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聽朋友講儒家的學問。

畢竟我沒太多接觸過儒家,多數都是道聽途說,所以引證不了那些聖賢的名言警句。

倒是有自己在學習鋼琴上的一些經歷隨意說道幾句,不喜勿噴。

到大三的時候,我學習鋼琴依然沒有什麼起色,眼看身邊同學都提高一個層次了,而我自己還卡在「放鬆」這關沒有解決。

可能學過鋼琴的會知道,放鬆真的是鋼琴中非常重要和基礎的彈奏了。但是沒有很多的功夫練習也學不來,這跟我們老師說的「手指機能」有關係 。

不是短時間內能夠解決的。畢竟我學習鋼琴的時間太短了,不像有的同學大學之前就學了十來年了。

其實我也明白對自己不能要求太高,水平不是段時間內就能提升的了的。但是我看到了老師的焦急和無奈。

她甚至還為教我,專門去請教隔壁的老師。老師很盡心儘力,我也努力,在學校除了上課以外就是練琴,每次放假回家基本沒有給自己休息。

假期練琴每天保證最低六小時,無論如何這六小時的練琴時間都不能被打攪。要是偶爾有斷了一天,都會按照計劃再一星期的每日練琴時間上加進去。

即使這樣,也沒把老師講的彈琴的狀態搞明白了。往往都是,要麼放鬆彈奏了,然後手指就塌了,撐不住了。

老師說掌關節要撐住,不能塌下去,然後整個胳膊都緊張了,手腕就更不用說有多緊張了。每次上課就好,下課也還能堅持,第二天還能撐住,第三天就忘了。又不會了

於是我就問老師:我是不是太笨了,不適合學音樂啊?老師挺有耐心,給我說:我也知道你努力了,雖然現在還沒彈好,但是不著急咱們慢慢來。

老師是這麼說的,但是自己內心還是很清楚的。也看了有關練琴的書籍,雖然好,但是也沒見得馬上就解決我的問題。然後就慢慢失去繼續看下去的信心。

本來學校的課還挺多,各科作業還在跟我招手呢。

後來朋友叫我去他們醫學院,剛好有他們大一新生的基礎知識比賽,我也跟著順道看了。作為理科生,雖然那些知識答不上來,但是要是多聽幾句還是知道一點的。

像圖片上畫的骨骼和肌肉還是能分得清的。

又是一次兩個多小時的專業課上完,老師的意思我還是不明白,說實話,那會兒是真著急。

自己整天學還不會,看同學朋友啥的都進步,自己不會,是不是快到「友盡」的時候了?不說要進步很大吧,至少我自己得看見點收成啊。

難不是我就是那朵不能下雨的烏雲?哪怕連雜草都長不出來的荒漠?長點韭菜讓人家割了,也算我有點出息吧。

算了,自暴自棄吧(怎麼可能放棄呢?),就那麼的吧,快樂點不好嗎?想想那次看他們醫學院的辯論賽,多好玩。什麼肌肉組織,神經系統,哎記不住了。

哎,不對,肌肉?以後有時間我也練個肌肉男?就是胳膊上肱二頭肌很鼓的那種。

肱二頭肌收縮,小臂才能向上,然後自然肌肉就鼓了。

唉?不對啊,怎麼能這麼鼓呢?我記得老師說過,是肌肉收縮,長度會短,然後連著的骨骼才能運動。

那也就是說,肌肉的體積不變,要是大一圈,長度自然會在一定程度上短,從而拉著小臂骨骼向上唄。

那小臂骨骼想回去,可不得讓肱三頭肌收縮嗎?然後同時肱二頭肌放鬆以便於拉長了唄。

哦,原來運動是這麼個原理,那身體上的關節大體都是這麼一個原理了唄。

忽然正在練琴的手就停了,等等,我在胡思亂想什麼?那大肌肉塊倒過來,不就成了彈琴的手指關節了嗎?

但是得縮小成迷你版的纔行:

除了大拇指以外,每個手指都有三個能活動的關節,那麼,每個關節,應該是差不多的功能吧?

