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雍正时期,虽是清朝最强盛的时期,但在封建社会的统冶下,底层还是有很多贫穷的人民的。在沿海地区,有不少人会经常往海外偷渡,郑镛就是其中一员。不管是古时现代,偷渡都是不充许的,抓到要受处罚的。

此人在中国是浪荡子,这个国家却视为祖宗,儿子更是受万人敬仰

郑镛在国内是乡绅都瞧不起的浪子,家庭贫穷且好勇斗狠,为了谋生偷渡到暹罗国(现在的泰国),当时的暹罗政府已是非常地腐败无能。但是他头脑灵活,勤劳肯干,很快就在一群华人中脱颖而出,成为当地华人的首富。郑镛后面娶了一暹罗女子,生了一个儿子名郑信。这个儿子后面的丰功伟绩,一直被暹罗王国的子民称颂。

此人在中国是浪荡子,这个国家却视为祖宗,儿子更是受万人敬仰

此子出生不久,郑镛染病去世,被财政大臣收为养子,这财政大臣视郑信为己出,给他提供最好的教育。当然郑信也没有辜负大臣的期望,他勤奋好学,凡事一学就通,精通律法,兵法,中文泰文,武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真是难得的奇才。

此人在中国是浪荡子,这个国家却视为祖宗,儿子更是受万人敬仰

郑信13岁开始就任职,任职期间,知人善用,公正廉洁,在民间的声誉极好。1767年,暹罗国遭遇缅甸入侵,国亡,郑信带领华人和暹罗人混合的小股军队突围,因名声极好,很快有很多的暹罗国人投靠,建立自己的王国,史称吞武里王朝,仅用了七个月,将外寇驱逐,收复国土。那一年,他才33岁,人称“达信大帝”达信是送信暹罗名。

此人在中国是浪荡子,这个国家却视为祖宗,儿子更是受万人敬仰

战后的国家都是痍疮满目,破烂不堪,为了战后重建家园,达信大帝采取了一系列利民利国的措施,为了稳定民心,维护佛教,赈灾放粮安抚人民,一举消灭各方势力,统一四分五裂的国家。使得吞武里王朝得到稳定的发展。郑信被后人视为:泰国五大帝之首,还给他塑造了铜像,雕塑。并将每年的12月28日,立为“郑皇”节,以纪念驱逐缅甸侵略者的郑信大帝。

此人在中国是浪荡子,这个国家却视为祖宗,儿子更是受万人敬仰

泰币(泰铢)的背面是吞武里大帝

郑信是很重情重义之人,他当了国王后,还不忘自己的根在中国。曾经有家乡人不远千里去看他登基,他以礼相待,回去还给他们送了十八坛礼物,结果乡亲们被坛子上面的咸菜蒙敝了,扔了十七坛,留一坛路上吃。发现咸菜下面全是金银珠宝。个个都很后悔。可见郑信是个细心周到之人。

此人在中国是浪荡子,这个国家却视为祖宗,儿子更是受万人敬仰

大家所不知道的是,现任的泰国国王拉玛十世也有个中国名:郑冕,泰国王室都喜欢用中国姓名,自称是郑信后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