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这是军事部署问题。

张飞时任巴西太守,掌阆中军区,负责蜀中稳定。而孟达是荆州的将领,他是宜都太守,由三峡口的秭归北上进攻房陵,孟达的行动是属于荆州军。在孟达出兵上庸之时,张飞和马超正率领吴兰、雷铜临沮水,进攻武都、阴平二郡,作为主战区部队,任务较孟达更为艰巨。只不过张飞、马超中曹休之计而兵败,二人战败后应该是转回汉中协助刘备作战。当刘备攻下汉中以后,孟达亦已拿下上庸,没理由孟达拿下的地盘又另派将领,这样对军心不服。况且张飞、马超此前还有败绩。

其二,张飞出身不比孟达

刘备麾下虽有宿将关羽、张飞、赵云,可自从刘备入荆州、益州以来大量招揽士人为自己效力。自刘备入成都后,他的谋士团已有了诸葛亮、法正、刘巴、李严、伊籍、黄权这帮正规出身的士人。

其中孟达和法正是秤不离砣的同乡好友,法正主内则孟达主外,再加上马超,扶风人在刘备集团已占有相当大的政治力量。张飞、魏延的父辈都不是名人,张飞只是一个边疆武人出身,连刘巴都瞧不起他。孟达的父亲孟他当年靠贿赂张让,得到了凉州刺史一职,法正和马超的祖辈更是显赫,能为张飞撑腰的只有远在荆州的关羽。

曹操那边的张郃为了迎合士大夫,经常看儒经培养共同话题,还被陈寿专门记在列传当中。孟达在当代有相当名气,曹丕听闻孟达前来,派人观察,多说孟达有将帅之才,卿相之器。虽说孟达言过其实,可能够忽悠到别人给予这样高的评价,实也有过人之处。从张飞与孟达的出身,就确定了孟达具有后来居上的优势。

其三,孟达根本就不是上庸军区主将。

孟达由荆州出兵绕道北上已攻陷房陵,杀了诸葛亮的姐夫蒯祺。孟达将要转攻上庸,刘备怕孟达难以独任就派遣刘封从汉中乘沔水而下统领孟达,一同进攻上庸。此后刘封进封副军将军,可节制孟达、申耽等人。其后刘封夺走孟达的乐队,孟达也只有忍气吞声的份。

至于为啥刘封地位那么高,不仅因为他是刘备义子,他还是罗侯寇氏之后,就是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寇询的后裔,孟达拼出身也拼不过刘封。


荆州三郡之地,驻兵数万,确实可以称得上是「第一地方军团」,汉中郡地理位置关键,屯兵数万,也确实可以称得上「第二地方军团」,至于上庸和房陵等郡,兵马万余,地理位置很尴尬,能否称得上「第三地方军团」?有待商榷。

荆州七郡

接下来回到问题,题主的意思估计是上庸也是个相当重要的地方军团,汉中郡没让张飞守,上庸等地总该轮到三弟张飞了吧,为什么偏偏让孟达去守了?

简单来概括下几个原因。

其一,上庸郡等地的地理位置很尴尬,很难守住。

注意看上庸郡位置

若荆州三郡还在刘备集团的手中,那倒还好,荆州三郡和上庸郡是连通的,可以相互援助,比如关羽攻打樊城的时候,就请孟达和刘封派兵支援,可二人不答应。

但荆州一旦失去,上庸郡就北靠曹魏,东临东吴,地理位置相当不舒服。如此一来,就很难守住,后来孟达私通蜀汉,欲联合伐曹魏,司马懿急行军兵临城下,孟达只能乖乖投降,可见上庸郡不好防御。

既然如此,上庸郡难以保全,让张飞去守岂不大材小用?