那也就是說,彈琴的時候,也是肌肉在運動嘍?應該是手心那一面的肌肉在收縮嘍?

那我老師說的「掌關節撐住」,意思就是手指根部的那個關節肌肉收縮,那什麼是撐住呢?我記得老師給我擺好的手型是不讓它動。

不讓它動,那就是保持收縮的狀態唄?那完了,這樣撐住,豈不是我橡皮筋般細的肌肉,撐住手掌沒問題,可是老師說得整個大臂小臂都放鬆,那是不是也得撐住?太可怕了吧。

不對,

我記得看電視上講過有二指禪的功夫:

兩根手指支撐住了整個身體的重量?好像,這兩根手指並不是那麼羸弱吧?我又沒練過,萬一受傷了咋辦?

還不對啊,那我是怎麼拎起來20斤的麵粉到家呢?

我的一條胳膊,應該不會超過20斤吧?

所以,我用那橡皮筋兒細的手指肌肉撐住一條胳膊的重量,應該不是問題,那我就試試唄。

但是我怎麼知道是這跟肌肉在收縮呢?先讓它收縮一個試試?

於是我就順利的感受到了手掌心那一面的肌肉收縮。

那彈琴的時候,也就是應該這裡發力了嗎?然後我試了試,好像真的可以哎。

真的能撐住了,老師誠不欺我哎,真的和老師說的感覺一樣。掌關節撐住,從肩膀到手腕放鬆了,力量也從肩膀傳到了手指。哦,肩膀放鬆的感覺真好。

再次上課的時候,我沒有給老師說自己能放鬆了,還是按照自己原來的套路彈琴。一切依舊,老師還是很有耐心的給我指導。

後來快下課的時候,我就跟老師說了自己的思路,老師說說自己沒研究過,但是能聽出來,我就用手掌下肌肉發力高抬指彈了一點哈農,老師說對對對,就是這個意思。

這樣,彈琴放鬆的問題終於解決了一點了。(當然,彈琴是個非常系統的問題,這裡僅僅抽出一個層面就事論事,不代表彈琴僅僅只是這麼一點。)

其實經過這個事情,我明白一句話:知道彈琴如何能放鬆的那一瞬間,就已經能夠做到了。至於做得是否更加熟練,那是另外一回事。

但是不影響我這一個層面習得的知識或者道理。

所以到陽明先生所說的知行合一上面,通過我的一個經歷,就讓我認識了一個層面,那就是知道和做到,只是形容一個道理的不同形式,本身沒有什麼區別。

就像我彈琴放鬆一樣,不是我練了二十多年纔能夠做到,而是知道的一瞬間就已經做到了。

至於說能否形容得讓除自己以外的人明白,那又是另外一回事。比如我老師,她知道掌關節撐住等等一系列的彈琴原理等等,但是她那樣給我講,我卻聽不明白。

但是我也有自己能夠明白的方式,雖然繞了很大彎,終歸是明白了一些。總比這個也不明白的好。

我記得陽明先生很多都是就事論事,「不做定體求」,他也一定是這個意思,不是說要墨守成規,死扣規矩,而是根據不同的情況講述方式也不一樣。

換做孔子的話講,或許「因材施教」會更像一些。要是按照現在的話,「實事求是」也未嘗不可說。

拙見,不喜勿噴。


沒有花裏胡哨的

不慌不緊張,都有自己的過我經歷的解讀是知,不停湧現的行動是新知

感受一切都是欣喜,對,對

每一秒都是重新開始,每一處都是互相選擇

平衡,不那麼累

不再被世俗壓力

轉變思維,很快去適應事實

做好了自己,也在不斷地修正著自己

沒有神聖,堅持

不停挖掘自己潛質

大概,以上


知和行是一體的,不可分的。王陽明做過一個論述,當人問到臭味的時候,他感覺到臭和他認為臭是同時發生的,感覺到和認識到就是知與行,它們二者並非是分割的,而是統一的。從這裡可以看到,王陽明認為事物的理存在於人的心中,分散於萬事萬物。對事物的認知,其理本來在人的心中,如果只要在心中認知到事物的理,那麼自然會同時體察做出反應。他曾經舉過一個例子,大約是說一個人如果對父母有孝心,那麼天氣冷了自然就會為父母蓋被子,天氣熱了自然會為父母扇扇子。這個孝心所謂的知不是學習而來的,是本來存在於每個人心中的,心疼自己的父母所以自然而然從心底升出孝敬父母的念頭的行。所以他認為知行是合一的,就連分割為知行兩個概念都是不對的。


