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学」好比「九阴真经」,练对了是大侠郭靖,练错了是瞎眼的梅超风,练反了会成为失心疯的欧阳锋。

我看错误应该是出在「强求」这俩个字上。心学祖师爷王阳明反复强调,学习「心学」,要「勿助勿长」。刚开始领会「心学」的奥妙,就像种树,种子才播种下去,此时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果想。但灌溉培养,日夜守护,随时间流逝,日精月华,雨露滋润,种子自然抽条发芽,逐渐长大,总会有成长为参天大树的一天。题主犯的就是「拔苗助长」的错误,才学「心学」没几天,就想把学问做到参天大树,去炫耀显摆,能不走火入魔吗?应该是功利心作祟,小看了心学,当做一般的应用学问,想一领会执行就能挖个大金矿,这怎么能够呢?

刚学心学,好比你的内心容量只有一个脸盆大,此时只能养一些金鱼;后来你存天理,去人欲,修为提升,内心容量有池塘那么大,就可以养鱼塘那么大的鱼;再往后,你功德日高,眼界日宽,内心有江河那么大,就可以养适合江河喂养的鱼;等到你的修为达到王阳明那般浩瀚海洋的心胸时,就算你想养特斯拉都是可以的!你错在目前只有一个脸盆,却想著养一条大鲨鱼,怎么会不难受憋闷呢?

又好比七岁儿童手持《九阴真经》去找王重阳理论,这是老顽童卖给我的绝世武功,怎么我练了七天,还是连「黄河四鬼」都打不过,是不是你们卖的是假货?王重阳一看,又是那个白痴师弟搞的好事,赶快抽出一本书说,果然是我们卖错了,这本「全国中小学生广播体操」比较适合您!

问题主要是因为下面几个原因造成:

(1)大师们讲的「心学」是他们理解的「道」,不一定是适合您的「道」。他们错在把适合王阳明的「道」理解成「道」的全部,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

王阳明和王重阳有一点是相似的,那就是师父神功盖世,徒弟一代不如一代!王重阳如果活著看到徒孙辈,一定会非常悲愤,老子华山论剑天下无敌,亲自教的「全真七子」却是大路货色,到了「全真七子」的徒弟就连能上台面的角色都没有了。

王阳明一死,徒弟们就为他老人家留下的「四句教」大吵特吵,整整争吵了四百多年。内战内行,外战外行!干啥啥不行,吵架第一名!如果王圣人活到今天,看到徒弟们吵架,他老人家一定泪流满面。当年我在平地上教学,「道」就好比天上的月亮,指著「四句教」给你们做梯子,让你们踩著梯子,体会离「道」更近一点的感觉!结果现在你们已经有了飞机,还非要把梯子抗上飞机,说只有爬在梯子上才有「道」的感觉,才能距离月亮更近一点!

「道」的本质是甚么?是「易」,「易」,《易经》的「易」啊!「道」是无始无终,不断运动变化,流转不定的,怎么可能只有「四句教」是正确的,其他的理解都是错误的呢?那样「心学」就成了废学。

革命导师在唯物辩证法开篇就说了:一切都存在同时又不存在,因为一切都在不停地运动变化之中。

不管是「心学」还是唯物辩证法,大家都是从这里出发,不过是方向不同而已。

王阳明一过世,门下弟子就分为七派还是八派。大心学从来都是群雄并立,各不相让的。据日本学者冈田武彦老先生的意见,主要分为良知现成派,良知归隐派等三个派别,简单说就是左,中,右三派。按我的意见应分为五个派别,分为上单派,中单派,打野派,辅助派和adc派。在我看来,王阳明就是典型的中单派,如果他老人家玩英雄联盟的话,肯定是玩诡术妖姬,卡萨丁这样的英雄。

山贼们刚看新闻联播上朝廷宣旨派王圣人出山剿匪,新闻还没完,他老人家已经站在院子里大喊:"这里已经被我包围了,你们赶快投降,不然我要虐泉「。就好比游戏正常对线边路一扭头看中路没人,赶快回头就跑,还是跑不掉,他老人家诡术妖姬的大脚丫子已经踩在脸上,一脸酸爽!