张飞

其二,刘备重用孟达也是为了各种势力「雨露均沾」。

孟达是扶风人,和法正是死党,还有马超也是。孟达的祖辈也是有官职的,孟达也算是个名士,曹丕就曾夸他「将帅之才也」。

刘备入主益州,务必要用其他地方的人才,比如用扶风人法正,比如用巴西郡人黄权,比如兖州南下来的吴懿等等,雨露均沾,权御群臣才有帝王风范。

孟达

其三,张飞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而且年纪大了。

刘备刚攻下益州时,任命张飞为巴西郡太守,而巴西郡是汉中郡后的第二道屏障,当时张鲁仍然占据汉中郡,地理位置很关键,张飞务必担当起大任。

就是在此时,张飞用计谋打败了张郃,取得了宕渠之战胜利。

而到了公元220年,张飞已经约55岁,依然屯兵巴西郡,向北可支援汉中郡,向东可支援永安郡,也很关键。

张郃

其四,上庸军区真正的boss并不是孟达,而是刘封。

刘备派刘封带兵去援助孟达攻打上庸郡,于是刘封也留在那里,刘封是荆州派将领,又是养子,自然是上庸军区的一把手。

刘备的目的很简单,将刘封外派,排除刘禅的威胁,制衡孟达,两人都要约束。

可惜刘封和孟达严重不和,两人又各自有各自的兵马,于是孟达投降曹魏,还和刘封大打出手,于是上庸等地丢失了。

刘封

要是换了张飞守备上庸郡,肯定会去支援二哥关羽,那么是否有希望拿下襄阳呢?


因为张飞有一个更重要的职权!刘备三大心腹爱将一个关羽,一个张飞,另外一个是赵云。分别掌握著刘备的三支部队。一个是关羽掌握的荆州兵团,荆州兵团有兵三万人。一个张飞掌控的御林军,这支军队有两万人,分两个万人队,一个刘备自己掌管,一个张飞掌管。这是刘备在赤壁之战后的所有家当!进川前刘备下令赵云进攻桂阳,赵云在原地征兵两万后攻取桂阳并在当地休整。其后刘备入川带走了自己一万军队,以及攻下南荆州收降的两万军队(由黄忠魏延统领),共三万人!刘备与刘璋反目以后,刘备偷袭失败庞统战死,于是刘备诏令诸葛亮升为纵队司令,张飞与赵云受其节制统兵入川。刘备取川以后,川军投降人数五万左右。这支军队与其他军队有著明显的区别,那就是,这支军队是倒戈来的,刘备待之以怀柔,也就是说,这支军队是刘备雇佣的,将领是收买的,一旦说反水就可能反水了。所以刘备取川之后,把魏延黄忠的两万部队放到了汉中地区,把五万川军分散开来驻扎在各地。成都地区则留兵三万,全部是自己的嫡系部队,自己一万御林军守皇宫,赵云两万护卫军守成都各地。张飞则守巴郡,扼守成都咽喉地区。所以,张飞的位置很重要,刘备只信得过张飞赵云,才把这两个最重要的地区交给他们。至于上庸这种地区,用不著这么一个心腹大将守卫。


站在刘备的角度,肯定是非常希望张飞能够镇守上庸,但问题是,刘备显然不敢这样做。因为,以上庸城为中心的三郡地区当时处于魏蜀两国的缓冲地带,在当时的背景下,不管是魏国和蜀汉,都无法完全意义上的占据三郡地区,所以不论谁占据这块地区,都必须依靠当地的力量,才能进行有效的统治。

而孟达,就是三郡地区最大的地头蛇,所以刘璋时代,孟达就是三郡地区大哥级的人物,在刘备控制三郡时,孟达是三郡的最高军政长官,后来孟达投降了曹丕,依然是三郡的最高军政长官。直到后来司马懿亲率大军武力征服三郡,孟达才成为过去式。所以说,在没有实现武力彻底占据三郡之前,不管是谁,都得尊重孟达在三郡的地位。

当时的孟达,是主动归顺刘备,所以刘备不可能再对孟达进行武力统一,而且基于统战的需要,刘备也必须让孟达镇守上庸城,继续管理三郡地区。如果刘备敢让孟达迁徙到其他地区,让张飞等重要将领来守上庸,那孟达很有可能做出什么过激行为,到时候刘备绝对是得不偿失。

因为,孟达现在名义上已经归顺刘备,刘备完全可以通过向三郡地区派遣官员、政委来达到对该地区的和平渗透。而事实上,刘备在让孟达镇守上庸的同时,就让刘封到三郡当政委。既然是政委,主要的工作目标,自然是把中央政府的意志,强力的渗透到三郡地区。

当然,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最终孟达在感到自己的利益受到侵犯后,果断率领自己的嫡系部队投降了曹丕,并且在曹丕的协助下,重新夺回了三郡。而曹丕在协助孟达夺取三郡后,继续让孟达镇守上庸和统领三郡,甚至而言,在借鉴刘备的失败后,他连政委都没敢给孟达派遣。所以说,以刘备当时的控制力,想要占据三郡,只能是让孟达镇守上庸,又哪里敢让张飞来镇守呢?