01

王陽明的「陽明心學」是中國思想史上的一大瑰寶,心學思想之中的核心就是「知行合一」,以「知和行」作為原點,構建一個不一樣的意義世界。

但是很多人聽到王陽明「知行合一」的思想之後,總會產生一種誤解,認為「知和行」是理論與實踐的區別,其實並非如此。

王陽明曾經說: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會得時,只說一個知,已自有行在,只說一個行,已自有知在。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其實是一個無法分割的整體,同存於心性之中。

「知」本身就是對於世界的感知,而「行」則是起心動念之後的慾望性情,所以王陽明說:我今說個知行合一,正要人曉得,一念發動處,便即是行了。

看到這裡,很多人仍然是雲裏霧裡的繞,我們舉一個通俗點的例子大家也就明白了。

當你看到一個蘋果的時候,知道蘋果好喫,這就是知,然後動了一個念頭想去喫掉這個蘋果,這就是行。

所以當王陽明就說,當你心念的發動之時,便已經是「行」了,就是當內心產生慾望和想要佔有的同時,知和行就已經在自己心中產生。

02

很多人看到這裡覺得不太理解,既然「知和行」同出一源,同歸一體,就是心念從認知到產生慾望的過程,為什麼王陽明故意將這個事情一分為二,分為「知和行」呢?

其實這就是「知和行」的作用根源,在儒學中講究這樣一個狀態叫做「慎獨」,所謂「慎獨」就是一個人無論位居人前還是人後,都能秉持內心的一個清靜,保持內心的一種純潔,而不是在人前裝作正直的樣子,背後又心生邪念,這就是慎獨的智慧。

而以「知行合一」這樣一種心態去修養自身心性的時候,就可以將自己心性的缺點壓制在慾望發動之前。

比如說你看到一個女孩,覺得這個女孩特別漂亮,這就是知,但是當你產生邪惡之念的時候,便產生了行。

而王陽明的心學思想,就是讓我們將這一些壞的念頭壓制在「產生慾望」之前。

比如說人生中出現了不義之財,我們知道這筆財對於人生的作用,但是即便不義之財放到自己面前的時候,內心也仍能不起心不動念,這就是以知行合一修養自身,給人生帶來的影響。

所以:一念發動處,便是知的全體,也是行的全體。

在我們人生舉手投足,待人接物,甚至獨處一室的時候,也就是儒家所說「慎獨」之境的時候,都能以知行合一的狀態去修養自身境界,避免因為慾望的產生而讓自己產生嘈雜和邪惡的念頭,更避免走上無法回頭的道路。


王學的學說有個大前提,就是「心即是理」。理,指的是客觀規律,原則,或者用「至善」來表達也可以。王學認為宇宙的存在,都是依賴於這個理。

說到知行合一,它其實也是根據「心即是理」的觀念來的。在已知「理」的層級上,同時會發生一種順應或者拒絕的力量。比方說,我覺得番薯的味道很香,這裡的「知」和「行」幾乎是同時發生的,即「聞著香」和「心理覺得香」是一體的,聞著香味的那一刻,心理也覺得是香的。

其實這裡的知和行,我認為不要單純用「理解」和「踐行」去套用它,它的知行其實就是一件事。「知之真切篤行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

我們平常看的一些哲理,在沒有真正踐行前,還沒達到王學裡「知」的層面,最多就是理解階段而已。你會發現有的時候我們頓悟後,會即刻採取行動,這就是一種淺層的「知行合一」,深層的知行合一是,反覆在真切的實踐中審視回顧先前所領悟的道理,融會貫通。

以上是目前的理解,歡迎感興趣的夥伴一起交流。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