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从朱温就开始,五代就开始削弱外藩、加强中央集权,然而这既不可能一蹴而就,因而也就脱离不了他们这些军阀自身的局限性。

五代十国可以说无不起于藩镇,不得不倚仗麾下的骄兵悍将才可成事。他们自己名为天子,实则只是强大一些的藩镇,既没有百姓(豪强)拥戴,也没有诸侯(藩镇)归心,即使招募新军,也会很快在大环境下同化成晚唐五代那些认钱不认人的骄兵。因而,他们常年以大量钱财收买军队、藩镇,却得不到广泛的忠诚。

因此,这些人有的起于农民军、有的本是异族雇佣军、有的勾结外敌当起了儿皇帝,虽然有心治国,却迟迟找不到正确的道路。

这条道路是什么呢?就是要拨乱反正,把唐末五代的「下克上」传统捋回来,重新确立中央权威,让社会意识形态回到上下有序、尊卑有别,即儒家讲的「礼」。这是成就治世必要条件——即合理的秩序。

既然要讲秩序、讲礼,就不能是我无论干什么事一旦不顺心了就要用暴力硬上。比如军阀作乱、藩镇失控了,固然要出兵剿灭。但如果你不去掐灭了主客观两方面的根源,总是凭兵力蛮干,则必然是杀了一批又来一批,会有无穷无尽的军阀、军头不断冒出来。

这不是说,军阀军头会像韭菜一样无限生长,而是,由于梁唐晋汉四代本身就是大号的军阀,即使外部平安,他们内部也免不了诞生新的军阀。总不可能把自己人人也都杀光吧?

那么,要存活更久,就要把自身从军阀改造为中央政府。

客观上,必须控制这些军阀、军头赖以起事的根基——财权。这是因为钱财就是组建私人团队、收买军队甚至获取人民支持的基础。一旦财政之柄不归中央政府所有,人才、资源自然会向持有这一权柄的人流动,而再怎么英明睿智的人,也无法保证他本人及其后继者永远符合大部分人的利益,利益不均则人人争相攀附,攀附不上则人人结党争斗。因此,财政入于私门,是祸患之始、动乱之阶。天下之财应入公门而非私门,甚至不能入天子私库,更别说藩镇了。这与法家利出一孔的道理也是相符的。

主观上,必须遏制这些军阀、军头假以裹挟兵众的思想基础——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兵强马壮不是充分条件,而只是必要条件之一,必须是有德者居之。也就是说,要树立一种,德行大于实力、秩序大于暴力的社会意识。哪怕这个社会意识起初只是刻意营造的,是虚无缥缈的,但也比没有强。因为,乱世之中,社会意识必趋于求和平、求安定,赵匡胤只要不自己作死,就自然可以凭借天子名分收获部分支持。

而要完成这两方面的制度和意识重构,就不能依靠军人,而要依靠文臣。这就要在五代旧官僚之外另建一套新的官僚系统。因此,赵匡胤及其后继者,做了这么几件事(柴荣的贡献也非常大):

首先,将中央禁军完全收归天子麾下,不再另设专门指挥使,确保中央有能力(稳定地)镇压四方,并逐步消灭各路割据势力。

其次,发展并完善科举制度,并不断扩大科举取士规模,为官僚系统注入新鲜血液。为这个武夫政权提供相对可靠的治国班底。

第三,加强对地方财政、军务、政务的掌控力度,并派遣中央官员监督。这些官员也由新兴官僚担任,防止其与军阀内外勾结。

第四,赵匡胤本人坚持高度节俭的「贤德姿态」,为自己的篡位营造有德者居之的舆论基础。

第五,通过新的文官系统营造自身正统性,即在意识形态上逐步扭转晚唐以来骄兵悍将予取予求的不利环境,重建中央权威。

即通过统一战争、修德理政,塑造中央正统;通过正统塑造、人才选拔,营造中央权威;通过营造权威、官僚重建,加强中央集权。等到中央集正统、权威、事权于一体,自然再无人能挑战这一新的社会体系了。

这本质上是一个军事、政治、文化三管齐下的深刻变革,虽然赵宋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不少令人窒息的骚操作,但得益于新兴文官系统稳定的人才供给,确保了赵宋政权自身的稳定性。加上柴荣、赵匡胤建立的强大中央军,终于使赵宋打破了五代短命魔咒。