又比如笔者是辅助派,玩辅助英雄的,我的」道「就是卖萌卖肉卖惨。对著对面输出卖萌,搔首弄姿,一边扭腰一边拍打著屁股说这就是我的魅力,有种来追我啊!看到队友都集中过来,就立刻闪现冲过去对准对方主力输出又摸又抠又捏。对面不胜愤怒,集火揍我,为了能多抗俩秒,我身上都出的肉装和护甲装,这就是卖肉。等到躺下看黑白电视,再大呼」兄弟们一定要为我报仇啊「,这就是卖惨。

王阳明的」道「就是一杀,二杀,三杀,四杀~~还有一个呢,在哪里,快出来,我要五杀!王圣人愤怒得大喊!结果还有一个躲基地泉水里死活不出来。王圣人的」道「就是中单之道,就是一个」干「字,辅助之道就是一个」卖「字。

学心学就和玩撸啊撸一样,」游戏胜利「就是我们追求的道。但是具体到每个人,有的适合中单之道,有的适合辅助之道,我们各自按各自的位置对应的道去做,最后的结果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追求游戏胜利,但是具体做法是完全不同的,中单是中单的搞法,辅助是辅助的搞法,不可强求一样。这也正是王阳明在教学时对不同的人做同样一件事却有肯定和否定不同评价的原因。适合辅助之道的人按辅助的道做就可以肯定,不适合辅助之道的人也按辅助之道去做当然要否定。

那么怎么知道自己是适合甚么样的」道「呢?

《传习录》记载,有愚笨的弟子死活找不到自己的」道「,去求王阳明,」老师啊,我不知道我的道在哪里,你帮我把把脉,摸摸骨,看看手相,帮我找到我的道在哪!」王大圣人激动得大呼「臣妾做不到啊!」「性即理」,性决定了道,你的性是甚么只有你自己最清楚。性包括你的天赋,遗传的特质,后天的学习和经历,你的性格是内向还是外向等等,最重要的是你的兴趣爱好和志向。

王阳明说,」看外表,我以为你是一只大王八。"说错,重说,「看外表,我以为你高大威猛,必定适合玩狗头。谁知道你内心住著一只小提莫,你非要当贱人,丢蘑菇隐身搞偷袭。如果我传你狗头之道你却按此去玩提莫,岂非坑害游戏队友,败坏我王圣人金牌讲师的招牌么?「

你的志向决定了你的」性「,而你的」性「又决定了你的道。志向的重要性在心学中是怎么强调都不过分的。王阳明之所以能成为圣人,追根求源也不过起源于他十五岁在课堂上大声回答老师的提问」我要做圣贤「。正是这一句,终于诞生了开创心学数百年传承的大宗师。

王阳明反复鼓励学生,一定要确立」必为圣人之志「。可惜的是,没几个学生敢接招。他老人家经常感叹,都是一群孬货,没有」必为圣人之志「就很难达到心学的大成境界呀!我认为他的看法完全正确。心学就是这样的学问,你只有下了圣贤之志才能发挥心学全部的力量。如果你没有必为圣贤之志,就算你有爱因斯坦和牛顿的智慧,也最多只能发挥心学一半的威力。不,我说得太过了,应该是就算你是人类有史以来最聪明的人,没有志向的话也只能发挥不到四成心学的威力。这是这门学问的系统设定,没办法改的!

说实话,就算我能明白我也不敢下」必为圣人之志「的决心,实在是太难啦!那么退而求其次吧,作为年轻人,我觉得最应该下的志向是」必泡美女之志「。王圣人在《传习录》中,明确要求,看见美女就应该马上喜欢上,而不是想一想等一会儿再喜欢,那样是不对的。我觉得他老人家说的太英明太正确了。

我反复检讨自己不受美女喜欢的原因,正是被」英雄难过美人关「这样类似的谬论给误导,以为远离女人能让我更快成为英雄,结果悲哀地发现没有美人喜欢的根本就成为不了英雄!!!

所以,我的忠告是,一定要趁年轻,赶早确立」必泡美女之志「。有了这样的志向,就要努力去了解女性的心理行为特征,了解她们喜欢什么样的男人。如果女生喜欢有财,那么我们就努力赚钱;如果女生喜欢有才,那么我们就要努力去背几首淫诗;如果女生喜欢情调,那我们就要学会忧郁地弹著吉他,突然冒出送上玫瑰来个惊喜神马的;如果女生喜欢床上功夫好,额,这个应该是所有女生都喜欢的,那么我们就要强身健体,学习技巧,有我无敌~~~等到你所有功夫都做到位了,你会突然发现不是你在追美女了,而是美女在追你了!这样我们距离得道就不远了!

