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定位高权重,有什么现在看来特别好听的官职名?


看唐史资料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很有动感的官职

守捉使

至德后,中原置节度使。又大郡要害之地,置防御使,以治军事,刺史兼之,不赐旌节。上元后,改防御使为团练守捉使,又与团练兼置防御使,名前使,各有副使、判官,皆天宝后置,未见品秩。 ——《旧唐书·职官志》


看前面有人已经答了武周时候的凤阁鸾台春官秋官了,那么还有好听的官名应该就是东宫的属官了。像左右春坊的谕德赞善,也算是寄托了对于储君立德的殷切期望吧。


官名嘛

最拽酷炫霸吊中二的当属宇宙大将军(侯景)

天策上将(李世民)皇父摄政王(多尔衮)还有一个西夏官位,飞龙使。其实好像只是一个管养马的。唐永徽和武周的那些奇奇怪怪的官名其实也都挺好听的

仪鸾司:宋代宫廷掌仪礼的官署。管皇帝祠郊庙﹑出巡﹑宴会和内廷供帐等事务。明初亦设有仪鸾司,职掌则异于宋,不久罢,改置锦衣卫

僧录司

左善世 一人 正六品 僧录司

右善世 一人 正六品 僧录司

左阐教 一人 从六品 僧录司

右阐教 一人 从六品 僧录司

左讲经 一人 正八品 僧录司

右讲经 一人 正八品 僧录司

左觉义 一人 从八品 僧录司

右觉义 一人 从八品 僧录司

道录司

左正一 一人 正六品 道录司

右正一 一人 正六品 道录司

左演法 一人 从六品 道录司

右演法 一人 从六品道录司

左至灵 一人 正八品 道录司

右至灵 一人 正八品 道录司

左玄义 一人 从八品 道录司

右玄义 一人 从八品 道录司

教坊司

奉銮 一人 正九品 教坊司

左韶舞 一人从九品教坊司

右韶舞 一人从九品教坊司

左司乐 一人从九品教坊司

右司乐 一人 从九品 教坊司

文散阶

正一品,初授特进荣禄大夫,升授特进光禄大夫;

从一品,初授荣禄大夫,升授光禄大夫;

正二品,初授资善大夫,升授资政大夫,加授资德大夫;

从二品,初授中奉大夫,升授通奉大夫,加授正奉大夫;

正三品,初授嘉议大夫,升授通议大夫,加授正议大夫;

从三品,初授亚中大夫,升授中大夫,加授大中大夫;

正四品,初授中顺大夫,升授中宪大夫,加授中议大夫;

从四品,初授朝列大夫,升授朝议大夫,加授朝请大夫;

正五品,初授奉议大夫,升授奉政大夫;

从五品,初授奉训大夫,升授奉直大夫;

武散阶

正一品,初授特进荣禄大夫,升授特进光禄大夫;

从一品,初授荣禄大夫,升授光禄大夫;

正二品,初授骠骑将军,升授金吾将军,加授龙虎将军;

从二品,初授镇国将军,升授定国将军,加授奉国将军;

正三品,初授昭勇将军,升授昭毅将军,加授昭武将军;

从三品,初授怀远将军,升授定远将军,加授安远将军;

正四品,初授明威将军,升授宣威将军,加授广威将军;

从四品,初授宣武将军,升授显武将军,加授信武将军;

正五品,初授武德将军,升授武节将军;

从五品,初授武略将军,升授武毅将军;

正六品,初授昭信校尉,升授承信校尉;

从六品,初授忠显校尉,升授忠武校尉。


最近有点对这方面感兴趣,随便搜了下知乎,果然有人问这个问题哈哈!

我觉得最好听的是武则天时期的 ,下面这个:

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就是以前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也就是宰相了),高高在上,甚至赋予了一点神性的感觉,简直吊炸了有没有!

此外唐、汉的很多官职也很好听,有内涵也威风,比如什么:

尚书左仆射——上柱国、假节钺、开府仪同三司(这种差不多就是位极人臣了)

紫薇舍人!(最初还以为是个神仙的封号)

虎贲军中郎将!

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

大都督内外诸军事!

河北道行军大总管!

还有明清的:

领侍卫内大臣铁帽子王(僧格林沁)

两江总督!

八府巡按!

九门提督!

此外还有一个威武霸气的称号:

一字并肩王!(但是很多不得善终的)


祭酒。
国子监祭酒、节度使、司空、令尹、领侍卫内大臣、大理寺卿、布政使、两淮盐运使、太常寺卿等等..
金紫光禄大夫 开府仪同三司 两个荣衔 比较不错

兰台令史

拾遗


看到问题,想到汉唐两个时期

汉继承秦制,官名发生了有意思的变化

唐高宗李治、武则天奇葩夫妇,改得官员找不著北

唐玄宗的改名

汉:

改中尉,为执金吾(yù),掌游徼京师

颜师古:金吾,鸟名也,主辟不祥,天子出行,职主先导,以御非常,故执此鸟之象,因以名官。

改将行,为大长秋,皇后近侍官

颜师古:秋者收成之时,长者恒久之义,故以为皇后官名。

改典客,为大鸿胪,

郊庙行礼赞九宾,鸿声胪传之也。

大予乐令,即太乐令

《尚书》:有帝汉出,德洽作乐名予

若卢:主藏兵器

……想起来再补

唐:

中书,凤阁,紫薇

中书在有个别名凤凰池,摄官青琐闼,遥望凤凰池。

尚书,文昌,

门下,鸾台

秘书,麟台

武奶奶的控鹤监,

千牛卫改奉宸,


银青光禄大夫,平章军国重事,感觉两个是不同种的好听

武周,开元时期改的官名确实好听,不过之前有答主提过了。

补充两个明代的吧。

承宣布政使,提刑按察使。

感觉听上去比较霸气,有种专职体制下皇权之于地方的威严。


锦衣卫指挥 威武大将军

五花判事啊

三木论囚,五花判事,个个待公方决。都闪开了,南开大学中国史考研名词解释在此这是唐宋时,中书省各官员,对军国大事因所见不同,须分别在文书上签具意见并署名,谓之「五花判事」。《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三年》:「故事: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 宋 苏轼 《谢中书舍人表》之一:「虽四户擅权,非当时之公议,而五花判事,亦前代之美谈。」

整不好,以为御膳房出来买肉师傅呢


候景的宇宙大将军


谢邀 李世民的天策上将好听的不行,还有清朝的提督我觉得也很霸气
太子洗马……

楚汉的西楚霸王项羽,

汉朝的骠骑大将军霍去病,

三国的讨逆将军孙策、横戈将军,横江将军,破虏将军、征南(北东西)将军、镇东(西南北)将军、

南北朝北魏的天柱大将军尔朱荣、北齐的宇宙大将军候景、北周的上柱国宇文护、

唐朝的天策上将军李世民、还有大纳言,辽东道行军大总管,长江观察使、左右神策军中尉、

唐末的冲天大将军黄巢、

五代的番汉军指挥使周德威、铁林军指挥使,排阵使、踏白骑指挥使李思安、

宋代的左右金吾大将军

元朝的上万古达鲁花赤

明朝的指挥使、镇抚使、兴明讨虏大元帅吴三桂

清朝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南北洋大臣

天平天国五军主将,春夏秋冬宰相

北洋系二十四上将军,建威上将军段祺瑞、宣武上将军冯国璋、孚威上将军吴佩孚等


汉朝射声校尉、越骑校尉、羽林郎、期门郎,缇骑
不良人
锦衣卫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