合一,就是因为它的确很难。


为什么连王阳明都说知行合一很难呢?


我们再来看下王阳明对「知行合一」的表述,它的表述是这样的:如好好色。见到美色属于知,喜欢上美色属于行,见到美色会立即喜欢上,见到和喜欢之间没有间隔,是为知行合一。


直白而言,其实喜欢上美色是诚心诚意的,没有外力推动,自动自发、不知不觉。王阳明希望的是,人人在见到美色上如此,在人生中为善去恶也要如此,真心实意,全力以赴,不知不觉。


如你所知,这不现实。我们喜欢美色,饿了吃饭是发自本能。本能的力量所以强大,就因为它不需要外力加持。只靠自己就可以。可如果我们如喜欢美色那般喜欢善德、讨厌恶臭那样讨厌恶行,就难得多了。


因为很多善德和恶行,都不是我们本能接受和排斥的。明知见义勇为是对的,可见到不义之事就是没有勇气,明知不义之财是错的,可见到不义之财还是想拿过来。


此时,诚意失去威力,败给了私欲。

最低 0.3 元/天开通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购买该盐选专栏查看完整 36 节内容

盐选专栏

度阴山讲阳明心学

度阴山 阳明心学专家

36 小节 | 4 小时

¥69.00 会员免费

发布于 2019-09-02继续浏览内容知乎发现更大的世界打开Chrome继续tonytony学习中。别信我的答案,因为极有可能未来我会有完全相反的想法。

谢邀。不难。人天生就是知行合一的,只不过后来知行不一习惯了。这个世界都在劝人知行不一,你若真知行合一了,就不属于这个世间了。不是入了人无我的境界,就是入了法无我的境界。


谢邀。不难。人天生就是知行合一的,只不过后来知行不一习惯了。这个世界都在劝人知行不一,你若真知行合一了,就不属于这个世间了。不是入了人无我的境界,就是入了法无我的境界。


看对谁而言,对于执行力强的人不难。已经习惯成自然。对于只会空想的人很难。


知行合一是人天生的特点,每个人天生就是知行合一的。知是内在的感知,内在的觉知。行是外在的表现形式,外在的行为方式。知行合一就是说人内心是怎么想的,怎么认为的,他就会这么去做,如果一个人做著不喜欢不愿意又不得不的事情,他内心一定就有对这件事的不喜欢不情愿和不得不的感知。所以知行合一,无所谓难不难,不要被所谓的大师忽悠了,把学问说得很高深费解是他们的专长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废话,肯定难啊)


知行合一不属难易,属于一种对实相的描述


易与难是抽象的,是相对的(我之意,相对于每个人的标准不同)。

是故!

难不难,关键还在每个人对「去喜恶;私欲心」的程度,否则都还是处在知易行难。

注1:知易行难之难,难在「不行」。(正是:千里之行起于足下)

注2:文字的理解,应从「道意」,否则引用只会陷在「鸡同鸭讲」,这是国学之现况。正是:「文以载道」之意,文是文而道是道,陷于文则远道。


难易在我而不在知行。良知自知有何难?而由我去知则有了难易之别。真知为干,真行为坤,乾坤一德也。真知必能真行,如响随声,如影随形,不可得而分。易曰: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欲知知行合一之难易,自比于黄帝尧舜之差距几何,可以悟矣!


原创: 不断求知的小智

公众号:智取成长股

先讲个小故事:美国通用电气公司CEO杰克·韦尔奇是世界著名的企业家,曾经被《财富》等杂志誉为「世界第一CEO」。一次,杰克·韦尔奇为企业界人士举办的企业经营讲座时,有人议论说:「演讲的内容没有新鲜东西,我们早就知道了!」

杰克·韦尔奇听到议论后淡淡地回答说:「你们知道了,我做到了。」

这个小故事很有哲理:很多事情光知道没有用,知道但做不到等于零。这个故事充分说明了知行合一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说明做到知行合一很难。

知行合一的重要性和其难度在投资领域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

价值投资大师不光在投资领域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在投资中收获了巨大的财富,;在生活中也多数都是赢家,他们普遍都很长寿,不光长寿而且身体和脑力比多数同龄人都要好。

欧文·卡恩,格雷厄姆的大徒弟,巴菲特的大师兄,生于1906年,卒于2015年,享年109岁。

沃尔特·施洛斯,本·格雷厄姆工作的弟子与雇员,忠实践行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理念,是巴菲特眼中最伟大的投资人之一,生于1916年,卒于2012年,享年96岁。

约翰?邓普顿,全球投资之父,知名的逆向投资大师,生于1912年,卒于2008年,享年96岁。

安德烈·科斯托拉尼,德国最负盛名的投资大师,被誉为「20世纪的股票见证人」和「20世纪金融史上最成功的投资者之一」,生于1906年,卒于1999年,享年93岁。

菲利普·费雪,成长股价值投资策略之父,巴菲特的学习榜样,生于1907年,卒于2004年,享年97岁。

目前还健在的价值投资大师中,股神巴菲特已经88岁了,依然生龙活虎;查理.芒格已经94岁,依然思维活跃,两人都有望成为百岁寿星。 老师,价值投资的鼻祖格雷厄姆生于1894年,卒于1976年,活了82岁。在他那个年代,也算长寿的了。

指数投资大师约翰·博格 1929-2019。

……

这些投资大师真可谓人生赢家,财富名利和健康长寿双丰收,其中缘由值得我们深思。

经过自己研究,有一点体会跟大家分享一下,欢迎交流。

做投资的都听说过一句话:投资是一场修行。其实,人生何尝不是一场修行。投资的智慧和人生的智慧是相通的,其精髓就在于知行合一和高度自律。

知行合一难不难?我认为是很难的。即便真知,行也难。大家审视一下自己和身边人就知道了:

戒烟戒酒、早睡早起、饮食清淡、适度锻炼有益于健康,但做到的人多不多?

做到像巴菲特一样关注长期而非股价波动、适度远离行情、不过于关注宏观和国际局势(具体就是关注企业基本面而非短期涨跌、不天天看盘心随股动、不过度关注宏观经济和国际局势)的人多不多?

据我观察,上面几点能够做到的太少了,可以说寥寥无几。而投资大师们在投资和生活中普遍都是高度自律、知行合一的。这就是普通人和投资大师的区别,很多事情我们只是知道,而投资大师们可以做到。

投资是一场修行,修炼的就是知行合一、高度自律的功夫!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