(2)「知行合一」的档次非常高,按我的理解,那是心学修为达到白金级别以上的人才能玩得转的。为甚么这一句一听就能让人热血沸腾,激动不已,正是因为这是高水平和能力的象征。

我看心学也有几年了,但我从来不敢说自己懂「知行合一」,我才白银级别的修为根本玩不转这么高的难度。

按我的理解,有些人说「知行合一」的「知」只是指良知,我认为这样的观点不全面。我眼中的「知」,同时也是指经过自己从正确的理论出发,反复思考观察总结的关于实践的真知。比如我们开国的毛教员,当年他在井冈山从朱老总那里学到游击战术,立刻归纳总结为游击战的十六字方针「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他老人家一直耿耿于怀,认为如果当时中央用他总结的游击战术是一定能击破蒋校长的堡垒政策,取得胜利的。这就是他经过反复实践和思考的」真知「。到了解放战争,胡宗南突袭延安,毛教员典型湖南人的倔脾气发作了,死活不肯过黄河,他认为运用他总结的游击方针的战术,是一定可以把胡的十几万大军拖在陕北,不让这股敌军到河北去夹击聂帅或者到山东去夹击陈粟。为此,中央分成俩个班子,毛教员和周管家带著俩三百人,后面跟著胡宗南十几万部队,在陕北兜圈子。最危险的时候,追兵距离毛不过数百米,一个在山梁上,一个在山谷下。而且敌人有美国捐赠的大功率电台测位仪,一直紧追不放。

但是实践最终证明,毛教员赢了,他用生命做赌注证明了他的」知「是「真知」,他做到了「知行合一」。这才是真正的「知行合一」。

很多人以为的「知」是书本上的「知」,是别人的「知」,不是自己真正理解的「知」,所以他根本做不了「知行合一」。

就比如题主定个计划,明天我要跟公司老板拍桌子,让他无论如何都要涨工资;或者跟对门暗恋的小姐姐无论如何都要克服害羞去要到微信号码。结果明天你真的去做了,跟老板拍了桌子,老板说「少侠拍桌子的样子实在太帅了,英姿飒爽,充满了阳刚之美,请饶我桌子一命,我愿意给少侠每月涨50元辛苦费,务必请经常拍桌子给我看」。或者这个老板坚持道义,「桌子随便拍,涨工资是万万不能的。正所谓威武不能屈,有革命信念的人是不怕死的,我要做一个有底线的人,我要坚持老板的底线不放松。"结果你只能悻悻而退。或者你跟小姐姐要微信号码:」自从见到你,我就觉得心心相映,心有灵犀一点通,我觉得在平行世界里我们一定是骨肉相连,密不可分的伴侣。请把您的微信号码给我,让我验证一下。如果我能确认的话,我就证明了平行世界一定存在,我们马上就能去领诺贝尔科学奖,为国争光。「小姐姐笑著说话:」小弟弟真会讲话,可惜我有男朋友了,你来迟了!「然后你郁闷伤心而去。

举这个例子是说,如果这是你的」知行合一「,那么这和王圣人心学里说的」知行合一「没有一毛钱的关系,不对,是一分钱的关系也没有。王圣人的」知行合一「,是指追求圣道而言的。你的」知行合一「只是为了满足你的金钱欲,色欲,跟」道「完全没有关系,所以你涨了工资或者没有涨工资,跟小姐姐要到了微信号或者没要到,都与」道「无关。把这当」知行合一「纯属浪费感情。

心学祖师爷对这有个说法,按最好听的算也就是」逐物「。追逐物质欲望,性欲等等只能算人欲,无非是正常的人欲和过分的人欲的区别,离」知行合一「的大道十万八千里。

3)心学三大秘术:知行合一,中正平和,至诚为神。

我个人觉得初学心学的人应该选」至诚为神「来修习。因为王阳明本人初学也是选的这个。另外俩个都太难了,中正平和甚至在某些方面比知行合一还要难。蒋校长作为心学的忠实学徒,他选的是中正平和,连名字都取的」蒋中正「,可是太难了他学的不到家,失败是必然的。很有可能这辈子我学中正平和都不能及格。

中正平和就好比骑自行车,一边保持平衡一边前进,」心若中正,则百变不惊「。这个世界不是左的潮流占上风就是右的潮流占上风,或者左右斗得厉害保持著暂时的平衡。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保持自己不跌倒把车骑到想去的地方去呢?到底是比左更左一点好还是比右更右一点好呢?这是个永恒的难题。就算第一等的英雄好汉也往往选错方向。

人生最大的苦恼就是选择。

所以,我往往选的是不给选择的机会。

相比之下,」至诚为神「对于初学者则友好得多。把诚意做到极至,不是」如神",而"就是神。"心学大宗师王阳明这样教导我们。按我的理解,修习这一条,就是要做到对国家要忠诚,对朋友要真诚,对爱人要诚实,对事业要诚心诚意。「诚」字看似简单,实际上要做到「至」字同样是难如登天。

