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朋友讲儒家的学问。

毕竟我没太多接触过儒家,多数都是道听途说,所以引证不了那些圣贤的名言警句。

倒是有自己在学习钢琴上的一些经历随意说道几句,不喜勿喷。

到大三的时候,我学习钢琴依然没有什么起色,眼看身边同学都提高一个层次了,而我自己还卡在「放松」这关没有解决。

可能学过钢琴的会知道,放松真的是钢琴中非常重要和基础的弹奏了。但是没有很多的功夫练习也学不来,这跟我们老师说的「手指机能」有关系 。

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解决的。毕竟我学习钢琴的时间太短了,不像有的同学大学之前就学了十来年了。

其实我也明白对自己不能要求太高,水平不是段时间内就能提升的了的。但是我看到了老师的焦急和无奈。

她甚至还为教我,专门去请教隔壁的老师。老师很尽心尽力,我也努力,在学校除了上课以外就是练琴,每次放假回家基本没有给自己休息。

假期练琴每天保证最低六小时,无论如何这六小时的练琴时间都不能被打搅。要是偶尔有断了一天,都会按照计划再一星期的每日练琴时间上加进去。

即使这样,也没把老师讲的弹琴的状态搞明白了。往往都是,要么放松弹奏了,然后手指就塌了,撑不住了。

老师说掌关节要撑住,不能塌下去,然后整个胳膊都紧张了,手腕就更不用说有多紧张了。每次上课就好,下课也还能坚持,第二天还能撑住,第三天就忘了。又不会了

于是我就问老师:我是不是太笨了,不适合学音乐啊?老师挺有耐心,给我说:我也知道你努力了,虽然现在还没弹好,但是不著急咱们慢慢来。

老师是这么说的,但是自己内心还是很清楚的。也看了有关练琴的书籍,虽然好,但是也没见得马上就解决我的问题。然后就慢慢失去继续看下去的信心。

本来学校的课还挺多,各科作业还在跟我招手呢。

后来朋友叫我去他们医学院,刚好有他们大一新生的基础知识比赛,我也跟著顺道看了。作为理科生,虽然那些知识答不上来,但是要是多听几句还是知道一点的。

像图片上画的骨骼和肌肉还是能分得清的。

又是一次两个多小时的专业课上完,老师的意思我还是不明白,说实话,那会儿是真著急。

自己整天学还不会,看同学朋友啥的都进步,自己不会,是不是快到「友尽」的时候了?不说要进步很大吧,至少我自己得看见点收成啊。

难不是我就是那朵不能下雨的乌云?哪怕连杂草都长不出来的荒漠?长点韭菜让人家割了,也算我有点出息吧。

算了,自暴自弃吧(怎么可能放弃呢?),就那么的吧,快乐点不好吗?想想那次看他们医学院的辩论赛,多好玩。什么肌肉组织,神经系统,哎记不住了。

哎,不对,肌肉?以后有时间我也练个肌肉男?就是胳膊上肱二头肌很鼓的那种。

肱二头肌收缩,小臂才能向上,然后自然肌肉就鼓了。

唉?不对啊,怎么能这么鼓呢?我记得老师说过,是肌肉收缩,长度会短,然后连著的骨骼才能运动。

那也就是说,肌肉的体积不变,要是大一圈,长度自然会在一定程度上短,从而拉著小臂骨骼向上呗。

那小臂骨骼想回去,可不得让肱三头肌收缩吗?然后同时肱二头肌放松以便于拉长了呗。

哦,原来运动是这么个原理,那身体上的关节大体都是这么一个原理了呗。

忽然正在练琴的手就停了,等等,我在胡思乱想什么?那大肌肉块倒过来,不就成了弹琴的手指关节了吗?

但是得缩小成迷你版的才行:

除了大拇指以外,每个手指都有三个能活动的关节,那么,每个关节,应该是差不多的功能吧?

那也就是说,弹琴的时候,也是肌肉在运动喽?应该是手心那一面的肌肉在收缩喽?

那我老师说的「掌关节撑住」,意思就是手指根部的那个关节肌肉收缩,那什么是撑住呢?我记得老师给我摆好的手型是不让它动。

不让它动,那就是保持收缩的状态呗?那完了,这样撑住,岂不是我橡皮筋般细的肌肉,撑住手掌没问题,可是老师说得整个大臂小臂都放松,那是不是也得撑住?太可怕了吧。

不对,

我记得看电视上讲过有二指禅的功夫:

两根手指支撑住了整个身体的重量?好像,这两根手指并不是那么羸弱吧?我又没练过,万一受伤了咋办?

还不对啊,那我是怎么拎起来20斤的面粉到家呢?

我的一条胳膊,应该不会超过20斤吧?

所以,我用那橡皮筋儿细的手指肌肉撑住一条胳膊的重量,应该不是问题,那我就试试呗。

但是我怎么知道是这跟肌肉在收缩呢?先让它收缩一个试试?

