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8102_390275617772590_23910402_n  

↑因为受伤才晓得自己有多喜欢跑步,好怀念可以自在跑步的时候啊~

 对我来说,跑步是一种学习,对身体的认识,尤其最近受伤,更想找出原因所在,想在比赛日前尽早恢复(但这样急迫的希望复原却让情况一直无法好转);先来说说发生的状况,时间回到一个半月前,我在为初马做准备,前一天跑完河滨25K LSD,隔天早上又练跑猫空,结果在下坡路段时,觉得膝盖外侧有点紧绷,没过多久,连走路都有问题,只要膝盖稍微弯曲就痛得要命,后来在网路搜寻才晓得,这是髂胫束症候群(ITBS),也就是俗称的跑者膝。部位与症状可以看这里

 其实一年前有过类似的受伤经验,只是那时没报比赛,一个月几乎没什么跑,加上深蹲训练,就莫名地好了….这次休息一周加上超音波物理治疗(借由超音波来达到深层组织的热疗),想说走路都没问题,来跑跑看好了,很逞强地去跑葡萄超半马,结果到1K左右,膝盖外侧开始怪怪的,虽然后来有完赛,但也因此得到了不一样的受伤位置….(自找)

 后来询问物理治疗师,想当然是得到这种回复:「一般正常人不会在刚复原的状态就去跑半马的啊。」他说因为生活作息没有不舒服,会让人误以为好的差不多,但在原先的压痛点轻按,还是会感到疼痛,这代表还没有完全恢复,他建议平常除了可多热敷外,也必须用渐进式的方式练跑,从短距离1、2K开始,若不痛再逐步增加。

 至于每周六UMT的跑步训练,自然也变成我最想逃避的课程,一来自己觉得还没恢复好状态,再来是看到大家认真的练习,我也好想下场跑,不甘心,却又无奈。有机会问到潘教练,他说因为平常跑步训练多为大腿外侧肌肉,相形之下内侧肌肉显得较弱,跑步时膝盖容易被外侧肌肉拉过去,所以建议平常要多做大腿肌肉外侧的按摩及热敷,还是可以跑步(果然是国手制造机的回复啊!),只是要慢慢跑。

 回家后,我开始用滚轮按摩大腿外侧及臀部,伸展深层的肌群,第一次滚根本无法超过5组,经过三四次后习惯了,也觉得大腿肌肉没那么紧(如何使用滚轮可以参考这里),过了一周后再练跑,到2-3K时却还是觉得不舒服,真的超绝望!但因为已经报了田中初马,不想中断训练,便以游泳与NTC来取代大部分的跑步菜单,维持一周6天的运动量,就这样持续到田中马前一天,UMT的练跑课程是从至善路到碧山岩前,6K上坡、6K下坡,几乎只有一开始跑的时候,膝盖外侧感觉不适,2K之后热身后,不舒服感消失了,也稍减我对隔日挑战初马的不安感,想当然,这种自我感觉良好,在初马的过程,只能用惨不忍睹能形容。

 基本上,我的后半马只觉得膝盖外侧快.要.撕.裂.了,跑到终点想哭不是感动,而是因为实.在.太.痛.了,硬撑完赛的代价当然是再度进厂保养,不过这次情况更严重了,连原先没事的左脚髌骨下方也开始痛,超音波+热敷几天,右膝外侧仍有些微不适感,原本以为是不是伤到韧带,经UMT运动伤害防护员检查(真心觉得NIKE办活动超用心,都不晓得原来每堂课都配有运动伤害防护员),她认为应是肌腱发炎(膝盖外侧有一个明显的压痛点,加上没有受到外力冲击),若伤到韧带通常连走路都会觉得不舒服,虽然肌腱发炎比起韧带或骨头受伤较快复原,但也会因为个人运动习惯而有差异,她建议除了可多做大腿内侧、股四头肌及腿后的肌力训练,弥补跑步多使用大腿外侧肌肉的不足,运动前的暖身与收操也要做足;跑步不是不行,但是要循序渐进的方式慢慢增加,若一开始不舒服,可以用游泳代替,像蛙式可以训练大腿内侧,浮板踢水也能训练大腿肌肉。另外,每次运动后,最好在原先压痛点的地方冰敷15分钟。总之,漫长的复健是场跟自己比的耐力赛,想要恢复以往的水准,不只必须更努力,也要更注意自己的身体状态,毕竟,跑步是一辈子的事。

IMG_4330  

人生第一个初马是在跛脚状态下完成,真的超狼狈,决定等完全复原再跑一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