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简介,大体意思搞明白就行了,然后就是自己琢磨。看看能不能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知行合一,最基本的就是知,然后行。看书要有自己的理解,别人的都是别人的。为什么佛经那么多,成佛的没几个呢?都是读书不悟,只念不做。如果佛家弟子们能做到知行合一,早就大彻大悟了。死读书,不如不读,被别人的观点影响的自己在中间不知道咋办。坚持自己的想法,想到就去试试。


《传习录》建议上海古籍出版社,或者中州古籍出版社。不要买那些花里胡哨的解读版本。通过译文了解大概意思过后,就直接体会原文。前面上卷相对比较难,中卷次之,下卷好些,下卷有些像《论语》的篇幅,有比较多的短篇,和生活化的对话。而上卷是探讨朱熹思想和四书五经的比较多,需要一定的基础,中卷是阳明先生和各位阳明后学先生们的书信来往,篇幅比较长,论的观点深度层次比较多,等以后稍微熟悉《传习录》过后再看会觉得很精彩。个人建议可以从下卷,中卷,上卷的顺序看。看的过程中觉得看不下去可以放下来,不要把自己搞太难受,保持玩儿的心态去看,看也行,不看也无妨,不给自己增加心理负担。自然而然的慢慢就看进去了。

这本书到后面越看越精彩,越看越深,目前整本我读了十多次,随便翻翻也很多次,手机上有没译文的,想到就看,自己实体书买了两本。觉得还是原文读起来舒服。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也可以按照您觉得舒服的方式来,毕竟看书就是图个快乐,不需要增加其他的计较。


我的专栏里有。真学心学,功夫在阅读典藏籍之外。可以拜师。不拜师,自悟也可。


居敬持志,循序渐进。先从《传习录》开始,遇到疑问再去寻找资料。当年王阳明的妹夫兼弟子徐爱,自诉花了十年时间还没有入门。当然,今天我们拥有的信息量已经完全不需要这么长的时间。


该工作的去认真工作,该读书的去认真学习…该干嘛干嘛去?别陷入精神传销的陷井!


我真的最推崇原著《传习录》。先读原著,然后再看各家解读,还应该多注意一些名家的解读。


说实话。。心学,是靠心去感悟的。。看书推荐还真没啥。看多了基本一个样。

心学很多书,无外乎讲老王的一生经历。或者某些作者自己的感觉。。

只要明白原理,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个理。

自己能否感悟到那种,人遵守内心推理出的道德标准,去做知行合一的事。

心学推翻孔子按某标准去是礼,某标准是智等等是这样境界。

人人皆可成圣。记住这点最终目标。去感悟。。比起看书。。强的多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