于是我就顺利的感受到了手掌心那一面的肌肉收缩。

那弹琴的时候,也就是应该这里发力了吗?然后我试了试,好像真的可以哎。

真的能撑住了,老师诚不欺我哎,真的和老师说的感觉一样。掌关节撑住,从肩膀到手腕放松了,力量也从肩膀传到了手指。哦,肩膀放松的感觉真好。

再次上课的时候,我没有给老师说自己能放松了,还是按照自己原来的套路弹琴。一切依旧,老师还是很有耐心的给我指导。

后来快下课的时候,我就跟老师说了自己的思路,老师说说自己没研究过,但是能听出来,我就用手掌下肌肉发力高抬指弹了一点哈农,老师说对对对,就是这个意思。

这样,弹琴放松的问题终于解决了一点了。(当然,弹琴是个非常系统的问题,这里仅仅抽出一个层面就事论事,不代表弹琴仅仅只是这么一点。)

其实经过这个事情,我明白一句话:知道弹琴如何能放松的那一瞬间,就已经能够做到了。至于做得是否更加熟练,那是另外一回事。

但是不影响我这一个层面习得的知识或者道理。

所以到阳明先生所说的知行合一上面,通过我的一个经历,就让我认识了一个层面,那就是知道和做到,只是形容一个道理的不同形式,本身没有什么区别。

就像我弹琴放松一样,不是我练了二十多年才能够做到,而是知道的一瞬间就已经做到了。

至于说能否形容得让除自己以外的人明白,那又是另外一回事。比如我老师,她知道掌关节撑住等等一系列的弹琴原理等等,但是她那样给我讲,我却听不明白。

但是我也有自己能够明白的方式,虽然绕了很大弯,终归是明白了一些。总比这个也不明白的好。

我记得阳明先生很多都是就事论事,「不做定体求」,他也一定是这个意思,不是说要墨守成规,死扣规矩,而是根据不同的情况讲述方式也不一样。

换做孔子的话讲,或许「因材施教」会更像一些。要是按照现在的话,「实事求是」也未尝不可说。

拙见,不喜勿喷。


没有花里胡哨的

不慌不紧张,都有自己的过我经历的解读是知,不停涌现的行动是新知

感受一切都是欣喜,对,对

每一秒都是重新开始,每一处都是互相选择

平衡,不那么累

不再被世俗压力

转变思维,很快去适应事实

做好了自己,也在不断地修正著自己

没有神圣,坚持

不停挖掘自己潜质

大概,以上


知和行是一体的,不可分的。王阳明做过一个论述,当人问到臭味的时候,他感觉到臭和他认为臭是同时发生的,感觉到和认识到就是知与行,它们二者并非是分割的,而是统一的。从这里可以看到,王阳明认为事物的理存在于人的心中,分散于万事万物。对事物的认知,其理本来在人的心中,如果只要在心中认知到事物的理,那么自然会同时体察做出反应。他曾经举过一个例子,大约是说一个人如果对父母有孝心,那么天气冷了自然就会为父母盖被子,天气热了自然会为父母扇扇子。这个孝心所谓的知不是学习而来的,是本来存在于每个人心中的,心疼自己的父母所以自然而然从心底升出孝敬父母的念头的行。所以他认为知行是合一的,就连分割为知行两个概念都是不对的。


01

王阳明的「阳明心学」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大瑰宝,心学思想之中的核心就是「知行合一」,以「知和行」作为原点,构建一个不一样的意义世界。

但是很多人听到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思想之后,总会产生一种误解,认为「知和行」是理论与实践的区别,其实并非如此。

王阳明曾经说: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其实是一个无法分割的整体,同存于心性之中。

「知」本身就是对于世界的感知,而「行」则是起心动念之后的欲望性情,所以王阳明说: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

看到这里,很多人仍然是云里雾里的绕,我们举一个通俗点的例子大家也就明白了。

当你看到一个苹果的时候,知道苹果好吃,这就是知,然后动了一个念头想去吃掉这个苹果,这就是行。

所以当王阳明就说,当你心念的发动之时,便已经是「行」了,就是当内心产生欲望和想要占有的同时,知和行就已经在自己心中产生。

02

很多人看到这里觉得不太理解,既然「知和行」同出一源,同归一体,就是心念从认知到产生欲望的过程,为什么王阳明故意将这个事情一分为二,分为「知和行」呢?

其实这就是「知和行」的作用根源,在儒学中讲究这样一个状态叫做「慎独」,所谓「慎独」就是一个人无论位居人前还是人后,都能秉持内心的一个清静,保持内心的一种纯洁,而不是在人前装作正直的样子,背后又心生邪念,这就是慎独的智慧。

而以「知行合一」这样一种心态去修养自身心性的时候,就可以将自己心性的缺点压制在欲望发动之前。

比如说你看到一个女孩,觉得这个女孩特别漂亮,这就是知,但是当你产生邪恶之念的时候,便产生了行。

而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就是让我们将这一些坏的念头压制在「产生欲望」之前。

比如说人生中出现了不义之财,我们知道这笔财对于人生的作用,但是即便不义之财放到自己面前的时候,内心也仍能不起心不动念,这就是以知行合一修养自身,给人生带来的影响。

所以:一念发动处,便是知的全体,也是行的全体。

在我们人生举手投足,待人接物,甚至独处一室的时候,也就是儒家所说「慎独」之境的时候,都能以知行合一的状态去修养自身境界,避免因为欲望的产生而让自己产生嘈杂和邪恶的念头,更避免走上无法回头的道路。


王学的学说有个大前提,就是「心即是理」。理,指的是客观规律,原则,或者用「至善」来表达也可以。王学认为宇宙的存在,都是依赖于这个理。

说到知行合一,它其实也是根据「心即是理」的观念来的。在已知「理」的层级上,同时会发生一种顺应或者拒绝的力量。比方说,我觉得番薯的味道很香,这里的「知」和「行」几乎是同时发生的,即「闻著香」和「心理觉得香」是一体的,闻著香味的那一刻,心理也觉得是香的。

其实这里的知和行,我认为不要单纯用「理解」和「践行」去套用它,它的知行其实就是一件事。「知之真切笃行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我们平常看的一些哲理,在没有真正践行前,还没达到王学里「知」的层面,最多就是理解阶段而已。你会发现有的时候我们顿悟后,会即刻采取行动,这就是一种浅层的「知行合一」,深层的知行合一是,反复在真切的实践中审视回顾先前所领悟的道理,融会贯通。

以上是目前的理解,欢迎感兴趣的伙伴一起交流。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