举个例子,你深爱的女朋友说,「我想吃三千里外的包子,我要你明天早上八点前摆在床前。」此时已经是晚上9点。如果你说「现在是疫情期间,你提这样的要求,太大小姐脾气了吧。」这就说明你对女朋友的爱不够真诚。正确的做法是,立刻以饱满的热情向女朋友发誓一定会拚命完成这个光荣伟大的神圣任务。马上查找这家包子店的电话号码或者联系方式,找不到就群发消息给微信微博QQ所有好友动员打听帮忙,找到包子店号码后立刻联系好取包子的时间,查找当地快递的号码,要求迅速送到机场。马上与当地机场联系,查找当晚航班,不计代价要求空姐或飞行员带货送到本地城市。穿好外套包个计程车在机场守候,拿到包子第一时间赶回家。再在早上八点前把包子蒸热,送到女朋友的床头。摆在女朋友的面前时,还要漫不经心地说一点也不困难,不要在女朋友面前表功劳,要任事不居功,这才像点「至诚」的样子。

沈谧仁、奇然 - 琵琶行.mp313.4M · 百度网盘

那么,我们不学心学,是不是就不用操心这些麻烦事了呢?

不是,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考验著你。比如你逛街时前面有个穿短裙的美少女,身姿曼妙,韵律迷人,你正在后面欣赏,突然她蹲下来系鞋带。你是否会瞬间产生想偷窥一下她内裤颜色的想法。产生这样的想法很正常,但是你真的这么做了我们通常会称呼为「色胚」.王圣人说看见美女就喜欢是天理,所以我们想看美女是完全正确的天理。但是想看不该看的地方就是过分了,一但过分就是私欲,邪念了。我们要在邪念刚起的时候立刻克服纠正之。学过心学的人正确的做法是目不斜视,马上转向走向一边,然后漫不经心拿出手机,向后面拍个远景图。这样你的老婆会夸奖你有绅士风度(如果你有老婆的话),你的良心也不会谴责你,一切都是多么地美好哇!


觉得难是正常的,这是一个过程。我认为几乎每一个人在致良知的开始都会经历这个阶段。不过,你要问问自己,觉得难是不是落入了 「不想通过积累就想达到」 的私欲了?你有没有时时去察心,你知不知道你的心对待每一件事是如何运作的?真的不断的做了,你会逐渐看清自己,可能发现自己有时那么丑陋,有时那么自私,原来不自知。然后在这个统一的过程中去除私欲,这就是致良知了,然后不断在这个致良知过程里良性循环,运作自如。知行合一就在这个统一的过程里。

所以王阳明才说不要分开看知和行。刚接触心学时我也茫茫然,因为我们是用脑子去理解,怎么能懂?现在我的切身体会是,这个知是你那个心的知,就如偷盗你自然不会去做是一样的,心就是天理,你要认清自己的心,了解它正在如何偏离轨道运作了,你就自然知道怎么去私欲,去致良知,让它回归天理,这不就知行合一了。

传习录里记录了我们所会遇到的所有问题。值得不断的去读。我也认为,绝对不要落入对它的分析,要用心去体察自己。也不要执著于知行合一这四个字,王阳明对这四个字并没太在意,他一直教育大家去察心,去除私欲,致良知。知行合一不过是现代弘扬心学的人打出的口号。你是带著什么目的想做到知行合一呢?

道理都懂,是因为当知识去学习了,当目的去接收了。你看到自己的心了吗?


有知而没有行,那就是没有知,只是自以为有知。知行合一,是说内有怎样的知,外就有怎样的行,不存在做不做得到的问题,人生来就是知行合一的,人的行为,是受内心里意识和觉知体现出来的。就好比你心里想著把左手举起来,不会是左手不听你使唤,而右手不由自主举起来。

说是行为,不是知,它对应这个人内心的知,可能就是表现欲,想逞口头之快。一个人内心对某件事真的有所觉知,内心想的是一定要达成,自然就会有自发地去达成的行动,不惧任何阻碍。如果拿不出行动,往往都不是外界的阻碍,可能更多的是内心的踌躇和犹豫,有踌躇有犹豫,说明对这件事未必想做,也就是没有知或者觉知尚浅,还不够。


因为那是最终答案

就像你解答数学题,看到答案,可是你不知道其中的过程,自然而然就觉得难了。

如果你多「事上练」,慢慢学会用良知做事。

那么知行合一就不难了,


做到的不多,因为大多数人被物欲、情欲所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