刘备一生慧眼识才,最终才能成就一番帝王之业。还没有出山前,因为人品被人认可,常有一班小兄弟喜欢跟著他。而这时候的刘备,直到得到了中山大商的资金支持,才有条件将这一班小兄弟正式收为自己的部属。这时候,刘备已经不是一般的织席贩履的「穷光蛋」了,成了当地的一个民间小集团,但充其量也仅是类似于今天的黑社会之类的团体而已。关张因为曾为他「御侮」,一下就被他看上眼了。所谓的「御侮」,估计也不过就是黑社会抢地盘,争利益之类的事,可能是关张帮他「打赢了群架」。后来黄巾之乱,刘备便带著这班小兄弟,跟随邹靖讨伐黄巾,立了一些功劳,被封为安喜县尉。从讨伐黄巾的战役中,并没有关张特别的功绩记载。直到刘备鞭打督邮,辞去县尉。关、张也没有什么出彩的表现,并不比别人出色。后来,投奔了公孙瓒,又成了平原县令。之间可能和袁绍交锋的时候,关张终于开始成熟,帮助刘备立下了大功。所以,在刘备成为平原县令时,就把关张正式立为「别部司马」。关张此时,才真正的成了刘备的左右手。而就是这样的两个市井「年少」,却在后来成为了威震天下的两员猛将!足见刘备眼光的独到!

但是,刘封却是刘备看走眼最严重的一人;他担心孟达一人打不下上庸,派遣刘封与孟达共取上庸,趁机也将刘封调离京畿的做法是可以理解的。但刘封跟著刘备这么多年,他的性格应该了解;他有这样的领导能力,和足以令孟达信服的才能么?而孟达是与法正齐名的能人,又是世家大族出身。怎么可能接受刘封的领导?而且,平常相互碾轧也就罢了,还公然抢夺孟达的开道仪仗——吹鼓手(并不是孟达用以娱乐的军乐队)。这不是明著剃孟达的眼眉毛么?所谓「是可忍,孰不可忍?」!孟达是迎接刘备入川的功臣,而且还是攻取房龄、上庸的主将。受到这样的侮辱,试问,又有几人能够咽下这口气?

所以,孟达的叛走,完全是刘封逼迫造成的。取得上庸后,就应该把刘封调回。哪怕接替张飞住在阆中,还能起到一点作用。以孟达之能,镇守上庸是绝不会丢的。即使要调人去协助(实际是不放心而监督)孟达,也不应该是刘封。张飞过于强势,和孟达不一定合得来,也是不适合的。最好的监军,反而是赵云。赵云官职不高,又很识大体,政治能力极强。居于孟达之下,赵云不会有意见。而赵云又是刘备的朋友性质旧将,他的身份不在于官职的高低,而在于他是刘备最贴心的好友。监军之位虽然表面还是归孟达统辖,但实际上又可以代替皇帝监督孟达的一言一行。孟达也只能以平级处理和赵云的关系,并不委屈赵云。这样安排,当关羽要求孟达增援攻打襄樊的时候,孟达就不得不考虑赵云的意见;他即使想说服赵云拒绝关羽,赵云也不会答应。有了上庸兵力及赵云的支援,即使关羽还是打不下襄樊,退兵反夺荆州的时候;荆州兵会散去,但上庸兵因家属不在荆州,绝不会散去。有了上庸的兵力在手(麦城突围时,关羽仅存二百余亲兵),麦城突围的关羽就能轻而易举回到成都,绝不至于被俘!

而张飞的机动兵团让给刘封后,张飞也可以调回成都掌管京畿部队(掌管京畿部队的,原来是挂「杨武将军」衔的法正,取汉中第二年就死了)。法正是文官,又和刘备交情深厚,不带兵是不会有意见的。这样做,既使刘封离开成都的目的达到,又使刘封很有面子;刘封是「副军将军(副统帅)」,掌管机动兵团名正言顺,并不委屈他。而张飞掌握京畿重地,也不怕刘封有什么别的想法。


关羽的荆州军是驻扎在荆州,主要是防备东吴和曹魏的。

魏延的汉中军是驻扎汉中,主要是防备曹魏的。

孟达一样。

张飞的军队驻扎在阆中,这个地方在地图上看,距离成都不远,他的作用并不是用来防备曹魏或者东吴,而是用来当作蜀汉的后背机动军团的,刘备后来打东吴就可以看出来,并没有调汉中和上庸驻军来。因为那两支队伍是不能调的。

而且阆中军团还有一个作用,是用来镇压益州本土士族的,这个工作,孟达做不了。只能有荆州集团出身的张飞来做。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