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思故我在怎么推出但「清楚明白」这个真观念,我怎么感觉这两个命题没啥关系啊,一点都不连贯,求解。


怀疑论→我思故我在→上帝存在→上帝不能骗人,因为欺骗包含不完整性→凡是我们领会得十分清楚、十分分明的东西都是真实的

"上帝存在→上帝不能骗人,因为欺骗包含不完整性"原文在《第一哲学沉思集》的第四沉思:

因为,首先,我看出他绝对不能骗我,因为凡是欺骗都含有某种不完满性;而且即使能够骗人好像标志著什么机智和能力,不过,想要骗人却无疑地证明是一种缺陷或恶意。因此在上帝里边不可能有欺骗。

其次,我体验到在我自己的心里有某一种判断能力,这种能力和我所具有的其他一切东西一样,无疑是我从上帝那里接受过来的;而且,因为他不想骗我,所以他肯定没有给我那样的一种判断能力,让我在正当使用它的时候总是弄错①。因此我认为假如不是从这里得出我永远不会弄错这样的结论的话,那么对这个真理②就再没有可怀疑的了;因为,如果凡是我所有的都是来自上帝的,如果他没有给我弄错的能力③,那么就应该说,我决不应该弄错。真地,当我单单想到上帝时④,我在心里并没发现什么错或假的原因;可是,后来⑤,当我回到我自己身上来的时候,经验告诉我,我还是会犯无数错误的,而在仔细⑥追寻这些错误的原因时,我注意到在我的思维中不仅出现一个实在的、肯定的上帝观念,或者一个至上完满的存在体的观念,同时,姑且这样说,也出现一个否定的、「无」的观念,也就是说,与各种类型的完满性完全相反的观念;而我好像就是介乎上帝与无之间的,也就是说,我被放在至上存在体和非有在体之间,这使得我,就我是由一个至上存在体产生的而言,在我心里实在说来没有什么东西能够引导我到错误上去;但是,如果我把我看成是以某种方式分享了无或非存在体,也就是说,由于我自己并不是至上存在体⑦,我处于一种无限缺陷的状态中,因此我不必奇怪我是会弄错的。


不知道题主有没有看过《第一哲学沉思录》,没有的话建议先看下笛卡尔的六个沉思,篇幅不长,在笛卡尔看来,在那里他已经把论证写的「清楚明白」了。

笛卡尔由我思故我在,但是我是不完满的,所以有一个比我更完满的东西创造了我,最后得出有一个完满的上帝,完满的上帝创造了我,因为上帝是完满的,所以上帝是至善的,所以他不会骗我,他如果骗我,那他就不是至善的,所以我看到的一切也是真实的。


这事还是不要细说比较好。

有兴趣看进化论怎么打创造论的脸,其实里面其实都涉及。

但,不可以引申到「哲学」。

因为不能说老祖宗的东西是错的,要说老祖宗的东西博大精深,不可以简单思考。


这是一个好问题。有人说笛卡尔开启了现代哲学,这个标志就是题主的我思我在(也有人译作我思我是)。现代哲哲学区别于传统哲学的根本原因就是问题转了,从传统的实体论转向自我意识。有人说是主体意识,也有人说是从普遍性向特殊性,是人的解放,不一而足,但所有这些均指向自我意识。笛卡尔本意是找一个确定的出发点,也就是一个大家都认可的开始讨论上帝的是,因上帝是,所以上帝在。在笛卡尔时代,上帝在,且是唯一在,唯一的真理。上帝是所有真的保证,这个就是题主意义上的真。而不是唯物主义意义上的真。


因为凡是观念都会有观念的承载体。比如我思故我在,我是承载体,思就是对于这个承载体所形成观念的需要,我在,就是思对于承载体我的观念形成。


要实话,还是虚伪的话呢?

嘿嘿……哲学上的大实话是得不到的。这与是不是笛卡尔说的没有任何关系。你总不能说笛卡尔说的就是对的吧?

笛卡尔出发点是以怀疑开始的,那么他自己的观点为什么就不能怀疑呢?也就是说笛卡尔自身的观点也具有怀疑的空间的。

这句话很长,涉及比较多的推理。每个环节都无法在哲学上得到可靠的依据。只是说笛卡尔有自己的一个倾向性的观点,然后组织逻辑去证明这个观点。本质上,这是为了证明而去证明。同样的,别人也可以为了否定而去否定他的观点。

这没什么稀奇的,有兴趣可以去看看康德的「二律背反」,一样的套路。如果按照《道德经》的观点,这叫「无欲以观其妙,有欲以观其徼」,这是不是问题的正确答案呢?「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两大类观点的不断碰撞,而后选择的交织状态的答案,这才是理论的最终走向。

当然,如果你认可了笛卡尔的观点,可以选择沿著他的思路去为了证明而去证明。不过有一点需要明确,那就是不应该说这就一定是真的。

浅见仅供参考。嘿嘿嘿……


全部拷过来夸张了,你买下面这本书看看,就会很明白。

不复杂,也不厚,并且「其理甚明」,哈哈哈哈(笑完哭了,就跟费马说「我想到一个绝妙的证明,可惜这里空白太小写不下」一个套路,好在斯宾诺莎确实写出来了)。

斯宾诺莎讲自己的思想,看得人要睡觉。讲笛卡尔倒是讲得很清楚……

嗯,上面这个已经算是广告了,咋地?不删。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