现在有些人一说赵宋,就是欺负孤儿寡母得来的天下,殊不知欺负孤儿寡母、里通外贼、趁火打劫的不少,却只有赵宋国祚绵长,自有它可借鉴的地方。

另外说到300年这事,私以为正常情况下赵宋能混个250年就不错了,后面那几十年,可能是在残暴外敌的压力下,促使民族意识萌发带来的红利。因为要抗击外敌,人民反而放下了阶级矛盾转而更愿意为国征战,朝廷给点空头支票就有大批壮士仁人抛头颅洒热血,反倒间接给赵宋续命一波。所以,个人看来,赵宋因为自身制度缺陷、党争炽烈以及皇权失控。本来也不会得享300年高寿。


简单的说,你饿了一晚上,饿坏了,吃了一个两个馒头,三个四个也意犹未尽,吃了第六个饱了,你不能说,前五个馒头毫无意义。


唐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唐朝灭亡有诸多原因,最大的一个因素就是地方坐大藩镇割据,于是中央在军事、经济实力上无法与地方相抗衡。

从朱温篡唐建立后梁,这些皇帝们就已经看到了藩镇割据的坏处,所以五代十国的混乱,实际上是一个藩镇洗牌的不断战争的过程,然后用了前后几十年,战乱不断,大的割据军阀头目不断被消灭,地方的权力也不断被限制,然后到了北宋,一切也就顺理成章了。

可以说赵匡胤是站在此前数代皇帝不断努力的成果之上,不断地削弱地方实权派、当朝实权将领的实力,即便如此,赵匡胤也不能确定,自己的宋,能否更加长久。

所以在赵匡胤去世后,选择由赵匡义继位,兄终弟及,我个人认为未必是史书疑点「烛影斧声」,而是赵大也不能确定,地方是否会产生新的军阀,进而推翻赵家的统治。

但赵匡胤至少做到了一点,他大大地限制了军事将领的实权,将中央对军队的控制提高,而且五十多年的乱世,赵大的表现也让天下人有了初步的共识:那就是天下也到了该统一的时候了。


这个问题简单,我们来看看前面几位:

朱温,被亲子朱友珪弑杀,朱友珪和弟弟朱友贞把后梁折腾亡了;

李存勖,被弟弟李嗣源搞死,李嗣源几个儿子斗得不亦乐乎,让石敬瑭拣了个漏;

石敬瑭,侄子石重贵人品倒是不错,可惜能力不足被契丹灭了;

刘知远,刘承祐不争气,逼反了郭威;

郭威,干脆就没儿子……

所以,继承人培养问题是多么重要

如果朱温能把儿子培养成李存勖,李存勖能把儿子培养成石敬瑭,石敬瑭能把儿子培养成刘知远,刘知远能把儿子培养成郭威,郭威或者柴荣再生一个赵匡胤那样的儿子……传上几百年都没问题。

赵光义再什么无能混蛋,毕竟比朱友珪、李嗣源的几个儿子、石重贵、刘承祐还是要强得太多了。

那前面几位为什么都没有靠谱的继承人呢?也许是「胡虏无百年之运」,也许是少数民族对继承人教育问题做得不够好——总之努力和运气的因素都有吧。

***看有其他回答说「杯酒释兵权」的,释兵权确实可以使王朝更稳固些,不过释出来的兵权也要继承人能接得住才行啊。换李煜来接赵匡胤的位置,只怕宋朝也活不过二十年。


因为杯酒释兵权!

你真以为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就是为了让自己睡觉安稳些?

唐末最大问题是什么,节度使成为地方军阀,导致的军阀林立。

当然这其实是社会根源制度的表面表象,但是也是根本问题。

枪杆子里出政权,赵匡胤也是看出来了。

所以集中兵权是关键。

其实也是封建皇权制度进一步中央集权的表现。

所以,

在古代,起码宋朝以后,领军额武将是很怕皇帝请喝酒的,

因为,喝完酒,估计兵权就没了。

即便皇帝不说什么,

自己也要领会皇帝的意思啊。

来兄弟,满饮此杯。

书食在宋朝:舌尖上的大宋京东¥ 144.00去购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