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实录》与《明史》相比较,当然是《明实录》更可靠,更权威!

历史研究主要依靠的是留存下来的历史文献,如何拣选历史文献来阅读呢?我们首先必须要懂得一些史料学的基本知识,大致说来,时间越早的历史文献,越接近原始档案,也更具有史料价值。

《明实录》是明代官修的编年体史书,虽然是官方编纂的编年体史书,但是却是目前尚存的明代国史研究的最原始且最系统的文献,为什么这么说呢?

历史研究最原始的文献,其实是档案,但是呢,明代以前的档案基本上都散佚了,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成规模的原始档案,其实是明清内阁大库档案,明清内阁大库档案绝大部分的档案都是清朝的档案,只有极少数的档案是明朝的。

经历了明末清初的大动荡以后,明代的档案几乎荡然无存,那么这样一来,当时根据政府各级档案编修而成的《明实录》成为了明朝最原始的系统史料。

除了末代皇帝崇祯皇帝没有实录以外,《明实录》记载了从明太祖到明熹宗时期的历史,几乎涵盖了整个明朝,有《太祖高皇帝实录》、《太宗文皇帝实录》、《仁宗昭皇帝实录》、《宣宗章皇帝实录》、《英宗睿皇帝实录》、《宪宗纯皇帝实录》、《孝宗敬皇帝实录》、《武宗毅皇帝实录》、《世宗肃皇帝实录》、《穆宗庄皇帝实录》、《神宗显皇帝实录》、《光宗贞皇帝实录》、《熹宗悊皇帝实录》。

(明成祖朱棣的庙号一开始其实是「太宗」,嘉靖时改为「成祖」)

其中,建文帝的实录附于《太祖高皇帝实录》之中,景泰帝的实录附于《英宗睿皇帝实录》之中。

《明史》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虽然逊色于《明实录》,但是可读性比较强,毕竟是清朝官方修订的纪传体史书,位列于二十四史之一。


《明实录》和《明史》都是后世研究明朝的最主要的史料。

《明太祖实录》这本书主要记录明太祖、建文帝两朝皇帝事迹的史籍。明实录还一个特点就是收有重要人物传记,虽有隐讳失实之处,但仍保留了较为丰富的史料,是后世研究这些人物和历史的重要资料。

这本书初修的时候是建文朝,后来燕王朱棣夺位后,又修改过几次。总之,就是朱元璋死后,明朝的宣传部工作人员编写的官方史书。

大家想想,这样的史书或多或少有拍马朱元璋的嫌疑(当然,司马迁那样的人也有,但是估计不多),前面我们说过朱元璋出生时的各种天生异像(神话朱元璋),就是最好的证明。按照这种思路来看,这本书说朱元璋好的地方,可能有些会失实,但是说朱元璋不好的地方,估计是错不了的(如果皇帝没有不好,你却把他写得不好,不怕人头落地吗?)。

《明史》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自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明思宗朱由检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二百多年的历史。此书材料翔实、叙事稳妥、行文简洁为史家所称道,是一部水平较高的史书。

这本书是清朝人写的,当然他们绝不会去拍前朝皇帝的马屁,去刻意神话或是美化前朝皇帝,所以我认为《明史》这本书说朱元璋好的地方,我认为是错不了的。但是《明史》一书有黑朱元璋的嫌疑(在中国古代,妖魔化前朝是现朝比较乐意的事情,因为这样可以体现自己的正义和合法性),如果这本书有说朱元璋不好的地方,可能不一定靠谱。

两本史书都是后世研究明朝最主要的史料,孰优孰劣,真的很难讲!


明实录相对可靠,明实录以皇帝相关批阅的奏折为主,很多明史在编撰时都要参考那些奏折。但同时也要注意,由于立场问题会存在一些粉饰。

明史,当然相比不可靠多了。乾隆年修成,于四十八年下令将所收藏的几份官方原本明实录全部焚毁,现流传的是当年明史馆为方便编明史的个人手抄版,意外保留。同比之下的旧满档案也是乾隆年间重新整理成满文老档,而旧满依然保留现存台湾。同比之下,还会认为明史很真实吗?同时为了粉饰大清的正统性,还删除早期后金历史,比如册封等,粉饰不是造反。明史也前后修史近百年。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